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防护林防海煞危害初探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述礼 孔繁智 +3 位作者 关德新 诸德新 孙美清 王华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通过后牧村海岸防护林带附近空气中主要盐离子飘尘(即海煞)的观测分析表明,林带对大气盐尘有吸附和截留作用,无林带地区平均沉降量为4.34μg·m(-3)·100m(-1),通过林带时为18.40644g·m... 通过后牧村海岸防护林带附近空气中主要盐离子飘尘(即海煞)的观测分析表明,林带对大气盐尘有吸附和截留作用,无林带地区平均沉降量为4.34μg·m(-3)·100m(-1),通过林带时为18.40644g·m(-3)·100m(-1).林带的吸附量与树种、枝叶形状有关,侧柏对Cl-和Na+的吸附量分别为6330和3350mg·kg(-1),而黑松为1570和950mg·kg(-1).空气中盐尘受天气条件特别是风速的影响.阴天,风速越大,空气中盐尘含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林 盐离子 盐尘 防护林
下载PDF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宗星 虞木奎 +3 位作者 成向荣 朱春玲 汪杰 张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5-88,96,共5页
为分析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于2009年夏季对人民塘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基干林带前后不同观测点的风速、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并对该林带前后1 km处的防台风效应进行了比较;另外... 为分析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于2009年夏季对人民塘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基干林带前后不同观测点的风速、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并对该林带前后1 km处的防台风效应进行了比较;另外,以滨海森林公园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林分为观测对象,比较分析了林带内不同垂直高度处的防风效应。结果表明,水杉基干林带具有明显的防风效果,林带内至林带后65 m范围内的风速较林带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林带后25 m处的风速最低;在"莫拉克"台风登陆期间,水杉基干林带在较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降低风速的作用;水杉基干林带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局部气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林带内的气温最低、空气相对湿度最高,从而达到改善林后小气候的作用。红叶椿林分内不同垂直高度处的防风效应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垂直高度2 m处的风速最大,而树冠处(垂直高度5 m)的风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防风效应 小气候
下载PDF
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勇军 陈步峰 +3 位作者 黄金彪 肖以华 裴男才 史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89,共6页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韦森特台风 沿海防护林 防风效应 中国南沙群岛沿海
下载PDF
海岸防风林中山杉木材生长特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严晓红 潘彪 +2 位作者 施建中 周仁山 殷云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72-74,共3页
研究了20年生海岸防风林中山杉302木材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单株平均材积为0.359 m3。生长轮平均宽度为8.12 mm,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先增加后减小,随后趋于稳定。冬季休眠期立木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153.61%;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逐... 研究了20年生海岸防风林中山杉302木材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单株平均材积为0.359 m3。生长轮平均宽度为8.12 mm,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先增加后减小,随后趋于稳定。冬季休眠期立木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153.61%;其径向变异为由髓心向外逐渐减小,至边材向心材转化前1~2年,达到最低值,为59.44%;随后生材含水率逐渐增加,至树皮附近的2~3年趋于稳定。心材平均含水率是179.46%,边材平均含水率是127.79%。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以抛物线状增加,基本密度与生长轮龄具有y=-0.000 4x2+0.009 7x+0.323 2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302 防风林 木材生长特性
下载PDF
杭州湾南岸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文华 周和锋 +3 位作者 邵学新 吴明 梁威 房聪玲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3期6-8,33,共4页
为研究杭州湾南岸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沿海防护林林内外的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布点测量。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对于风速有明显的减弱作用,风速最小值处于林带中央位置;风速减弱的整体趋势呈抛物线状,在林带作用下先减弱,离林... 为研究杭州湾南岸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沿海防护林林内外的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布点测量。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对于风速有明显的减弱作用,风速最小值处于林带中央位置;风速减弱的整体趋势呈抛物线状,在林带作用下先减弱,离林带越远,这种减弱风力的作用越弱;经过防护林的作用,风力减小且风速变化幅度也减小;防护林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护林林内气温相对降低,相对湿度相对增加,对沿海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防风效应 小气候
下载PDF
(强)热带风暴下海岸带梨园林网防护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季永华 张纪林 孙金林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根据海岸带梨园林网遭受 11号强热带风暴侵害后果园内落果情况的调查资料 ,研究了梨园林网的防护效益。结果表明 :( 1)主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处梨的落果、减产指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低—高—较低的曲线变化规律 ,而梨的保护量和保护率则... 根据海岸带梨园林网遭受 11号强热带风暴侵害后果园内落果情况的调查资料 ,研究了梨园林网的防护效益。结果表明 :( 1)主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处梨的落果、减产指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低—高—较低的曲线变化规律 ,而梨的保护量和保护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 ( 2 )梨园林网的有效防护范围为 0 .5H~ 16H和 2 4H~ 2 8H(H为主林带平均树高 ) ;与无林网梨园相比 ,梨园林网内梨的产量增加了 2 194.42kg/hm2 ,增产率为 2 3.93% ,经济损失量减轻 145 0元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海岸带 果园防护林 防护效益 落果规律 经济损失 防护范围
下载PDF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纪林 季永华 +3 位作者 王建 陈竹君 沈帮勤 高国兴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树。林网配置在海堤河岸上选择用材树种,营造基干林带,筑起大网格框架;在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格;在脱盐排水沟上添加果树辅助林带,建立小网格,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合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多产品产出的复合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林网 沿海地区 树种 林带配置 林网类型
下载PDF
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及更新树种筛选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彬 王玉 郝清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2-421,共10页
天然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良好的天然更新可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方向转变。为了解海南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现状和特征,筛选出自然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的树种。该研究在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内共计设立临时样地7... 天然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良好的天然更新可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方向转变。为了解海南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现状和特征,筛选出自然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的树种。该研究在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内共计设立临时样地73块,样地总面积为2.51 hm^2,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海南全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应用天然更新密度及物种丰富度等指标对干、湿不同气候区木麻黄天然更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更新密度、更新指数等指标对天然更新质量较好的树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下天然更新质量整体不佳,木麻黄自身虽无法实现天然更新,但局部其他树种天然更新良好,更新良好的比例为15.1%。(2)湿润区天然更新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远优于半干旱区,其中湿润区样地更新树种为28科、50属、59种,半干旱区样地更新的树种为6科、6属、6种。(3)乔木更新情况优于灌木。(4)潺槁木姜子、鸦胆子、台湾相思、榄仁树等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性能,适合与木麻黄混交,可以作为木麻黄海防林的混交树种或伴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林 天然更新 树种筛选 木麻黄 海南岛
下载PDF
沿海农田林网光能利用及增能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季永华 张纪林 +2 位作者 康立新 陈贤仪 赵洪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85-88,共4页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生物量的测定资料,分析比较了2种立地类型、6种树种和3种结构农田林网的光能利用及增能效果。
关键词 沿海地区 农田林网 光能利用 增能效果
下载PDF
澎湖群岛海岸防风林植物群落生态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载鸣 郭秀珮 陈正慧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澎湖群岛建造海岸防风林已有百年历史 ,惟澎湖造林难以成功 ,主要因自然条件不佳 ,季节风导致林木易受盐雾为害 ,台风破坏与人为干扰 ,为防风林碎裂化的主要原因。澎湖现有的防风林 ,林龄近 2 0年 ,部分因干扰严重 ,已失去防风林应有功... 澎湖群岛建造海岸防风林已有百年历史 ,惟澎湖造林难以成功 ,主要因自然条件不佳 ,季节风导致林木易受盐雾为害 ,台风破坏与人为干扰 ,为防风林碎裂化的主要原因。澎湖现有的防风林 ,林龄近 2 0年 ,部分因干扰严重 ,已失去防风林应有功能。为改善海岸防风林更新及造林方式 ,在澎湖岛划设 2 1个调查样区 ,探讨成熟海岸防风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外界干扰的影响 ,作为防风林更新规划的依据。植物群落调查 ,共记录 39科 80种植物 ,造林树种以木麻黄为主 ,部分防风林因银合欢入侵 ,与木麻黄混生 ,少部分为混合林。下层植物以银合欢与三角叶西番莲分布最广 ,约 3/ 4调查样区皆曾纪录。木麻黄虽为防风林带的优势种 ,但由于邻近土地利用不同 ,影响下层地被组成 ,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 ,样区间物种结构少部分相似性高 ,大部分结构差异大 ,相似度指数约 0~ 87,相似度最高的样区 ,位于林带宽度 5 0m以上的防风林内 ,由于外来干扰较少 ,物种结构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林 木麻黄 银合欢 林带 林龄 造林树种 植物群落结构 生态调查 物种 人为干扰
下载PDF
晋江深沪湾风口沿海防护林修复改造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培森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针对福建省四大风口之一的晋江市深沪湾,因修建沿海大通道占用基干林带导致风沙危害,2008年进行防护林修复未能成功的现状,于2013年重新启动修复改造工程,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划分风口地段和土壤类型,因害设防设... 针对福建省四大风口之一的晋江市深沪湾,因修建沿海大通道占用基干林带导致风沙危害,2008年进行防护林修复未能成功的现状,于2013年重新启动修复改造工程,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划分风口地段和土壤类型,因害设防设置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各种风障,缓解风沙危害,然后采取客土施肥固沙改良土壤,适地适树乔灌藤草组合,植被恢复取得良好效果。造林第3年,强风口路段木麻黄、富贵榕、黄槿、小叶榕等5种乔木树种保存率平均达80.6%以上,次强风口路段平均保存率达87.8%;灌木树种夹竹桃不仅保存率最高、且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修复改造 晋江市深沪湾
下载PDF
山东半岛北部黑松海防林幼龄植株生长动态及其种群数量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广轩 张志东 +3 位作者 王光美 毛培利 刘苏静 薛钦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3-1020,共8页
黑松海防林是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对黑松海防林的天然更新动态和生存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在山东半岛北部黑松海防林内设置3个样地,调查黑松幼龄植株的生长动态和种群数量... 黑松海防林是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对黑松海防林的天然更新动态和生存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在山东半岛北部黑松海防林内设置3个样地,调查黑松幼龄植株的生长动态和种群数量特征。使用查数轮生枝法确定黑松幼龄植株的年龄,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黑松幼龄植株的生长动态、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绘黑松幼龄植株的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1)3个样地中幼龄植株高生长、基径生长与年龄均分别呈指数函数、直线和二次函数关系;(2)3个样地黑松幼龄植株年龄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分别表现为纺锤形、残缺型和金字塔型;(3)幼龄植株主要集中分布在距最近立木0.3~1.2m,离立木越近或越远幼龄植株均逐渐减少;(4)对样地Ⅰ和样地Ⅲ黑松幼龄植株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随年龄的增加,黑松幼龄植株生命期望值基本上呈递减趋势,黑松幼龄植株种群存活数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样地Ⅰ和样地Ⅲ黑松幼龄植株种群存活曲线近似于DeeveyⅡ型,表明2个样地黑松幼龄植株种群处于稳定发展阶段;(5)样地Ⅱ幼龄植株种群结构很不完整,表明该种群属于衰退型,与人为干扰及坡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林 黑松 数量特征 生长动态 山东半岛北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