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promoter functional analysi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in the tongue sole(Cynoglossus semilaevis)
1
作者 MA Qian FAN Yanjun +1 位作者 ZHUANG Zhimeng LIU Shuf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6-84,共9页
BMP2 plays crucial roles in vertebrat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acts as a bone inducer during osteogenesis. We present here the molecular cloning of bmp2 cDNA from the marine flatfish Cynoglossus semilaevis, and the ... BMP2 plays crucial roles in vertebrat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acts as a bone inducer during osteogenesis. We present here the molecular cloning of bmp2 cDNA from the marine flatfish Cynoglossus semilaevis, and the analysis of bmp2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promoter function. The full length of bmp2 cDNA sequence is 2 048 bp,which encodes a protein of 422 amino acids. Tissue expression distribution of bmp2 was examined in 14 tissues of mature individuals by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mp2 was expressed ubiquitously, an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was detected in the spinal cord. Moreover, bmp2 expression levels were detected at 15 sampling time points of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egg, larva, juvenile and fingerling stages).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of bmp2 was observed at the gastrula stage, which was about ten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at the other three embryo stages. 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the bmp2 signal was strongly detected at the location of the crown-like larval fin, heart and liver, and slightly expressed in the notochord at one day post hatch(dph); then the expression of bmp2 started to be concentrated in notochord at three dph. Subsequently, we characterized the 5′-flanking region of bmp2 by testing the promoter activity by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s. Positive regulatory region was detected at the location of –179 to +109. The predic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E-box binding factors,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 etc.) in this region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bmp2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ing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promoter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Cynoglossus semilaevis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
下载PDF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Gene OsMPK14 in Rice 被引量:1
2
作者 LIANG Wei-hong BI Jia-jia PENG Wei-feng ZHANG Fan SHI Hong-hao LI Li 《Rice science》 SCIE 2010年第4期269-275,共7页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 kinases (MAPK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responding to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An MAPK gene, OsMPK14 (GenBank Accession No. GQ265780) from ri...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 kinases (MAPK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responding to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An MAPK gene, OsMPK14 (GenBank Accession No. GQ265780) from rice (Oryza sativa L.), was cloned by RT-PCR. The full-length cDNA of OsMPK14 consists of 1660 bp in size, containing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629 bp, which encodes a 542-amino-acid polypeptide and has a typical protein kinase domain and a phosphorylation activation motif TDY. Sequence alignment an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sMPK14 was located on rice chromosome 5, and composed of nine exons and eight introns in the coding region. Semi-quantitative RT-PCR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OsMPK14 in rice shoots and roots under darkness, drought, high salinity, low temperature and abscisic acid treatments. The OsMPK14 mRNA was induced by abscisic acid,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but weakly inhibited by drought.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OsMPK14 was up-regulated in roots, but down-regulated in shoots by ligh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sMPK14 could be implicated in diverse rice stimuli-responsive signaling cascades, and its expression might be regulated by multiple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gene gene clone abiotic stress exp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3
作者 唐维 后猛 +6 位作者 宋炜涵 闫会 王欣 李臣 高闰飞 张允刚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9-974,共6页
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中,U6启动子可以通过驱动sgRNA的表达来编辑目的基因,因而其转录活性会影响基因编辑效率。尽管人们已经在拟南芥、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中开展了U6启动子的克隆与应用研究,然而目前在甘薯中U6启动子的相关... 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中,U6启动子可以通过驱动sgRNA的表达来编辑目的基因,因而其转录活性会影响基因编辑效率。尽管人们已经在拟南芥、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中开展了U6启动子的克隆与应用研究,然而目前在甘薯中U6启动子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拟南芥的AtU6 SnRNA的保守序列在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候选U6 RNA,然后在其上游搜索到2个不同的候选U6启动子,长度分别为526 bp(IbU6p-1)和532 bp(IbU6p-2);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甘薯的U6启动子具有上游序列元件(USE)以及TATA-box,其序列也与拟南芥高度相似。然后,利用获得的U6启动子核酸序列构建了能够驱动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表达的重组框U6::LUC。最后,将含有上述重组载体的根癌农杆菌瞬时转化到本氏烟草叶片和甘薯愈伤组织中,并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分析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发现,在烟草及甘薯愈伤组织中2个甘薯U6启动子均能驱动LUC基因表达,具有转录活性。同时,IbU6p-2的转录活性无论是在烟草叶片中还是在甘薯愈伤组织中都显著高于拟南芥U6启动子。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展甘薯基因编辑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U6启动子 克隆 基因编辑 转录活性
下载PDF
西瓜ClPP2C3克隆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朱毅 柳唐镜 +3 位作者 宫国义 张洁 王晋芳 张海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9,共7页
【目的】蛋白磷酸酶2C(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是动植物中均存在的一类蛋白磷酸酶,拟探究其在西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栽培类型西瓜... 【目的】蛋白磷酸酶2C(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是动植物中均存在的一类蛋白磷酸酶,拟探究其在西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栽培类型西瓜‘97103’中克隆ClPP2C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西瓜ClPP2C3的cDNA序列长度为1317 bp,编码438个氨基酸,其分子量大小为47.81 kD,蛋白质等电点为5.12。ClPP2C3包含1个PP2C保守结构域,与负调控果实成熟的番茄SlPP2C3、草莓FaABI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西瓜ClPP2C3在细胞核表达。ClPP2C3在含糖量高的栽培品种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含糖量低的野生品种。栽培品种ClPP2C3的2kb片段长度启动子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品种,而1kb片段长度启动子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由1-2kb区间SNP导致的启动子活性差异对不同含糖量品种ClPP2C3表达量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ClPP2C3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启动子活性差异分析
下载PDF
葡萄VvAGL1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活性分析
5
作者 姜宁 王雪婷 +4 位作者 王春楠 曲日涛 郭俊娇 张娟 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
MADS-box家族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参与逆境胁迫与调控开花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AGL12-like亚组在葡萄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从黑比诺葡萄基因组克隆获得VvAGL12启动子(proVvAGL12),对启动子序列元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 MADS-box家族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参与逆境胁迫与调控开花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AGL12-like亚组在葡萄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从黑比诺葡萄基因组克隆获得VvAGL12启动子(proVvAGL12),对启动子序列元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proVvAGL12驱动的GUS表达载体,并在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转化,发现proVvAGL12启动子片段在拟南芥中具有启动活性,其驱动GUS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叶片、茎段、花器官、根、果荚部位表达,表达活性可持续整个生长周期。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胁迫处理实验表明,proVvAGL12驱动的GUS活性受赤霉素、脱落酸、聚乙二醇和低温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AGL12基因 启动子克隆 GUS活性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木薯MeAHL1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张亚文 王晓彤 +3 位作者 张兴龙 唐湘宁 刘姣 郭建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3-1313,共11页
AT-hook核定位蛋白(AT-hook nuclear localized proteins,AHLs)是一种小的DNA结合蛋白基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构建、逆境胁迫与激素信号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华南8号木薯(SC8)中克隆获得MeAHL17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 AT-hook核定位蛋白(AT-hook nuclear localized proteins,AHLs)是一种小的DNA结合蛋白基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构建、逆境胁迫与激素信号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华南8号木薯(SC8)中克隆获得MeAHL17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eAHL17基因进行启动子分析、蛋白理化性质分析、保守功能域的预测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MeAHL1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39 bp,编码一个具有312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等电点为6.89,分子式为C_(1420)H_(2215)N_(415)O_(451)S_(11),分子量为32.66938 kDa,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总数(Lys+Arg)为23,带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总数(Asp+Glu)为24,脂肪系数为57.47,总平均亲水性系数(GRAVY)为-0.491,不稳定系数为58.06;该蛋白不含有信号肽,位于细胞膜内,无跨膜结构,含有5个糖基化位点和45个磷酸化位点,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性酸性蛋白;MeAHL17蛋白包含AT-hook保守核心序列和PPC结构域的保守核心序列,符合AT-hook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通过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活性分析实验证明MeAHL17是一个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eAHL17基因主要在体胚、须根和愈伤组织中表达。不同激素处理表明,MeAHL17基因受到乙烯(ACC)、茉莉酸甲酯(JA)和生长素(IAA)等激素的诱导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了乙烯、茉莉酸甲酯和生长素信号途径。非生物胁迫处理表明,MeAHL17基因响应干旱和盐胁迫。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木薯MeAHL17基因在生长发育、激素信号和逆境胁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AHL17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转录活性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异源表达甜菜BvHSP18.2基因增强拟南芥对镉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7
作者 仲维婷 张琼 +1 位作者 兴旺 刘大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9期14-20,共7页
为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甜菜BvHSP18.2基因(LOC104903994)受镉胁迫调控的功能,本研究用RTPCR技术克隆了甜菜BvHSP18.2基因,并通过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以及拟南芥的遗传转化,测得异源表达目的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表型及生理变... 为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甜菜BvHSP18.2基因(LOC104903994)受镉胁迫调控的功能,本研究用RTPCR技术克隆了甜菜BvHSP18.2基因,并通过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以及拟南芥的遗传转化,测得异源表达目的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表型及生理变化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异源表达BvHSP18.2基因的拟南芥无论在根长还是鲜重方面均具有优势:50μmol/L镉胁迫下平均根长相差最大,为1.1 cm,600μmol/L镉胁迫下平均鲜重相差最大,为0.015 g。同时,BvHSP18.2基因的过表达可有效提高拟南芥体内SOD和POD活性,300μmol/L镉胁迫下SOD活性最高,为657.7266953 U/g;600μmol/L镉胁迫下POD活性最高,为野生型拟南芥的1.91倍。BvHSP18.2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拟南芥在镉胁迫下的耐受性,推测该基因在植物对镉胁迫的适应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拟南芥 BvHSP18.2基因 异源表达 镉胁迫 功能分析 基因克隆 SOD活性 POD活性 耐受性 遗传转化
下载PDF
薰衣草根际促生菌ACC脱氨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8
作者 赵妍妍 林彬 +1 位作者 玛依拉·吐尔地别克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161-163,共3页
本文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薰衣草根际促生菌的ACC脱氨酶,并探究重组菌酶的ACC脱氨酶活性。经PCR扩增,薰衣草根际促生菌YSX-12的acdS基因长度达到了1 017 bp,与已报道的恶臭假单胞菌AM15株acdS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9%。构建重组载... 本文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薰衣草根际促生菌的ACC脱氨酶,并探究重组菌酶的ACC脱氨酶活性。经PCR扩增,薰衣草根际促生菌YSX-12的acdS基因长度达到了1 017 bp,与已报道的恶臭假单胞菌AM15株acdS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9%。构建重组载体p ET-28-ACDS后,在IPTG诱导下,特异表达大小为39 k Da的蛋白条带。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的重组ACC脱氨酶能与小鼠抗6×His标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显示,重组ACC脱氨酶能够与抗ACC脱氨酶抗体结合,ACC脱氨酶含量达421 pg/mL,重组菌和YSX-12的最大酶活性分别为0.621 U/mg和0.642 U/mg。通过研究构建的重组菌BL21及其表达的重组ACC脱氨酶,可为进一步研究ACC脱氨酶在根际促生菌中的促生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ACC脱氨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halcone isomerase (CHI) regulating flower color in herbaceous peony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被引量:4
9
作者 WU Yan-qing ZHU Meng-yuan +2 位作者 JIANG Yu ZHAO Da-qiu TAO 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22-129,共8页
Chalcone isomerase (CHI) is a key enzyme that converts yellow chalcone to colorless naringenin, playing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color formation of ornamental flowers. We determined the coding sequence of CHI... Chalcone isomerase (CHI) is a key enzyme that converts yellow chalcone to colorless naringenin, playing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color formation of ornamental flowers. We determined the coding sequence of CHI in herbaceous peony using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 (RACE) technology, and subsequently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CHI in the inner and outer petal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using qRT-PCR. We cloned the upstream promoter sequences of CHI using genome walking technology and predicted the location of CpG islands and 5' truncation. In addition, we con- structed five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carriers and detected the promoter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fragmen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CHI was 898 bp, and the 5"-upstream core promoter was located at -1 651 to -2050 bp region, where contained one CpG island (-1 897 to -2010 bp) and several important binding site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uch as Spl, serum response factor (SRF), activating protein (AP)-2alpha and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C/ EBP)alpha. Exp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HI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inner petals than those in outer petals, and the maximum at the bud stage (S1). Thu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 in-depth study of CHI gene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aceous peony CHI gene cloning promoter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下载PDF
Cloning, 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and expres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10
作者 Shengjun Ren Huiqiu Jiang Jianren G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3期223-230,共8页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of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H30 was cloned, and its initiation codon of ’GTG’ was mutated to ’ATG’ by PCR. Prokaryotic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BV220CD was constructed. Clone with high...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of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H30 was cloned, and its initiation codon of ’GTG’ was mutated to ’ATG’ by PCR. Prokaryotic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BV220CD was constructed. Clone with high enzyme activity were selected by detecting their specific activity of cytosine deaminase. 5FC(5FC, 5fluorocytosine) could induce the lethal toxicity to cells containing active CD gene. DNA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6 altered bases and 5 of them resulted in the alteration of amino acids in predicted peptide by comparing DNA sequence of the clone H30CD11 with high enzyme activity with CD gene reported in Gene B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SDS_PAGE analysis CYT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assay high activity clone of CD.
全文增补中
甘薯IbbZIP2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鑫 王庆美 +5 位作者 侯夫云 李爱贤 董顺旭 周媛媛 秦桢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本研究以济薯25为材料,克隆得到IbbZIP22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上有bZIP_plant_RF2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属于RF2类bZIP转录因子;对IbbZIP2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推测该... 本研究以济薯25为材料,克隆得到IbbZIP22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上有bZIP_plant_RF2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属于RF2类bZIP转录因子;对IbbZIP2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推测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bbZIP22蛋白与三裂叶薯中的ItRF2a-like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济薯25和徐紫薯8号不同部位的IbbZIP22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IbbZIP22基因均在两个品种块根中表达量最高,且济薯25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徐紫薯8号,推测该基因参与淀粉调控。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济薯25基因组DNA中克隆IbbZIP2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中除包含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外,还存在多个参与光响应、抗逆和激素应答等元件。本研究结果为探究甘薯抗逆和淀粉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bZIP2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启动子 淀粉
下载PDF
大豆GmNAC120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录激活研究
12
作者 聂天明 刘灿 +1 位作者 倪志勇 于月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90,共7页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应答后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析GmNAC120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大豆cDNA中克隆出了GmNAC120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序列及...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应答后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析GmNAC120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大豆cDNA中克隆出了GmNAC120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特征和结构,采用酵母单杂试验分析编码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GmNAC120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296 bp,共编码43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9.684 kD,等电点为4.91。GmNAC120蛋白序列3~153氨基酸位置为1个高度保守的NAC结构域。GmNAC120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也不存在跨膜结构,属于亲水性蛋白,位于细胞核中。GmNAC120与野大豆中的NAC蛋白的亲缘性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54%。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GmNAC120基因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NAC120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激活
下载PDF
白三叶类黄酮合成基因TrCHI的克隆及转录分析
13
作者 张婷婷 刘洋 +1 位作者 张鹤山 许本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47-2555,共9页
为研究白三叶类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TrCHI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花色形成中的作用,以白三叶野生型和红花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得到TrCHI基因并进行转录分析和CHI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野生型TrCHI基因开放阅读框长66... 为研究白三叶类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TrCHI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花色形成中的作用,以白三叶野生型和红花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得到TrCHI基因并进行转录分析和CHI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野生型TrCHI基因开放阅读框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其红花突变体TrCHI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7处氨基酸突变包括:第13号位的谷氨酸突变成天冬氨酸,第75号位的谷氨酸突变成谷氨酰胺,第154号位的丝氨酸突变成苏氨酸,第218号位的赖氨酸突变成精氨酸,并在末尾增加了甘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进化分析发现,CHI基因进化具有物种保守性,Tr CHI属于Ⅱ型CHI。花瓣、根和叶柄中,红花突变体TrCHI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但在茎、叶和花梗中,红花突变体TrCHI基因转录水平低于野生型。突变体花瓣中CHI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野生型(P<0.001)。推测白三叶突变体的红花表型与TrCHI基因突变并对白三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调控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rCHI在白三叶上的潜在功能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 开放阅读框 进化分析 转录水平 CHI酶活性分析
下载PDF
大豆GmNAC46生物信息学、转录自激活及组织表达分析
14
作者 杨梦诗 倪志勇 于月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NAC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且为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超家族,不仅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同时也响应植物受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为了研究大豆中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利用PCR的方法从大豆中克隆GmNAC46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 NAC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且为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超家族,不仅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同时也响应植物受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为了研究大豆中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利用PCR的方法从大豆中克隆GmNAC46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采用酵母单杂交实验分析转录因子的自激活活性,采用qRT-PCR的方法分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GmNAC46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218 bp,编码40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45.872 kD,等电点为4.88。GmNAC46蛋白在4~156位氨基酸处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NAC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GmNAC46蛋白与野生大豆的NAC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酵母单杂交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GmNAC46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mNAC46基因在大豆根、茎、叶、子叶中都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NAC46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激活 组织表达
下载PDF
百合“索邦”病程相关蛋白基因LhSorPR10-2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文婷 孙正琼 +3 位作者 谭丽君 柴楠 眭顺照 刘道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是植物在受病原物侵染过程中诱导产生的一类蛋白.为研究百合“索邦”PR1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灰霉菌(Botrytis elliptica)处理不同时间的百合“索邦”叶片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是植物在受病原物侵染过程中诱导产生的一类蛋白.为研究百合“索邦”PR1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灰霉菌(Botrytis elliptica)处理不同时间的百合“索邦”叶片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显著诱导表达的一个病程相关蛋白PR10基因,命名为“LhSorPR10-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启动子克隆分析.结果显示:LhSorPR10-2全长761 bp,开放阅读框为474 bp,编码158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72.LhSorPR10-2在百合“索邦”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可被病原菌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 sporum)诱导上调表达,并能被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乙烯利(ETH)诱导响应以及高温(50℃)和低温(0℃)胁迫诱导表达.另外,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LhSorPR10-2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光信号、植物激素、胁迫和分生组织等相关的功能域,推测其可能在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百合“索邦”PR10基因的有关特性及在抗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为今后揭示该基因的抗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病程相关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启动子
下载PDF
斑地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EmFLS)及其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宋美玲 郭三保 +3 位作者 桂明明 张永康 李灵心 黄胜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4-1924,共11页
【目的】克隆斑地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EmFLS)及其启动子序列,并检测EmFLS基因在斑地锦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对黄酮醇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斑地锦为材料,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 【目的】克隆斑地锦黄酮醇合成酶基因(EmFLS)及其启动子序列,并检测EmFLS基因在斑地锦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对黄酮醇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斑地锦为材料,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和热不对称交互式PCR(Tail-PCR)技术克隆EmFLS基因及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扩增获得EmFLS基因开放阅读框(ORF)(GenBank登录号ON821211.1),长度为1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62 kD,定位于细胞质,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2OG-Fe(II)加氧酶超家族。EmFLS蛋白与其他13种植物FL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3.55%~70.51%,其中与木薯FL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且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EmFLS基因启动子约1800 bp,除含有真核生物启动子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含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光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EmFLS基因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根、茎、叶和果中均有表达,但在根和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叶和果(P<0.05,下同),斑地锦从营养生长期到生殖生长期EmFLS基因在根和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而在叶中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EmFLS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根和茎中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推测EmFLS基因主要参与调控斑地锦根和茎中黄酮醇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地锦 黄酮醇合成酶(FLS) 基因克隆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玉米ZmSOD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
17
作者 李玉华 赵振华 +3 位作者 吴征 白佳田 王烁莹 王同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7-1106,共10页
为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在玉米抗逆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选用2个抗旱性有明显差别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二维凝胶电泳(2-DE)耦联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为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在玉米抗逆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选用2个抗旱性有明显差别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二维凝胶电泳(2-DE)耦联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法,对ZmSOD基因的序列结构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干旱敏感品种‘登海605’(DH605)和抗旱品种‘蠡玉35’(LY35)玉米叶片中分别成功克隆出ZmSOD1和ZmSOD2基因。DH605中ZmSOD1开放阅读框(ORF)全长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等电点为5.76,分子量为15.05 kD。LY35中ZmSOD2 ORF全长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等电点为5.65,分子量为15.11 kD;ZmSOD1和ZmSOD2是亲水性稳定蛋白,都含有Cu/Zn-SOD结构域,蛋白序列N端无信号肽及无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玉米ZmSOD和谷子Cu/Zn-SOD2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6.05%。(2)在干旱条件下,ZmSOD1在DH605中转录水平明显降低,LY35中ZmSOD2转录水平显著升高;2-DE耦联的质谱分析显示:ZmSOD1在DH605中表达量明显降低,LY35中ZmSOD2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却检测到Mn-SOD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3)相关分析显示,干旱条件下,DH605叶片中ZmSOD1转录水平和其蛋白丰度及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性正相关,LY35叶片中ZmSOD2转录水平与SOD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SOD基因在调节玉米抗性以及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SOD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干旱胁迫 SOD活性
下载PDF
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8
作者 聂丽娜 夏兰琴 +6 位作者 徐兆师 高东尧 李琳 于卓 陈明 李连城 马有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5-391,共7页
启动子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有助于了解信号传递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为植物转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克隆方法及功能研究进... 启动子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有助于了解信号传递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为植物转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克隆方法及功能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工程的诱导型启动子及启动子功能分析,展望了今后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克隆 功能分析
下载PDF
葡萄LEAFY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宗成文 章镇 +2 位作者 房经贵 陶建敏 赵密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探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PCR技术从藤稔葡萄中克隆了1个长1833 bp的DNA片段,该序列含有2个内含子区域,编码402个氨基酸,与葡萄LEAFY同源基因VFL有99%的同源性。应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LEAFY基因的5′侧翼序列925 bp,拼... 为探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PCR技术从藤稔葡萄中克隆了1个长1833 bp的DNA片段,该序列含有2个内含子区域,编码402个氨基酸,与葡萄LEAFY同源基因VFL有99%的同源性。应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LEAFY基因的5′侧翼序列925 bp,拼接后的LEAFY基因及启动子序列共2 692 bp(GenBank登录号EF222286)。用PLACE、P 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特定结构,如TATA-box,CAAT-box等,另外含有一些顺式作用元件如MYB结合位点、AB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一些其他的调控序列,说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可能受MYB、ABA和光等的调控。用FootPrinter在线工具对葡萄与拟南芥等其他4种植物的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启动子既有保守性,又有多样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相似,但也有区别,暗示了LEAFY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确性或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LEAFY基因 启动子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西农萨能奶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晓 罗军 +2 位作者 李建华 赵旺生 王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0-647,共8页
【目的】克隆测定西农萨能奶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ase,FAS)启动子的全长序列,进行活性区域分析,为奶山羊FAS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牛和人脂肪酸合酶基因启动子的同源序列以及西农萨能奶山羊... 【目的】克隆测定西农萨能奶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ase,FAS)启动子的全长序列,进行活性区域分析,为奶山羊FAS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牛和人脂肪酸合酶基因启动子的同源序列以及西农萨能奶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5′UTR区域,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以西农萨能奶山羊全血DNA为模板克隆启动子序列。依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重设引物,将FAS启动子基因分段克隆并连接到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与Psv-β-半乳糖苷酶对照载体共转染293、MCF-7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检测。【结果】FAS基因启动子序列全长2640bp,与牛、人FAS启动子序列同源性90%以上,包括数个潜在SP1、Ets、LSF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CCAAT框、GC框。-1040—-340bp处可能包含启动子活性中心,通过启动子缺失片段试验将活性中心范围缩小至-721—-540bp之间。【结论】通过克隆FAS基因启动子区域,分析表明启动子前端存在负调控元件,找出了启动子最小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萨能奶山羊 FAS启动子 基因克隆 活性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