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of passive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soil based on Culmann's method
1
作者 Hai-feng LU Bao-yuan YUA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1年第1期101-109,共9页
Based on the sliding plane hypothesis of Coulumb earth pressure theory,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the passive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soil was constructed with Culmann's graphical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 Based on the sliding plane hypothesis of Coulumb earth pressure theory,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the passive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soil was constructed with Culmann's graphical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hesive force, adhesive force, and the fill surface form were considered in this metho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assive earth pressure and sliding plane angle, a program based on the sliding surface assumption was developed with the VB.NET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this method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ose from the Rankine theory and Coulumb theory formulas. This method is conceptually clea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mulas given in this paper a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application when the fill surface form i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omb earth pressure theory Culmann's graphical construction retaining wall passive earth pressure cohesive soil
下载PDF
Improv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tive earth pressure considering arching effect and actual slip surface 被引量:3
2
作者 HE Zhong-ming LIU Zheng-fu +1 位作者 LIU Xiao-hong BIAN Han-b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032-2042,共11页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earth pressure on retaining walls, a series of model tests with the horizontally translating rigid walls are design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s used to study the movement a...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earth pressure on retaining walls, a series of model tests with the horizontally translating rigid walls are design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s used to study the movement and shear strain during the active failure of soil with height H and friction angle φ.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3 stages of soil deformation under retaining wall translation: the initial stage, the expansion stage and the stability stage. The stable sliding surface in the model test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composed of two parts. Within the height range of 0.82 H-1.0 H, it is a plane at an angle of π/4+φ/2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In the height range of 0-0.82 H, it is a curve between a logarithmic spiral and a plane at an angle of π/4+φ/2 to the horizontal. A new method applicable to any sliding surface is proposed for active earth pressur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arching effect. The active earth pressure is computed with the actual shape of the slip surface and compared with model test data and with predictions obtained by existing method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predictions from the newly proposed method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an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oth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retaining wall soil arching effect active earth pressure
下载PDF
Active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retaining wall considering anisotropic seepage effect 被引量:4
3
作者 HU Zheng YANG Zhong-xuan Stephen Philip WILKINSO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202-1211,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solution for active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a vertical retaining wall with a 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backfill has a horizontal surface and is composed of ...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solution for active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a vertical retaining wall with a 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backfill has a horizontal surface and is composed of cohesionless and fully saturated sand with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along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The extremely unfavourable seepage flow on the back of the retaining wall due to heavy rainfall or other causes will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active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the retaining walls,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instability.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Laplac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is presented for seepage problems considering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based on Fourier series expansion method. A good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between this and the seepage forces along a planar surface generated vi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active earth pressure is calculated using Coulomb's earth pressure theor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s. The obtained solutions can be degenerated into Coulomb's formula when no seepage exists in the backfill. A parametric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in seepage flow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earth pressure behind the wall is conducted by varying ratios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showing that anisotropic seepage flow has a prominent impact on active ear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effectiv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soils and soil/wall friction conditions are also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earth pressure Seepage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Retaining wall Fourier series expansion Cohesionless soils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不同挡土墙位移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帆 殷铭 +6 位作者 孙峰 冯国辉 孙佳政 刘冠水 林刚 李强 徐长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8-4668,共11页
针对刚性挡土墙主动位移过程中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问题,利用PFC 2D分别对挡土墙绕墙顶转动(RB)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和平动(T)模式下砂土主动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移模式下土体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调动规... 针对刚性挡土墙主动位移过程中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问题,利用PFC 2D分别对挡土墙绕墙顶转动(RB)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和平动(T)模式下砂土主动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移模式下土体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调动规律存在差异。挡土墙主动位移过程中,RB模式下土体破坏从墙顶开始,向墙脚发展,土楔体内部只有靠近墙背侧区域出现主应力偏转现象,并且土楔体中内摩擦角调动值均能达到极限值。RT模式下,土体破坏沿着墙背和滑裂面从墙脚开始,向土体表面发展,墙后土楔体中上部区域主应力偏转角度较大,形成了大主应力拱,与此对应的是该区域内摩擦角调动值相对初始内摩擦角减小。T模式下,土体破坏分别沿着墙背从墙顶向墙脚发展以及沿着滑裂面从墙脚向土体表面发展,墙后土楔体内部会出现小主应力拱,且内摩擦角调动值从初始内摩擦角增加,但达不到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极限主动状态 离散元模拟 土压力 墙土摩擦角 土拱效应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文彪 吕延豪 游龙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10,共7页
土拱效应已经被广泛证明存在于岩土工程中,然而关于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目前常局限于单层土体,对于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基于土拱效应理论,提出了多层土体挡土墙后非线性主动土压力求解公式,并通过两种典型地层... 土拱效应已经被广泛证明存在于岩土工程中,然而关于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目前常局限于单层土体,对于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基于土拱效应理论,提出了多层土体挡土墙后非线性主动土压力求解公式,并通过两种典型地层研究了土体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能够很好地描述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当上、下土层参数一致时,该公式可以退化成单一土层土压力计算模型;当墙土摩擦角充分发挥时,上层土体墙后土压力受土体内摩擦角影响明显,而当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下层土体墙后土压力受墙土摩擦角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挡土墙 多层土体 主动土压力
下载PDF
非饱和边坡中锚托板锚固尺寸的新算法
6
作者 彭俊国 黄宇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3-1013,1025,共12页
锚托板支护结构因为其安全稳定、经济和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填方加固边坡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在锚托板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锚托板尺寸仍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设计过于保守。利用对数螺旋线滑移面结合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非饱和土的主动... 锚托板支护结构因为其安全稳定、经济和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填方加固边坡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在锚托板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锚托板尺寸仍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设计过于保守。利用对数螺旋线滑移面结合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非饱和土的主动土压力。根据土体内部平衡求出每层锚托板所需承担的拉力,得到了锚托板尺寸的计算方法,根据滑移面的位置得到了锚托板自由段拉杆的最小设计长度。将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现有的经典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主动土压力系数变化趋势与现有结论一致。分析了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对锚托板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对锚托板锚固尺寸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在同时考虑强降雨和地震时,会显著增加所需的锚托板锚固尺寸,最大增大幅度可达136.71%。分析结果可为锚托板锚固尺寸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托板 非饱和土 主动土压力 降雨 地震
下载PDF
水位变化下含裂缝非饱和土挡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常光 关港辉 +2 位作者 李海祥 范家燊 石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5-1584,共10页
高烈度区挡墙抗震设计的主要荷载是地震主动土压力。首先根据水位、缝深和墙踵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含裂缝非饱和土挡墙在高、中、低水位下地震主动土压力分析的3种力学模型;继而通过拟动力法计算墙后滑动土体的地震效应,运用非饱和土... 高烈度区挡墙抗震设计的主要荷载是地震主动土压力。首先根据水位、缝深和墙踵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含裂缝非饱和土挡墙在高、中、低水位下地震主动土压力分析的3种力学模型;继而通过拟动力法计算墙后滑动土体的地震效应,运用非饱和土力学原理与极限平衡法建立了水位变化下倾斜挡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解答,并给出了迭代应用步骤、对比文献理论解答与振动台实测;最后探讨了水位、缝深以及土体非饱和特性对地震主动土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非饱和土挡墙地震主动土压力解答综合考虑了水位、缝深与土体非饱和特性,能退化为经典土压力公式,与文献理论解答、振动台实测吻合良好且应用较便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地震主动土压力受水位、缝深、基质吸力、吸力分布与吸力角的影响均很显著,需采用工程措施维持基质吸力、吸力分布、低水位、小缝深等稳定存在以优化挡墙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主动土压力 非饱和土 拟动力法 墙后水位 土体裂缝
下载PDF
土体呈梯形分布的光滑直立型挡土墙土压力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慕青松 王恺枫 张皓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59,467,共6页
尝试性地建立梯形土体的土压力理论(包括主、被动土压力),挡土墙被简化为光滑直立型.通过算例的数值分析发现,梯形土体的土压力理论给出的主、被动土压力均小于等于经典土压力理论Rankine公式和Coulomb公式的主、被动土压力,其差值在地... 尝试性地建立梯形土体的土压力理论(包括主、被动土压力),挡土墙被简化为光滑直立型.通过算例的数值分析发现,梯形土体的土压力理论给出的主、被动土压力均小于等于经典土压力理论Rankine公式和Coulomb公式的主、被动土压力,其差值在地表附近为0,当深度有一定增加时会出现,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且该差值在被动土压力中表现得更明显.结果表明,与新建立的关于梯形土体的土压力理论相比,Rankine土压力理论和Coulomb土压力理论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梯形土体的主、被动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土体 光滑直立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滑移角
下载PDF
软土地区临河基坑围护设计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炳祥 《城市勘测》 202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以杭州某临河软土基坑为例,对基坑两侧土压力不平衡问题,采用增强围护体系整体刚度、坑底内加固及搅拌桩封堵墙软分坑等常规措施。临河侧坑外土压力采用主动土压力向被动土压力转化的计算方法,对回填土宽度确定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 以杭州某临河软土基坑为例,对基坑两侧土压力不平衡问题,采用增强围护体系整体刚度、坑底内加固及搅拌桩封堵墙软分坑等常规措施。临河侧坑外土压力采用主动土压力向被动土压力转化的计算方法,对回填土宽度确定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后续临河基坑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临河基坑 土压力不平衡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下载PDF
考虑基坑失稳前土体状态转变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10
作者 曹海莹 张书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4-1383,共10页
为了拓展深基坑失稳破坏前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的适用范围,依据深基坑失稳破坏前的土体状态转变效应即黏性土类流体特征和墙背扰动域区划分,借助土的流变模型和流体运动动量方程推导出一种考虑时间和位移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 为了拓展深基坑失稳破坏前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的适用范围,依据深基坑失稳破坏前的土体状态转变效应即黏性土类流体特征和墙背扰动域区划分,借助土的流变模型和流体运动动量方程推导出一种考虑时间和位移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计算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深基坑失稳破坏变前关于时间和位移的主动土压力数值。通过与试验实测值和已有文献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基坑失稳破坏前土体状态转变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更加接近,误差在3%以内,具有更高的精度;通过对计算模型中的流变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土的瞬时弹性模量、黏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对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其中黏滞系数影响最为显著,分析结果对于指导深基坑失稳破坏的防治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时间 位移 土体流变性
下载PDF
非极限状态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试验及理论分析
11
作者 杨明辉 巩虎涛 邓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0-660,共11页
目前土压力研究大都以极限状态下的土体为研究对象,且假定土体处于饱和或干燥状态,未考虑墙体位移与土体非饱和特性对土压力的影响,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有局限性。鉴于此,开展主动平动模式下墙后不同含水量砂土的刚性挡墙土压力室内模型... 目前土压力研究大都以极限状态下的土体为研究对象,且假定土体处于饱和或干燥状态,未考虑墙体位移与土体非饱和特性对土压力的影响,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有局限性。鉴于此,开展主动平动模式下墙后不同含水量砂土的刚性挡墙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并采用渗压计和土压力盒分别量测不同深度处土中的基质吸力和土压力,以及利用DIC图像关联技术观察不同挡墙位移时的土体位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墙后土体处于非极限状态时,土体破坏面始终通过墙踵,且其形态接近于平面;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非极限状态下墙土摩擦强度发挥特性和非饱和土强度准则,提出位移相关的非饱和土强度模型,并建立非极限状态下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以及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提出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墙体位移和土体基质吸力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随挡墙位移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且存在一极小土压力值,朗肯土压力值和Fredlund扩展朗肯土压力值分别为该模型在饱和与非饱和情况下位移达到极限状态时的特殊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土压力 非饱和土 非极限状态 模型试验 理论分析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杰锋 曹海莹 +1 位作者 王优群 高艳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04-4612,共9页
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物,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工程中挡土墙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动土压力的计算精度,以多因素影响下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挡墙墙背倾角、填... 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物,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工程中挡土墙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动土压力的计算精度,以多因素影响下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挡墙墙背倾角、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和黏结力以及超载等因素的影响,假定墙后形成的圆弧形土拱产生土拱效应,基于薄层单元法,推导了主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和滑裂面倾角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模型试验和现有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本文理论解对主动土压力计算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后的土压力沿墙高为非线性分布,土压力随着墙高和超载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墙上部(约0~H/3),主动土压力随墙背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在墙下部(约H/3~2H/3),主动土压力随墙背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挡土墙由光滑转为粗糙时,土压力分布由线性分布转为非线性分布;此外,墙土界面越粗糙,墙背墙角越大,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程度越明显。尽管考虑因素的增多使得土压力的计算过程变得复杂,但由于计算条件与实际工况更加接近,土压力计算结果误差更小。本文建立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主动土压力通用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复杂工程条件下的挡土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薄层单元法 主动土压力 黏性填土 土拱效应
下载PDF
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浩源 宋玲 +1 位作者 刘杰 白奇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在结构上既通过加筋约束墙后填土侧向形变,又要求刚性墙面承担墙后土压力,其墙后土压力不能采用传统柔性面加筋土挡墙土压力计算方法,而目前尚缺乏对其设计原理和工作性能的充分研究,理论落后于实践。本文基于加筋土的... 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在结构上既通过加筋约束墙后填土侧向形变,又要求刚性墙面承担墙后土压力,其墙后土压力不能采用传统柔性面加筋土挡墙土压力计算方法,而目前尚缺乏对其设计原理和工作性能的充分研究,理论落后于实践。本文基于加筋土的似粘聚力理论和工作应力原理,假设筋材的抗拉强度、筋土复合体的粘聚力有相同的随位移变化关系,根据加筋土应力摩尔圆几何关系,考虑筋土复合体中筋材强度折减,推导筋土复合体粘聚力、不同埋深筋材的拉力随墙面位移变化的计算方法;根据朗肯、库伦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推导出适用于挡墙3种基础位移模式的似粘聚力法和工作应力原理法两种土压力计算方法,并设计计算模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2种计算方法结果的区别在于似粘聚力发挥值与筋材抗拉强度发挥值引起的拉力区有不同。本文提出的2种计算方法对不同加筋强度和压力状态下的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土压力计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该结构的实际应用也有相应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加筋土挡墙 似粘聚力 工作应力原理 非极限状态 土压力
下载PDF
RB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佳政 傅翼 +3 位作者 仇雅诗 徐长节 张恒志 冯国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3-614,共12页
针对刚性挡土墙绕墙底向外位移(RB)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问题,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对砂土的主动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极限主动状态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内摩擦角变成极限值时,该点所需的水平位移近似相同,约为0.03%H... 针对刚性挡土墙绕墙底向外位移(RB)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问题,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对砂土的主动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极限主动状态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内摩擦角变成极限值时,该点所需的水平位移近似相同,约为0.03%H,墙-土摩擦角至极限值时该点所需的水平位移S_(δ)近似与深度z呈线性关系,即S_(δ)=0.12%z;挡墙位移过程中,墙后土体中存在多个相互平行的“准滑动面”。根据模拟结果,在Liu提出的摩擦角调动值计算公式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并利用斜微分单元法,取墙后土楔体中平行于滑动面的薄层作为斜微分单元,建立了非极限主动状态下单元体静力平衡方程,得到了RB模式下挡墙不同位移量时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和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极限主动状态 离散元模拟 绕墙底转动 砂土 土压力 斜微分单元法 墙-土摩擦角
下载PDF
基于椭球体理论的低含水率砂层隧道松动土压力研究
15
作者 崔蓬勃 朱永全 +1 位作者 刘勇 安辰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为研究低含水率砂层隧道土拱效应下的破坏模式与松动土压力,自制试验装置开展低含水率条件下Trapdoor试验,利用PIV技术得出破坏模式;分析主应力偏转对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基于椭球体理论,考虑松动区内竖向荷载梯形分布形式与表观黏聚力作... 为研究低含水率砂层隧道土拱效应下的破坏模式与松动土压力,自制试验装置开展低含水率条件下Trapdoor试验,利用PIV技术得出破坏模式;分析主应力偏转对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基于椭球体理论,考虑松动区内竖向荷载梯形分布形式与表观黏聚力作用,推导不同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下隧道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黏聚力使模型试验最终滑动面呈现椭圆状,与Terzaghi假设的竖直面存在差别;φ为常数时,K值与埋深正相关,随土拱效应发挥程度增大而增大;土拱效应的发挥程度与埋深成正相关,相同埋深下,K随φ增大而减小,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出K随φ值变化在0.2~0.7之间。算例表明,相同埋深时松动土压力在不同含水率下随土拱效应发挥呈递减趋势,体现出表观黏聚力随土体饱和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黏聚力 破坏模式 松动土压力 土拱效应 侧压力系数
下载PDF
刚性挡土墙后轻量土主动土压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建成 侯天顺 +2 位作者 刘浩钰 杨诚 骆亚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7-1407,共11页
为了研究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特性,通过开展大比尺刚性挡土墙模型试验,采用人工控制挡土墙位移的方式,分析轻量土作为墙后填土时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轻量土的侧向土压力随着挡墙位移量的增加先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侧向土压... 为了研究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特性,通过开展大比尺刚性挡土墙模型试验,采用人工控制挡土墙位移的方式,分析轻量土作为墙后填土时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轻量土的侧向土压力随着挡墙位移量的增加先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侧向土压力在挡墙位移量为3 mm时初步达到稳定状态,对比发现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显著小于重塑黄土,这表明轻量土可以有效降低墙背主动土压力。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处于0~0.16之间,沿着挡墙分布较为稳定,而重塑黄土主动土压力系数介于0~0.57之间,显著大于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经朗肯理论值与模型试验值对比分析,发现轻量土的朗肯主动土压力小于试验值,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处于0~6.32 kPa之间,其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忽略不计。鉴于模型试验中墙背与填土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朗肯理论在计算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时仍较为准确。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传统理论分析,揭示了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特性,对于完善轻量土土压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土 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系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考虑级配影响的盾构泡沫改良粗粒土一维压缩理论计算模型
17
作者 占永杰 王树英 +1 位作者 杨秀竹 王海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4-1652,共9页
盾构渣土在带压情况下会产生孔隙压力,能一定程度上平衡开挖面前方水压力,降低地下水入渗水平,因此盾构渣土一维压缩计算对指导盾构安全掘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波义耳定律和不连续颗粒堆积理论,建立考虑级配参数和渣土改良参数影... 盾构渣土在带压情况下会产生孔隙压力,能一定程度上平衡开挖面前方水压力,降低地下水入渗水平,因此盾构渣土一维压缩计算对指导盾构安全掘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波义耳定律和不连续颗粒堆积理论,建立考虑级配参数和渣土改良参数影响的泡沫改良粗粒土一维不排水压缩作用下孔隙压力计算模型。根据泡沫改良土的变形特征,提出初始压缩模量Es的计算方法,建立泡沫改良土压缩计算模型。进一步地,将泡沫改良土压缩计算模型引入孔压计算模型,提出孔压简便计算模型。为验证一维不排水压缩作用下孔压与压缩计算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自主设计的大型压缩仪对不同级配的泡沫改良粗粒土进行不排水一维压缩试验,获取孔压与压缩实测值。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孔压模型和压缩模型能较好的描述不同级配下泡沫改良土的孔压和压缩变化规律,泡沫注入比和土体级配参数均会对泡沫改良土的孔隙压力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级配 泡沫改良粗粒土 孔隙压力 压缩计算模型
下载PDF
主动平移模式下墙后非饱和砂土破坏模式及侧向土压力分布试验研究
18
作者 邓波 杨明辉 赵明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主动平移模式下,开展一系列不同墙面粗糙度和砂土含水率情况下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渗压计和土压力盒分别监测了基质吸力和土压力的变化,并基于DIC图像关联技术获取破裂面位置,进而分析了基质吸力和界面粗糙度对主动... 在主动平移模式下,开展一系列不同墙面粗糙度和砂土含水率情况下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渗压计和土压力盒分别监测了基质吸力和土压力的变化,并基于DIC图像关联技术获取破裂面位置,进而分析了基质吸力和界面粗糙度对主动土压力和土体破裂面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加,砂土破裂面逐渐向外移,原因在于当砂土基质吸力大于其进气值时,吸应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减小,进而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后,破裂面过墙踵,但比库仑破裂面要浅,二者差异随基质吸力减少而增小;墙土界面摩擦对滑动破裂面形状的影响很小。此外,主动土压力在墙体中上部区域,随着深度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增大,但在墙踵附近区域,松砂传递的摩阻力使土压力出现略有减小;实测主动土压力值始终小于库仑主动土压力值,其差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摩擦角的影响,吸应力对土压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主动土压力 界面粗糙度 刚性挡墙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超高回填明洞荷载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兴伍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超高回填明洞拱顶回填土高度远大于普通明洞,采用传统荷载计算模式时理论与现实存在冲突。本文基于明洞结构施工过程及土压力形成基理,将传统明洞荷载计算模式中侧向压力由主动土压力优化为静止土压力。结果表明:(1)明挖法修建明洞工程... 超高回填明洞拱顶回填土高度远大于普通明洞,采用传统荷载计算模式时理论与现实存在冲突。本文基于明洞结构施工过程及土压力形成基理,将传统明洞荷载计算模式中侧向压力由主动土压力优化为静止土压力。结果表明:(1)明挖法修建明洞工程,采用传统荷载计算模式时,存在某个极限回填高度;超过该极限回填高度,结构较难满足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2)明洞结构在回填土荷载作用下,变形量较小,不具备形成主动土压力的变形条件,明洞边墙侧向压力应为自重应力场的静止土压力;(3)案例表明,优化后的荷载计算模式与明洞受力状态更为接近,静止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模式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回填 明洞 主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 计算模式
下载PDF
RESEARCH ON SOIL PRESSURE IN NINE CABINS OF OPENED BOTTOM ELLIPTICAL BARREL STRUCTURE USING PENETR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METHOD 被引量:1
20
作者 Xiaozhong Zha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556-567,共12页
An investigation is made on the soil pressure in a nine cabin opened bottom elliptical barrel structure. The calculation models using the penetr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method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first calculat... An investigation is made on the soil pressure in a nine cabin opened bottom elliptical barrel structure. The calculation models using the penetr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method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first calculation model is is for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nvolving three zones, namely, passive, transitional, and active established for the soil pressure in cabins. The other calculation model is based on the use stage, with the two (passive and active) zones for the soil pressure in cabins. The height of zones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inner soil pressure are derived. The analytical formulas of the models are pro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formulas are analyzed in the inner soil pressure in the same condition. The calculation models can be used for other multi-position structural design or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ed bottom elliptical barrel structure soil pressure calculation passive zone transitional zone active z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