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s on Plain Greening in Coastal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of Plain Greening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Taizhou
1
作者 Zhang Yunsheng Lu Wenm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8年第2期47-49,57,共4页
The curr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ing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Taizhou were analyzed,an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of plain greening in urban areas in the new era... The curr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ing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Taizhou were analyzed,an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of plain greening in urban areas in the new era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plains Main urban area plain greening Existing problems Construction ideas Safeguard measures
下载PDF
兴城市典型海水入侵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张耀文 李海君 +2 位作者 赵倩 贾进军 王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1,共10页
为了揭示兴城滨海平原区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在兴城河曹庄镇段至烟台河沙后所镇段内采集了44个地下水样本和1个海水样本,测定其水化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兴城典型海水... 为了揭示兴城滨海平原区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在兴城河曹庄镇段至烟台河沙后所镇段内采集了44个地下水样本和1个海水样本,测定其水化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兴城典型海水入侵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①区内地下水化学场呈明显的水平分带性,水质由内陆到滨海依次为淡水、微咸水-咸水,地下淡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HCO_(3)·Cl-Ca以及SO_(4)-Ca型等,微咸水及咸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或Cl-Ca型;②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淡水主要受控于溶滤作用,而微咸水因受到蒸发作用及混合作用影响,造成氧漂移;③微咸水以Cl−组分为代表的海水与淡水混合比例为0.45%~3.46%,咸水的混合比例约为15.85%,微咸水、咸水的形成为混合作用、蒸发浓缩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城滨海平原区 同位素特征 水化学类型 海水入侵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iDAR Data for Hydrologic Assessments of Low-Gradient Coastal Watershed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3
作者 Devendra Amatya Carl Trettin +1 位作者 Sudhanshu Panda Herbert Ssegane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3年第2期175-191,共17页
Documenting the recovery of hydrologic functions following perturbations of a landscape/watershed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iDAR data fo... Documenting the recovery of hydrologic functions following perturbations of a landscape/watershed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iDAR data for the USDAForestServiceSanteeExperimentalForestin coastalSouth Carolina,USAwas used to delineate the remnant historical water management structures within the watersheds supporting bottomland hardwood forests that are typical of the re- gion. Hydrologic functions were altered during the early1700’s agricultural use period for rice cultivation, with changes to detention storage, impoundments, and runoff routing. Since late1800’s, the land was left to revert to forests, without direct intervention. The resultant bottomlands, while typical in terms of vegetativ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till have altered hydrologic pathways and functions due to the historical land use. Furthermore,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the watershed drainage area (DA) contributing to stream flow is critical for reliable estimates of peak flow rate, runoff depth and coefficient, as well as water and chemical balance. Peak flow rate, a parameter widely used in design of channels and cross drainage structures, i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DA and other parameters. However, in contrast with the upland watersheds, currently available topographic maps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used to estimate the DA are not adequate for flat, low-gradient Coastal Plain (LCP) landscape.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 case study of a 3rd order watershed (equivalent to 14-digit hydrologic unit code (HUC)) at headwaters of east branch of Cooper River draining to Charleston Harbor, SC to assess the drainage area and corresponding mean annual runoff coefficient based on various DEMs including LiDAR data. These analyses demonstrate a need for application of LiDAR-based DEMs together with field verification to improve the basis for assessments of hydrology, watershed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ing in the L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tee Experimental Forest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 Drainage area Drainage Network Low-Gradient coastal plain (LCP)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地区城市供水调节水库水质咸化原因与改善途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光红 李金中 李学菊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29-31,35,共4页
对天津市滨海地区的北塘水库沉积物(0~40cm)中有机物、全盐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等浓度进行测定,运用沉积物盐渍化和碱化度(ESP)等方法,探讨滨海地区蓄淡水库水质成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结果表明:成化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是... 对天津市滨海地区的北塘水库沉积物(0~40cm)中有机物、全盐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等浓度进行测定,运用沉积物盐渍化和碱化度(ESP)等方法,探讨滨海地区蓄淡水库水质成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结果表明:成化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是水库成化的重要因素,扩大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加强水库周边排沥设施建设,使地下水深度降至水库的临界深度以下,是水库水质咸化首要的改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淡水库 滨海平原地区 水质咸化 沉积物
下载PDF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被引量:40
5
作者 庄振业 刘冬雁 +5 位作者 杨鸣 李洪江 邱汉学 宁丕海 宋维华 徐至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水入侵面积等三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水入侵面积等三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段。给出了灾害发展模式。以此解释新区灾害,针对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适时而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平原 地下水位负值区 海水入侵 水资源
下载PDF
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 被引量:11
6
作者 葛露露 何宗明 +2 位作者 林宇 苏利堡 黄秀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6,共8页
基于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上营造的人工林的调查,以9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纹荚相思(Acacia aulacocarpa)3种主要人工林为对象,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 基于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上营造的人工林的调查,以9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纹荚相思(Acacia aulacocarpa)3种主要人工林为对象,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草本层、凋落物层)获取这3种人工林的生物量,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结果表明,尾巨桉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49.950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为15.27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2.08%和18.98%;草本层生物量为0.698t·hm^(-2)(0.87%);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4.539t·hm^(-2)(18.07%)。木麻黄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51.630t·hm^(-2),地下部分为20.27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2.65%和24.60%;草本层生物量为0.017t·hm^(-2)(0.02%);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0.488t·hm^(-2)(12.73%)。纹荚相思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51.130t·hm^(-2),地下部分为13.760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64.43%和17.34%;草本层生物量为0.093t·hm^(-2)(0.12%);凋落物层生物量为14.369t·hm^(-2)(18.11%)。3种人工林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这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与乔木层生物量排序相同,表现为木麻黄(82.40t·hm^(-2))>尾巨桉(80.46t·hm^(-2))>纹荚相思(79.35t·hm^(-2)),且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3种人工林的净生产力表现为木麻黄(16.21t·hm^(-2)·a^(-1))>尾巨桉(14.00t·hm^(-2)·a^(-1))>纹荚相思(12.51t·hm^(-2)·a^(-1))。凋落物碳氮养分年总归还量表现为木麻黄(3.953t·hm^(-2)·a^(-1))>尾巨桉(3.329t·hm^(-2)·a^(-1))>纹荚相思(2.751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净生产力 碳氮养分归还 滨海沙地 人工林
下载PDF
不同碳输入方式对沿海防护林土壤氮库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林宝平 林思祖 +3 位作者 何宗明 林宇 郜士垒 董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为探究凋落物和根系在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氮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设置去除凋落物、切断根系、对照3种处理,分析3种典型沿海防护林(尾巨桉、纹荚相思、木麻黄)土壤氮素对不同碳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滨海沙地土壤矿质氮含量(2.91-4.49 mg&... 为探究凋落物和根系在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氮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设置去除凋落物、切断根系、对照3种处理,分析3种典型沿海防护林(尾巨桉、纹荚相思、木麻黄)土壤氮素对不同碳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滨海沙地土壤矿质氮含量(2.91-4.49 mg·kg^(-1))远低于内陆森林土壤;3种人工林土壤矿质氮含量表现为纹荚相思>木麻黄>尾巨桉,其中纹荚相思与尾巨桉土壤矿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树种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纹荚相思>木麻黄>尾巨桉。树种对切断根系或去除凋落物的响应不一致,切断根系后纹荚相思和木麻黄土壤NO_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铵态氮(NH_4^+-N)含量影响不显著;切断根系和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硝化作用均增强,对尾巨桉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切断根系和去除凋落物均显著降低尾巨桉和纹荚相思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的影响与之相反。土壤NO_3^--N与土壤MB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71,P<0.01),与土壤DON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P<0.01),土壤DOC与NO_3^--N、NH_4^+-N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13,P<0.05)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6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断根系 去除凋落物 硝态氮 铵态氮 可溶性有机氮 微生物量氮 滨海沙地
下载PDF
滨海沙地3种防护林树种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动态及季相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葛露露 孟庆权 +3 位作者 林宇 何宗明 胡欢甜 邱岭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评估滨海沙地木麻黄、湿地松和尾巨桉对滨海沙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对这3种防护林树种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动态及季相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天中,木麻黄的初始荧光(F_o)最低,湿地松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潜在活性... 为评估滨海沙地木麻黄、湿地松和尾巨桉对滨海沙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对这3种防护林树种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动态及季相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天中,木麻黄的初始荧光(F_o)最低,湿地松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潜在活性(F_v/F_o)均最低,且都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中,3种防护林树种的最大荧光(F_m)均表现为尾巨桉>湿地松>木麻黄,且季相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规律,木麻黄的F_o、F_m均最小,尾巨桉的F_m、F_v均最大,湿地松的F_v/F_m、F_v/F_o均最小,表明湿地松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光量捕捉效率低于木麻黄和尾巨桉。结合林分生长情况可知湿地松受环境胁迫,对滨海沙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木麻黄和尾巨桉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动态 季相变化 滨海沙地 防护林树种
下载PDF
河北滨海平原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景辉 孙丽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1985—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滨海平原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了该区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区种植业结构... 以1985—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滨海平原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了该区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并对河北滨海平原区未来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滨海平原区 种植结构 调整
下载PDF
沿海平原农区森林覆盖率灰色线性规划的确定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纪林 褚保金 +2 位作者 孙明华 徐殿波 刘春生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应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 ,进行了 19个变量 ,5组31个约束条件 ,5种森林覆盖率 (15% ,2 0 % ,2 5% ,30 % ,35% )的处理 ,研究了以县为单位的森林覆盖率规划。结果表明 :以净产值最大为规划目标 ,确... 为了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应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 ,进行了 19个变量 ,5组31个约束条件 ,5种森林覆盖率 (15% ,2 0 % ,2 5% ,30 % ,35% )的处理 ,研究了以县为单位的森林覆盖率规划。结果表明 :以净产值最大为规划目标 ,确定沿海平原农区东台市的森林覆盖率以 2 5%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灰色线性规划 复合农林业 净产值
下载PDF
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明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71,共4页
我国许多沿江、沿海城市处于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很差的平原水网地区。排水困难、积水频率较高是这些城市的普遍现象。分析其原因 ,有规划设计问题 ,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探讨了当前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 (雨水 )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 我国许多沿江、沿海城市处于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很差的平原水网地区。排水困难、积水频率较高是这些城市的普遍现象。分析其原因 ,有规划设计问题 ,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探讨了当前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 (雨水 )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网地区 总体规划 城市排水
下载PDF
河北38°N生态样带土壤有机碳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楠楠 张万军 +1 位作者 曹建生 刘秀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7-1284,共8页
为阐明河北38°N生态样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9—10月,根据河北38°N带低山丘陵地区、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选取代表性样点,分层(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采... 为阐明河北38°N生态样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9—10月,根据河北38°N带低山丘陵地区、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选取代表性样点,分层(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河北38°N生态样带,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9.03 kg·m^-2、4.26 kg·m^-2和3.51 kg·m^-2。低山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低山丘陵区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明显提升了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水平。另外,低山丘陵地区林地和农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也高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林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低山丘陵地区、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分别为19.45 g·kg^-1、7.89 g·kg^-1和7.55 g·kg^-1,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3个地区分别为7.70 g·kg^-1、7.09 g·kg^-1和6.00 g·kg^-1。在整个生态样带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各个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的程度不同。低山丘陵地区0~4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幅最大,其次为山前平原地区,滨海低平原地区变幅最小。低山丘陵地区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林地,农田最小;山前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农田略大于林地;滨海低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林地最大,其次是荒地,农田最小。鉴于上述情况,从固碳和经济的双重角度考虑,提出以下建议:低山丘陵区大力发展林业产品和旅游业;山前平原区集中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滨海地平原区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推广棉花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38°N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低山丘陵区 山前平原区 滨海低平原区
下载PDF
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郜士垒 何宗明 +3 位作者 丁国昌 林宇 林思祖 刘桌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3,共7页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通过对福建长乐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量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定位监测,并对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归还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纹荚相思人工林年凋落物量为5.3 t/hm2,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201...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通过对福建长乐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量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定位监测,并对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归还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纹荚相思人工林年凋落物量为5.3 t/hm2,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6月;叶子是凋落物的主要形式,占总凋落物量的67.85%,其次是落枝、杂叶、碎屑、杂果、落果、花、杂枝、皮;5种营养元素在凋落物中的平均含量大小表现为N>K>Ca>Mg>P。5种元素的年通量大小为127.98kg/(hm2·a),其中氮元素年通量最大,为75.63 kg/(hm2·a),磷元素年通量最小,为2.24kg/(hm2·a);纹荚相思人工林叶凋落物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归还动态模式相似,归还量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的年归还量为1.272、2.261、0.192、0.023kg/(hm2·a)。凋落物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而Cu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荚相思 人工林 凋落物 养分归还 滨海沙地
下载PDF
台风—内涝灾变机制下人居营建的适应性策略——基于浙江滨海平原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睿 王竹 +2 位作者 裘知 邬轶群 苗丽婷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6期52-58,共7页
基于系统演进的适应性视角,运用参与式脆弱性评估方法,针对台风灾害的扰动模式和人居环境防灾的脆弱性等问题的研究,揭示出浙江滨海平原地区“台风—内涝”的灾变机制,提出了动态调控避难空间资源,健全基于小微流域的镇级脆弱性补偿机... 基于系统演进的适应性视角,运用参与式脆弱性评估方法,针对台风灾害的扰动模式和人居环境防灾的脆弱性等问题的研究,揭示出浙江滨海平原地区“台风—内涝”的灾变机制,提出了动态调控避难空间资源,健全基于小微流域的镇级脆弱性补偿机制、营建传统圩区的“功能与时序”、设置“控涝单元”等人居环境营建的适应性策略,旨在为我国滨海平原区人居环境的防灾减灾与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平原区 台风—内涝 灾变机制 适应性营建策略 控涝单元
下载PDF
湛江市区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树文 吴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98-102,共5页
湛江市区地面沉降自20世纪80年代发生以来,随着地下水开采深度的增加,地面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多年来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成果,对湛江市区滨海平原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 湛江市区地面沉降自20世纪80年代发生以来,随着地下水开采深度的增加,地面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多年来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成果,对湛江市区滨海平原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地面沉降基本规律进行总结,提出了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建议,为地方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防治对策 滨海平原 湛江市区
下载PDF
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钾库状况与变化
16
作者 张月博 刘建玲 +3 位作者 杨扬 廖文华 杨绍国 赵英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通过对大面积土壤各形态钾的定位监测,研究了1982~2016年30余年间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钾库的现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成土母质、耕种施肥等对该区域土壤钾库的影响。主要结果:(1)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平均... 通过对大面积土壤各形态钾的定位监测,研究了1982~2016年30余年间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钾库的现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成土母质、耕种施肥等对该区域土壤钾库的影响。主要结果:(1)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3.04 g/kg、1615.94 mg/kg、247.37 mg/kg。种稻40~70余年间,各年限土壤全钾、速效钾分别维持在23.96 g/kg、257.41 mg/kg左右。与种稻40年相比,缓效钾年均减少20.19 mg/kg。(2)不同母质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河流冲积物;土壤缓效钾/全钾和速效钾/全钾均为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河流冲积物,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差异不显著;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二者之间的各形态钾含量及比值均无显著差异。(3)土壤速效钾与土壤盐分、有机质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与有效磷无显著相关关系。主要结论: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全钾、速效钾无显著变化,缓效钾显著下降。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河流冲积物,土壤速效钾与盐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稻区土壤钾输入量小于水稻钾的输出量,随着种稻年限的增加,逐渐消耗土壤缓效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平原 稻区 土壤钾库 成土母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滨海平原区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斌 吴冬平 曾斌 《人民珠江》 2017年第2期27-29,共3页
在滨海平原区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中,每一级水闸的泄量由堰上水头控制,同时还受闸后水位(即下一级水闸库区水位)影响,这种上、下级水闸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加大了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的难度。基于水量平衡法和不动点迭代,提出了串联水闸群调... 在滨海平原区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中,每一级水闸的泄量由堰上水头控制,同时还受闸后水位(即下一级水闸库区水位)影响,这种上、下级水闸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加大了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的难度。基于水量平衡法和不动点迭代,提出了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的一种非线性方程组及其迭代解法,并在海丰县大化河串联水闸群调洪演算中进行了演示,可供设计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平原 串联 水闸群 调洪演算
下载PDF
滨海潮间带双排桩止水帷幕施工技术
18
作者 孟庆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4期161-163,共3页
阐述一种临海侧素混凝土桩先施工阻水再利用临坑侧高压旋喷桩作为主要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解决滨海区域动水条件下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 滨海区域 素混凝土桩 高压旋喷桩 止水帷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近海平原-丘陵区地铁路基设计方法
19
作者 魏征 梁伟 +1 位作者 李佳 梁择声 《广东公路交通》 2022年第5期26-29,共4页
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存在大片的近海平原-丘陵区,此区域的地质条件由岩石向海相沉积急剧变化。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建设城市地铁的地面路基存在着诸多困难,且尚未有成熟、系统的路基设计方法。通过参考、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 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存在大片的近海平原-丘陵区,此区域的地质条件由岩石向海相沉积急剧变化。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建设城市地铁的地面路基存在着诸多困难,且尚未有成熟、系统的路基设计方法。通过参考、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近海平原-丘陵区路基工程的设计难点,系统性地形成了近海平原-丘陵区路基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平原-丘陵区 地铁路基 路基设计方法 隔离桩 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滨海平原持续开采浅层地下水的环境效应:漳州市宫口半岛群孔抽水试验
20
作者 伍成成 郭欣 +2 位作者 林积泉 高增文 郑西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7,共7页
群孔抽水试验是查明不同含水层水力联系、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模拟地下水实际开采能力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选取漳州市宫口半岛南部风海积平原的蔬菜连片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群孔持续性抽水试验模拟开采地下水时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群孔抽水试验是查明不同含水层水力联系、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模拟地下水实际开采能力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选取漳州市宫口半岛南部风海积平原的蔬菜连片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群孔持续性抽水试验模拟开采地下水时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持续性抽水形成水位负值区,群孔抽水时各抽水孔相互干扰,钻孔单位降深涌水量均有下降,降幅13.0%~31.2%。四个抽水孔L5K2-E、L5K2-S、L5K2-W和L5K2-N氯离子浓度分别升高了163.65、93.94、37.77和126.65 mg/L;矿化度分别升高了266.30、65.34、76.44和313.70 mg/L。持续性抽水降落漏斗范围不断扩大,周边地下水不断向抽水孔迁移,引起了显著的环境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应 潜水含水层 群孔抽水试验 滨海平原 宫口半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