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genesis of the Late Triassic shoshonitic Shadegai pluton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s for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and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Liqiong Jia Liang Wang +2 位作者 Genhou Wang Shibin Lei Xuan W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595-610,共16页
Latest Permian to Triassic plutons are widespread in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 most of them show calc-alkaline, high-K calc-alkaline, or alkaline geochemical features. The Shadegai pluton in the Wulashan a... Latest Permian to Triassic plutons are widespread in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 most of them show calc-alkaline, high-K calc-alkaline, or alkaline geochemical features. The Shadegai pluton in the Wulashan area has shoshonitic affinity and I-type character, and is composed of syenogranites containing abundant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MMEs). LA-MC-ICP-MS U-Pb data yield weighted mean 206 Pb/238 U ages of 222 ± 1 Ma and 221 ± 1 Ma for the syenogranites and MME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ir coeval formation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The syenogranites have high SiO_2(70.42-72.30 wt%),K_2O(4.58-5.22 wt.%) and Na_2O(4.19-4.43 wt.%) contents bu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P_2O_5(0.073-0.096 wt.%) and TiO_2(0.27-0.37 wt.%), and are categorized as I-type granites, rather than A-type granites, as previously thought. These syenogranites exhibit lower(^(87)Sr/^(86)Sr)i ratios(0.70532-0.70547) and strongly negative whole-rock εNd(t) values(-12.54 to-11.86) and zircon εHf(t) values(-17.81 to-10.77),as well as old Nd(1962-2017 Ma) and Hf(2023-2092 Ma) model ages,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lower crust.Field and 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the MMEs within the pluton probably represent magmatic globules commingled with their host magmas. Geochemically, these MMEs have low SiO_2(53.46-55.91 wt.%)but high FeOt(7.27-8.79 wt.%) contents. They are enrich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s) and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s), and are depleted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HREEs)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s). They have whole-rock(^(87)Sr/^(86)Sr)i ratios varying from 0.70551 to 0.70564, εNd(t) values of -10.63 to -9.82, and zircon εHf(t) values of -9.89 to 0.19. Their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mainly metasomatized by slab-derived fluids, with minor involvement of melts generated from the ascending asthenospheric mantle. Petrology integrated with elemental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suggest that the Shadegai pluton was produced by crust-mantle interactions, i.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induced by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mafic magmas(including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subsequent mixing of the mantle-and crust-derived magmas. In combination with existing geological data,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Shadegai pluton formed in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regime related to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follow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NCC and Mongolia arc ter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 mixing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POST-COLLISION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6
2
作者 高山 金振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中性安山质或英云闪长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沉作用 构造演化 地壳 地幔 动力学
下载PDF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Constraints from imaging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3
作者 Fan YANG Juan LI +3 位作者 Sidan CHEN Yun CHEN Long LI Yinshuang 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2340-2352,共13页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SW-SCB)is adjacent to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Affected by the Indo-Eurasian collision and subsequent intru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C...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SW-SCB)is adjacent to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Affected by the Indo-Eurasian collision and subsequent intru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Cenozoic,this region is ideal for the study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deep and shallow structures.In this study,we applied the receiver function technique to the data obtained from a recently deployed high-density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across the Sichuan Basin and Sichuan-Yunnan block(SCB-SYB).We conducted a multi-frequency and multi-model correction analysis to image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is region.The results showed the660-km discontinuity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depth by 10-30 km beneath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Anninghe-Xiaojiang Fault,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thermal anomalies caused by the subducted Indian plate from west to east.At the junction of the SCBSYB,the 410-km discontinuity exhibited a slight uplift of 5-10 km,whil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showed a significant depression of~30 km over a lateral range of~150 km.Based on previous surface GPS observation and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we suggest that the sharp lateral small-scale topography of this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SW-SCB may have resulted from dripping delamin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within the strain localization area.Furthermore,the aggregation of delaminated lithospheric material at the base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determines the regional topography of mantle 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ies.In this study,we provided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challenging detection of small-scale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dripping delamination.Moreover,it provides a new view for studying deep and shallow dynamic processes in intracontinental regions with stress concentration resulting from plate/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transition zone Receiver function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Dripping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Sichuan-Yunnan block
原文传递
Post-collisional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 of the Dabie-Sulu orogen 被引量:23
4
作者 Shuguang Li Fang Huang Hui 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3期259-263,共5页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pid cooling time (226-219 Ma) of the un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UHPM) rock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the formation time (205-220 Ma) of the syncollisional granites in the Qin...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the first rapid cooling time (226-219 Ma) of the un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UHPM) rock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the formation time (205-220 Ma) of the syncollisional granites in the Qinling and Sulu areas suggests that the first rapid cooling and uplift of the UHPM rocks may be related to breakoff of subducted plate. Therefore the second rapid cooling and uplift (180-170 Ma) of the UHPM racks needs a post-colli-sional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granitic magmatism with an age of about 170 Ma. In addition, the rapid rising of the Dabie dome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130-110 Ma) and the corresponding large-scale magmatism in the Dabie Mountains need another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 The geochronology of the post-collis-ional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and ge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and granites suggest that partial melting was initiated in the mantle, and then progressively developed in the crust, suggesting a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seismic tomography DABIE-SULU OROGEN mantle UPWELLING and un-derplating
原文传递
西藏高原上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构造——地震层析成像给出的启示 被引量:40
5
作者 赵文津 薛光琦 +7 位作者 吴珍汉 赵逊 刘葵 史大年 J.Mechie D.Nelson L.Brown T.Hear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利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 1 6 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 92 6个远震事件的 2 4 2 4 1条射线 ,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 ,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 ,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 ,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 利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 1 6 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 92 6个远震事件的 2 4 2 4 1条射线 ,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 ,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 ,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 ,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分成上、下两层 ,这是发生的第一次拆沉 .下层从高喜马拉雅以下约以 2 2°的角度向高原北部插入到 35 0km深 ;而其上层则向北伸展直到雁石坪 ,并构成了高原薄的地幔岩石圈 .在雁石坪北 (33.7°N) ,当其与亚洲大陆岩石圈地幔相遇后发生断离并下沉 .再次证实了五道梁 (35 .2 7°N)深部低速体的存在 ,本区内地壳内低速物质可能与上述运动有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上地幔 精细结构 构造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初探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3 位作者 王元龙 李承东 王焰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下地壳拆沉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指出下地壳拆沉必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I)地壳加厚使其下部达到榴辉岩相是拆沉的前提。(2)大规模岩浆活动使大量低密度的中酸性物质移出下地壳,使下地壳密度增加直至超过下伏地幔。由于下地壳榴辉岩相... 下地壳拆沉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指出下地壳拆沉必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I)地壳加厚使其下部达到榴辉岩相是拆沉的前提。(2)大规模岩浆活动使大量低密度的中酸性物质移出下地壳,使下地壳密度增加直至超过下伏地幔。由于下地壳榴辉岩相岩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岩浆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大规模埃达克岩的熔出是下地壳拆沉的先决和必要条件。(3)岩石圈地幔转化为软流圈地幔,使下地壳能够进入地幔。陆壳下的岩石圈地幔原先是冷的、刚性的和不易流动的,如果有热和水的加入,可以被软化,使其变成热的、塑性的和易流动的软流圈地幔。因此,岩石圈地幔转化为软流圈地幔是下地壳拆沉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作者认为,下地壳不大可能整体拆沉,而很可能是一块一块如飘雪花似地拆沉。如果下地壳的密度降低(低于下伏地幔),如果地幔停止热的供给,如果陆壳底部的软流圈地幔又恢复为岩石圈地幔,拆沉即终止。文中讨论了中国东部中生代下地壳拆沉的可能性,探讨了岩石圈减薄的机制,认为下地壳不需要也不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一道拆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下地壳 拆沉作用 埃达克岩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地幔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地幔结构:地幔羽、地幔剪切带及岩石圈俯冲板片的拆沉 被引量:42
7
作者 许志琴 姜枚 +6 位作者 杨经绥 薛光琦 宿和平 李海兵 崔军文 吴才来 梁凤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29-343,共15页
通过横穿青藏高原近 80 0 0km长的 4条天然地震层析剖面 ,获得 4 0 0km深度以上的地壳和地幔速度图像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揭示了青藏高原 4 0 0km深度范围内的地壳和地幔结构特征。地幔速度图像显示 ,青藏高原腹地的深地幔中存在以大型... 通过横穿青藏高原近 80 0 0km长的 4条天然地震层析剖面 ,获得 4 0 0km深度以上的地壳和地幔速度图像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揭示了青藏高原 4 0 0km深度范围内的地壳和地幔结构特征。地幔速度图像显示 ,青藏高原腹地的深地幔中存在以大型低速异常体为特征的地幔羽 ,其可能通过热通道与大面积分布的可可西里新生代高钾碱性火山作用有成因联系 ;阿尔金、康西瓦、金沙江、嘉黎及雅鲁藏布江等走滑断裂可下延至 30 0~ 4 0 0km深度 ,显示了低速高热物质组成的垂向低速异常带特征及大型超岩石圈或地幔剪切带的产出 ;发现康西瓦、东昆仑—金沙江、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缝合带下部存在不连续的高速异常带 ,可以解释为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及碰撞过程中可能保留的加里东、古特提斯和中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化石”残片 ,是“拆沉”的地球物理证据。印度大陆岩石圈的巨厚俯冲板片以 15~ 2 0°倾角向北插入唐古拉山下 30 0km深处 ,并被高热物质组成的地幔剪切带分开。结合新的横穿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的地幔层析资料 ,提出青藏高原碰撞动力学新模式 :青藏高原南部印度岩石圈板片的翻卷式陆内超深俯冲 ,北缘克拉通向南的陆内俯冲 ,腹地深部的地幔羽上涌 ,以及地幔范围内的高原“右旋隆升”及物质向东及北东方向运动及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层析剖面 地幔羽 地幔剪切带 岩石圈板片拆沉
下载PDF
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燕山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路凤香 郑建平 +3 位作者 张瑞生 邵济安 李伍平 余淳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发育4期钙碱性火山活动,它们的源区组成都是受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其中髫髻山组和义县组分布广泛,具有代表性.髫髻山组岩性比较单一,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小,岩浆的AFC作用不强烈,源区成分不复杂.依据Kay et al.(19...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发育4期钙碱性火山活动,它们的源区组成都是受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其中髫髻山组和义县组分布广泛,具有代表性.髫髻山组岩性比较单一,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小,岩浆的AFC作用不强烈,源区成分不复杂.依据Kay et al.(1991)的方法,估算了早-中侏罗世燕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0-45 km.髫髻山组粗安岩是在加厚的地壳 (40-45 km)条件下,源区是含角闪石的石榴石麻粒岩+底侵的基性岩的壳幔过渡带熔融形成.义县组火山岩的源区为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地幔组分较髫髻山组增加.研究区中生代早期地壳开始加厚,发生下地壳拆沉,进入流变学性质改变了的“弱化的岩石圈地幔”,二者发生作用.岩石圈地幔在中生代晚期受到流体、熔体、地幔矿物中活化的分子水、剪切构造作用,以及温、压条件改变的影响,导致岩石圈地幔发生不均一的局部弱化,为容纳拆沉的下地壳提供了优化场所.推测弱化岩石圈地幔出现于135 Ma以后燕山地区发育的小型拉伸盆地之下,以及对应的小型软流圈底辟体之上.上述模型可以与俯冲带的楔形地幔与俯冲洋壳的相互作用相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下地壳 拆沉作用 弱化的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中国东部壳-幔、岩石圈-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特征及转换时限 被引量:24
9
作者 路凤香 郑建平 +1 位作者 侯青叶 李方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3-781,共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下部岩石圈存在壳与幔、岩石圈与软流圈两个相互作用带,它们是重要的岩浆源区,在层圈相互作用中,热和物质的交换及其动力学过程是引起中、新生代岩石圈内部层圈间的厚度调整、岩石圈不均匀减薄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成...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下部岩石圈存在壳与幔、岩石圈与软流圈两个相互作用带,它们是重要的岩浆源区,在层圈相互作用中,热和物质的交换及其动力学过程是引起中、新生代岩石圈内部层圈间的厚度调整、岩石圈不均匀减薄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重要机理。大陆内部的壳-幔作用有3种类型:地幔来源的底侵熔体与下地壳的作用;下地壳拆沉进入弱化(weakening)了的岩石圈地幔二者发生的作用以及陆-陆碰撞深俯冲带的壳-幔相互作用。它们形成的火山岩组合有一定的差别,但源区都含有地壳组分。岩石圈-软流圈的作用带也是重要的岩浆源区,源区是以软流圈地幔为主,基本不含地壳组分。东部岩石圈的减薄时间大体与出现大规模软流圈来源的玄武岩喷发的时间一致,也与上述两类层圈作用转换的时间一致,大约在100Ma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相互作用 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下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作用 岩石圈减薄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拆沉陆壳物质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来自橄榄岩捕虏体中角闪石的成分制约 被引量:21
10
作者 许文良 杨德彬 +2 位作者 裴福萍 王枫 王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617,共12页
对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并讨论了角闪石成分与改造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性质与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岩类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主要为交代成因。在化学上,... 对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并讨论了角闪石成分与改造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性质与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岩类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主要为交代成因。在化学上,它们属于钙质角闪石。太行山南段符山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属于镁质普通角闪石和浅闪石或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鲁西铁铜沟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为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和镁绿钙闲石质普通角阏石。与板内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比,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具有相对高的Mg^#(鲁西:86.0-90.8;太行山:90.7-94.2)和SiO2(鲁西:44.04%-46.98%;太行山:47.09%-49.79%)以及相对低的Na20(1.92%-2.51%)、TiO2(0.01%-1.46%)、Nb(0.29×10^-6-1.98x10“)和Zr(1.61×10^-6-5.34×10^-6),这与来自俯冲带之上地幔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类似。综合橄榄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定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遭受了起源于拆沉陆壳物质熔融熔体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拆沉陆壳 岩石圈地幔 橄榄岩捕虏体 角闪石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晚新生代盆山耦合机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卢华复 王胜利 +2 位作者 贾东 王良书 刘绍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根据塔里木盆地北缘地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资料、油气勘探地震剖面、人工地震测深、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热资料,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岩石圈地幔在天山岩石圈之下碰撞并发生拆沉的盆山耦合机制的概念模型。由于印藏碰撞,青藏高... 根据塔里木盆地北缘地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资料、油气勘探地震剖面、人工地震测深、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热资料,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岩石圈地幔在天山岩石圈之下碰撞并发生拆沉的盆山耦合机制的概念模型。由于印藏碰撞,青藏高原的北部前缘岩石圈地幔与塔里木盆地岩石圈地幔形成V字形碰撞结构,推动塔里木地块的高强度岩石圈向北运动并俯冲到天山岩石圈之下,以水平俯冲作用在中天山北缘岩石圈之下与准噶尔盆地向南俯冲的岩石圈地幔碰撞,并发生后剥拆离。塔里木岩石圈俯冲的过程中,形成库车再生前陆盆地和再生前陆冲断带以及再生天山山脉。冲断量约为塔里木俯冲量的20%。这一盆山耦合模型可以解释盆地构造、盆地沉降、山脉隆升、岩石圈深部构造和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地幔碰撞 拆沉 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山耦合机制
下载PDF
托云盆地新生代幔源岩浆源区起止深度的限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涛 罗照华 +3 位作者 李德东 黄凡 杨宗锋 陈必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20-2838,共19页
在详细介绍了地幔熔融柱模型原理(Langmuir et al.,1992)的基础上,基于平衡熔融和分离熔融模型分别计算获得了上地幔橄榄岩源区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发生绝热减压部分熔融时熔体相中 FeO-MgO 和 FeO-Na_2O 成分的演化轨迹。依据深源岩... 在详细介绍了地幔熔融柱模型原理(Langmuir et al.,1992)的基础上,基于平衡熔融和分离熔融模型分别计算获得了上地幔橄榄岩源区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发生绝热减压部分熔融时熔体相中 FeO-MgO 和 FeO-Na_2O 成分的演化轨迹。依据深源岩石包体与托云玄武岩之间的寄主关系将本次研究的16件托云火山岩样品划分成 Group-1(深源岩石包体寄主岩)和 Group-2(非寄主岩)两群,将收集前人的40件样品依据是否测试获得 FeO 的质量百分含量划分成 Group-3群(具有实测的FeO 质量百分含量)和 Group-4群(无实测 FeO 质量百分含量数据)。分别对以上四群样品运用地幔熔融柱模型进行反演获得上地幔部分熔融源区的起止深度范围:Group-1和 Group-3样品具有相同的初始熔融深度113.2km(34.1kbar),但它们的部分熔融作用终止深度分别为110.1km(33.1 kbar)和88.4km(26.2kbar);Group-2样品数据所反演的岩浆起源的初始深度和终止深度分别为11 1.6km(33.6kbar)和84.3.1km(24.9kbar);Group-4样品反演所获得的岩浆源区的起止深度分别为121.7km(36.8kbar)和106.0km(31.8kbar)。依据实测 FeO 百分含量的样品群反演的结果,将托云火山岩部分熔融源区的深度限定在113.2 km 至84.3km,即48.1Ma 前托云盆地所处的岩石圈厚度为84.3km,对梁涛(2005)运用熔融柱模型反演的托云盆地岩石圈深度进行了修正。此外,由地幔熔融柱模型反演获得的托云火山岩部分熔融源区熔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基于玄武岩中高压巨晶所反演的岩浆演化温压轨迹具有十分吻合的继承演化关系。地球物理探测表明现今西南天山岩石圈的厚度为71km,区域岩石圈演化历程中深度上13.3km 的差异足以证明岩石圈拆沉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存在,为由宽 SHRIMP 年龄谱识别出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提供了另一个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柱 托云火山岩 源区深度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特征和岩浆源区中下地壳物质贡献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全忠 谢智 +3 位作者 陈江峰 高天山 喻钢 钱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7-310,共14页
对鲁西晚中生代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的研究,给出(87Sr/86Sr)i=0.7041~0.7056,εNd(t)=-6.0~-13.0,(Pb/204Pb)i=16.545~16.998,(207Pb/204Pb)i=15.242~15.350,(208Pb/204Pb)i=36.488~36.944(除206SD792表现... 对鲁西晚中生代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的研究,给出(87Sr/86Sr)i=0.7041~0.7056,εNd(t)=-6.0~-13.0,(Pb/204Pb)i=16.545~16.998,(207Pb/204Pb)i=15.242~15.350,(208Pb/204Pb)i=36.488~36.944(除206SD792表现出高放射成因Pb外)。由于辉长岩的堆晶性质,其微量元素组成不能用于指示其物质来源。与EMⅠ型大洋和大陆玄武岩对比,表明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源区具有与EMⅠ地幔端元一致的同位素特征,但在Pb同位素图解上有明显的下地壳物质的贡献。下地壳物质的参与可能与拆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和邹平辉长岩 Pb-Sr-Nd同位素特征 EMI地幔 下地壳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新疆尼勒克县圆头山后碰撞花岗斑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宁波 牛贺才 +4 位作者 单强 姜玉航 曾令君 杨武斌 裴重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02-3412,共11页
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位于尼勒克县城南,岩体普遍发育的铜矿化,以中部碎裂带中矿化最强。岩石具有典型的斑状结构,斑晶由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基质以长石、云母和石英为主,并合有少量的硫化物。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的轻重稀土分... 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位于尼勒克县城南,岩体普遍发育的铜矿化,以中部碎裂带中矿化最强。岩石具有典型的斑状结构,斑晶由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基质以长石、云母和石英为主,并合有少量的硫化物。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的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并且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LLE)(除sr外)和Pb,同时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Nb、Ta、P、Ti,显示出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圆头山黑云母花岗形成年龄为269±3Ma,其源区以具有弧火山岩特征的下地壳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幔源物质,而且在岩体的侵位过程中有高(^87Sr/^86sr)i(0.706054~0.709228)和高Pb含量(5.05×10^-6~32.5×10^-6)的陆秃物质混梁。在下地元物质熔融过程中,位于下地元底邵的富水和成矿元索的MASH帝物质也被圈入,使原始岩浆富水和成矿物质。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形成于碰撞后阶段,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的控制,而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的垮塌或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花岗斑岩 碰撞后阶段 岩石圈地幔拆沉 下地壳 MASH带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和减薄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21
15
作者 支霞臣 秦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9-998,共10页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丰富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兴蒙造山带的双辽、汪清,华北克拉通的龙岗、汉诺坝、栖霞、女山和扬子克拉通的盘石山、练山等地8个新生代玄武岩区近百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粉末样品获得了Re-O...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丰富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兴蒙造山带的双辽、汪清,华北克拉通的龙岗、汉诺坝、栖霞、女山和扬子克拉通的盘石山、练山等地8个新生代玄武岩区近百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粉末样品获得了Re-Os同位素数据,对澎湖列岛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不同产状的硫化物包裹体作了原位的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此外,对辽宁复县和山东蒙阴古生代金伯利岩中的3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粉末样品作了Re-Os分析。本文综合了文献中已有的数据,采用Re-Os同位素体系常用的方法,如Os同位素代理等时线年龄和Re亏损模式年龄,计算了SCLM的年龄。结果表明这些地区SCLM的形成年龄主要为早-中元古代,局部地区如辽宁复县有更老的年龄。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尖晶石相地慢橄榄岩代表的SCLM主体上是元古代SCLM经过显生宙减薄作用后的残余部分,它对我国东部SCLM减薄作用在纵向上的规模和强度提供了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体系 岩石圈地幔 形成年龄 中国东部 元古代 减薄作用
下载PDF
西藏高原西北缘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涵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鲍佩声 肖序常 苏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78-1587,I0008,共11页
西藏高原西北缘钾质火山岩属橄榄玄粗岩(shoshonite)系列。其K-Ar同位素年龄变化于0.28~7.79Ma,属中新世末-更新世;其K2O/Na2O几乎均〉1,Mg^#值有较宽的范围(从0.51~0.64),且具有较低的Cr-Ni含量(均≤326×10^-6)... 西藏高原西北缘钾质火山岩属橄榄玄粗岩(shoshonite)系列。其K-Ar同位素年龄变化于0.28~7.79Ma,属中新世末-更新世;其K2O/Na2O几乎均〉1,Mg^#值有较宽的范围(从0.51~0.64),且具有较低的Cr-Ni含量(均≤326×10^-6)。它们代表着经历了不同程度分异演化的岩浆结晶产物。研究区钾质火山岩(shoshonites)以高度富集LREE和LILE(K,Rb,Sr,Ba,Th)以及高度亏损HREE和HFSE(Nb,Ta,Zr,Hf,Ti)等元素为特征。(La/Yb)。高达29.82~84.94。钾质火山岩对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配分型式均为向右陡倾的LREE富集型。对原始地幔标准化的痕量元素蛛网图均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钾质火山岩具有较高的。^87Sr/^84Sr(0.707755~0.710426)和较低的^143Nd/^144Nd(0.51196~0.512439)比值。上述特征表明这些火山岩来源于富集的地幔源区。钾质火山岩较高的Ba/Nb比值(40.84~97.28)、较高的Th/Ta及Ce/Yb比值(131~366)、和较低的Nb/Y比值(0.9~3.3),结合Th/Yb—Ta/Yb及(Th×100)/Zr(Nb×100)/Zr判别图,提示了它们也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但与其伴生的钙碱性火山岩为早期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岩,而钾质火山岩则为晚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钾质火山岩 富集地幔 活动大陆边缘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矿物混晶包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玉蓬 刘显凡 +6 位作者 李春辉 卢秋霞 陶专 赵甫峰 董毅 邹金汐 易立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在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包体,呈红色与黑色两种。经X射线粉晶衍射鉴定,红色者为以锰铝榴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黑色者为以绿辉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两种矿物混晶包体在一定程度上类... 在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包体,呈红色与黑色两种。经X射线粉晶衍射鉴定,红色者为以锰铝榴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黑色者为以绿辉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两种矿物混晶包体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熔浆玻璃或熔体囊,它们具有同源演化的相似地球化学特征。文中通过对两种矿物混晶包体的显微特征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它们是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作为一种不混溶熔体成分被碱性玄武岩浆携带、运移上升。它们代表了石榴石相(榴辉岩相)地幔源区组分,暗示新生代时期软流圈上涌除释放小体积交代熔体交代上地幔使其富集之外,还造成岩石圈地幔拆沉,尖晶石相地幔组分向石榴石相地幔组分转变。另外,据两种混晶包体与其他类型包体和寄主岩岩浆的不同来源,推测马关地区深部岩石圈地幔经交代作用发生过两次转换。首先是由原始地幔向亏损地幔转化,并发生部分熔融,其后是由亏损地幔转化为富集地幔,形成富碱岩浆和与其互不混溶的进一步富集成矿元素的地幔流体。由此暗示滇西地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即受制于这一深部地质过程与壳幔混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马关 矿物混晶包体 壳幔混染 石榴石相地幔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岩石圈伸展与裂解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文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5-961,共17页
本篇讨论大陆岩石圈拆沉、伸展与裂解作用过程。由于大陆岩石圈厚度大而且很不均匀,产生裂谷的机制比较复杂。大陆碰撞远程效应的触发,岩石圈拆沉,以及板块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地球应力场方向转折,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断裂和大陆裂谷。岩石圈... 本篇讨论大陆岩石圈拆沉、伸展与裂解作用过程。由于大陆岩石圈厚度大而且很不均匀,产生裂谷的机制比较复杂。大陆碰撞远程效应的触发,岩石圈拆沉,以及板块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地球应力场方向转折,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断裂和大陆裂谷。岩石圈拆沉为在重力作用下"去陆根"的作用过程,演化过程可分为大陆根拆离、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地幔整体破裂三个阶段。大陆碰撞带、俯冲的大陆和大洋板块、克拉通区域岩石圈,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拆沉。大陆岩石圈调查表明,拉张区可见地壳伸展、岩石圈拆离、软流圈上拱和热沉降;它们是大陆岩石圈伸展与裂解早期的主要表现。从初始拉张的盆岭省到成熟的张裂省,拆离后地壳伸展成复式地堑,下地壳幔源玄武岩浆侵位,断裂带贯通并切穿整个岩石圈,表明地壳伸展进入成熟阶段。中国东北松辽盆地和西欧北海盆地曾处于成熟的张裂省。岩石圈破裂为岩浆侵位提供了阻力很小的通道网。岩浆侵位作用伴随岩石圈破裂和热流体上涌,成熟的张裂省可发展成大陆裂谷。多数的大陆裂谷带并没有发展成威尔逊裂谷带和洋中脊,普通的大陆裂谷要演化为威尔逊裂谷带,必须有来自软流圈的长期和持续的热流和玄武质岩浆的供应。威尔逊裂谷带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为地震低速带,其根源可能与来自地幔底部的地幔热羽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板块 地壳伸展 岩石圈裂解 拆沉 张裂省 幔源浆侵位
下载PDF
从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构造演化探讨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文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4,共18页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以深化对藏南陆.陆碰撞条件下成矿作用的认识,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藏南碰撞带成矿实际上是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冈底斯岩浆弧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再经过陆-陆碰撞挤压强烈改造后的再成矿。碰撞带的深部结构构造演化的特点是:(1)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北连续俯冲了约120Ma,形成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这导致了陆缘带地壳增厚并含有大量的地幔岩浆流体物质(如南美安第斯成矿带那样);(2)在印度大陆与冈底斯陆缘弧接近碰撞时,在对挤中新特提斯大洋洋壳与大洋岩石圈地幔发生向上挤出与向下拆沉,并使部分洋壳残片和大洋岩石圈物质保存在中上地壳内;(3)两大陆岩石圈碰撞对接后,印度岩石圈地幔加深达70~80km并沿地壳底部向北推进,并将加厚地壳内大量的成矿物质、钙碱性岩浆,洋壳及新生的下地壳,以及部分地幔物质从地壳底部将其围限起来,成为后期再成矿的物质基础;(4)查明了碰撞带深部壳/幔问产生了一层中间速度层(相当于MASH层),在中上地壳部位出现一层巨大的部分熔融层;(5)在碰撞挤压下冈底斯带内产生多组断裂构造,大型逆冲断裂系与背冲断裂,并引发了含矿岩浆的再活动,并在浮力(下地壳内)和挤压力作用下多次活动上升生成斑岩型铜矿床;(6)成矿后地表遭受过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出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 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 岩石圈地幔碎裂与拆沉 壳内大型部分熔融层 壳/幔间的中间速度层
下载PDF
中国超大型钼矿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智 付治国 +3 位作者 郭锐 付恒一 马晓辉 李大卓 《矿产与地质》 2014年第1期9-11,24,共4页
中国目前共发现并探明10超大型钼矿床,其成因类型全部属于斑岩型矿床。超大型钼矿床特点是:①全部位于古板块对接带的仰冲带一侧,属于被动的冒地槽单元外侧;②成矿母岩:a.岩石学名称绝大多数是花岗斑岩类;b.岩石化学:三高一低,即高酸、... 中国目前共发现并探明10超大型钼矿床,其成因类型全部属于斑岩型矿床。超大型钼矿床特点是:①全部位于古板块对接带的仰冲带一侧,属于被动的冒地槽单元外侧;②成矿母岩:a.岩石学名称绝大多数是花岗斑岩类;b.岩石化学:三高一低,即高酸、高碱、高钾、低钙镁的正常太平洋型钙碱性系列的超浅成侵入岩;c.岩石地球化学:Mo,W均为特富集元素,Cu,Pb,Zn则为中等富集,从而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的混熔体;从成矿母岩的成岩和成矿年代学方面可知,中国超大型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燕山白垩纪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钼矿床 成矿母岩 地幔柱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