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田伟 董玉祥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5-1677,共13页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关键词“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筛分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近百篇并对其梳理与分析,将研究阶段与理论模式进行划分,厘清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机遇。结果发现,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研究自1980s...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关键词“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筛分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近百篇并对其梳理与分析,将研究阶段与理论模式进行划分,厘清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机遇。结果发现,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研究自1980s以来经历了理论提出、区域拓展、深入研究3个发展阶段。理论模式从单一的概念模式发展为不同尺度概念下的相互作用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从单一的野外测绘和海图测深资料发展到野外实地观测、室内风洞试验、3S技术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区域,从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岸扩展到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地海岸。同时,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区域的海岸沙丘动力地貌系统难以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适应的理论模式;微观尺度内,已有的理论内容难以完全的揭示波浪、潮汐水动力与碎波带/海滩和风动力与海滩—沙丘地貌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机理;中观尺度内,整个碎波带、海滩与沙丘系统对风暴的响应与反馈机理还需要进一步观测与深入研究,且建立事件尺度内的动力与地貌响应过程和中期地貌形态变化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更长时期的实地观测与模型改进;宏观尺度内,海平面抬升引起海岸变化的预测模型需要多时空的实地观测数据支持与验证。未来可结合历史资料、实地观测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综合分析各环境要素与碎波带、海滩、沙丘地形地貌之间的动力过程与形态响应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不同时空尺度的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关系机理,进一步完善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理论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海滩 沙丘 海岸风沙地貌 风沙动力作用过程 波浪作用过程
下载PDF
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华 苗苗 +2 位作者 孙才志 杨俊 丁亮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为73.03%和26.97%;②辽宁省滨海湿地中有河口淤泥质海岸湿地9987.44k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7.63%,集中分布在辽东湾顶部西崴子至小凌河口岸段和鸭绿江口至英那河口岸段,两岸段的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0和0.98;基岩淤泥质海岸湿地2639.76km^2,占15.23%,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9~1.07;砂砾质海岸湿地2377.83km^2,占13.72%,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1—0.99;基岩质海岸湿地2190.16km^2,占12.64%,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88;岛礁型基岩海岸湿地136.54km^2,占0.79%,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类型 海岸地貌 景观格局 景观特征指数 辽宁省
下载PDF
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风沙地貌发育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方 李祖光 +1 位作者 汪榕光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探讨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两地海岸风沙地貌的成因,作者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风况、沙源和地形空间是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风沙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认为气候变干的趋势和人类活动因素是加速海岸风沙地貌形成的触发因素。
关键词 风沙地貌 沙源 气候变迁 海坛岛
下载PDF
烟台夹河口近40年来环境变化的地貌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金秉福 宋键 张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29,共4页
采用遥感解译和地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由于上游水利工程建设使夹河入海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所引起的地貌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河口区以堆积状态为主,河口、海滩属建造期;70~90年代,河口区地貌基本保持... 采用遥感解译和地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由于上游水利工程建设使夹河入海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所引起的地貌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河口区以堆积状态为主,河口、海滩属建造期;70~90年代,河口区地貌基本保持;中淤平衡,但湿地大面积缩小;90年代以后,河口区逐渐进入侵蚀状态,河口湿地趋于消失,沙嘴不断后退,海滩地貌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河口 海岸侵蚀 地貌变化
下载PDF
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结构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恒庆 陈雨鸥 +3 位作者 夏侯祯 唐丽丽 陈冲 谢富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9种;中国特有种25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1种.保护区野... 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9种;中国特有种25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1种.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系华北植物区系特征.在保护区所有科中,有优势科3科;中等科10科;寡种科31科;单种科19科.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海岸风沙地貌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54
6
作者 董玉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4,共6页
通过对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类型体系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个包括2类、3亚类和13个三级形态类型的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分类体系,简要介绍了各类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总结了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海岸风... 通过对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类型体系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个包括2类、3亚类和13个三级形态类型的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分类体系,简要介绍了各类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总结了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具有分布范围广泛,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分布地形多样,河口地区分布较集中,区域特征显著,类型与规模差异较大等特点,究其原因是由各地的沙源、气候与地势等海岸风沙地貌形成发育条件的差异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风沙地貌 类型 分布规律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中国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飞 金茹 王在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9-437,共9页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海域使用活动,全面准确掌握沿海地区填海造地活动特征对于海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填海造地海域使用过程出发,将填海造地活动划分为在填区、成陆区、建设区,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判别提取...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海域使用活动,全面准确掌握沿海地区填海造地活动特征对于海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填海造地海域使用过程出发,将填海造地活动划分为在填区、成陆区、建设区,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判别提取2008-2015年期间沿海地区填海造地影像,并结合海岸地貌特征和开发利用类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5年期间累计填海造地201 738.56 hm^2,填海在填区、填海成陆区、填海建设区面积分别为44 607.00 hm^2、100 949.65 hm^2、56 181.91 hm^2;总体空间分布上填海造地在部分地区呈集聚分布态势,与海岸地貌类型紧密关联,低潮出露潮滩海岸填海造地有109 614.38 hm^2,河口海湾区域填海造地可达132 767.41 hm^2;港口+工业、城镇+旅游两种组合类型是沿海地区典型的填海造地区域开发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海域使用 海岸地貌 空间分异
下载PDF
涠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 被引量:11
8
作者 莫永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本文根据海岸地貌的成因类型、动力条件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分析涠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根据涠洲珊瑚礁的沉积环境和海滩岩^(14)C年龄分析,阐明涠洲岛自晚更新世以来处于连续上升状态。
关键词 海岸 地貌 涠洲岛 发育
下载PDF
象山红岩-旦门山岛海岸-海岛丹霞地貌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加林 张忍顺 齐德利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丹霞地貌是构成风景名山的一种重要地貌类型,象山红岩-旦门山岛是我国已见报道的4处海岸丹霞地貌之一,文章在分析象山红岩-旦门山岛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该造景地貌的主要特征及旅游开发价值,并提出象山红岩-旦门山岛旅游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 旅游资源 海岸—海岛丹霞地貌 地质特征 旅游开发 象山红岩—旦门山岛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烟台附近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振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9-62,共4页
依据野外调查与有关资料,在分析烟台附近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海岸地貌 特征的基础上,对近期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海岸带的 开发与管理应重视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 海岸地貌 人类活动 烟台
下载PDF
1985—2018年广西北海银滩海岸带地形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增军 韦江玲 +2 位作者 王丹 魏春雷 张春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58-162,共5页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滨海资源旅游胜地。本文以广西北海银滩海滩公园(电建渔港-咸田渔港)为重点研究区,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分析1985—2018年33年海岸带地形地貌变化和沙槽-沙坝地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北海银滩2018年...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滨海资源旅游胜地。本文以广西北海银滩海滩公园(电建渔港-咸田渔港)为重点研究区,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分析1985—2018年33年海岸带地形地貌变化和沙槽-沙坝地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北海银滩2018年较1985年海岸带变窄,大墩海至电建渔港海岸带消失15. 2~632. 21 m,电建渔港至咸田渔港海岸带消失163. 28~521. 34 m,咸田渔港至白虎头村段(银滩公园)海岸带消失22. 14~192. 36 m;②海滩公园33年间平均海平面所在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2. 61~99. 17 m;理论最低低潮面0 m位置向陆方向移动0~195. 72 m;③沙槽-沙坝地貌由西向东逐渐不明显,海滨以砂占绝对优势,粒径集中分布在0. 125~0. 5 mm,粒级含量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银滩 地形 海岸带 变化
下载PDF
基于DEM数据的海岸地形场景可视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霞 姜宏岸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
为了实现三维海岸地形的可视化,需要解决建模和消隐处理两个关键问题.针对海岸地形场景的特点,选取中点位移法实现数字高程模型建模.在建模基础上,采用深度缓冲器算法进行消隐处理,进而实现三维真实感海岸地形场景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实现三维海岸地形的可视化,需要解决建模和消隐处理两个关键问题.针对海岸地形场景的特点,选取中点位移法实现数字高程模型建模.在建模基础上,采用深度缓冲器算法进行消隐处理,进而实现三维真实感海岸地形场景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成功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地形 建模 数字高程模型 可视化
下载PDF
湄洲岛海岸地貌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金瑞 《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6-93,共8页
湄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受海洋动力和断层活动双重控制。东部以海岸侵蚀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壕沟等地貌,在岬角间,形成海滩堆积;西部以堆积为主,形成淤泥质海滩,海蚀作用相对比东部弱。东峤断裂控制了台地和丘陵的分布,断裂... 湄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受海洋动力和断层活动双重控制。东部以海岸侵蚀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壕沟等地貌,在岬角间,形成海滩堆积;西部以堆积为主,形成淤泥质海滩,海蚀作用相对比东部弱。东峤断裂控制了台地和丘陵的分布,断裂东盘抬升形成丘陵,西盘下降形成台地。受北西—南东走向的仙游—郊尾断层左行运动影响,湄洲岛北部向西移动,南部向东移动,使岛的轮廓呈"S"形态。福建沿海在距今0.7—0.6万年前发生海侵时,湄洲岛处于断块抬升环境,就岛的局地范围,处于低海面;在0.4—0.3万年前福建沿海海侵达到高峰时,湄洲岛的海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动型海侵,第二阶段为地动型海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岛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成因 C14同位素年龄 断裂活动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地区地貌特征与分类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利淼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根据“形态成因”原则,结合宏观标志,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分类系统,并对其特征加以阐述。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地貌 分类系统 天津 类型
下载PDF
晚更新世间冰期时的南海海平面
15
作者 刘尚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98-103,共6页
从海蚀平台、晚更新世海积地面及其沙坝下伏的滨海相粘性土顶界高程等来看,距今约2~3万a的间冰段时南海高海面及其北部岸线接近现在的情况.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形成的海蚀平台类高,老、新沙坝比邻和类高,这是南海北部海岸地貌的特... 从海蚀平台、晚更新世海积地面及其沙坝下伏的滨海相粘性土顶界高程等来看,距今约2~3万a的间冰段时南海高海面及其北部岸线接近现在的情况.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形成的海蚀平台类高,老、新沙坝比邻和类高,这是南海北部海岸地貌的特色.总体上同期该岩石海岸和沙坝泻湖海岸的构造升降相对稳定,而三角洲海岸间歇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更新世 海岸地貌 冰期 海平面
下载PDF
广东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特征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崧 孙现领 +8 位作者 王为 黄日辉 赖宜迅 刘韫 朱雷 宋婷 金杏杏 张欢欢 田雪莲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658,共12页
大鹏半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基岩海岸、堆积海岸和生物海岸3大类型。文章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论述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和成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演化过程:... 大鹏半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基岩海岸、堆积海岸和生物海岸3大类型。文章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论述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和成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演化过程:由于大鹏半岛处在构造隆升区,海岸类型以基岩海岸为主。多处基岩海岸保留了完好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槽穴、海蚀柱等各类典型的海蚀地貌。该半岛的堆积海岸主要发育于岩石岬角间的海湾内,在有河流流入的海湾处形成岬湾沙坝―澙湖海岸,在无河流的海岸处则形成湾顶海滩。半岛中段狭窄的呈哑铃状腰部的东岸,因深入内凹、波浪减弱,有淤泥质海岸发育;红树林发育于淤泥质海岸以及各澙湖内,而半岛周边浅海区有珊瑚群落生长。大鹏半岛以及邻近地区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沉积物年代数据显示:1)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是塑造该半岛海岸地貌的主要因素;2)该半岛的海岸地貌是在中全新世早期以后才开始发育的;3)该半岛全新世以来不存在强烈的地壳抬升;4)该半岛海岸中全新世出现过高于现代海平面的高海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地貌 基本特征 全新世高海面 大鹏半岛
下载PDF
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侵蚀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帆 詹文欢 +2 位作者 姚衍桃 孙杰 詹美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6,共6页
对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的侵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在2年的调查时间内对监测岸段的海岸线位置及海滩地形开展了5次重复测量。各次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岸线平均后退速率达15m.a 1;海滩地形... 对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的侵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在2年的调查时间内对监测岸段的海岸线位置及海滩地形开展了5次重复测量。各次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岸线平均后退速率达15m.a 1;海滩地形剖面的动态变化则显示海岸侵蚀和淤积情况随季节而改变,在2008年台风"黑格比"登陆后,研究区岸线大幅后退,岸滩地形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对研究区海岸侵蚀特点的分析,认为砂质海岸的脆弱性和水动力作用是该区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风暴潮是造成该区海岸严重侵蚀的重要因素;另外,人类活动也加剧了研究区的海岸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海滩地形 风暴潮 漠阳江
下载PDF
黄河现行与废弃河口海岸地貌动力作用差异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程 战超 +2 位作者 石洪源 李雪艳 王庆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2期14-24,共11页
波浪是塑造黄河三角洲河口与海岸地貌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基于Delft3D模型耦合水动力与泥沙输运模块,模拟了黄河不同入海水沙条件下的表层悬沙浓度的分布变化,通过悬沙浓度差异值(Di值)定量研究了黄河清水沟流路现行河口与废弃河口之... 波浪是塑造黄河三角洲河口与海岸地貌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基于Delft3D模型耦合水动力与泥沙输运模块,模拟了黄河不同入海水沙条件下的表层悬沙浓度的分布变化,通过悬沙浓度差异值(Di值)定量研究了黄河清水沟流路现行河口与废弃河口之间的海洋动力差异,进而揭示了潮流与波浪在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变中的塑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入海泥沙条件下,废弃河口及其近岸区域Di值普遍较高且为正值;但现行河口近岸的Di值分布普遍为负值。在废弃河口波浪使已沉积的粉砂、黏土起动、再悬浮,由潮流将其搬离海岸,从而使海岸发生蚀退;但现行河口由于大量黄河粉砂、黏土快速输入,潮流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全部搬离河口,进而使河口及两侧海岸向海淤进。比较而言,波浪在废弃河口及海岸的地貌作用较强,在现行河口相对较弱。这些研究结果对了解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演变机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波浪 潮流 海岸地貌 动力地貌
下载PDF
基于地貌类型的中国东海大陆海岸带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鹏 李加林 +6 位作者 叶梦姚 史小丽 王丽佳 刘瑞清 王中义 汪海峰 高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51-3363,共13页
基于东海地貌信息数据和6期景观数据,研究1990-2015年东海大陆海岸带地貌类型与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东海海岸带以丘陵地貌为主,其次是小起伏山地、平原、台地和中起伏山地。景观类型... 基于东海地貌信息数据和6期景观数据,研究1990-2015年东海大陆海岸带地貌类型与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东海海岸带以丘陵地貌为主,其次是小起伏山地、平原、台地和中起伏山地。景观类型林地占主导,其次为耕地和建设用地。(2)平原、台地和丘陵地貌景观变化以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小和中起伏山地则以草地转林地为主。(3)不同地貌单元下的景观变化剧烈程度依次为: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2005-2015年景观变化叠合度小于1990-2005年,景观变化剧烈程度下降。(4)地貌类型对景观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影响差异较大,平原上水域分维数值最大,台地和丘陵耕地分维数最大,小起伏山地未利用地分维数最大,中起伏山地建设用地分维数最大,稳定性指数相反。耕地在海拔较低的地貌类型中趋于稳定,林地和草地多分布在海拔较高丘陵和山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在平原地区分维数最大,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景观 海岸带 东海
下载PDF
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力 李占钊 《自然科学》 2016年第4期392-400,共9页
三亚湾现代海岸绝大部份位于宽平的海岸大沙坝上,是激浪活跃的砂质堆积海岸:湾的两端是海蚀的基岩岸,且不同程度地分布着珊瑚礁。在整体上,三亚湾为一大型的较开阔的港湾海岸,波浪作用为主,但在某些岸段潮流作用与生物活动亦为活跃的因... 三亚湾现代海岸绝大部份位于宽平的海岸大沙坝上,是激浪活跃的砂质堆积海岸:湾的两端是海蚀的基岩岸,且不同程度地分布着珊瑚礁。在整体上,三亚湾为一大型的较开阔的港湾海岸,波浪作用为主,但在某些岸段潮流作用与生物活动亦为活跃的因素。所以,三亚湾海岸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拟对三亚湾海岸作简单剖析,对沉积动力与海岸地貌的形成进行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湾 海岸地貌 海岸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