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基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1
作者 王媛 肖斐 +4 位作者 张宇馨 周恩慧 钟建琴 胡宇欣 洪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6,共9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2018年7月—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790名30~79岁世居三代的侗族、苗族、布依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最终共有17085人纳入分析,根据调查对象是否患有CVD将其分为两组:CVD组(530名)和非CVD组(16555名)。由专业调查员使用该项目组开发的专用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包括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饮食情况等调查。根据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可知,要求调查对象回忆过去1年中吃腌制蔬菜、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腊/熏肉、白酸汤、红酸汤、牛/羊瘪菜、紫血肉、鱼腥草、蕨菜、油茶这11种食物的频次(次/月)。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民族特色饮食与CVD的关系。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CVD总患病率为3.20%(530/17085),各民族CVD患病率为侗族3.14%(207/6599)、苗族3.13%(158/5043)、布依族3.03%(165/5443),男性患病率(3.68%)高于女性(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20,95%CI=0.553~0.937,P=0.015)是CVD的保护因素。在侗族人群中,蕨菜≤1次/月(OR=2.172,95%CI=1.162~4.059,P=0.015)是CVD的危险因素;在苗族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63,95%CI=0.340~0.933,P=0.026)、油茶>1次/月(OR=0.442,95%CI=0.202~0.967,P=0.041)是CVD的保护因素;在布依族人群中,牛/羊瘪菜≤1次/月(OR=1.935,95%CI=1.046~3.579,P=0.035)是CVD的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39,95%CI=0.427~0.957,P=0.030)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60岁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56,95%CI=0.443~0.971,P=0.035)、鱼腥草<1次/月(OR=0.642,95%CI=0.418~0.986,P=0.04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蕨菜>1次/月(OR=1.655,95%CI=1.011~2.709,P=0.045)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在体质量正常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84,95%CI=0.393~0.868,P=0.008)、1~3次/月(OR=0.666,95%CI=0.452~0.981,P=0.039)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超重人群中,紫血肉≤1次/月(OR=0.658,95%CI=0.453~0.955,P=0.027)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肥胖人群中,红酸汤1~3次/月(OR=0.592,95%CI=0.360~0.973,P=0.039)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吸烟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716,95%CI=0.532~0.965,P=0.028)、1~3次/月(OR=0.711,95%CI=0.530~0.955,P=0.02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已戒烟人群中,蕨菜>1次/月(OR=7.507,95%CI=1.324~42.556,P=0.023)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而油茶>1次/月(OR=0.319,95%CI=0.103~0.990,P=0.048)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饮酒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10,95%CI=0.531~0.948,P=0.020)、红酸汤1~3次/月(OR=0.775,95%CI=0.613~0.980,P=0.03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腊/熏肉1~3次/月(OR=1.400,95%CI=1.040~1.884,P=0.027)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和紫血肉与CVD的患病风险均存在非线性量效关系(P<0.05,P_(非线性)<0.05)。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的患病率较低。糯米及其制品、油茶、鱼腥草、紫血肉、红酸汤、牛/羊瘪菜、腊/熏肉的食用频次可能会影响CVD的患病风险。应对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的摄入频率知识进行宣传,从饮食方面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进行防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少数民族 特色饮食 贵州 LOGISTIC模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2
作者 刘祖婷 徐明欢 +6 位作者 杨学智 莫佳丽 刘星雨 杜慧杰 张慧琴 易应萍 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1-547,共7页
背景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是一种较新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SIRI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 背景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是一种较新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SIRI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二医院和南昌市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入队列,并对其随访1年。收集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基线信息、随访过程中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亚组分析探讨SIR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023例患者,在1年随访期间共107例(10.46%)复发。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变量后,SIRI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HR=1.06,95%CI=1.01~1.10,P<0.05)。将SIRI按四分位数分类时,与Q1亚组(256例)相比,Q4亚组(256例)有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HR=1.80,95%CI=1.08~3.00,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SIR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呈J型的剂量-反应关系(PNonlinear=0.025)。进一步按性别、年龄、既往脑卒中、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IRI和入院时NIHSS评分分层存在交互作用(P<0.001),在NIHSS评分为0~1分时,SIRI(HR=1.25,95%CI=1.04~1.51,P=0.020)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存在相关关系;在NIHSS评分为5~15分时,SIRI(HR=1.20,95%CI=1.12~1.28,P<0.001)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存在相关关系;在上述评分区间SIRI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加有关。结论较高的SIR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加明显相关。在SIR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之间观察到J型关联,且在NIHSS评分为0~1、5~15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SIRI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复发 队列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下载PDF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3
作者 任小乔 王盼 +2 位作者 吴昊 纪勇 石志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192,共9页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9月—2019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13313例患者为研究队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9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及电话相结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脑血管事件复发、心血管事件复发、其他血管事件发生(如下肢动静脉栓塞)。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根据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SUA/Scr≤3.16,n=3520)、Q2组(3.16<SUA/Scr≤3.94,n=3280)、Q3组(3.94<SUA/Scr≤4.92,n=3270)、Q4组(SUA/Scr>4.92,n=3243)。截至随访结束,774例(5.8%)患者死亡,2064例(15.5%)患者复发脑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位于Q1~Q4的患者中,男性复发脑血管病的例数依次为302、375、408、337例,女性依次为99、125、169、249例;男性复发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261、314、345、283例,女性依次为90、101、142、205例;男性复发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154、191、214、183例,女性依次为58、52、45、31例;男性全因死亡的例数依次为165、128、131、88例,女性依次为57、63、62、80例;男性因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93、72、70、46例,女性依次为31、33、36、44例;男性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58、52、45、31例,女性依次为17、18、27、24例。调整多项混杂因素后,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690,95%CI=0.500~0.953,P=0.026);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脑梗死亚组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740,95%CI=0.578~0.947,P=0.017)。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全因死亡、因脑梗死死亡的影响因素(HR=0.575,95%CI=0.368~0.901,P=0.003;HR=0.610,95%CI=0.353~0.814,P=0.011)。SUA/Scr位于Q3、Q4相较于Q1是男性出院后死亡的影响因素(HR=0.656,95%CI=0.476~0.904,P=0.010;HR=0.582,95%CI=0.409~0.829,P=0.001)。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脑梗死亚组患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影响因素(HR=0.580,95%CI=0.386~0.873,P=0.007)。结论一定范围内,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升高对男性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低SUA/Scr与男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死亡和复发风险升高有关,但与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和心源性卒中复发和死亡无关。在女性患者中没有观察到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卒中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 复发 死亡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下载PDF
Incidence trend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from 1987 to 2011 in Sihui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South China: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被引量:49
4
作者 Li-Fang Zhang Yan-Hua Li +5 位作者 Shang-Hang Xie Wei Ling Sui-Hong Chen Qing Liu Qi-Hong Huang Su-Mei Cao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50-357,共8页
Introduction: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declining incidenc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have been observed in Chinese populations in Hong Kong,Taiwan,Los Angeles,and Singapore.A previou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 Introduction: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declining incidenc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have been observed in Chinese populations in Hong Kong,Taiwan,Los Angeles,and Singapore.A previou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NPC in Sihui County,South China remained stable until 2002,but whether age,diagnosis period,and birth cohort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NPC remains unknown.Methods:Age-standardized rates(ASRs) of NPC incidence based on the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were examined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in Sihui County from 1987 to 2011.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quantify the changes in incidence trends.A Poisson regression age-period-cohort model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ge,diagnosis period,and birth cohort on the risk of NPC.Results:The ASRs of NPC incidenc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ere 30.29/100,000 for males and 13.09/100,000 for females.The incidence of NPC remained stable at a non-significant 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of 0.2%for males and-1.6%for femal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eriod.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 change of 6.8%(95%confidence interval,0.1%-14.0%) was observed from 2003 to 2009 for males.The relative risk of NPC increased with advancing age up to 50-59 and decreased at ages >60 years.The period effect curves on NPC were nearly flat for males and females.The birth cohort effect curve for males showed an increase from the1922 cohort to the 1957 cohort and a decrease thereafter.In females,there was an undulating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risk from the 1922 cohort to the 1972 cohort.Conclusions:The incidence trends for NPC remained generally stable in Sihui from 1987 to 2011,with an increase from 2003 to 2009.The relative risks of NPC increased in younger fe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分析 中国人群 发病率 鼻咽癌 广东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龄期 回归分析
下载PDF
Measurement Error for Age of Onset in Prevalent Cohort Studies
5
作者 Yujie Zhong Richard J. Cook 《Applied Mathematics》 2014年第11期1672-1683,共12页
Prevalent cohort studies involve screening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from a population for disease, recruiting affected individuals, and pro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cohort of individuals to record the occurrence of dise... Prevalent cohort studies involve screening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from a population for disease, recruiting affected individuals, and pro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cohort of individuals to recor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related complications or death. This design features a response-biased sampling scheme since individuals living a long time with the disease are preferentially sampled, so naive analysis of the time from disease onset to death will over-estimate survival probabilities.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analyses of the resulting data can yield consistent estimates of the survival distribution subject to the validity of their respective model assumptions. The time of disease onset is retrospectively reported by sampled individuals, however, thi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measurement error.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the effect of measurement error in disease onset times in prevalent cohort studies, report on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effect in each framework of analysis, and describe likelihood-based methods to address such a measurement er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ease ONSET Time LEFT TRUNCATION Measurement ERROR model MISSPECIFICATION Prevalent cohort
下载PDF
中国青年何以自豪?——青年受教育程度与国家自豪感的关系演变(1995—2018年)
6
作者 毕文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共17页
文章基于1995—2018年世界价值观的中国调查数据,利用多层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以18—35岁青年为研究对象,分解出青年受教育程度对其国家自豪感影响在时期和队列变迁中的演变趋势。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中等学历青年的国家自豪... 文章基于1995—2018年世界价值观的中国调查数据,利用多层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以18—35岁青年为研究对象,分解出青年受教育程度对其国家自豪感影响在时期和队列变迁中的演变趋势。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中等学历青年的国家自豪感最强,高等学历青年次之,初等学历青年最弱。随着时期推移,我国青年总体上的国家自豪感呈“U形”变迁趋势,其中,1995—2012年的先降后升趋势主要与初等学历和中等学历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变化有关,而2018年达到最高点则主要与高等学历青年国家自豪感的加速提升有关。随着队列年轻化,青年国家自豪感呈现出“三个高峰”的趋势,并依次由初等学历、中等学历、高等学历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变化所引起。由此来看,在时期和队列变迁中,较低学历青年的规范性国家自豪感会随个人地位及其生活体验进行重构,而高等学历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则主要来自于对国家客观成就的理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豪感 青年受教育程度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胰腺癌发病率长期趋势分析
7
作者 尚卿 王小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33-243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人群胰腺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中国胰腺癌的防控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中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胰腺癌发病率相关数据,采用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提供的Joinpoin... 目的: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人群胰腺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中国胰腺癌的防控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中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胰腺癌发病率相关数据,采用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提供的Joinpoint软件计算胰腺癌年度百分比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来估计胰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的时间趋势,以及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工具评估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对胰腺癌发病率的独立效应。结果:中国胰腺癌发病率增幅高于美国,上升趋势明显高于美国,男性人群发病例数增长约3.4倍,女性约3.1倍。Joinpoint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AAPC为2.1%,男性为2.3%,女性为1.9%。中国与美国胰腺癌发病率的年龄效应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85~89岁年龄组时年龄效应最大;时期效应整体随着时期的推移而上升,中国呈明显变化趋势而美国几乎保持稳定;队列效应呈现先上升后波动式下降的趋势,中国男性胰腺癌发病率RR值增长最大。结论:中国人群胰腺癌发病率趋势显著上升,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需要重点加强我国55岁以上男性人群胰腺癌的相关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发病率 变化趋势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教育对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基于高校扩招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红梅 刘燕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5,F0003,共10页
在以多维性为贫困重要属性的后脱贫时代,高等教育减贫相较于其他扶贫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各省扩招政策强度差异和样本出生队列信息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 在以多维性为贫困重要属性的后脱贫时代,高等教育减贫相较于其他扶贫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各省扩招政策强度差异和样本出生队列信息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校扩招对个体陷入多维相对贫困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减贫的效果显著,高校扩招后直接受到政策影响的队列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17.6%。在改变关键变量度量方式后,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减贫效果依然稳健。高校扩招过程中为个体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提高了个体的非认知能力、非农就业的概率和社会资本,从而降低个体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但是,高校扩招的减贫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高校扩招对非农村人口、女性、父辈教育水平高的人群的减贫效应更大。因此,需更加注重不同群体在获得高质量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平,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减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多维相对贫困 出生队列 双重差分 减贫效果
下载PDF
case-cohort抽样下比例风险模型中参数的逆概率加权估计
9
作者 陈丽玲 韦程东 +3 位作者 唐璐薇 罗文婷 林玉婷 周昭君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4-61,共8页
case-cohort抽样作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有偏抽样设计,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该文将case-cohort抽样后得到的数据应用于比例风险模型中,通过使用逆概率加权方法修正在case-cohort抽样中协变量信息观测不完全且补充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分布... case-cohort抽样作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有偏抽样设计,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该文将case-cohort抽样后得到的数据应用于比例风险模型中,通过使用逆概率加权方法修正在case-cohort抽样中协变量信息观测不完全且补充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分布不相同带来的影响,并证明了逆概率加权后参数估计值的渐近性质.最后,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说明了case-cohort抽样下比例风险模型中参数的逆概率加权估计方法在理论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风险模型 case-cohort抽样 逆概率加权 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
下载PDF
2008-2022年徐州市艾滋病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莹 张培栋 +2 位作者 周志伟 柴菲菲 孙传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分析徐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趋势,并探讨年龄、时期及队列对其的影响,为有效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方法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徐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结果:2008-202... 目的:分析徐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趋势,并探讨年龄、时期及队列对其的影响,为有效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方法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徐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结果:2008-2022年徐州市艾滋病总人口和男性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13.93%[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13.93%,P<0.001]和18.78%(AAPC=18.78%,P<0.001);总人口和男性死亡率平均每年增长6.15%[年度变化百分比(APC)=AAPC=6.15%,P=0.001]和10.48%(AAPC=10.48%,P=0.001),女性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4.93%(APC=AAPC=-4.93%,P=0.016)。2008-2022年徐州市艾滋病总人口发病率纵向年龄曲线呈“J”形上升趋势,死亡率纵向年龄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期RR值均先上升后下降。队列效应显示男性发病风险峰值在2003-2007年出生的队列;女性发病风险峰值在1968-1972年出生的队列。总人口和男性死亡风险出生队列效应整体呈现平稳状态;女性出生队列死亡风险波动较小。结论:2008-2022年徐州市总人口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和死亡风险均高于女性。老年群体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风险较大,在2003-2007年出生的男性队列艾滋病发病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Joinpoint回归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发病率 死亡率 徐州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一楷 王耿 刘彩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601,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Joinpoint4.9.1.0软件基于GBD2019在1990-2019年归因于吸烟因素的中国食管癌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数据和国家人口数据,描述疾病负...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Joinpoint4.9.1.0软件基于GBD2019在1990-2019年归因于吸烟因素的中国食管癌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数据和国家人口数据,描述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归因于吸烟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的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值分别为-1.42%和-1.72%,女性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AAPC值分别为-3.26%和-3.70%,男性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AAPC值分别为-1.28%和-1.54%。归因于吸烟因素的年龄别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显示,各年龄段死亡率和DALY率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40~45岁段下降速度最快,死亡率和DALY率AAPC值分别为-3.05%和-3.04%,其次为45-49岁年龄段,AAPC值分别为-2.73%和-2.72%。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表明,年龄效应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死亡率和DALY率随年龄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时期效应显示归因于吸烟因素的中国食管癌死亡率随时期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除2005到2010时间组下降外其他时间段均随时期推进而上升;归因于吸烟因素的中国食管癌DALY率随时期增加则呈波动变化。队列效应显示归因于吸烟因素的中国食管癌死亡率和DALY率随出生队列的发展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990-2019年,归因于吸烟因素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存在性别差异,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对男性的相应健康教育,尤其是35~39岁等年龄段吸烟者的控烟教育,提高食管癌一级预防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吸烟 疾病负担 Joinpoint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兰兰 刘广超 +1 位作者 李小凡 郝建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34-1340,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及死亡随年龄、时期及队列的变化趋势,为白血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及死亡随年龄、时期及队列的变化趋势,为白血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990-2019年中国居民男性及女性发病率的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别为-0.35(P<0.01)和-0.98(P<0.01),男性及女性死亡率的AAPC分别为-1.53(P<0.01)和-2.28(P<0.01)。APC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发病及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先降低后升高,呈U型分布;时期发病风险随着时期的增加而上升,时期死亡风险则呈下降趋势;队列发病及死亡风险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1990-2019年全国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人群白血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受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影响较大,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我国白血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Joinpoint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13
作者 白金姝 秦丽岩 +4 位作者 史光忠 王锋 王福双 李瑞 赵江山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利什曼病发病率的影响,为中国利什曼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提取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利什曼病发病率的影响,为中国利什曼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提取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等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标化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中国利什曼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发病数从4487例减至904例,降幅79.85%;粗发病率从0.38/10万降至0.06/10万,降幅84.21%;标化发病率从0.37/10万降至0.08/10万,降幅78.38%。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利什曼病全人群、男性和女性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5.00%、-5.06%、-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65、-90.70、-90.82,P均<0.01)。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人群利什曼病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RR值从5.24降至0.23),随着时期的推移而降低(RR值从2.14降至0.67),越晚出生的队列其发病风险越小(RR值从7.86降至0.12)。结论1990—2019年我国利什曼病呈低度流行态势,利什曼病防治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对重点区域传播媒介的干预和高危人群的防护,以降低我国利什曼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病 发病率 Joinpoint回归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中国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预测研究——基于前瞻性队列 被引量:2
14
作者 巫元琴 刘艳艳 +13 位作者 程治远 尹春 张蔚 李娜 华宏昊 吴喜江 王玉峰 龙现珍 丁姣 史典 任晓宇 张德生 白亚娜 程宁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识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22702例受试者按7∶3被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15892)和验证集(n=6810)。采用Lasso-Cox回归构建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目的识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22702例受试者按7∶3被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15892)和验证集(n=6810)。采用Lasso-Cox回归构建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结果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并构建列线图。在训练集中,2、3、4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3、0.73。在验证集中,2、3、4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0.7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4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率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前瞻性队列
下载PDF
1990一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的口腔癌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亮亮 古建昌 +2 位作者 刘云 王晓岚 柳云霞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研究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的口腔癌死亡趋势变化。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及全球数据,采用死亡人数、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进行描述,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口腔癌死亡趋势,构建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 目的研究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的口腔癌死亡趋势变化。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及全球数据,采用死亡人数、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进行描述,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口腔癌死亡趋势,构建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定量评估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对死亡的独立影响。结果2019年中国口腔癌死亡人数9296例,较1990年增长309.7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全人群、男性呈增长趋势,女性保持不变。死亡率以平均每年4.23%的速度上升,2019年为0.65/10万,较1990年增长242.11%。死亡高发年龄段1990年集中在55~69岁,2019年后推至60~74岁。1990—2019年总体净偏移值为2.38%,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85~89岁达峰值8.36/10万,随时期推移呈现先降后升再降趋势,2010—2014时期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达最大1.64,出生队列效应RR值呈上升趋势,2000—2004年出生队列RR达最大2.95。结论中国归因于饮酒的口腔癌死亡负担逐年加重,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尤其男性是高危对象,年轻人群饮酒习惯和口腔健康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饮酒 死亡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中国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及2020~2030年预测
16
作者 张杰 丁祥龙 +3 位作者 龙妍 段朝晖 熊文婧 让蔚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流行特征及其原因,预测2020~2030年发病趋势,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数据库,用联结点回归模型分析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及年龄别发病率...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流行特征及其原因,预测2020~2030年发病趋势,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数据库,用联结点回归模型分析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及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0~2030年发病情况。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全人群、女性、男性2型糖尿病粗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粗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68%、1.65%、1.64%,标化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0.44%、0.16%、0.67%,年龄别发病率在15~44岁组段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5~29岁人群上升速度最快,其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1.63%;2020~2030年中国全人群、女性、男性标化发病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的标化发病率与粗发病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及15~44岁低年龄人群上升趋势较明显。2020~2030年间中国2型糖尿病标化发病率将不断下降,女性下降将较男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发病率 联结点回归模型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癌胚抗原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17
作者 雷理仪 刘玉萍 +3 位作者 童露瑶 姚晓琴 杨华 关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基于健康体检人群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度(2012年10月至2013年0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职工体检人群构建队列,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 目的:基于健康体检人群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度(2012年10月至2013年0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职工体检人群构建队列,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收集人口学特征、体质量指数(BMI)、CEA、MS及其组分指标,并在每年体检时进行随访,随访至2023年,根据CEA基线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计算不同性别、不同CEA基线水平分组及总体检人群MS的累积发病率,并以是否发生MS作为结局指标,以CEA水平作为观察指标,调整混杂因素后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EA水平与MS发病的关系。结果:全部研究对象累计随访41163人年,中位随访时间8年,随访期间发生MS病例680例,发病率为15.3%。不同CEA水平组体检人群在年龄、婚姻状况、吸烟、体育锻炼、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MS发病率,超重/肥胖、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的发病率均随着CEA四分位组水平的增加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分别为254.837、108.578、239.517、401.974、97.125,均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第2、3、4分位组体检人群MS发病的RR值随着CEA水平的升高而增高,在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aRR值随着CEA水平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仍然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EA与MS的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CEA水平的升高MS的发病风险也随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代谢综合征 队列研究 COX回归模型
下载PDF
2000—2030年中国胰腺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婧磊 柴长鹏 +3 位作者 王陈宇 李晓 李琎 申屠晨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分析2000—2019年中国胰腺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预测2020—2030年的发展趋势。方法 下载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国人群胰腺炎发病和死亡相关数据,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评估胰腺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 目的 分析2000—2019年中国胰腺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预测2020—2030年的发展趋势。方法 下载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国人群胰腺炎发病和死亡相关数据,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评估胰腺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胰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影响,利用R软件的“BAPC”包对2020—2030年中国人群胰腺炎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0—2019年,中国胰腺炎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年龄效应显示胰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队列效应显示2000—2019年胰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时期效应显示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胰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2030年,中国胰腺炎发病人数将继续上升,其中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预计略有上升,女性略有下降。结论 2000—2019年中国胰腺炎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2020—2030年胰腺炎发病人数可能上升,应重视饮酒等危险因素对胰腺炎流行病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肝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人群队列研究进展
19
作者 肖宇轩 李卓颖 +2 位作者 沈秋明 谢丽 项永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11-717,共7页
肝癌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重大的肿瘤疾病负担,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个体癌症发生的绝对风险。通过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在高危人群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筛查,这对肝癌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均具有重要作... 肝癌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重大的肿瘤疾病负担,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个体癌症发生的绝对风险。通过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在高危人群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筛查,这对肝癌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现有人群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中队列研究报道进行回顾,旨在探讨基于肝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的设计、预测因子和模型性能等关键问题,为未来更全面的肝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肝癌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统计模型
下载PDF
群组轨迹模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队列中的应用
20
作者 邹楷雯 王艳红 王丽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临床队列的纵向数据中,采用群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GBTM)可识别具有相似发展轨迹的个体,将其划分为不同轨迹组,揭示患者群体内部的异质性。本研究详细阐述GBTM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以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 临床队列的纵向数据中,采用群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GBTM)可识别具有相似发展轨迹的个体,将其划分为不同轨迹组,揭示患者群体内部的异质性。本研究详细阐述GBTM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以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多中心注册队列(CSTAR)数据为实例,采用GBTM方法识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2年随访期内SLEDAI-2K指标的不同发展轨迹,以期为临床队列预后研究中应用GBTM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轨迹模型 临床队列研究 预后研究 纵向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