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评健康变化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张鑫龙 凌文豪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 2018)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分析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引入自评健康变化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础...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 2018)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分析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引入自评健康变化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老年人自评健康变化对其生活满意度可以产生间接影响效应。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 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自评健康变化 中介作用
下载PDF
正义理论语境下“需要的客观性”分析
2
作者 唐鹏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需要”具有某种区别于想要、欲求和偏好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表现在对需要的判断脱离了需要者的心理状态,而依赖于某些客观的标准和外在的权威。通过对“伤害”观念的考察,发现伤害的客观性同样依赖于生活目的的普遍必然性。因而需要... “需要”具有某种区别于想要、欲求和偏好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表现在对需要的判断脱离了需要者的心理状态,而依赖于某些客观的标准和外在的权威。通过对“伤害”观念的考察,发现伤害的客观性同样依赖于生活目的的普遍必然性。因而需要的客观性不能建立在伤害的客观性之基础上,它们都以共享的生活目的为前提。尽管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对生活目的的普遍必然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但得益于“个体/公民”这样的现代道德建制,我们依然能够在某些限制之下拟定公民的客观需要,并说明如果他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他们在何种意义上会“受到客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伤害 公民 正义 生活目的 多样性
下载PDF
论公民体面公共生活的实现
3
作者 孙秋玉 葛先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体面生活是基于个体的自由选择并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得体有尊严并且可以为一般人接受的生活。就体面生活而言,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是人作为智性的主体参与公共实践的体面。这是由公民的身份所衍生出来的体面。公民美德和公共理性是实现体... 体面生活是基于个体的自由选择并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得体有尊严并且可以为一般人接受的生活。就体面生活而言,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是人作为智性的主体参与公共实践的体面。这是由公民的身份所衍生出来的体面。公民美德和公共理性是实现体面的公共生活的基础,而就体面公共生活的内容而言,我们从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与参与渠道将其分为身份的体面、行动的体面、程序的体面。就实践层面而言,我们还要通过公民身份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体面的公共生活,落实民主协商制度,在公民尊严的保护中彰显体面的公共生活,还要通过积极的行动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体面 公共生活 实现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文化梗阻及其消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柏春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48,共8页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加速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既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党和政府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的重要关切。文化因素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参数,发挥着...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加速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既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党和政府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的重要关切。文化因素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参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厘清农业转移人口制度文化建设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归属感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存储文化适应性不足、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养的物质支撑不强等文化梗阻的具体表现,强化对文化梗阻影响因素的精准分析并找到适宜的矫治对策,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效果,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城市融入 文化因素
下载PDF
鲁敏《味甘微苦》中城市书写的新向度
5
作者 吕珺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如果说鲁敏此前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书写是一种对现代都市人的病理性展现,那么近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味甘微苦》似乎开始寻求解救的途径,并肯定这种解救存在的可能性。“暗疾”叙事传统转而挖掘正向的情感能量,提供了旁观者视点的“局外人... 如果说鲁敏此前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书写是一种对现代都市人的病理性展现,那么近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味甘微苦》似乎开始寻求解救的途径,并肯定这种解救存在的可能性。“暗疾”叙事传统转而挖掘正向的情感能量,提供了旁观者视点的“局外人”姨娘本身也象征着阴郁绝境之中的破局。庸常人性与琐屑生活变得烟火气十足,也反映出鲁敏对“东坝”与城市两种笔墨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 《味甘微苦》 市民生活 暗疾
下载PDF
柳永词中的市民形象研究
6
作者 黎慧璇 黎家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转变。柳词的出现使北宋词坛焕然一新,其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北宋市民生活的情景,也深刻地展示市民人物的精神面貌,适应了快速发展的市民文化需求,为市民所喜爱。该文主要从柳永独特的生平轨迹和北宋市民文化的产物这两个角度分析柳词市民形象的创作背景,再通过分类梳理来探究柳词中的市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柳永词 市民形象 市民生活 市民文化 创作风格
下载PDF
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培育美丽公民
7
作者 陈保光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人们视野日渐开阔,逐步认识到环境、生活与公民素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湖北红安和福建厦门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分析样本,总结出利用共同缔造效应唤起公民主动奉献精神... 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人们视野日渐开阔,逐步认识到环境、生活与公民素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湖北红安和福建厦门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分析样本,总结出利用共同缔造效应唤起公民主动奉献精神;通过共同决策激发公民参与合作成效;通过共同评价强化公民合作与奉献意识三个路径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培育美丽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共同缔造 美丽公民
下载PDF
老年大学对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袁鸿江 陈慧美 孙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1期16-18,26,共4页
目的:为了解老年大学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 取得学员的合作与支持,随机抽样,在5所老年大学,共计调查788名老年大学学员。结果:(1)在离退休后经常参加的闲 暇活动仅... 目的:为了解老年大学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 取得学员的合作与支持,随机抽样,在5所老年大学,共计调查788名老年大学学员。结果:(1)在离退休后经常参加的闲 暇活动仅有3项,而入学后增达10项。(2)社交活动、娱乐、保健活动、兴趣爱好性活动、或是事家庭服务性活动的人数 均较入学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入学前有31.7%的人是因为离退休后,无事消磨时间。入学后 43.9%老年人感到生活有了追求。(4)消极的心理感受人数较入学前减少,积极的心理感受人数较入学前增多,人数变 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5)无论从老年人及从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看,自入学前、后正性、负性情感变化的人数, 或是从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自我评估来评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均较入学前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人离、退休后闲 暇时间增多,如何安排好闲暇活动,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参加老年大学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说明 兴办老年大学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老年大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论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生命教育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振杰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3,共7页
基于老年人生命发展需求立体且多维的特点,在积极老龄化的视野下思考老年生命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积极老龄化区别于之前的健康老龄化的最大特征是"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支柱理念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生命主体平等观、发展... 基于老年人生命发展需求立体且多维的特点,在积极老龄化的视野下思考老年生命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积极老龄化区别于之前的健康老龄化的最大特征是"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支柱理念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生命主体平等观、发展权利尊重观和生命教育多元观。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快速老龄化,我国应根据积极老龄化三大支柱理念重新进行定位和审视老年生命教育,通过安全与保健知识的教育、深刻的生命哲理教育和理性的生命关怀教育等高品质"健康"教育来延续生命自然长度,通过维系旧有关系和重构生命意义的"参与"教育来拓展生命的社会宽度,通过制度提醒和制度改造的"保障"教育来提升生命的精神高度,并且要把三者有机有序地融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老年人 生命发展 生命教育
下载PDF
娱乐场所与市民生活——以近代北京电影院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微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1,共7页
近代北京电影院的出现迎合了市民追求时尚的心理,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作为娱乐场所的一种,电影院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北京市民娱乐生活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人们的身份等级、经济条件的差别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作为城市空间的... 近代北京电影院的出现迎合了市民追求时尚的心理,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作为娱乐场所的一种,电影院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北京市民娱乐生活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人们的身份等级、经济条件的差别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院也能反映出近代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院 北京 市民生活 城市文化
下载PDF
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 被引量:120
11
作者 陈映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95,共8页
“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往往被视为“城市化”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取另一种视角,以城市社会学为基本范式,从探讨“农民”与“市民”的属性差异、市民化所涉及的人们生活意识和生活式样的变化等问题入手,来解释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问... “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往往被视为“城市化”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取另一种视角,以城市社会学为基本范式,从探讨“农民”与“市民”的属性差异、市民化所涉及的人们生活意识和生活式样的变化等问题入手,来解释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质所在,或许能使我们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达到更深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 集体土地征用制度 城市社会学 就业问题 民工 市民意识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 被引量:68
12
作者 范柏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基于对生活质量概念的理解,结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遴选64个评价指标构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理论评价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筛选,构建了由评价目标、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三个... 基于对生活质量概念的理解,结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遴选64个评价指标构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理论评价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筛选,构建了由评价目标、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三个层面共30个指标组成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31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实际测度。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该研究构建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质量 理论遴选 实证筛选
下载PDF
广州市居民生存质量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鸿钟 刘婉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生存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不同阶层的居民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各区共3177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以及自编人口学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居民...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生存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不同阶层的居民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各区共3177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以及自编人口学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居民的生存质量在很多领域均低于常模,不同阶层的居民生存质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居民的生存质量尚可,但仍需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整体心理素质,并针对不同人群的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居民 生存质量 改善措施
下载PDF
论宪法政策对民生的保障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应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8,共6页
运用宪法政策保障民生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宪法政策的适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与基本权利条文、平等原则、比例原则、自由权等结合起来予以适用。宪法政策能够被适用来保障民生的深刻的法理基础源于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实现、为... 运用宪法政策保障民生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宪法政策的适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与基本权利条文、平等原则、比例原则、自由权等结合起来予以适用。宪法政策能够被适用来保障民生的深刻的法理基础源于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实现、为了充分展示正义。宪法政策是人类自身治理社会信心的体现。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政策 民生 保障
下载PDF
论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生活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8,共11页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民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以成长。学校要实现公民培养的目的,不只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更需要依靠公民生活的滋养。只有过...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民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以成长。学校要实现公民培养的目的,不只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更需要依靠公民生活的滋养。只有过一种公共生活,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公民。以公共生活的特性衡量和审视学校生活,学校不仅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且因学校公共性的阙如,更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必要性。学校公共生活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照搬,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其特殊性表现在:学校公共生活是一种"准公共生活",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公共性为目标的"教育公共生活",是师生自觉建构的"好的公共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共性 公共生活 学校生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失与社区工作的介入——基于苏北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凌风 姚兆余 《社会工作》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研究以苏北乡镇为例,分析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与心理需求的现况。研究发现,配偶关系、代际关系和社区互动关系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情感支... 本研究以苏北乡镇为例,分析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与心理需求的现况。研究发现,配偶关系、代际关系和社区互动关系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慰藉。农村社区工作者应当帮助老年人重建角色认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扩展老年人社交和精神生活的机会与空间,以维护老年人的社会联结度和生活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精神生活 社会工作
下载PDF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辉 王忠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分别从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和交往方式上把高校德育的关注点聚集在主体性上。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对...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分别从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和交往方式上把高校德育的关注点聚集在主体性上。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对高校德育目标新的诠释;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构成了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主要内容;从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到学会选择是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主体性德育 生命教育 公民教育 信仰教育
下载PDF
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建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的关键是转变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并树立积极的低保理念,与此同时,还必须遵循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相结合,保证最低生存标准与保障基本生活标准相结合,基本生活救助与收入获得能力培养相结合,... 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的关键是转变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并树立积极的低保理念,与此同时,还必须遵循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相结合,保证最低生存标准与保障基本生活标准相结合,基本生活救助与收入获得能力培养相结合,常态主动调整与动态及时调整相结合以及常态增长机制与动态补贴机制相结合等主要原则。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建立合理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基础,应该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的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低保资金筹集与发放机制,完善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与低保对象管理,建立和完善低保信息系统与低保档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低保标准 调整机制 理论问题
下载PDF
电影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民生活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扶小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0-65,共6页
电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电影极... 电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电影极大地影响着近代中国城市人的思想和生活,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塑造着城市现代人的性格特征,促使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 人文化 好奇 生活 文化形态 现代人 塑造 近代中国 城市人 近代城市
下载PDF
试论市民教育与市民的社会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明庆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5-97,共3页
市民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保证市民教育的正常进行,必须注意其党政性、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目的性特征,以培养各种社会角色、促进市民个性发展。
关键词 市民教育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市民社会化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