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rock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clump parallel-bond models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明 赵崇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885-2893,共9页
To properly simulate hard rock with a high ratio of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tensile strength(UCS/TS) and realistic strength-failure envelope,the rock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 To properly simulate hard rock with a high ratio of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tensile strength(UCS/TS) and realistic strength-failure envelope,the rock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when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lump parallel-bond model(CPBM) was used to conduct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t the specimen scale.Meanwhile,the effects of the loading procedure and crack densit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specimen,which was modeled by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PBM,were investigated.The related numerical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1)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UCS),tensile strength(TS) and elastic modulus are overestimated when the conventional loading procedure is used in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PBM; 2) The elastic modulus,strength and UCS/TS decrease,while Poisson ratio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rack density in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PBM; 3)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PBM can be used to reproduce a high value of UCS/TS(>10),as well as a high friction angle and reasonable cohesion strength; 4) As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ncreases,both the peak strength of the simulated specimen and the number of microscopic cracks increase,but the ratio of tensile cracks number to shear cracks number decreases in the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the CPBM; 5)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arallel-bond model,the CPBM can be used to reproduce more accurate results for simulating the rock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 clump parallel-bond model crack density loading procedure rock mechanical behavior
下载PDF
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对基于遥感产品的植被生产力估算的影响
2
作者 李琪 孙睿 +2 位作者 柏佳 张静宇 张赫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6,共12页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生产力估算的精度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估算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通过与参数缺省值估算结果对比,研究CI和V_(cmax)的时空变化对模型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1) CI和V_(cmax)均为BEPS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两者均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植被类型下V_(cmax)敏感性均高于CI。2)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同时使用情况下,模拟结果的误差最小,精度最高,总初级生产力(GPP)均方根误差从665.60 g·m^(-2)a^(-1)降至584.71 g·m^(-2)a^(-1),平均误差和相对平均误差均为4种模拟情况最低值。3)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分别为5.21和2.49 Pg·a^(-1),受CI遥感产品(NDHD-CI)和V_(cmax)遥感产品(SIF-V_(cmax))的时空变化影响,GPP和NPP估算分别较模型缺省值偏低3.06%和4.72%。【结论】NDHD-CI和SIF-V_(cmax)能够提升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精度,未来可对其他高敏感度参数和模型机理进行优化改进。受CI和V_(cmax)时空变化影响,植被生产力估算结果略低于缺省情况。V_(cmax)对植被生产力估算影响高于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产力 BEPS模型 聚集指数 最大羧化速率
下载PDF
铁路有砟道床振动和变形的离散元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徐 赵春发 +1 位作者 翟婉明 冯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1488,共8页
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碎石道砟颗粒的几何形态,构建了不规则形状的簇颗粒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砟道床三维离散元模型,用于道床细宏观力学行为的离散元模拟分析。同时,为了验证离散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开展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1:1实... 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碎石道砟颗粒的几何形态,构建了不规则形状的簇颗粒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砟道床三维离散元模型,用于道床细宏观力学行为的离散元模拟分析。同时,为了验证离散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开展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1:1实尺模型试验,获得了静态加、卸载和循环简谐荷载作用下道床的变形以及不同深度处道砟的振动响应。对比分析表明,离散元模拟和试验获得的道砟振动加速度幅值接近,随深度的衰减规律一致;等效静态加、卸载条件下道砟的垂向变形以及循环荷载作用下道砟的累积变形均能够与试验结果吻合,说明建立的三维道床离散元模型是合理的,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有砟道床的振动响应和累积变形行为,可用于高速铁路有砟道床的细、宏观劣化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砟 簇颗粒 离散单元法 实尺模型试验 激光扫描
下载PDF
大理岩脆-延-塑转换特性的细观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余华中 阮怀宁 褚卫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4,共10页
针对锦屏深埋大理岩峰后变形破坏的脆-延-塑转换特性,采用颗粒流程序(PFC)中的簇单元模型(CPM)对其进行细观模拟研究。经过对室内试验结果的反复模拟校准,获得描述锦屏深埋大理岩力学性质的一组细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锦屏深埋大理岩峰后变形破坏的脆-延-塑转换特性,采用颗粒流程序(PFC)中的簇单元模型(CPM)对其进行细观模拟研究。经过对室内试验结果的反复模拟校准,获得描述锦屏深埋大理岩力学性质的一组细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一系列宏观力学表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与启裂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峰值与残余强度包络线、拉压强度比以及破坏形态等均与锦屏深埋大理岩的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不同围压下裂纹发育规律的研究表明:不同应力状态下细观裂纹发育特征的显著差异是导致大理岩的变形破坏出现脆-延-塑转换特性的主要原因;张性裂纹的大量发育决定介质的脆性破坏模式,而剪切裂纹数目的快速增长则促使介质由脆性破坏模式逐渐向延-塑性破坏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埋大理岩 脆-延-塑转换 颗粒流程序 黏结颗粒模型 簇单元模型 强度包络线
下载PDF
岩石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5
作者 余华中 阮怀宁 褚卫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82-1490,共9页
利用颗粒流程序生成岩石节理直剪试验数值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节理直剪试验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节理的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以及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微裂纹的发育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件在直接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于真... 利用颗粒流程序生成岩石节理直剪试验数值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节理直剪试验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节理的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以及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微裂纹的发育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件在直接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于真实节理的宏观力学行为,试件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峰值剪胀角对法向应力的依存关系体现出与JRC-JCS模型预测结果良好的一致性;模型试件主要在节理面两侧的微凸体附近产生接触压力集中现象。法向应力越大,接触压力集中区越多,集中程度越高;随法向应力不断增大,试件内微裂纹的发育速度逐步提高,剪切裂纹发育数目在微裂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但仍远少于张性裂纹;节理面上接触压力的分布特征与模型试件内微裂纹的发育规律一致;节理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是节理面上微裂纹汇集贯通的结果,"压致拉"效应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节理 直剪试验 颗粒流程序 簇单元模型 接触力 微裂纹 破坏机制
下载PDF
弱化节理剪切力学特征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华中 阮怀宁 褚卫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12-2720,共9页
在黏结颗粒模型中引入强度弱化因子生成弱化介质材料,进行弱化模型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弱化作用在降低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还将导致试件弹性模量逐步下降。这一结果符合相关室内试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对岩石强度... 在黏结颗粒模型中引入强度弱化因子生成弱化介质材料,进行弱化模型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弱化作用在降低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还将导致试件弹性模量逐步下降。这一结果符合相关室内试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对岩石强度弱化模拟方法进行效果检验,利用颗粒流程序内置的FISH语言建立弱化岩石节理直剪试验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弱化岩石节理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弱化节理模型试件表现出类似于真实节理的一系列宏观剪切力学特征;不同壁面弱化程度条件下,节理模型试件的抗剪强度及剪切峰值膨胀角的试验结果与法向应力的依存关系均符合经典的JRC-JCS模型。由此表明,所采用的岩石强度弱化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再现岩石介质的强度弱化效应。通过模型试件内微裂纹发展演化特征的研究表明,壁面弱化作用可导致试件内裂纹发育数目的快速增长、微裂纹分布范围的迅速扩大,以及剪切裂纹发育比例的迅速提高,由此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弱化节理面更易于产生宏观剪切破坏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以为弱化岩石节理的抗剪强度及大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化节理 簇单元模型 抗剪强度 JRC-JCS模型 微裂纹
下载PDF
基于POV-ray的行播作物方向亮温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剑庚 余涛 +3 位作者 李虎 赵峰 顾行发 薛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3-1007,共5页
利用POV-ray光线追踪方法,对植被真实结构模型(CLAMP)生成的复杂行播场景下的方向亮温(DBT)进行快速演算,并针对CLAMP模型中集聚指数,平均叶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对冠层方向亮温的影响做敏感性分析,得到在不同参数输入条件下DBT的一些规律... 利用POV-ray光线追踪方法,对植被真实结构模型(CLAMP)生成的复杂行播场景下的方向亮温(DBT)进行快速演算,并针对CLAMP模型中集聚指数,平均叶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对冠层方向亮温的影响做敏感性分析,得到在不同参数输入条件下DBT的一些规律。结果表明,集聚指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叶片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对于DBT的结果有较大影响;平均叶倾角对DBT的各向异性特征影响明显;叶面积指数是表征作物生长阶段的关键参数,对DBT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遥感 垄行作物 方向亮温 POV-RAY 植被真实结构模型
下载PDF
棉花冠层阴阳叶空间分布的日变化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雪松 申双和 +2 位作者 宋洁 周晓冬 李永秀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在2007年7—8月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通过简单的试验方法确定了棉冠内叶片丛聚指数(clumping index,Ω),以此区分计算出田间各层逐时阳叶(受光叶)和阴叶(被遮荫叶)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值。在8月23日用LI-6400R便携式光合测量... 在2007年7—8月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通过简单的试验方法确定了棉冠内叶片丛聚指数(clumping index,Ω),以此区分计算出田间各层逐时阳叶(受光叶)和阴叶(被遮荫叶)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值。在8月23日用LI-6400R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分多层分别测定阴、阳叶单张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结合阴、阳叶面积权重,探讨利用Ω区分阴阳叶之后对整个冠层日总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花铃期棉花冠层内Ω约为0.68;(2)利用Ω计算得到8月23日冠层日间(09:00—18:00)总净光合作用日平均值大约为20.3μmol·m-2·s-1,其中阳叶贡献约占总量的72%,阴叶约占总量的28%;(3)上层叶片贡献约占总量的75%,中层叶片约占总量的22%,下层叶片约占总量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二叶模型 丛聚指数 阴、阳叶面积指数 冠层光合作用
下载PDF
红团簇巨星α元素丰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刚 邱红梅 张华伟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基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观测资料,分析了17颗红团簇巨星的5种α元素(Mg、Si、S、Ca、Ti)的化学丰度.结果表明,按金属丰度的不同可以将红团簇巨星分为两类:一类为富金属红团簇巨星([Fe/H]≥0.0);另一... 基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观测资料,分析了17颗红团簇巨星的5种α元素(Mg、Si、S、Ca、Ti)的化学丰度.结果表明,按金属丰度的不同可以将红团簇巨星分为两类:一类为富金属红团簇巨星([Fe/H]≥0.0);另一类为贫金属丰度红团簇巨星([Fe/H]≤-0.3).这两类红团簇巨星中的5种α元素均具有随金属丰度变大而增丰的趋势.同时,分析还表明,这两类红团簇巨星的α元素与铁元素的增丰历史可能是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红团簇巨星 大气参数 元素丰度
下载PDF
黄藤藤丛结构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1 位作者 尹光天 张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14-422,共9页
以黄藤三块标地25个固定样丛8a连续观测和11年生初次采收实测的数据对其藤丛母茎、总茎长、成丛株数的生长模型作了初步研究,发现三者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皆为幂函数(Y=a×X^b),相关系数皆>0.98。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藤丛... 以黄藤三块标地25个固定样丛8a连续观测和11年生初次采收实测的数据对其藤丛母茎、总茎长、成丛株数的生长模型作了初步研究,发现三者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皆为幂函数(Y=a×X^b),相关系数皆>0.98。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藤丛的株数组成结构和茎长分配结构,得出了株数按年龄和长度级分配的动态模型以及茎长按年龄和长度级分配的动态模型,并运用上述生长模型编制了藤丛产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 生长 产量 结构
下载PDF
基于分块优化的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构成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彩虹 戴芹 +1 位作者 王建民 刘士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同时兼顾了空间和时间性能,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分块 DELAUNAY三角形
下载PDF
北方黑云杉林冠内空气CO_2浓度及其上方通量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申双和 孙照渤 陈镜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9-979,共11页
考虑植物阴叶和阳叶对环境的反应、植物叶片丛聚特性以及叶片氮素水平的垂直差异,建立了黑云杉林与大气之间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的一维完全多层模式。模式中对阳叶和阴叶的叶面积指数借用Chen J M等提出的方法,并经过修改以适用于多层模... 考虑植物阴叶和阳叶对环境的反应、植物叶片丛聚特性以及叶片氮素水平的垂直差异,建立了黑云杉林与大气之间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的一维完全多层模式。模式中对阳叶和阴叶的叶面积指数借用Chen J M等提出的方法,并经过修改以适用于多层模拟。叶水平的光合作用c运用Farq uhar方程并与CO2传导方程联列获得。模式验证的资料取自BOREAS(Boreal Ecosystem-fAtmosphere Study)研究计划中加拿大Saskatchewan的南试验区,属于温带气候。通过对冠o层上方的显热、感热和CO2通量、以及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孔传导等生理作用t过程的实测值进行了计算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的显热通量比实测值偏低,潜热通量则略高于实测值,而CO2通量只有在较高水平时偏高,3个通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R2分别为0.71,0.78和0.6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气孔导度、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模拟结果表明,三者的实测与模拟值之间的R2分别达到0.57,0.69和0.66,均通过0.01显著度检验,且无显著的系统偏差。因此,可以认为在多层模拟中充分考虑叶片不同受光状况,不同氮素水平以及叶片丛聚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植被与大气的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杉 CO2通量 完全多层模式 二叶模型 叶片丛聚
下载PDF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植被聚集指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志伟 薛伟 +2 位作者 王海滨 张华超 郭德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3,41,共8页
植被聚集指数是表征冠层元素空间分布聚集特征的重要参数。精确反演聚集指数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冠层生物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地基激光雷达凭借其快速精确获取植被三维空间信息的优势,已成为提取植被聚集指数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聚... 植被聚集指数是表征冠层元素空间分布聚集特征的重要参数。精确反演聚集指数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冠层生物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地基激光雷达凭借其快速精确获取植被三维空间信息的优势,已成为提取植被聚集指数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聚集指数反演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点云信息浪费,本研究利用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间隙的植被聚集指数反演方法。首先通过多站地点云拼接、去噪、滤波等预处理操作,将地面与植被点云分离,再基于滤波结果获取归一化植被点云;然后采用分治方法建立植被点云Delaunay四面体格网模型,用三维孔隙替代传统二维孔隙以获取间隙累积分布函数;最后利用间隙大小分布法计算植被冠层聚集指数。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区20块植被样地的地基激光扫描数据,反演得到其植被聚集指数。经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激光雷达精确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的能力,实现了植被聚集指数高精度反演(R^2=0.74,rRMSE=8.94%),对于激光雷达定量反演植被结构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雷达 聚集指数 三维间隙 四面体格网模型
下载PDF
考虑非高斯特性的结构首次失效时间计算
14
作者 何军 严再春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本文发展了一个计算具有非高斯特性的结构首次失效时间的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Hermite矩模型将非高斯结构反应映射为标准高斯过程,由此计算反应的平均超越率、成群超越以及初始状态的影响,并最终给出结构的首次失效时间概率。二次力函... 本文发展了一个计算具有非高斯特性的结构首次失效时间的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Hermite矩模型将非高斯结构反应映射为标准高斯过程,由此计算反应的平均超越率、成群超越以及初始状态的影响,并最终给出结构的首次失效时间概率。二次力函数激励下线性单自由度系统的首次失效时间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使用过程,同时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失效时间 非高斯结构反应 超越率 Hermite矩模型 平均群超尺寸 初始条件
下载PDF
基于EDEM的真实级配道砟离散元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关宇涵 黄松和 《路基工程》 202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选取四种典型道砟,采用三维扫描方法获取道砟模型,再运用EDEM软件采用簇颗粒方法手动创建道砟离散元模型,探究了满足铁道行业标准的级配道砟生成方法。通过验证动堆积角、静堆积角等参数,验证了整体模型与参数设定的合理性,使模型能较... 选取四种典型道砟,采用三维扫描方法获取道砟模型,再运用EDEM软件采用簇颗粒方法手动创建道砟离散元模型,探究了满足铁道行业标准的级配道砟生成方法。通过验证动堆积角、静堆积角等参数,验证了整体模型与参数设定的合理性,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我国有砟道床的性能。得到的离散元模型经验证与实际工况基本符合,可以较真实地模拟有砟道床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砟 离散元 级配 簇颗粒 建模
下载PDF
基于团块分析法的车辆检测与计数
16
作者 秦彬鑫 路红 +2 位作者 盛柳森 邱春 万文明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解决传统车辆检测和计数方法局限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车辆检测与计数方法.利用灰度世界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去除灰度突变;利用改进混合高斯法建立背景模型,并选取像素信息进行背景自适应更新;利用五帧差分法提取前景... 为解决传统车辆检测和计数方法局限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车辆检测与计数方法.利用灰度世界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去除灰度突变;利用改进混合高斯法建立背景模型,并选取像素信息进行背景自适应更新;利用五帧差分法提取前景目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划定感兴趣区域并设置虚拟绊线使检测更有针对性;利用目标团块分析法进行目标跟踪,对满足条件的车辆进行计数,提高了跟踪鲁棒性.在实际交通场景中进行试验,将过程和结果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增强信息传递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车辆计数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建模 感兴趣区域 虚拟绊线 目标团块分析法 人机交互界面
下载PDF
树冠尺寸对冠层间隙率和聚集度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君 田庆久 +2 位作者 涂丽丽 范渭亮 王晓菲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9-1327,共9页
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指数对植被拦截光和冠层辐射传输过程有重要影响。叶片往往以树冠的形式聚集在森林中,而树冠在诸多森林冠层几何光学模型中有重要作用。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树冠的形状(例如圆柱、圆锥、椭球、圆锥+圆柱等)特征... 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指数对植被拦截光和冠层辐射传输过程有重要影响。叶片往往以树冠的形式聚集在森林中,而树冠在诸多森林冠层几何光学模型中有重要作用。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树冠的形状(例如圆柱、圆锥、椭球、圆锥+圆柱等)特征对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的影响。然而,树冠的结构特征除了包括形状特征外,还包括尺寸特征。事实上,树冠的尺寸特征是植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且比树冠形状特征具有更明显的地理空间特征。本文首先修改了前人常用的用于描述树冠分布的泊松分布模型,其次,利用超几何模型更为真实地、定量地描述树冠之间的排斥效应和树冠的分布情况;最后,以椭球树冠为例,设定了从"瘦高"型到"矮胖"型等7种尺寸的树冠,分别通过固定树冠半径和树冠体积两种途径探讨了树冠尺寸特征对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固定树冠半径,还是固定树冠体积,树冠尺寸特征对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指数的影响,均比树冠形状特征对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指数的影响明显;(2)树冠的尺寸对冠层间隙率和叶片聚集度的影响非常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树冠在观测方向的投影面积越大,冠层间隙率越小,叶片聚集指数度越大,冠层内叶片越趋于泊松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尺寸 间隙率 聚集度指数 超几何分布 树冠形状
原文传递
簇平行黏结模型中微观参数对宏观参数影响的量纲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夏明 赵崇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首先分别采用传统加载程序和新加载程序,对利用簇平行黏结模型所建立的颗粒流试样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新加载程序,分析加载速率和冻结期时步对颗粒流试样力学特性的影响。随后利用量纲分析法研究簇平行黏结模型中微观参数对宏... 首先分别采用传统加载程序和新加载程序,对利用簇平行黏结模型所建立的颗粒流试样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新加载程序,分析加载速率和冻结期时步对颗粒流试样力学特性的影响。随后利用量纲分析法研究簇平行黏结模型中微观参数对宏观参数的影响,建立岩石材料宏观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与簇平行黏结模型中微观参数间的半定量关系。相关模拟结果表明:(1)利用传统加载程序计算得出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准确的,它高估了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且不能真实再现岩石峰后脆性特征;2种加载程序得出的岩石破坏形态差异很大。(2)结合新加载程序,簇平行黏结模型能得到合理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比值(UCS/TS)。在准静态范围内,加载速率与强度值没有相关性,这与试验结果吻合,加载速率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主要在峰后阶段。(3)弹性模量主要与颗粒接触模量和颗粒接触刚度比相关,而泊松比主要与接触刚度比相关。为得到相同的泊松比值,簇平行黏结模型中的接触刚度比应大于平行黏结模型中的接触刚度比。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主要受平行黏结强度比控制,另外单轴抗压强度受簇中颗粒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颗粒流 簇平行黏结模型 加载程序 量纲分析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叶片聚集度系数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婷 范文义 +1 位作者 毛学刚 于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7-762,共6页
叶片聚集度系数量化了在树冠随机的情况下叶片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对生态模型建模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MODIS BRDF模型参数产品(MCD43A1)以及土地覆盖类型数据(MCD12Q1),基于Ross-Li半经验模型模拟了热点和暗点的反射率,计算归一化的... 叶片聚集度系数量化了在树冠随机的情况下叶片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对生态模型建模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MODIS BRDF模型参数产品(MCD43A1)以及土地覆盖类型数据(MCD12Q1),基于Ross-Li半经验模型模拟了热点和暗点的反射率,计算归一化的热点与暗点差值指数(NDHD),结合最小二乘法模拟的NDHD与聚集度系数的关系,反演了2014年8月500 m分辨率的大兴安岭地区植被叶片聚集度系数.并在大兴安岭地区采用冠层分析仪TRAC采样测量,对聚集度系数进行实地验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oss-Li模型模拟的数据与样地实测数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879),说明利用MCD43A1数据反演聚集度系数算法的可行性;MODIS近红外波段对叶片聚集度系数变化的灵敏度比红色波段更高;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Ross-Li模型推导出的聚集度系数呈线性增长趋势(R^2=0.9699),说明叶片聚集度系数与天顶角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度系数 MODIS BRDF Ross-Li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