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昊 张国欣 +3 位作者 路娜 尹延梅 黄昭杰 解永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4,共5页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产业,有关其生产工艺的研究较多,但是鲜少见到关于钠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最佳处理工艺。最终确定了母液废水采用直接氧化法预处理工艺,...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产业,有关其生产工艺的研究较多,但是鲜少见到关于钠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普鲁士蓝类钠电池正极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最佳处理工艺。最终确定了母液废水采用直接氧化法预处理工艺,即先加入H_(2)O_(2)(1.18倍理论投入量),然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9左右,静置30 min,再经过管式超滤膜过滤,母液中铁锰元素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9.93%和99.99%。洗水废水采用两段式沉淀法预处理工艺,即第一阶段采用固氰除铁法,先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7左右然后加入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投入量与废水中铁元素质量比为5.2),反应静置30 min。主要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的铁元素和少部分锰元素。在一段处理的基础上再采用氧化沉淀法,先加入H_(2)O_(2)(0.83倍理论投入量),然后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调pH至9,反应静置30 min,再经过管式超滤膜过滤,最终铁和锰元素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9.87%和99.99%。为实际工程中钠电池废水预处理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废水 固氰除铁 氧化沉淀法 硫酸亚铁
下载PDF
Low-temperatur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 over Co_3O_4catalysts prepared using various precipitants 被引量:22
2
作者 范泽云 张志翔 +3 位作者 房文健 姚鑫 邹谷初 上官文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4,共8页
Co3O4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nts(NH3·H2O,KOH,NH4HCO3,K2CO3 and KHCO3)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HCHO).Among these,KHCO3-precipitated Co3O4(KHCO3-Co) was the most... Co3O4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nts(NH3·H2O,KOH,NH4HCO3,K2CO3 and KHCO3)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HCHO).Among these,KHCO3-precipitated Co3O4(KHCO3-Co) was the most active low-temperature catalyst,and was able to completely oxidize HCHO at the 100-ppm level to CO2 at 90℃.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hydroxyl groups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were regenerated by K~+ and CO3^(2-),thus promoting the oxidation of HCHO.Moreover,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employing KHCO3 as the precipitant increased the Co^3+/Co^2+molar ratio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3O4 catalyst,thus further promoting oxidation.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at catalysts precipitated with carbonate or bicarbonate reagents exhibited greater specific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Overall,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high activity observed during the Co3O4 catalyzed oxidation of HCHO can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K~+ and CO3^(2-) on the Co3O4 surface and the favorable Co^3+/Co^2+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ldehyde oxidation CATALYSIS cobalt oxide precipitation method Potassium ion
下载PDF
钴铝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金霉素的去除
3
作者 章萍 王玉菲 +2 位作者 谌宇楠 刘琪 陈小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3期216-224,共9页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钴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oAl_(400)@LDO),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盐酸金霉素(CTC·HCl)。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式对CoAl_(400)@LDO吸附盐酸金霉素前后的微观结构进...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钴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oAl_(400)@LDO),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盐酸金霉素(CTC·HCl)。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式对CoAl_(400)@LDO吸附盐酸金霉素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并研究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盐酸金霉素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4.06 mg·g^(-1)。此外,结合XRD、FT-IR和SEM分析可知CoAl_(400)@LDO对CTC·HCl的去除机制主要为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盐酸金霉素 共沉淀-煅烧法 吸附
下载PDF
热氧化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彬 孙超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5,共6页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钠热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硫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10.0设计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设计,拟合了实验模型方程,并对模型...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钠热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硫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10.0设计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设计,拟合了实验模型方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工艺:废水量为150 mL时,设置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5min,过硫酸钠用量为0.79 g,3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0.5 mL,净化后废水中镍离子的浓度为0.0882 mg/L,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镍电镀废水 过硫酸钠 化学沉淀法 优化
下载PDF
高级氧化耦合絮凝沉淀对水中恩诺沙星的降解研究
5
作者 李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本文采用过硫酸钠(PS)-零价铁(ZVI)体系通过高级氧化和絮凝沉淀联合作用降解恩诺沙星(ENR)水溶液。开展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PS投加量、ZVI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转速、pH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反应体系中的复杂竞争机制。实... 本文采用过硫酸钠(PS)-零价铁(ZVI)体系通过高级氧化和絮凝沉淀联合作用降解恩诺沙星(ENR)水溶液。开展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PS投加量、ZVI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转速、pH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反应体系中的复杂竞争机制。实验证明PS-ZVI体系降解ENR的效果远超单独使用PS或ZVI,经过优化,当ENR浓度为0.2g·L^(-1)时,PS投加量0.4g·L^(-1),ZVI投加量7g·L^(-1),反应时间120min,转速700r·min^(-1),pH8.49的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降解率达94.10%,COD清除率达8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絮凝沉淀 过硫酸钠 零价铁 恩诺沙星 抗生素
下载PDF
碳酸氢钠沉淀法制备大粒度高纯度氧化镨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毅 李益民 +6 位作者 曾纪术 周志伟 秦健春 李宽 潘务霞 江泽佐 何琦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以碳酸氢钠为沉淀剂,采用正序分段加料的方式制备氧化镨钕,研究了沉淀终点pH值、沉淀温度对氧化镨钕前驱体及产品氧化镨钕粒度、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淀终点pH值为5.10、沉淀温度50℃时,制备的氧化镨钕粉体中位粒度D_(50)为21... 以碳酸氢钠为沉淀剂,采用正序分段加料的方式制备氧化镨钕,研究了沉淀终点pH值、沉淀温度对氧化镨钕前驱体及产品氧化镨钕粒度、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淀终点pH值为5.10、沉淀温度50℃时,制备的氧化镨钕粉体中位粒度D_(50)为21.45μm,粒度分布窄,形貌为片状结晶团聚形成的类球形粉体,其中Cl^(-)含量为0.017%,Na_(2)O含量为0.012%,关键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镨钕 温度 pH值 粒度 杂质 沉淀剂 碳酸氢钠 沉淀法
下载PDF
深层搅拌技术在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阳 臧常娟 +2 位作者 郭都 曾跃春 黄旋 《钻探工程》 202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可以通过浅层搅拌、建井注射、直推注射、高压旋喷和深层搅拌等方式实现氧化药剂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投加、混合以及反应。针对有机物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污染分布和修复目标等情况,采用深层搅拌技术进行原位化学氧...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可以通过浅层搅拌、建井注射、直推注射、高压旋喷和深层搅拌等方式实现氧化药剂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投加、混合以及反应。针对有机物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污染分布和修复目标等情况,采用深层搅拌技术进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的设计和实施,修复后土壤中各目标污染物检出浓度较场调时的初始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修复目标值。工程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技术适用于污染较深、污染程度较轻的有机物污染场地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具有工艺成熟、混合均匀、占地少、环境影响小、性价比高和修复效果好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层搅拌技术在场地修复领域应用时,应考虑药剂对设备及其管线的腐蚀,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以及修复后场地的承载力等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搅拌法 原位化学氧化 有机物污染场地 土壤修复 过硫酸钠
下载PDF
过硫酸钠和芬顿体系应用于污染地下水氯代烷烃与石油烃异位修复
8
作者 毛凯 魏少明 李立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220-224,共5页
通过过硫酸钠体系和芬顿体系对国内某污染场地实际污染地下水(1,2-二氯乙烷浓度21.6 mg/L;1,2-二氯丙烷浓度14.22 mg/L;氯仿浓度1.2 mg/L;TPH浓度9.49 mg/L)中氯代烷烃与石油烃的去除修复,研究了2种高级氧化体系不同药剂配比对污染物的... 通过过硫酸钠体系和芬顿体系对国内某污染场地实际污染地下水(1,2-二氯乙烷浓度21.6 mg/L;1,2-二氯丙烷浓度14.22 mg/L;氯仿浓度1.2 mg/L;TPH浓度9.49 mg/L)中氯代烷烃与石油烃的去除修复,研究了2种高级氧化体系不同药剂配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钠体系下,可将1,2-二氯乙烷浓度降低到1.31~1.75 mg/L;1,2-二氯丙烷浓度降低到1.39~2.67 mg/L;氯仿浓度降低到0.18~0.46 mg/L;TPH浓度去除到0.30~1.35 mg/L。芬顿体系下,可分别将以上4类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到0.068~0.29、0.008~0.16、ND(未检出)和0.27~0.68 mg/L。过硫酸钠体系对VOCs和TPH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61.8%和85.7%以上;芬顿体系对VOCs和TPH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8.6%和92.8%以上。以上结果说明,两种体系均有较高的修复效率,但以芬顿体系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法 过硫酸钠体系 芬顿体系 异位修复 药剂配比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Y_2O_3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列文 尹国强 +1 位作者 崔英德 何镜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硝酸钇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研究了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Y2O3的工艺过程。制备条件为:钇离子浓度0.3m o l/L;尿素与硝酸钇的摩尔比为4∶1;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用量为1%(体积分数);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95... 以硝酸钇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研究了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Y2O3的工艺过程。制备条件为:钇离子浓度0.3m o l/L;尿素与硝酸钇的摩尔比为4∶1;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用量为1%(体积分数);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95℃;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3 h。制备得到粒径为32nm、无团聚、粒径均匀的纳米Y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均匀沉淀法 聚丙烯酸钠
下载PDF
氧化沉淀法从稀溶液中分离锌钴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晓辉 常耀超 +1 位作者 王云 靳冉公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1,共3页
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沉淀法从除铁后液中分离锌钴,探讨了各因素对氧化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用量为钴理论耗量4倍、温度80℃、pH4.8~5.0、氧化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钴完全氧化沉淀,酸洗后渣中钻含量达15.6%... 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沉淀法从除铁后液中分离锌钴,探讨了各因素对氧化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用量为钴理论耗量4倍、温度80℃、pH4.8~5.0、氧化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钴完全氧化沉淀,酸洗后渣中钻含量达15.6%,钴富集了近9倍。沉钻后液用碳酸钠中和沉淀可得到含锌51.78%的碱式碳酸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钴分离 过硫酸钠 氧化沉淀 富集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Ⅱ)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丹扬 杨亚玲 +1 位作者 崔邶周 张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研究了在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OB-2)活化下,Co(Ⅱ)催化过硫酸钠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并建立了甲基紫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的新方法。该法测定波长为580nm,线性范围为0.05~3.00μg/25mL,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2.0&... 研究了在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OB-2)活化下,Co(Ⅱ)催化过硫酸钠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并建立了甲基紫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的新方法。该法测定波长为580nm,线性范围为0.05~3.00μg/25mL,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2.0×10-9g/mL,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67%,回收率为98.1%~1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过硫酸钠
下载PDF
聚合物分散剂掺杂制备纳米Co_3O_4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列文 张明月 崔英德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1-675,共5页
以硝酸钴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聚乙二醇分散剂掺杂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 。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 ( 10 0 0 )的加入在反应和煅烧中可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制备的条件为 :硝酸钴的浓度为 0 .5mol·L- 1 ,尿素与硝酸钴的... 以硝酸钴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聚乙二醇分散剂掺杂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 。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 ( 10 0 0 )的加入在反应和煅烧中可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制备的条件为 :硝酸钴的浓度为 0 .5mol·L- 1 ,尿素与硝酸钴的摩尔比为 4∶1,聚乙二醇 ( 10 0 0 )的用量为5 0g·L- 1 ,反应时间 3~ 4h ,反应温度 10 0℃ ,煅烧温度 3 5 0℃。制备得到直径为 14nm ,长度为 0 .2 8μm的球链状纳米Co3O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均匀沉淀法 聚乙二醇 掺杂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法测定聚丙烯酰胺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江能 房永 江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9,共4页
阐述了次氯酸钠氧化法(浊度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的反应机理,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吸光度值的影响,针对大庆油田杏二中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碱和表面活性剂、pH值高、黏度大、富集... 阐述了次氯酸钠氧化法(浊度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的反应机理,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吸光度值的影响,针对大庆油田杏二中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碱和表面活性剂、pH值高、黏度大、富集硫化物和亚硫酸根等特点,提出采用过硫酸铵-浊度法检测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氧化法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过硫酸铵-浊度法
下载PDF
微细氧化钴粉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松 古国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以硫酸钴为原料,用草酸盐沉淀-灼烧方法制备了粒度为1-10μm的微细氧化钴粉末。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钴浓度0.6-2.4 mol/L,pH=4-5,n(C2O4^2-)∶n(Co^2+)=1.2-1.3,沉淀温度40-50℃,灼烧温度500-700℃,灼烧时间5 h。
关键词 氧化钴 微细颗粒 沉淀-灼烧法 制备
下载PDF
沉淀法回收对二甲苯氧化母液中Co、Mn催化剂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斌 武文良 +3 位作者 曾崇余 丁家海 周晓峰 王振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对二甲苯(PX)氧化母液中的Co、Mn离子,分别采用草酸溶液和草酸与NaOH混合溶液使Co、Mn离子以草酸盐的形式沉淀分离出来.考察了草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Co、Mn离子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酸法回收时,适... 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对二甲苯(PX)氧化母液中的Co、Mn离子,分别采用草酸溶液和草酸与NaOH混合溶液使Co、Mn离子以草酸盐的形式沉淀分离出来.考察了草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Co、Mn离子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酸法回收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草酸与(Co+Mn)离子摩尔比为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Co、Mn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99.8%、99.2%.草酸与NaOH复合回收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草酸与NaOH的摩尔比为1,草酸与(Co+Mn)离子摩尔比为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5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Co、Mn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99.8%和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回收 PX氧化母液 CO Mn催化剂
下载PDF
负极材料四氧化三钴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池汝安 陈志伟 路莎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7-11,共5页
为合成性能良好的负极材料四氧化三钴,用硫酸钴作为钴源,氢氧化钠做沉淀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粒度均匀的四氧化三钴颗粒;对钴盐浓度、PVP用量和煅烧温度等参数进行考查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为合成性能良好的负极材料四氧化三钴,用硫酸钴作为钴源,氢氧化钠做沉淀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粒度均匀的四氧化三钴颗粒;对钴盐浓度、PVP用量和煅烧温度等参数进行考查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钴盐浓度为0.5mol/L,PVP用为50%(质量分数)时,可获得分散均匀,形貌良好的氢氧化钴颗粒;在煅烧温度为700℃时,可以获得纯净的粒径为3μm左右的片状四氧化三钴晶体颗粒.充放电实验表明,该材料在2V附近有放电平台,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 500mAh/g,且在循环15次后,容量保持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负极材料 液相沉淀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氧化铁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碧亮 郑邯勇 赵文忠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以Fe Cl3和尿素为原料,分别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亚油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Fe2O3,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Fe2O3过程的影响。用XRD、FESEM对纳米氧化铁的晶体结构、晶粒度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红外光谱仪对前驱物氢... 以Fe Cl3和尿素为原料,分别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亚油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Fe2O3,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Fe2O3过程的影响。用XRD、FESEM对纳米氧化铁的晶体结构、晶粒度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红外光谱仪对前驱物氢氧化铁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亚油酸根与Fe3+存在化学键合作用,能够有效改进制备过程中一次粒子易团聚成大颗粒的问题,制得的Fe2O3为α-Fe2O3,呈球形、晶粒度25.2nm且分散性好;十二烷基磺酸钠与Fe3+不存在化学键合作用,制得的Fe2O3晶粒度65.7nm且分散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纳米粒子 均匀沉淀法 亚油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下载PDF
电池级氧化钴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胜 吉鸿安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基于并流沉淀法,采用表面包覆技术制备电池级氧化钴的新工艺,用XRD、SEM和IR对产品电池级氧化钴的粒度、形貌和表面包覆进行表征。制备电池级氧化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20%的底液、硫酸钴溶液浓度0.5mol/L、碳酸氢铵溶液浓度0... 研究基于并流沉淀法,采用表面包覆技术制备电池级氧化钴的新工艺,用XRD、SEM和IR对产品电池级氧化钴的粒度、形貌和表面包覆进行表征。制备电池级氧化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20%的底液、硫酸钴溶液浓度0.5mol/L、碳酸氢铵溶液浓度0.8mol/L、硫酸钴溶液滴加速度20mL/min、碳酸氢铵溶液滴加速度15mL/min、分散剂种类为阴离子分散剂、搅拌速度为500r/min、煅烧温度为400℃。制得的电池级氧化钴呈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范围窄,平均粒径为6μm,颗粒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四氧化三钴 并流沉淀法 表面包覆 分散剂
下载PDF
制革铬鞣废水中铬(Ⅲ)的治理和回收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淑兰 鞠晓明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沉淀-双氧水氧化法,对制革铬鞣废水中铬(Ⅲ)的治理和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该法对铬(Ⅲ)的回收率可达92%,处理后废水澄清,无色,无味,稳定,pH值8~8.5.
关键词 制革 铬鞣废水 治理 回收
下载PDF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黄峰 卢献忠 +2 位作者 郑超超 余聪 刘芸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CoSnO3复合物氧化物,高温(600,700,800℃)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Co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Co2SnO4,所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分解温度和结晶度。从容量和循环寿命综合考虑,相转变温度在600℃热分解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液相沉淀法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