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袁中金 杨朝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3,369,共4页
在对全国1,636个中心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框架,讨论了小城镇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地区差异。认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带差异明显巨大,已经到了需要引起高... 在对全国1,636个中心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框架,讨论了小城镇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地区差异。认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带差异明显巨大,已经到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镇 中国 小城镇发展 经济增长率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西北河谷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以环千湖生态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任云英 杜琳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7期54-56,共3页
生态适宜性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以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生态因子是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通过对环千湖生态经济带的概念解读,以生态适宜性权衡作为环湖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框... 生态适宜性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以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生态因子是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通过对环千湖生态经济带的概念解读,以生态适宜性权衡作为环湖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框架,依照环湖经济带空间发展的生态功能划分,即在圈层结构的空间格局下,选取"获取性强"、"应用性强"、"针对性强、""代表性强"的相应圈层生态适宜性因子,形成生态型因子、恢复型因子、生态产业型因子为核心的生态因子评价体系,对环千湖湿地的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控制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湖经济带 小城镇 空间发展 生态适宜性 因子
下载PDF
试析黔中经济区与国家发展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广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贵州省近来明确提出将按照以贵阳市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将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针对这一经济区历史考察和... 贵州省近来明确提出将按照以贵阳市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将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针对这一经济区历史考察和现实发展需要,提出黔中经济区战略构建上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可以使全省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在老少边穷的贵州省兴办经济开发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黔中经济区,既能又快又好的发展,又能更好更快的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黔中经济区 国家战略 黔中城镇群
下载PDF
牡丹江经济区城镇群发展的布局构想 被引量:1
4
作者 臧淑英 高彤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7年第1期21-2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沿海、沿江、沿边战略已开始全方位实施。这对沉默已久的黑龙江省沿边城镇建设发展而言.既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一个跨世纪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时机、迎接挑战.找出一...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沿海、沿江、沿边战略已开始全方位实施。这对沉默已久的黑龙江省沿边城镇建设发展而言.既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一个跨世纪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时机、迎接挑战.找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沿边开放开发建设的新路子.不仅是国内外有识之士十分关注的事情.更是摆在沿边城镇的开发建设、规划者们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通过对牡丹江经济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力图较科学地规划布局适于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城镇群体.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 城镇群 发展 布局 牡丹江
下载PDF
青潍日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视角
5
作者 徐敬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2-28,共7页
城镇组团式发展是地区经济集聚发展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内在要求。文章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拟培育的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组团一体化合作发展的背景、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探讨了如何... 城镇组团式发展是地区经济集聚发展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内在要求。文章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拟培育的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组团一体化合作发展的背景、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探讨了如何突破瓶颈、实现优势互补,设计了该组团一体化合作发展的路径模式,制定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青潍日城镇组团经济实力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 城镇组团 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设立宿州符离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解飞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19-20,共2页
从项目概况、布局及规划方案、资金筹措计划、开发建设后的效益、收益风险评价和环境生态评价5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了其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可行性。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符离镇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加快基层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昆山市积极探索构建区镇联动新机制
7
作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昆山分院课题组 杨军 +3 位作者 高红梅 王永进 钱秋霞 史姚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5-39,共5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昆山市充分认识加快基层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区镇联动新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来实现区域治理与区域共同发展,促进区、镇合理分工、协同融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最终实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昆山市充分认识加快基层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区镇联动新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来实现区域治理与区域共同发展,促进区、镇合理分工、协同融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最终实现区、镇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格局;作为区域化探索,区镇联动在发展中需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考核机制,最终实现区、镇的"集体行动",由原来的"单打冠军"转变为"团体冠军",最终促进昆山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机制创新 区镇联动 开放型经济
下载PDF
非完全融合型“区镇合一”发展策略研究——以武进国家高新区与其周边乡镇为例
8
作者 李玲君 郑皓 孙飞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3期49-55,共7页
随着开发区发展转型,开发区与周边地区融合发展趋势逐渐明晰。为促进开发区与乡镇地区一体化,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区镇合一"的新型发展模式。文章首先依据区镇管理体制的融合程度,将"区镇合一"分为完全融合与非完全... 随着开发区发展转型,开发区与周边地区融合发展趋势逐渐明晰。为促进开发区与乡镇地区一体化,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区镇合一"的新型发展模式。文章首先依据区镇管理体制的融合程度,将"区镇合一"分为完全融合与非完全融合两种类型,并通过论证认为出后者更具有普遍性。继而选取武进国家高新区与周边乡镇,这一典型非完全融合型区镇空间,分析其现状发展困境。最终提出管理协同、空间整合、产业联动、设施共建、生态共享多维度发展策略,以此推进区镇一体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全融合型 区镇合一 开发区 周边乡镇
下载PDF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小玉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期20-21,共2页
以开发区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背景,基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和城镇发展基础,从产业经济布局与城镇规划融合、信息科技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新区建设融合等三方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 以开发区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背景,基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和城镇发展基础,从产业经济布局与城镇规划融合、信息科技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新区建设融合等三方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人集聚发展,将开发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城镇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港口小城镇交通-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为例
10
作者 徐雷 金杨 刘冰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在大力推动港口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港口小城镇的交通-空间耦合关系亟待协同优化。首先,对交通-空间耦合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普遍存在港城客货组织混杂、组团内部职住失衡、跨组团通道容量约束三方面问题。其次,应用情... 在大力推动港口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港口小城镇的交通-空间耦合关系亟待协同优化。首先,对交通-空间耦合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普遍存在港城客货组织混杂、组团内部职住失衡、跨组团通道容量约束三方面问题。其次,应用情景模拟方法,从客货组织、职住平衡、交通方式三个维度构建十二项组合情景,并进行交通-空间耦合绩效的量化评价。分析表明,外引货运交通、改善职住平衡和提高跨组团公交服务水平均能实现耦合绩效改善。据此,提出通过分离货运要素、聚焦港区平衡、强化公交导向的综合施策来优化交通-空间耦合关系。研究可为港口小城镇空间布局、交通-空间一体化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空间耦合 情景模拟 港口小城镇 洋浦经济开发区
下载PDF
沿海开发区的现实图景及其深层剖析——以天津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东峰 殷成志 易正晖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4,共6页
天津开发区在从单纯加工区建设到谋求新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新城特征。它兼具出口加工区的经济特征和西方新城的空间特征,将之定义为外向型工业新城,许多沿海开发区已经呈现出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的... 天津开发区在从单纯加工区建设到谋求新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新城特征。它兼具出口加工区的经济特征和西方新城的空间特征,将之定义为外向型工业新城,许多沿海开发区已经呈现出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的现实图景。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存在着经济、社会、人口和空间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发展表象之下隐藏着自身内在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发区 外向型工业新城 天津开发区
原文传递
从产业集群、开发区到特色小镇:演化与选择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健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特色小镇是介于产业集群(单个产业)与开发区(多个产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呈现"1+N"的产业特征。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两种主导模式(产业集群和开发区)的历史演化分析后发现:从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向特色小镇演化的客观必然性,... 特色小镇是介于产业集群(单个产业)与开发区(多个产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呈现"1+N"的产业特征。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两种主导模式(产业集群和开发区)的历史演化分析后发现:从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向特色小镇演化的客观必然性,在于其能较好地解决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三大瓶颈,特色小镇可作为上述两种模式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特色小镇与上述两种主导模式的重要区别或根本优势在于,能较好地实现生产、服务和空间三大转型,促成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共融"。因此,特色小镇可成为上述两类主导模式以外的第三种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业集群 开发区 经济发展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