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MED CT: A Clinical Terminology but Also a Formal Ontology
1
作者 Constant Joseph Koné Michel Babri Jean Marie Rodrigues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11期326-333,共8页
Context and Objectiv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erminologies developed for clinical descrip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as key resource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data integr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to the ... Context and Objectiv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erminologies developed for clinical descrip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as key resource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data integr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to the extent that today they have become essential in the biomedical and health field. Among these clinical terminologies, some may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r several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This is the case for the 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Clinical Terms (SNOMED CT), which is both a clinical medical terminology and a formal ontology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 web. Methods: We present and discuss, on one hand, the compliance of SNOMED C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 reference clinical terminolog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features and constructions of descriptive of SNOMED CT. Results: We demonstrat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ference clinical terminology SNOMED CT with the principles stated in James J. Cimino’s desiderata and we also show that SNOMED CT contains an ontology based on the EL profile of OWL2 with some simplifications. Conclusions: The duality of SNOMED CT shown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versatility, depth, and scope in the health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MED ct clinical Terminology ONTOLOGY OWL2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
2
作者 郑素洁 刘芳 +3 位作者 姜鑫钊 郭舜源 耿昱 史宗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组)23例和预后不良组(对照组)3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灌注成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匹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和不匹配率均是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不匹配率预测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的AUC为0.660(95%CI:0.509~0.811,P=0.046),最佳截断值为2.30,灵敏度为0.696,特异度为0.645。结论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核心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早期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下载PDF
256排CT扫描鼓室盾板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刘大鹏 许佳 孙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盾板在256排CT的形态特征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8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CT扫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目的探讨鼓室盾板在256排CT的形态特征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8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CT扫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冠状位观察鼓室盾板的形态,作出有无并发胆脂瘤的诊断,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评价其符合率。结果56例患者鼓室盾板有明显骨质破坏吸收,其中54例患者手术证实合并胆脂瘤。24例患者鼓室盾板无明显骨质破坏吸收,14例患者为骨疡型,10例为单纯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与鼓室盾板破坏的CT表现符合率为94.2%。结论256排CT扫描鼓室盾板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鼓室盾板的骨质破坏是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较特异性的指标,为临床对中耳炎的分型及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随访提供了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鼓室盾板 中耳炎 胆脂瘤 临床表现 ct征象
下载PDF
胸部CT特征用于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价值
4
作者 李晓阳 刘亚飞 王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5例疑似肺结核的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资料,以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果(病原学、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分析慢阻肺合并活...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5例疑似肺结核的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资料,以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果(病原学、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分析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胸部X线、CT检查影像学表现、病变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65例慢阻肺患者中确诊活动性肺结核47例。CT检查结果显示肺气肿、气胸、病灶内钙化和支气管透亮影的表现率分别为15.38%、18.46%、20.00%和24.62%,均高于胸部X线的4.62%、6.150%、7.69%和10.77%(P<0.05)。胸部CT检查结果中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46例,胸部X线检查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9例。胸部CT检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97.83%和89.47%,与胸部X线检查(分别为94.44%、97.44%和6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5.74%、95.38%,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的80.85%、84.62%(χ^(2)=5.045、4.188,P=0.025、0.041),CT检查、胸部X线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887、0.662。结论胸部CT检查对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优于胸部X线,且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活动性肺结核 胸部X线 ct 临床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用于髋臼骨折手术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王姗姗 牛俊巧 +3 位作者 王佳 李小娟 洪悦 王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并以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评分及分项百分制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6、4.216、3.425、17.78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4.74%和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3、-5.776、-6.2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围术期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可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 髋臼骨折
下载PDF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郭科 刘秋华 +1 位作者 王刚 黄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 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且出血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肿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优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而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后康复进展更快,安全性更高。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同优势,临床上应根据肝囊肿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 肝囊肿 临床疗效 围手术期指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分析
7
作者 陈兵 张梦琦 封浩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症状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MPP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情况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此外CRP、PCT、WBC、LDH及IgA水平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CT检查中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肺实变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高分辨ct影像
下载PDF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8
作者 王红月 周建平 +1 位作者 宋禾 李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703,共7页
目的分析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3例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腹部CT检查,分析CT特异性表现,包括肿瘤部... 目的分析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3例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腹部CT检查,分析CT特异性表现,包括肿瘤部位、肿瘤数量、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瘤体内有无囊变、是否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轴平面最大直径等。评估肿瘤大小与瘤体内囊变的关系,以及肿瘤CT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实质区强化,多有中心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多位于腹部大血管旁。瘤体内囊变的发生与肿瘤大小相关(P=0.001)。腹部不适、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是否囊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中剧烈的血压波动与肿瘤部位相关(P=0.020)。瘤体较大的患者更易出现腹部不适症状(P=0.032),且更多合并高血压病史(P=0.043)。结论CT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特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嗜铬细胞瘤 ct特征 诊断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联合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分析
9
作者 王龙 郑树成 +2 位作者 张德江 陈頔 陈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多模态MRI参数,绘制ROC分析多模态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86例鼻咽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Ⅰ期6例(6.98%),Ⅱ期24例(27.91%),Ⅲ期39例(45.35%),Ⅳ期17例(19.77%);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成像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P<0.05);CT检查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0.709,P<0.05);中晚期组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运转常数(K_(trens))值高于早期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早期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V_(e)、K_(ep)、K_(trens)、ADC、CT检查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714、0.757、0.880、0.731、0.774),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10)。结论多模态MRI、CT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模态磁共振 ct 临床分期
下载PDF
基于^(68)Ga-PSMA-11 PET/CT和mpMRI构建临床模型预测前列腺单独靶向穿刺的准确性
10
作者 安超力 邱雪峰 +3 位作者 王峰 付尧 赵晓智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基于^(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帮助临床实现对需行前列腺穿刺的可疑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患者进行合理分层以避免不必要的系... 目的基于^(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帮助临床实现对需行前列腺穿刺的可疑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患者进行合理分层以避免不必要的系统穿刺。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前接受了^(68)Ga-PSMA-11 PET/CT和mpMRI扫描的96例可疑csPCa患者,纳入^(68)Ga-PSMA-11 PET/CT中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mpMRI中的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min)以及其他临床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单独靶向穿刺有效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根据这些参数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OR=0.878,95%CI:0.804~0.959,P=0.004)和ADCmin(OR=1.005,95%CI:1.001~1.010,P=0.027)是单独靶向穿刺有效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以SUVmax和ADCmin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0.80、0.83、0.84。结论基于^(68)Ga-PSMA-11 PET/CT和mpMRI参数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单独靶向穿刺的有效诊断,根据该模型对可疑csPCa患者进行合理分层,安全避免系统穿刺,有效平衡获益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a-PSMA-11 PET/ct 最大标准摄取值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 单独靶向穿刺 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多参数核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胸部CT及临床特征构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肺脏受累的风险预测模型
11
作者 侯鸣 李有强 +2 位作者 李雪梅 贾军峰 常军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基于胸部CT及临床特征构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肺脏受累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模型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邯郸市中医院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36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 目的基于胸部CT及临床特征构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肺脏受累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模型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邯郸市中医院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36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分配比例分为建模组252例和验证组108例。建模组患者根据肺脏受累与否分为对照组201例和受累组51例。收集建模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与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特点,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确定收集信息中影响pSS患者肺脏受累的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以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验证组资料收集配合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验证与价值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病程、咳嗽、雷诺现象、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SSA抗体、HRCT等为影响pSS患者肺脏受累的相关因素(P<0.05)。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咳嗽及HRCT异常为影响SS患者肺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提示,校准图显示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建模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3;验证组ROC的AUC为0.995。结论pSS患者临床特征与胸部CT结果与患者肺脏受累密切相关,其中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咳嗽及HRCT异常为影响pSS患者肺脏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对患者后装放疗是否发生肺脏受累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高分辨ct 临床特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肺脏受累 因素分析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姚亮凤 游阿华 +2 位作者 欧阳鑫 张婧 崔运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环宽度及疝颈比,并追踪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儿均表现为脐部不同程度向前突起,腹壁肌肉中断,其疝出物为充气肠管或脂肪,或两者混合的软组织影;疝环大小为3.1~33.2 mm,中位值14.9 mm,疝颈比为0.18~2.06,中位值1.49。疝环/疝颈比最大的1例患儿行脐疝修补术,其余9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MSCT可为评估婴儿脐疝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证据,在脐疝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中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多层螺旋ct 婴儿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脑动脉瘤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叶世阳 赖丹 +1 位作者 游涛 彭成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脑动脉瘤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旨在为临床脑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 目的探讨CT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脑动脉瘤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旨在为临床脑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术,研究组采用CT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脑动脉瘤介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Hunt-Hess分级、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介入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unt-Hes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良性预后,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ct三维可视化技术 脑动脉瘤介入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ET-CT联合内质网应激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婧姼 邢影 杨俊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5-70,76,共7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联合内质网应激(ERS)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一科病理诊断为NSCLC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PE...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联合内质网应激(ERS)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一科病理诊断为NSCLC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PET/CT定量评估氟代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最大摄取(SUV max),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评估SUV max和各ERS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各指标和治疗反应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SUV max和ERS标志物用于识别治疗反应者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入选NSCLC患者的CHOP(r=-0.284,P=0.007)和TRB3(r=0.387,P=0.005)与SUV max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而GRP78与SUV max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086,P=0.443)。84名NSCLC患者中CR、PR、SD和PD例数分别为2例(2.4%)、43例(51.2%)、34例(40.5%)和5例(6.0%)。多因素分析表示SUV max(OR:1.217,95%CI:1.090~1.525,P=0.002)、CHOP(OR:0.140,95%CI:0.062~0.454,P<0.001)和临床分期(OR:1.283,95%CI:1.112~1.718,P=0.009)是治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在SUV_CHOP评分系统中得分为0分、1分和2分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0%(18/20)、60.6%(20/33)、22.6%(7/31)(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8.9、13.6和10.6个月(P<0.001),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8.3、19.4和13.4个月(P<0.001)。结论接受一线化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中,治疗前SUV max和CHOP是临床化疗反应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建立的SUV_CHOP评分系统对化疗反应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内质网应激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肿瘤反应 预后
下载PDF
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
15
作者 车福盈 臧志敏 +2 位作者 孙书连 王恒 王昭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15-817,82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鼻窦CT评估,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各CT参数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前CT评估前颅底周围解剖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鼻窦CT评估,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各CT参数及其与解剖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39例患者的LLCP长度为(5.59±1.07)mm,LLCP-CP角为(65.97±9.05)°,嗅凹深度为(5.86±1.33)mm。Pearson分析显示,嗅凹深度和LLCP长度正相关(P<0.05);和LLCP-CP角负相关(P<0.05);LLCP长度和LLCP-CP角负相关(P<0.05)。139例患者中,LannoyⅠ型70例(50.36%)、Ⅱ型30例(21.58%)、Ⅲ型39例(28.06%);KerosⅠ型82例(58.99%)、Ⅱ型47例(33.81%)、Ⅲ型10例(7.19%);GeraⅠ型40例(28.78%)、Ⅱ型94例(67.63%)、Ⅲ型5例(3.60%)。LiuⅠ型146侧(52.52%)、Ⅱ型64侧(23.02%)、Ⅲ型10侧(3.60%)、Ⅳ型52侧(18.71%)、Ⅴ型6侧(2.16%)。额窦未发育10侧(3.60%),额窦气化Ⅰ度60侧(21.58%)、Ⅱ度200侧(57.19%)、Ⅲ度49侧(17.63%)。Spearman分析显示,鼻窦手术患者Keros分型与Lannoy分型等级正相关(r=0.397,P<0.05)。结论:内镜鼻窦手术前鼻窦CT评估对于评估颅底周围解剖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嗅凹深度、LLCP长度均与LLCP-CP角相关,Keros分型、Lannoy分型等级正相关。Lannoy、Keros、Gera、Liu和额窦气化分型可量化颅底周围解剖异变程度,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颅底 ct评估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风险预测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路丽 柳成良 +2 位作者 左超 于淑靖 张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4-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9.730、67.194、479.801,P<0.05)。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6%,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和实际观测值间无明显差异(x^(2)=0.823,P=0.935)。结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A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PA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数据 涎腺多形性腺瘤(PA) 复发风险预测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disorders: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using SPECT/CT 被引量:1
17
作者 Max J. Scheyerer Clément M.L.Werner Patrick Veit-Haibach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95-797,共3页
Spine-related disorders are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1) spinal nerve/visceral nerve stimulation by perivertebral aseptic inflammation, (2) spinal nerve/visceral nerve compression by injured periverterb... Spine-related disorders are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1) spinal nerve/visceral nerve stimulation by perivertebral aseptic inflammation, (2) spinal nerve/visceral nerve compression by injured periverterbal soft tissue, dislocated perivertebral small joint, and proliferative/degenerative tissue and, (3) secondary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peripheral nerve, vessels and autonomic nerve, which further stimulate nerve root sheath and surround- ing pain-carrying nerve fibers. In many cases, the source of pain cannot be detected by standard image modalities. Particularly in anatomically complex regions like the spine, SPECT/CT can be helpful for some aspects by intro- ducing a metabolical dimension to the classical way of morphology-based diagnostic.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view was to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adoption of SPECT/CT in a clinical spine-focused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disorders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using SPEct/ct
下载PDF
轻中度与重度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和CT特征比较
18
作者 阮磊 赵衍琨 +3 位作者 杨虹 王芳 杨建涛 江海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与重度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和CT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 ICI治疗且发生ICI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轻中度与重度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和CT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 ICI治疗且发生ICI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发布的不良事件评定标准5.0版将ICI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轻中度14例和重度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主要包括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免疫治疗方式、临床症状等)和CT特征(主要包括CT分型、病灶密度、病灶位置、有无胸腔积液等)。结果临床特征比较发现,轻中度组女性、无症状患者占比以及BMI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吸烟史、原发灶分类、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ICI类型、免疫治疗方式、免疫治疗线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发热、呼吸衰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CT分型为机化性肺炎型、病灶位于肺外周、病灶两肺未对称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病灶密度、小叶间隔增厚、病变分布、胸腔积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中度与重度PD-1/PD-L1 ICI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T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炎 ct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CT征象诊断肺原位腺癌的模型建立
19
作者 王轩轩 白娜娜 于慧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47-150,共4页
目的基于超高分辨率CT征象建立诊断肺原位腺癌(AIS)的诊断模型,探究超高分辨率CT征象在A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肺部存在结节的患者中选取110例疑似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扫描,收集超高分辨率C... 目的基于超高分辨率CT征象建立诊断肺原位腺癌(AIS)的诊断模型,探究超高分辨率CT征象在A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肺部存在结节的患者中选取110例疑似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扫描,收集超高分辨率CT征象,同时进行穿刺活检,根据活检结果分为AIS组和结节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明确超高分辨率CT征象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构建基于超高分辨率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并绘制该诊断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占比高)、肿瘤直径(大)、不规则形态、有毛刺、密度不均匀、有胸膜牵拉、血管相连、有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是导致AI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有空气支气管征是AI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超高分辨率CT征象(形态、毛刺、密度、胸膜牵拉、血管关系、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构建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Logistic(P)=-15.479+1.116X_(1)+1.266X_(2)+0.983X_(3)+1.062X_(4)+0.997 X_(5)+1.024X_(6)+1.106X_(7)+1.119X_(8),其中X_(1)为形态不规则、X_(2)为有毛刺、X_(3)为密度不均匀、X_(4)为有胸膜牵拉、X_(5)为血管相连、X_(6)为有空泡征、X_(7)空气支气管征、X_(8)胸膜凹陷征,该模型诊断AIS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AUC分别为93.75%、91.12%、94.47%、0.941。结论基于超高分辨率CT征象建立AIS临床诊断模型,诊断准确度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ct征象 肺原位腺癌 诊断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谭叙强 江梦谣 +3 位作者 黄声乐 潘式新 何锦威 李茂壮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7期79-82,90,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计划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计划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方法行术前计划,研究组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比较两组手术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一次置钉成功率为82.22%(37/45),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34)。研究组术后1、3、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确保骨折精确复位固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 3D打印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