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系统背景中的政治宪法
1
作者 尼克拉斯·卢曼 李忠夏(译)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167-195,共29页
传统宪法产生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的历史情境中,宪法的功能和制度设计都是围绕这一二分的前提来展开。权力分立原则和基本权利保障都旨在防范国家公权力,保障市民社会。但为了适应社会复杂性的不断提升,现实中已经产生出超越宪法文本... 传统宪法产生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的历史情境中,宪法的功能和制度设计都是围绕这一二分的前提来展开。权力分立原则和基本权利保障都旨在防范国家公权力,保障市民社会。但为了适应社会复杂性的不断提升,现实中已经产生出超越宪法文本的宪法视角改变,如在政治系统当中出现的政与治的内在区分等。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现实,需要超越现有的以国家与社会二分为前提的简化版的宪法理论,而拥抱一种复杂的全社会的理论。宪法理论需要呼应全社会的功能分化,并重述全社会相容性的结构条件。反思应取代代表制成为宪法理论的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对法治国原则进行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宪法 社会系统论 反思 法治国 市民社会
原文传递
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建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5,共7页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前工业化时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论"思想;工业化时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性&...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前工业化时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论"思想;工业化时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性"和"同一性"并存的观点;后工业化时期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多元化理论体系,既有"多元主义"、"回归学派",也有国家限度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特别是后者使国家、社会单极走向的研究路径得到了较好的校正。在这种视野下,国家与社会趋向交融与整合状态,国家与社会的统一性逐渐得到关注,国家与社会日渐步入分工、合作、监督、制衡的关系架构,治理与善治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国家与社会关系 公民社会 合作 制衡 交融与整合
下载PDF
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内涵、限度及其互动 被引量:9
3
作者 伍俊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限度;公民社会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国家 公民社会 限度 互动
下载PDF
复兴国家: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郁建兴 徐越倩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2,27,共9页
民族国家的架构尽管日益式微,但它在组织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和正在形成的全球公民社会中仍然占有首要地位。民族国家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方向以回应一系列挑战。相应地,对国家的研究在现时代仍然具... 民族国家的架构尽管日益式微,但它在组织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和正在形成的全球公民社会中仍然占有首要地位。民族国家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方向以回应一系列挑战。相应地,对国家的研究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资本、全球公民社会、全球治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研究构成了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论 国家关系 全球资本 公民社会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线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巧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大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理对之加以审视,可以为理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新型关系提供一种维度,从而对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理论模式
下载PDF
评葛兰西的“现代国家”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楚宣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82-85,共4页
葛兰西紧紧结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世界政治大动荡年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现实 ,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 ,创造性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了“现代国家是加上了专政的领导权”或“现代国家 =政治... 葛兰西紧紧结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世界政治大动荡年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现实 ,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 ,创造性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了“现代国家是加上了专政的领导权”或“现代国家 =政治社会 +公民社会”的概念 ,强调“现代国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 ,重视知识分子在“现代国家”中的作用 ,等等。他的理论 ,对于我们研究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 ,同时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现代国家 政治社会 公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下载PDF
论社会契约理论制约权力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宇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71-74,124,共5页
近代西方诞生的社会契约论是一份崭新的政治生活蓝图,它以强大的权力制约逻辑驯服了国家这个巨大的"利维坦"。如果说"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国家内部权力之间的一种制约形式,制约力量内在于国家权力自身,那么"以... 近代西方诞生的社会契约论是一份崭新的政治生活蓝图,它以强大的权力制约逻辑驯服了国家这个巨大的"利维坦"。如果说"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国家内部权力之间的一种制约形式,制约力量内在于国家权力自身,那么"以社会制约权力"强调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制约力量来自国家权力之外,是自下而上的制约。只有以社会制约权力为基础,两种制约力量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契约论 国家权力 市民社会 权力制约
下载PDF
浅论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确立及其当代意义
8
作者 杨珂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文章从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出发,考察马克思国家学说确立的理论过程,澄清马克思对于"现代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这一根本论断的源流及其丰富内涵,并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维度探讨它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国家学说在... 文章从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出发,考察马克思国家学说确立的理论过程,澄清马克思对于"现代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这一根本论断的源流及其丰富内涵,并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维度探讨它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国家学说在这一时期论证的重心在对现代国家的解析之上,这一思路及理论框架足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马克思国家学说进而研究历史上的所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国家学说 现代国家 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下载PDF
“国家-社会”框架中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研究综述
9
作者 玉苗 《学会》 2013年第7期5-12,共8页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国家-社会 政府与慈善 慈善组织 市民社会理论 法团主义
下载PDF
论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
10
作者 钱宁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04年第1期25-42,共18页
公民权利是现代社会福利理论的重要政治道德基础,也是将社会福利从社会政策与制度实施的层面提升到理论反思层面的主要理论要素之一.围绕着公民权利来讨论社会福利的发展,并把社会福利当做公民权利的实现,成为现代福利思想的基本价值取... 公民权利是现代社会福利理论的重要政治道德基础,也是将社会福利从社会政策与制度实施的层面提升到理论反思层面的主要理论要素之一.围绕着公民权利来讨论社会福利的发展,并把社会福利当做公民权利的实现,成为现代福利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福利国家的政治道德依据;而反对福利国家的自由主义理论也把攻击公民权利当做攻击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分析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于认识当代社会福利问题、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理论研究、推动社会福利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 福利国家 理论价值与局限性
下载PDF
国家治理的职能转变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重构——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伟 邓珊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囿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分析框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去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核心,要从根本上理解国家行为,就必须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与国家... 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囿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分析框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去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核心,要从根本上理解国家行为,就必须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都被打上了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烙印,具有本质一致性,但在形式上又有显著区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就必须要处理好国家治理中阶级性与社会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提升社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独立性,实现"国家-社会"的正和博弈,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新型关系模式;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不能落入国家全能主义的陷阱,轻视市民社会的培育,也不能片面强调弱化国家力量,消解国家权威。应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下,努力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国家治理 市民社会 国家职能二重性
下载PDF
福利国家的建构性诠释——评《正义的制度:福利国家的政治和道德逻辑》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中波 《公共管理评论》 2019年第2期159-176,共18页
应当如何看待福利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极具代表性的瑞典全民福利国家的政策演进和改革历程尚存有哪些未被挖掘的经验和启示?博·罗思坦从政治过程和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继续寻求为全民福利国家申辩,他将规范性的哲学思辨和经验性的... 应当如何看待福利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极具代表性的瑞典全民福利国家的政策演进和改革历程尚存有哪些未被挖掘的经验和启示?博·罗思坦从政治过程和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继续寻求为全民福利国家申辩,他将规范性的哲学思辨和经验性的政策过程融会到一个建构性的分析框架中,据此集中诠释瑞典全民福利国家形成的政治和道德逻辑,指出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为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运行困境和改革取向带来新思路。本文在归纳罗思坦提出的建构性政治理论及其概念谱系的基础上,围绕书中两个重要的论述方面——福利国家形成的制度逻辑、福利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讨论,借由"正义的制度"核心理念以及20世纪末的相关福利改革动向和理论,为我国未来的福利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国家 制度逻辑 建构性理论 公民社会 福利改革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对现代国家的批判解构与理论探索
13
作者 李应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8,共13页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构成了青年马克思进行现代国家批判及理论建构尝试的重要环节。立足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中初步明确现代国家问...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构成了青年马克思进行现代国家批判及理论建构尝试的重要环节。立足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中初步明确现代国家问题研究新方向,进而开始将现代国家问题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的解放命题相结合,阐明政治解放同人的解放的本质区别,初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本质及局限性,并在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分析中指出无产阶级承担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赋予了现代国家范畴全新的理论语境和科学内涵。《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是马克思对1842—1844年政治批判及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也是他进一步深化现代国家问题研究、建构全新现代国家理论的思想框架和主题索引,是理解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的锁钥。青年马克思进行现代国家批判的思想进程及理论要点,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国家 市民社会 政治解放 人的解放
下载PDF
抽象与具体:重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历史内涵
14
作者 原晨珈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第6期37-4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使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又进入到了学者们的视野中,说明了该命题对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在考察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时的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得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使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又进入到了学者们的视野中,说明了该命题对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在考察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时的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个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本质性认识的命题,同时也得出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众多特殊性规定,使该命题更加具体化了。抽象与具体也应是我们理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具体考察,有助于丰富马克思命题的理论内涵,及正确地看待中国市民社会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与具体 市民社会 理论内涵 中国经验
下载PDF
论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贫困与贱民”困境
15
作者 张当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2-47,共6页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贫困-贱民"难题构成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困境,并且成为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难以突破的瓶颈。面对此困境,黑格尔不得不依靠国家理论来寻求解答,虽然他未能从所有制的根基上解决问题,但是却超越了古典经济...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贫困-贱民"难题构成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困境,并且成为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难以突破的瓶颈。面对此困境,黑格尔不得不依靠国家理论来寻求解答,虽然他未能从所有制的根基上解决问题,但是却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济贫路线,并且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由此来看,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不仅构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且开启了现代哲学的政治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贫困问题 国家理论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立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6,共12页
近年来,由于黑格尔法哲学讲义草稿等新资料的出版,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法哲学的自由主义阐释,黑格尔的法哲学一直是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法哲学的对象原型近代市民社会在我国现实中逐渐显现,改变过去对黑格尔的消极评价,让其法... 近年来,由于黑格尔法哲学讲义草稿等新资料的出版,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法哲学的自由主义阐释,黑格尔的法哲学一直是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法哲学的对象原型近代市民社会在我国现实中逐渐显现,改变过去对黑格尔的消极评价,让其法哲学在这一历史的紧要关头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学术界迫切的理论任务。从这一角度来看,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三个核心内容,即对主观性的批判、实体性优先的国家学以及旨在培育现代个人的市民社会概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主观性批判 国家学 市民社会 中国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巧蓉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涵盖了市民社会的一般价值诉求和历史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一个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因此,以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解读市民社会相关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问题和方向,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原文传递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评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郁建兴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市民社会理论的清晰脉络:不但提供了市民社会作为一种需要不断反思的理论模型的面向,同时也提供了市民社会作为一种需要建构的社会实体的面向,或者说,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 《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市民社会理论的清晰脉络:不但提供了市民社会作为一种需要不断反思的理论模型的面向,同时也提供了市民社会作为一种需要建构的社会实体的面向,或者说,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该书都向读者提供了有关市民社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野范围,从而为读者较为完整地把握这一理论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国家观及其现实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辛向阳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70,共9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国家学说创立的起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国家观点的扬弃,提出了自己的国家理论。马克思认为,政治国家由市民社会决定,市民社会则由本质上就是资本所有者等级的"产业等级"来决定;市民社会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国家学说创立的起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国家观点的扬弃,提出了自己的国家理论。马克思认为,政治国家由市民社会决定,市民社会则由本质上就是资本所有者等级的"产业等级"来决定;市民社会的政治国家归根结底就是维护私有制的制度体系,应当通过一场真正的革命,建立人民主权性质的民主制度。依据马克思的国家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公民政治品质的培育;要防止政治权力异化于人民和官僚政治形成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坚持人民主权,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国家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国家学说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原文传递
契约的限度——黑格尔论伦理的契约性和非契约性
20
作者 杨伟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9,93,共8页
黑格尔认同在从自然伦理向绝对伦理的演进以及现代性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中,契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承认以及经济交往联系的中介意义。然而,对近代启蒙哲学中的经验论自然法和契约论以及反思式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孤立人性和原子论观点,... 黑格尔认同在从自然伦理向绝对伦理的演进以及现代性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中,契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承认以及经济交往联系的中介意义。然而,对近代启蒙哲学中的经验论自然法和契约论以及反思式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孤立人性和原子论观点,黑格尔予以极力批评,主张个人本性由其所处的共同体和时代予以理解。在家庭和国家方面,黑格尔论证它们的实体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反对契约化观点。其中,家庭中的伦理是爱,包括夫妻之间的爱和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教育;国家的伦理是实体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包括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公民之间的尊重和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论 市民社会 家庭伦理 国家实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