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standing of mineral change mechanisms in coal mine groundwater reservoir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effluent water quality:a experimental study 被引量:4
1
作者 Kai Zhang Huifang Li +2 位作者 Jiaming Han Binbin Jiang Ju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4-167,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characterize the law of mineral change of fallen rock in coal mine groundwater reservoir ant its influence on water quality.The minerals of the underground reser...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characterize the law of mineral change of fallen rock in coal mine groundwater reservoir ant its influence on water quality.The minerals of the underground reservoir of Daliuta Coal Min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o simulate water–rock action in the laboratory.The mineral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XRD),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mineral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total pore volume and average pore diameter of the mineral were measured by fast specific surface/pore analyzer(BE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stone and mudstone in the groundwater reservoir of Daliuta Coal Mine account for 70%and 30%,respectively.The pore diameter is 15.62–17.55 nm,and pore volume is 0.035 cc/g.Its pore structure is a key factor in the occurrence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According to the water–rock simulation experiment,the quartz content before the water–rock action is about 34.28%,the albite is about 21.84%,the feldspar is about 17.48%,and the kaolinite is about 8.00%.After the water–rock action,they are 36.14%,17.78%,11.62%,and 16.75%,respectively.The content of albite and orthoclase is reduced while the content of kaolinite is increased,that is,the Na+content becomes higher,and the Ca2+and Mg2+contents become lower.This research builds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evealing the role of water and rock in underground coa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underground reservoir Fallen rock Water-rock interaction Rock composition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原创试验平台体系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大钊 曹志国 +10 位作者 李井峰 吴宝杨 张勇 蒋斌斌 郭强 王汉鹏 武洋 史小萌 王路军 杨毅 查尔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西部是我国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是煤炭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团队经过20多年持续技术攻关,首创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西部神东矿区推广应用,为矿区开发提供了95%以上用水...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西部是我国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是煤炭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团队经过20多年持续技术攻关,首创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西部神东矿区推广应用,为矿区开发提供了95%以上用水,确保了矿区可持续开发。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煤矿地下水库理论和技术体系,在西部煤炭主产区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下推广应用该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研发团队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原创技术试验平台体系,包括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试验平台、多煤层开采煤矿地下水库模拟试验平台、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结构试验平台、西部深部井工矿井筒施工模拟试验台、地下水库水岩耦合机理试验、水处理工艺集成试验平台、煤矿地下水库冲击试验平台等,能够开展西部矿区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地下水运移规律、坝体结构参数优化、水库安全稳定性、水岩耦合作用机理、矿井水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垮落岩体垮落冲击对坝体影响等研究,为煤矿地下水库建设、运行和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验证。利用上述试验平台,开展了多煤层开采煤矿地下水库稳定性及渗流规律模拟、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结构安全、煤矿地下水库水岩耦合机理等多项试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确保了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地下水运移 坝体结构 冲击试验 水岩耦合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2
3
作者 顾大钊 颜永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恩志 曹志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9-1597,共9页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对同等条件下的地面水库坝体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地下水库与地面水库的抗震安全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动力响应较为接近;在地震波逐级加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顶底板约束,煤矿地下水库坝体晚于地面水库坝体进入塑性工作状态,验证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较地面水库坝体具有更好的抗震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安全系数概念,对比分析了同条件的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和地面水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相似模型 振动台试验 动力破坏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3
4
作者 顾大钊 张勇 曹志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发损失是我国目前煤炭开采年损失60亿t矿井水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特点;介绍了神华集团经过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突破传统理念,首次提出采空区储用矿井水的技术构想,攻克了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构筑、安全控制和水质保障等技术难题,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神东矿区全面实施,并将在西部其他矿区推广应用,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开辟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保护利用 采空区储用矿井水 煤矿地下水库
下载PDF
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原理、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9
5
作者 谢和平 侯正猛 +2 位作者 高峰 周雷 高亚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5-972,共8页
煤炭开采引发矿山灾害、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但同时在地下形成了巨大的可供利用空间。全面阐述了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的概念与技术,对比分析了落差型、活塞抬举型、海洋浮力型和高压风储库蓄能4种非常规蓄能发电技... 煤炭开采引发矿山灾害、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但同时在地下形成了巨大的可供利用空间。全面阐述了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的概念与技术,对比分析了落差型、活塞抬举型、海洋浮力型和高压风储库蓄能4种非常规蓄能发电技术,指出利用废旧煤矿的开采空间(巷道及采空区)的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我国废旧矿井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电力调蓄、矿区生态保护等提供了新思路。估算了我国废弃煤矿和现有煤矿的蓄水储能发电总量。进一步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矿井水循环利用与抽水蓄能发电一体化技术构想,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巨大的地下空间,实现储水、蓄能发电、矿井水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多重目标,并有助于控制地表沉陷、维护生态平衡,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煤炭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并对未来现代化、生态化矿井开拓布局、节能减排、绿色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 地下水库 矿井水循环利用 一体化技术 绿色开采
下载PDF
西部缺水矿区地下水库保水的库容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鞠金峰 许家林 朱卫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1-387,共7页
利用井下采空区进行水源蓄存和循环利用的地下水库技术是实现西部矿区保水采煤的有效措施,研究确定采空区的合理储水容量对于地下水库技术的安全高效实施至关重要。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与现场实测等手段,就地下水库储水容量计算... 利用井下采空区进行水源蓄存和循环利用的地下水库技术是实现西部矿区保水采煤的有效措施,研究确定采空区的合理储水容量对于地下水库技术的安全高效实施至关重要。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与现场实测等手段,就地下水库储水容量计算、以及极限库容与合理库容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的储水容量即为储水范围内覆岩垮落带破碎岩块间自由空隙量与裂隙带断裂岩层离层裂隙量的总和;基于覆岩垮落带类抛物空间形态模型的构建,得到了考虑煤层倾角条件下垮落带岩体空隙量的计算公式;利用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理论模型,获得了覆岩各层关键层底界面及相邻关键层间断裂岩层的离层空隙量确定方法;由此根据储水水位在覆岩垮裂带内的不同位置,建立了地下水库储水容量的数学表达式,形成了地下水库极限库容与合理库容的确定方法,指导了李家壕煤矿地下水库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煤矿地下水库 库容 关键层 采动岩体空隙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凯 高举 +2 位作者 蒋斌斌 韩佳明 陈梦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60-3772,共13页
为了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离子的变化规律,阐明其自净化机理,并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分析、水化学类型分析和其中主要离子来源解析,设计4组煤矿地下水库泥岩和细砂岩分别与去... 为了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离子的变化规律,阐明其自净化机理,并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分析、水化学类型分析和其中主要离子来源解析,设计4组煤矿地下水库泥岩和细砂岩分别与去离子水和矿井水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采用图示法、离子比值法等手段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发生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为阳离子交换反应,黄铁矿氧化,方解石、白云石以及硅酸盐矿物的溶解。阳离子交换反应使得Na^+浓度增大而Ca^2+浓度减少、水化学类型由进水的SO4·Cl-Ca型向出水的SO 4·Cl-Na型转变以及造成Na^+浓度相对Cl-浓度过量而r(Ca^2++Mg^2+)浓度相对于r(HCO3^-+SO4^2-)浓度亏缺的主要原因;且随着水-岩相互作用的进行,泥岩和细砂岩的钠吸附比均逐渐增大,阳离子交换反应逐渐减弱。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SO4^2-部分来源于黄铁矿氧化,其中泥岩的方解石含量相对于白云石含量较多,主要是黄铁矿氧化与方解石发生中和反应;而细砂岩中白云石含量较多,主要是黄铁矿氧化与白云石发生中和反应。矿井水中Na^+主要来自钠长石和正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泥岩组和细砂岩组Ca^2+和Mg^2+的主要来源分别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水-岩相互作用 离子来源 离子变化规律 矿井水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 被引量:255
8
作者 顾大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6,共8页
针对我国西部(晋陕蒙宁甘)地区富煤缺水,且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左右的条件,以及西部煤炭规模化开采产生的裂隙场,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产生大量矿井水,为保障煤矿安全,解决将大量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导储用&qu... 针对我国西部(晋陕蒙宁甘)地区富煤缺水,且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左右的条件,以及西部煤炭规模化开采产生的裂隙场,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产生大量矿井水,为保障煤矿安全,解决将大量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导储用"为核心的煤矿地下水库地下水保护利用理念,研究开发了涵盖煤矿地下水库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体系,包括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设计、坝体构建、安全运行和水质保障等六大关键技术,并在神东矿区成功建设了示范工程,累计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为矿区提供了95%以上用水,且实现了长期低成本安全稳定运行。工程实践表明,煤矿地下水库是充分利用地下自然空间和自然力储存和净化矿井水的安全、低成本、规模化的储水技术,为西部地区煤炭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水库 西部地区 煤炭现代开采 地下水保护利用
下载PDF
“能源金三角”地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 被引量:48
9
作者 顾大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7,共4页
针对制约我国煤炭开发战略西移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避免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和造成土壤盐碱化,开辟节省土地资源和节约建设运行费用的矿井水储用的新途径,保护和利用西部矿区宝贵的矿井水资源,提出了矿井水井下储存利用的新理念,... 针对制约我国煤炭开发战略西移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避免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和造成土壤盐碱化,开辟节省土地资源和节约建设运行费用的矿井水储用的新途径,保护和利用西部矿区宝贵的矿井水资源,提出了矿井水井下储存利用的新理念,即利用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作为储水空间,用人工坝体将不连续的煤柱坝体连接构成复合坝体,建设煤矿地下水库。开发了水库水量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建设、安全运行和水质保障等关键技术,建立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在神东矿区建设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储水量达3100万m3,供应了矿区用水量的95%以上,为矿区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为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金三角” 水资源保护利用 矿井水井下储用 煤矿地下水库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岩石承载变形与时效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冰 尉达 +1 位作者 汪北方 迟海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9-485,共7页
为揭示粒径级配与水流作用对煤岩体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垮落岩石载荷作用下变形规律以及时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煤岩体强度、粒径级配、时间与碎胀系数的关系,揭示煤岩体在恒载作用下时间与应变的变化规律... 为揭示粒径级配与水流作用对煤岩体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垮落岩石载荷作用下变形规律以及时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煤岩体强度、粒径级配、时间与碎胀系数的关系,揭示煤岩体在恒载作用下时间与应变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岩碎胀系数与岩石强度成正比,随应力增大表现为非线性降低趋势.恒载作用下碎胀系数与时间对数线性相关,且水流对于应变的影响较大.研究结论为煤矿地下水库库容计算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粒径级配 碎胀特性 压实特性 时效特性
下载PDF
地下水受煤炭开采的影响及其储存利用技术 被引量:39
11
作者 曹志国 何瑞敏 王兴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6,128,共5页
针对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矿井水外排蒸发损失等问题,采用物探和钻探观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神东矿区10余年来煤炭开采的地下水运移规律,即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水位在下降20%~30%时,水量补给达到平衡,水... 针对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矿井水外排蒸发损失等问题,采用物探和钻探观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神东矿区10余年来煤炭开采的地下水运移规律,即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水位在下降20%~30%时,水量补给达到平衡,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基岩裂隙水是目前矿井涌水主要来源。在掌握现代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影响规律基础上,研发了以超大工作面采空区冒落岩体空隙为储水空间,通过建设煤柱和人工挡水坝体,构筑煤矿地下水库,实现了地下水井下储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松散层孔隙水 基岩裂隙水 煤矿地下水库 矿井水利用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矿井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于妍 陈薇 +2 位作者 曹志国 陈健 张凯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煤矿地下水库利用采空区冒落岩体的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固液耦合作用来净化矿井水,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煤矿地下水矿井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变化特征及来源。经过对煤矿地下水库进出水的TOC和UV254分析,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对... 煤矿地下水库利用采空区冒落岩体的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固液耦合作用来净化矿井水,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煤矿地下水矿井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变化特征及来源。经过对煤矿地下水库进出水的TOC和UV254分析,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对矿井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地下水库进水中有2类DOM,分别是紫外区类富里酸和可见区类色氨酸。经过煤矿地下水库的处理,矿井水中紫外区类富里酸和可见区类富里酸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在出水中出现了紫外区类色氨酸,说明矿井水在处理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影响。煤矿地下水库矿井水中的DOM既有内源输入又有外源输入,而且类蛋白组分占DOM比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煤矿地下水库 矿井水
下载PDF
AHP理论下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冰 迟海波 +1 位作者 汪北方 孙本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分析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评价体系,开展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实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有3类13个... 为分析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评价体系,开展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实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有3类13个,且具有显著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基于AHP理论建立稳定性评价体系;神东矿区12303工作面评价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评价体系的可靠性。研究结论为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储水结构 稳定性 AHP理论 模糊评价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岩体碎胀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汪北方 梁冰 +3 位作者 王俊光 孙可明 孙维吉 迟海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86-4092,4101,共8页
鉴于岩石碎胀特性对于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能力及地表沉陷的重要影响,选取神东矿区某矿22615面为工程背景,利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探究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力及碎胀系数分布规律,明确垮落岩体应力-碎胀系数关系,并通过岩石压实试验进行验证,揭... 鉴于岩石碎胀特性对于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能力及地表沉陷的重要影响,选取神东矿区某矿22615面为工程背景,利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探究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力及碎胀系数分布规律,明确垮落岩体应力-碎胀系数关系,并通过岩石压实试验进行验证,揭示饱水岩石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沿采空区走向,边界附近老顶悬臂梁结构限制覆岩下沉,垮落岩体应力最低仅为0.32 MPa,碎胀系数最大达1.48;中间区域老顶结构失稳覆岩完全下沉,垮落岩体应力趋于1.5 MPa,碎胀系数降至1.09。沿采空区垂向,垮落岩体应力随高度负相关改变,而碎胀系数成正相关变化。无论沿采空区走向或垂向,垮落岩体碎胀系数与应力均满足负对数关系。与自然岩石相比,受载饱水岩石碎胀系数减幅更为明显,两者相差8.514%,为煤矿地下水库储水量和地表沉降量预测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覆岩压力 岩石碎胀系数 岩石压实试验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对含不同赋存形态有机物及重金属矿井水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斌斌 刘舒予 +4 位作者 任洁 郑然峰 陈梦圆 于妍 张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在用的3座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3个进水、4个出水及1个裂隙水水样,通过对采集水样中有机物及其重金属含量测试,分析地下水库岩体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采空区岩体组分... 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在用的3座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3个进水、4个出水及1个裂隙水水样,通过对采集水样中有机物及其重金属含量测试,分析地下水库岩体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采空区岩体组分中,黏土矿物含量约占35%,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系统对矿井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出水悬浮物含量低于182mg/L,去除率可达80%~93%,能去除大量的悬浮物;出水COD含量小于35mg/L,去除率可达38%~61%,能去除部分COD;出水TOC含量在7.37~13.28 mg/L之间,去除率为19.1%~46.4%;分析表明颗粒态有机物可随悬浮颗粒物沉降而得到去除,而可溶性有机物可通过黏土矿物的吸附而得到去除。数据显示,进水中Fe和Mn各有99%和84%以上赋存于悬浮颗粒物上,经地下水库处理后,矿井水中Fe的去除率可达68%~100%,Mn的去除率可达75%~99%,表明地下水库针对赋存于悬浮颗粒物上的重金属可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有机污染物 悬浮物 重金属 赋存状态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解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韩佳明 高举 +3 位作者 杜坤 陈梦圆 蒋斌斌 张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231,共9页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是煤炭绿色开采过程中的难题,煤矿地下水库可有效保护矿井水和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为阐明煤矿地下水库水体净化机理,测定了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是煤炭绿色开采过程中的难题,煤矿地下水库可有效保护矿井水和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为阐明煤矿地下水库水体净化机理,测定了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与舒卡列夫分类、Piper三线图等水化学分析方法和离子比值法,分析了地下水库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自净化效果显著,出水的固体悬浮物、浊度、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明显降低,化学需氧量、Fe^3+、Mn^2+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42%、89%、94%;水化学类型由进水的Ca^2+·Na^+-Cl^-·SO4^2-型逐步向出水的Na^+·Ca2^+-Cl^-·SO4^2-型转变,水库净化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溶滤作用、混合作用、外界干扰、阳离子交换等均会影响地下水库水质的净化过程,其中溶滤作用起主导作用;水体中Na^+、Ca^2+、Mg^2+主要来自硅酸盐矿物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水化学特征 水-岩相互作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 被引量:98
17
作者 顾大钊 李井峰 +5 位作者 曹志国 吴宝扬 蒋斌斌 杨毅 杨建 陈要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79-3089,共11页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吨煤开采产生矿井水为1.87 m^(3),每年产生煤矿矿井水约6.88×109 m^(3),煤矿矿井水平均利用率约为35%;根据煤炭产量发展趋势研究预测,2035年前我国煤矿矿井水每年可以稳定在6.0×109 m^(3)以上,煤矿矿井水将是我国长期稳定的非常规水资源,实现矿井水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5%,70%,80%的总体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技术、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2+5+5+3”的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即掌握“煤层开采覆岩断裂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运移机制”、“矿井水水-岩耦合化学作用机理”等2项基础理论;突破“地下水赋存精准探测技术”、“煤矿地下水库群建设与运行技术”、“充填开采技术材料与装备”、“高矿化度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精准处理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建立“蒙陕接壤区煤矿地下水库技术示范区”、“宁东、哈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利用示范区”、“蒙东草原区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华北平原区充填开采水资源保护示范区”、“两淮矿区废弃矿井水资源利用示范区”等5个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到2035年实现“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规模达到5.0×10^(8) m^(3)”、“充填开采技术成本下降50%”、“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成本下降50%”等三大技术目标。同时对矿井水高效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矿井水保护利用技术 煤矿地下水库 充填开采 工程科技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池明波 李鹏 +4 位作者 曹志国 武洋 张勇 李海祥 吴宝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9-1191,共13页
煤矿地下水库有效地解决了西部矿区矿井水保护与利用问题,地下水库安全稳定是其执行“导储用”核心技术的关键,而人工坝体是连接水库坝体的纽带。为此,针对煤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安全稳定问题,选取典型的平板型人工坝体为研究对象,基于... 煤矿地下水库有效地解决了西部矿区矿井水保护与利用问题,地下水库安全稳定是其执行“导储用”核心技术的关键,而人工坝体是连接水库坝体的纽带。为此,针对煤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安全稳定问题,选取典型的平板型人工坝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柳塔2-2煤层煤矿地下水库基本情况,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地震(1~15 m/s^(2))作用下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稳定性特征。相似模拟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可以抵抗10烈度以上(12 m/s^(2))地震作用,在由小到大地震循环加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位移为0.19 mm;人工坝体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主要在坝体底部,应力变化规律为底部>腹部>顶部,同一地震波作用下坝体反面应力峰值约大于正面10%,整个震动过程中人工坝体未出现裂隙发育情况,说明人工坝体始终保持弹性工作状态;顶部压力逐渐增加和循环地震作用过程中,人工坝体内应力急剧增加,坝体水平方向位移与非加压阶段相当,未表现出明显增加现象,但煤柱坝体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裂隙,最终裂隙贯通造成煤柱坝体垮落破坏。基于力学模型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大柳塔2-2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煤柱+人工)在地震作用下未出现较大塑性变形,位移变化以垂直巷道方向最大,但变化范围均为毫米级,水库坝体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由于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基础性质(强度、密度)不同,震动引起的加速度不同,造成人工坝体作用过程中加速度大于煤柱坝体(差值为1.14倍),导致坝体连接处剪切应力集中,是煤矿地下水库易发生破坏的关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平板型人工坝体 震动作用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GIS与CAD的煤矿地下水库库容计算平台开发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姜琳婧 方杰 +2 位作者 杨宗 赵怡晴 赵会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库容计算是煤矿地下水库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库容计算方法效率低和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AD的煤矿地下水库库容快速精准计算方法,首先基于ODA的TeighaX控件,实现了无CAD平台条件下,煤矿地下水库底板高程数据的自动准确提取;... 库容计算是煤矿地下水库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库容计算方法效率低和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AD的煤矿地下水库库容快速精准计算方法,首先基于ODA的TeighaX控件,实现了无CAD平台条件下,煤矿地下水库底板高程数据的自动准确提取;①基于GIS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形成煤矿地下水库底板三角网格,并结合储水水位数据,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储水体积元,通过对各个体积元赋予不同的储水系数,实现了库容的精准快速计算。基于此,按照面向对象设计思路,开发了C#语言的.NET平台下煤矿地下水库库容计算WebApi接口,集成研发了Web端煤矿地下水库库容计算平台,实现了Web浏览器上传专题地图和库容的快速精准计算。以某煤矿地下水库为案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研发系统对储水区域较大的A1区和A3区进行库容计算,对比结果表明A1区的误差为0.68%,A3区的误差为2.66%,2种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均在3%之内,说明应用研发系统计算的结果可靠,可满足库容快速计算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库容 地理信息系统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储水体积元 WEB平台
下载PDF
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方杰 宋洪庆 +2 位作者 徐建建 杨连枝 李正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50-3759,共10页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模型解析解。以宽沟煤矿地下水库为例,计算该地下水库的储水系数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高对储水系数的影响最大,上覆岩层体应力次之,弹性模量最小;储水系数随上覆岩层体应力、垮落带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弹性模量、泊松比、采高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每增加1.1 GPa,储水系数增大0.4%~3.0%;上覆岩层体应力每增加20 MPa,储水系数减小19%~39%;泊松比每增加0.1,储水系数增大10%~14%;垮落带高度每增加2 m,储水系数减小8%~11%;采高每增加1 m,储水系数增大20%~60%。根据该模型计算所得储水系数的分布范围为10%~35%,这与矿区抽排水工程试验值范围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储水系数 有效应力 采空区 垮落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