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生成逻辑和实践向度
1
作者 袁芳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互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奠定思想灵魂塑造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民法典通过设定私法秩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规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生成逻辑包括德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互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奠定思想灵魂塑造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民法典通过设定私法秩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规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生成逻辑包括德法合治的历史传统、法律和价值的耦合关系、民法典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不同层面融入民法典,具有宣示国家价值目标、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明确个人价值准则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实践向度的具体方式和边界,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 良法善治 德法合治
下载PDF
基于“一中心、两模块、三目标”的生态学课程德融教学创新
2
作者 王艺 吴云杰 +1 位作者 夏国威 张建利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66-69,共4页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生态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科学探索精神、民族团结...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生态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科学探索精神、民族团结友爱精神,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课程组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生态学知识、深厚生态文明观素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德融教学 创新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视域下公民道德问题的审视与治理
3
作者 仰义方 谭雪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进步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道德规范的构建也必定会受到特定时代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多元鲜活的网络文化...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进步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道德规范的构建也必定会受到特定时代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多元鲜活的网络文化景观,对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了双重影响,特别是不良网络信息的泛滥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阻碍。从公民道德建设与多元网络文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是网络文化文明进步的重要助推器,公民道德素养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网民文化认知水平、促进网络文化向上向善、维护网络空间文化安全和助力网络文化市场治理;另一方面,在不良网络信息的渗透影响下,公民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民道德建设意识易被淡化、道德认知取向易被误导、社会道德情感易变冷漠和社会道德行为失范问题易发等方面。重视网络文化视域下公民道德问题是时代发展进步和塑造崇高道德精神的必然要求,应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树人、以法育人、以情感人,通过弘扬网上主旋律文化、深化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和推进网络文化情感价值建设,不断汇聚强大道德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公民道德 社会文明
下载PDF
The Modem Reading on Thought of Marx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in 1844〉
4
作者 Ping-Jing Qiu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4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调制解调器 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
下载PDF
暴力的消减:文明进程中的人性升华——斯蒂芬·平克的历史观与伦理观
5
作者 高力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155,共10页
平克认为,人类历史的演进呈现一个暴力减少的过程,这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件事,它表征着人类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战胜“心魔”的过程。暴力下降,是“国家的平靖”、“文明的过程”、“人道主义革命”、二战以来“长期和平”、武装冲... 平克认为,人类历史的演进呈现一个暴力减少的过程,这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件事,它表征着人类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战胜“心魔”的过程。暴力下降,是“国家的平靖”、“文明的过程”、“人道主义革命”、二战以来“长期和平”、武装冲突的节制化形成的“新和平”、“权利革命”的结果。平克以暴力下降为进步之尺度的低调历史观和“减少痛苦”的低调道德观,虽然缺乏激动人心、令人向往的理想主义色彩,却体现了现代“文明”之伟大的人道精神。文明,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人性升华过程。暴力下降之所以对于人类历史至关重要,在于其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这一人道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人类文明进步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文明 历史 道德 进步
下载PDF
团结:公民道德建设及其能力实现
6
作者 李萍 《晋阳学刊》 2023年第5期65-70,共6页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在改造当代中国社会的前提下进行的新社会道德培育,这将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安排的合理化。“团结”具有实体描述意义和道德价值意义双重属性。就社会道德价值而言,“团结”构成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在改造当代中国社会的前提下进行的新社会道德培育,这将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安排的合理化。“团结”具有实体描述意义和道德价值意义双重属性。就社会道德价值而言,“团结”构成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精神;对无数普通个体公民来说,只有获得团结能力才能将公民道德现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 新时代 团结 团结能力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文明校园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大伟 张军 张惠艳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年第5期87-90,共4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校园环境、加强领导班子与教师队伍建设、丰富育...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校园环境、加强领导班子与教师队伍建设、丰富育人载体四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文明校园建设的路径,扎实推进高职院校文明校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立德树人 文明校园建设 高职院校
下载PDF
面向新时代的生态道德教育
8
作者 刘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7,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旨在通过生态认知、生态情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旨在通过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正义和生态责任等方面,培育公民的生态道德品格,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促进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此,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国家课程,创新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协同家庭和社会,为学生生态道德学习和实践提供机会,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践行生态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素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研究
9
作者 宋玉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社会公德培育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又是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社会公德培育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又是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助于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有益于维系乡村公共利益。但是,目前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存在农村社会公德舆论约束作用弱化,农民缺乏维护共同利益的道德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乡村公共生活庸俗化倾向及公共道德认识不够等问题。对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应立足于农村实际,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民道德内化,制定合乎乡情良俗的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发展等促进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公德 农民 乡风文明
下载PDF
太极拳的文明引领价值
10
作者 李晓乾 刘章娟 李晓华 《武术研究》 2023年第9期17-20,共4页
太极拳作为优秀的拳种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从众多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武术在不同时期的应世之选。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冲破武术发展的藩篱,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自其诞生之日起,在其源流发展中就体现了其独特高深的思想理... 太极拳作为优秀的拳种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从众多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武术在不同时期的应世之选。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冲破武术发展的藩篱,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自其诞生之日起,在其源流发展中就体现了其独特高深的思想理念以及为人、为族、为国的文明价值引领,并且,其贵生、贵德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符合人类的发展追求,体现出其文明引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贵生 贵德 文明引领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大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晨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5-21,共7页
北京林业大学有着鲜明专业设置和特色办学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林业大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思想宝库和方向指引,对培育有使命、有担当的林业新人意义重大。在新时代,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抓手,根据林业大类专业特色,在... 北京林业大学有着鲜明专业设置和特色办学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林业大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思想宝库和方向指引,对培育有使命、有担当的林业新人意义重大。在新时代,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抓手,根据林业大类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培养框架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为林业大类专业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设计与模块;在思政育人中贯彻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追求;以中国精神滋养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互动与人才培养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林业新人;在实践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道德教育 思政育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价值意蕴、实践难题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萍 王幸媛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40,共12页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维互动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社会氛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维互动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社会氛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风文明内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的风气习俗,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风文明的价值力量深深内嵌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过程,为振兴乡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积聚深厚的文化力量,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各异、乡风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的掣肘,使得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被弱化,这集中体现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难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移风易俗有待加强四个方面。着眼于当前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倡导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就成为现阶段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优化进路。同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推进,进而达成乡村振兴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 思想道德 传统文化 新乡贤
下载PDF
论《三体》的游戏叙事与道德批判
13
作者 安世民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60,共10页
在《三体》小说中,刘慈欣用网络游戏的形式描绘出三体文明的生存兴衰史,并揭开了两大文明斗争的序幕。此种游戏叙事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作者在叙事文本中表达出对古典文化相当程度的认同。通过这类叙事文本,读者得以了解三体世界... 在《三体》小说中,刘慈欣用网络游戏的形式描绘出三体文明的生存兴衰史,并揭开了两大文明斗争的序幕。此种游戏叙事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作者在叙事文本中表达出对古典文化相当程度的认同。通过这类叙事文本,读者得以了解三体世界对其生存真理的求索过程,认识其强大的文明自觉。三体游戏的终章开启了三体文明的星际远征,这次远征是三体文明的未来,也是人类文明的落日,因为它象征着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进行了毫无负罪感的反道德力量的侵略。人类文明的不同群体对外星生命的道德认知呈现出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成为他们面对生存危机作出不同抉择的行为动机,值得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游戏叙事 生存求索 道德批判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三重意蕴
14
作者 孙海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共9页
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勾连历史与现实,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审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要义,可以发掘中... 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勾连历史与现实,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审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要义,可以发掘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多重意蕴。其政治向度为:秉持和践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其道德向度为: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主持公道正义,秉持“天下一家”的道德情怀;其文明向度为:坚持文明多元共生,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激荡中追求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政治向度 道德向度 文明向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洪辉 陈文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生态道德建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必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放眼未来,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予以探究,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生态道德建设新境界。从价值逻... 生态道德建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必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放眼未来,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予以探究,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生态道德建设新境界。从价值逻辑来看,生态道德建设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教育有序开展,生态道德建设机制逐步完善,生态道德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生态道德意识水平有效提升;但也存在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有待改善,生态道德规范及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生态道德践行能力及自觉性等有待提升等短板。从实践逻辑来看,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实践中,需要我们优化生态道德教育、深化生态道德约束建设、强化生态道德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禁止精神损害赔偿的例外
16
作者 张恒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民法典》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完全禁止精神损害赔偿出现了松动,在司法解释上以“一般”加“例外”的形式允许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的突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转向维护被害人的私... 《民法典》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完全禁止精神损害赔偿出现了松动,在司法解释上以“一般”加“例外”的形式允许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的突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转向维护被害人的私权,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的性质,带动部分法院已经允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务的转变需要对“例外”情形进行解释,进而扩大“例外”情形,最终实现完全允许刑事案件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 诉权
下载PDF
五四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伦理思想转型研究
17
作者 刘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民国以来的政治乱象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颓败景象,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决心通过抨击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批判资本主义道德文明的方式,达到革新伦理、改造旧邦的目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 民国以来的政治乱象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颓败景象,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决心通过抨击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批判资本主义道德文明的方式,达到革新伦理、改造旧邦的目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探寻中国的新伦理思想体系提供了理论来源,他们开始尝试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无产阶级伦理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伦理思想的转型。考察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伦理思想转型所作的尝试与努力,既可以回顾他们探索改造中国社会道路的心路历程,探寻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体系建构的早期路径,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能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先进知识分子 传统伦理思想 资本主义道德文明 无产阶级伦理思想
下载PDF
论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18
作者 袁和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对宇宙、天下、社会、人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系统探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文明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历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对宇宙、天下、社会、人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系统探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文明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历史自信和文明依托,探索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宇宙观,以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核心内涵的天下观,以民为邦本、革故鼎新、任人唯贤为核心内涵的社会观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政以德为核心内涵的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全球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有着高度的思想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
下载PDF
高校化工教育中生态道德思政教育探索
19
作者 黄靖 杨磊 +2 位作者 陈彰旭 刘青 赵晓旭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9期24-26,共3页
“十四五”以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持续推进,高校中的“生态道德”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高校生态道德思想内涵来源于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理念,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高等化工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开展生态道德教学教育意义... “十四五”以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持续推进,高校中的“生态道德”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高校生态道德思想内涵来源于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理念,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高等化工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开展生态道德教学教育意义重大。高校化工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高校还可以通过其社会服务功能将生态道德思想引进社会生产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社会中的生态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道德 化工教育 生态文明 创新创业
下载PDF
传统民间信仰中的道德内涵及当代转化
20
作者 刘思远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19,共5页
中国的民间信仰自产生以来,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日。杂糅多家说法的民间信仰道德以民众的实践智慧为基础,不仅表现形式多样,丰富着传统伦理文化的内涵,且无论是厚德载福、因果报应的功利性质的道德约束,或是正直忠勇、磊落轶荡英... 中国的民间信仰自产生以来,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日。杂糅多家说法的民间信仰道德以民众的实践智慧为基础,不仅表现形式多样,丰富着传统伦理文化的内涵,且无论是厚德载福、因果报应的功利性质的道德约束,或是正直忠勇、磊落轶荡英雄形象塑造下的道德教化,均对推动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民间信仰道德系统尚未完善,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需利用其可塑性进行当代转化,在传承固有的优秀道德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正视和运用民间信仰的道德价值与功能,助力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道德价值 现代转化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