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oke Content on Sintering Process of Chromium-contain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密 杨松陶 +1 位作者 JIANG Tao XUE Xiangx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The sintering of chromium-contain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using different coke contents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sintering pot test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mineralogical phas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 The sintering of chromium-contain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using different coke contents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sintering pot test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mineralogical phas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he coke content increased from 3.2% to 4.4%, the liquid phase and combustion zone thickness increased while the vertical sintering rate and ratio of sintered product decreased. In addition, the combustion ratio of exhaust gas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coke content, indicating that combustion zone temperature also increased, and the excessive the coke content in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is harmful. As the coke content increased, the magnetite, silicates, and perovskite contents of the sintered ore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ents of hematite and calcium ferrite of sintered ore decreased; drum strength decreased, and reduction degradation properties increased while reduction ability decreased. We found that the appropriate coke content for the sintering process is 3.6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ium-contain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sintered ore coke content mineralogical phases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catalyzing combustion of coke breeze on the energy saving in sinter process
2
作者 ZHU De qing,QIU Guan zhou,JIANG Tao,ZHU Bao jun (Department of Miner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4期234-238,共5页
The mechanism of additive ZC 1 for catalyzing combustion of coke breeze in sintering of iron ore fines was studied by using X ray Diffraction, TGA and GC(Gas Chromatographer), by which energy saving was achieved on si... The mechanism of additive ZC 1 for catalyzing combustion of coke breeze in sintering of iron ore fines was studied by using X ray Diffraction, TGA and GC(Gas Chromatographer), by which energy saving was achieved on sinter pot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cleavage planes is enlarged and the π electrons are re distributed because of the insertion of cations/molecules of ZC 1 into the cleavage planes of carbon , resulting in the weakening of C-C bond, improving the adsorption of oxygen and lowering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gasification of carbon from 25.8 kJ/mol to 18.9 kJ/mol , and the burning rate being increased and combustion residual reduced, all of which can lead to lower solid fuel consumption . Compared with the sintering test without addition of additives , the solid fuel consumption is reduced by 16.0%, meanwhile, the rate of finished sinter, the output of finished sinter and the tumbling index are increased by 2.03%, 7.0% and 3.71% , respectively, with incorporating 0.2% of additive ZC 1 in the sintering mixture,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catalyzing mechanism of ZC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ING coke breeze ADDITIVE catalyzing COMBUSTION ENERGY SAVING
下载PDF
NO_x reduction in the sintering process 被引量:6
3
作者 Yan-guang Chen Zhan-cheng Guo +1 位作者 Zhi Wang Gen-sheng 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A new process, NOx reduction with recycling flue gas and modifying coke breeze, was proposed.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coke breeze and recycled flue gas on NOx re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ter pot tests. The resul... A new process, NOx reduction with recycling flue gas and modifying coke breeze, was proposed.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coke breeze and recycled flue gas on NOx re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ter pot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x reduction rate is over 10wt% in the sintering of modified coke breeze, the effects of the additives on NOx reduction are: CeO2〉CaO〉K2CO3. The NOx reduc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amount of recycled flue gas, and is 22.35wt% in the sintering with recycling 30vol% of the flue gas. When 30vol% of the flue gas is recycled into the sintering of CeO2, CaO, and K2CO3 modified coke breeze, the NOx reduction rates are 36.10wt%, 32.56wt%, and 32.17wt%,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oxide flue gas coke breeze cerium oxide sinterING
下载PDF
Treatment of the wastewater from the sinter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4
作者 HOU Hongjuan LI Enchao YIN Tingting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3年第4期29-32,共4页
The limestone-gypsu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process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spread process in the world for sulfur removal. The swirl-jet-absorbing wet limestone-gypsum sintering FGD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The limestone-gypsu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process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spread process in the world for sulfur removal. The swirl-jet-absorbing wet limestone-gypsum sintering FGD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for sinter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and this process produces volumes of wastewater with various contaminants that requires treatment before disposal or reuse. In this study, the wastewater quality from three different sintering FGD systems at Baosteel Group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wastewater from power plant FGD. A treatment process wa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sintering FGD wastewater. After treatment with a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process, heavy metals in the sintering FGD wastewater were reduced to a level meeting the relevant emission standards ,but the pH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were too high, and a furth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needed. Due to certain similariti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sintering FGD wastewater and coking wastewater, it is entirely feasible to mix the pretreated sintering FGD wastewater into a biological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is entirely feasible to mix pretreated sintering FGD wastewater into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s used for coking wastewater from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ing FGD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coking wastewa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降低酒钢3号烧结机固体燃料消耗生产实践
5
作者 王忠有 保善山 +2 位作者 汪晶 申振国 马兴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针对酒钢3号烧结机固体燃料消耗偏高问题,通过开展工艺控制参数摸索试验,深入分析影响固体燃料消耗偏高因素理论,实施内、外配燃料质量配比为3∶7、稳定水碳、提高混合料温度、实现厚料层生产、治理烧结机漏风等多项措施后,烧结生产固... 针对酒钢3号烧结机固体燃料消耗偏高问题,通过开展工艺控制参数摸索试验,深入分析影响固体燃料消耗偏高因素理论,实施内、外配燃料质量配比为3∶7、稳定水碳、提高混合料温度、实现厚料层生产、治理烧结机漏风等多项措施后,烧结生产固体燃料消耗明显下降,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消耗 焦粉 烧结 混合料 工序能耗
下载PDF
首钢股份焦粉粒级优化实践
6
作者 贺道山 朱旺 +3 位作者 郑雅青 周建沣 翟登科 马怀营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68-71,78,共5页
为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优化烧结机参数,采用对辊+四辊破碎工艺替代原有对辊破碎工艺。通过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焦粉粒级+5 mm含量由20.16%降至9.45%,-3 mm粒级含量由62.98%增加至70.64%;烧结机参数得到优化,其中终点温度降低17.13℃... 为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优化烧结机参数,采用对辊+四辊破碎工艺替代原有对辊破碎工艺。通过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焦粉粒级+5 mm含量由20.16%降至9.45%,-3 mm粒级含量由62.98%增加至70.64%;烧结机参数得到优化,其中终点温度降低17.13℃,总管温度降低9.15℃;烧结矿产量提高140 t/d,转鼓强度提高1.24%,平均粒径提高0.45 mm,-10 mm粒级含量降低1.02%,燃耗降低0.72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粒级 四辊破碎 烧结矿 焦粉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应急处理焦炉烟气实践
7
作者 邵书东 程兵 +2 位作者 吴倩 王卓 郭会良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对钢铁企业焦炉烟气输送至烧结脱硫脱硝系统应急处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以完成烟气的处理,保障排放指标的完成,节约了焦炉烟气备用脱硫脱硝设施建设费用,攻克了烧结机烟气和焦炉烟气成分、系统处理量、中间参数控制... 对钢铁企业焦炉烟气输送至烧结脱硫脱硝系统应急处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以完成烟气的处理,保障排放指标的完成,节约了焦炉烟气备用脱硫脱硝设施建设费用,攻克了烧结机烟气和焦炉烟气成分、系统处理量、中间参数控制等技术难点;可在焦炉不停机停产的前提下进行焦炉脱硫脱硝系统定期维护或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烟气 烧结 脱硫脱硝
下载PDF
燃料燃烧特性及其对烧结烟气CO排放的影响
8
作者 钟庭梁 王延江 +3 位作者 佘雪峰 李晓海 田祥正 薛庆国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5,113,共10页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开展焦粉和洗精末的燃烧特性分析,随后通过烧结杯试验探究不同燃料结构和粒度分布下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烟气中CO排放的影响,从烧结CO生成机理分析出发,深入解析了固体燃料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固体碳的反应机制,阐...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开展焦粉和洗精末的燃烧特性分析,随后通过烧结杯试验探究不同燃料结构和粒度分布下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烟气中CO排放的影响,从烧结CO生成机理分析出发,深入解析了固体燃料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固体碳的反应机制,阐述了烧结燃料结构与粒度分布变化导致料层内部温度及氧势变化对燃料燃烧产生CO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洗精末比例的逐渐提高,烟气中CO体积分数逐渐上升,尤其在洗精末配比超过50%后,CO体积分数由2.12%显著上升到2.60%,燃料粒级分布改善后烟气中的CO体积分数有较明显的下降,降幅约为39.5%。因此,适当的增加烧结燃料中洗精末的配比再配合燃料粒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烧结烟气中C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 燃烧特性 烧结烟气 CO 热重分析 焦粉 洗精末
下载PDF
预氧化对焦炉用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9
作者 孟红涛 马龙斌 刘鑫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5,250,共5页
为改善焦炉用碳化硅材料的抗氧化性,以碳化硅颗粒(2.5~1.43、1.43~0.5、0.5~0.088 mm)及细粉(≤0.088 mm)、单质硅粉(≤0.088 mm)、氧化铝微粉(≤0.044 mm)、SiO_(2)微粉(≤1μm)为原料,木质素为结合剂,于1420℃保温10 h氮化烧成SiAlON-... 为改善焦炉用碳化硅材料的抗氧化性,以碳化硅颗粒(2.5~1.43、1.43~0.5、0.5~0.088 mm)及细粉(≤0.088 mm)、单质硅粉(≤0.088 mm)、氧化铝微粉(≤0.044 mm)、SiO_(2)微粉(≤1μm)为原料,木质素为结合剂,于1420℃保温10 h氮化烧成SiAlON-SiC、Si_(2)N_(2)O-SiC和Si_(3)N_(4)-SiC耐火材料试样,再分别经650、850、1050、1250℃保温5 h预氧化。研究预氧化对氮化后试样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较低温度(≤850℃)下,Si_(3)N_(4)-SiC材料的抗氧化性优于SiAlON-SiC与Si_(2)N_(2)O-SiC材料的,在850~1250℃时,SiAlON-SiC材料的抗氧化性最好。2)3种氮化后试样中,经1250℃预氧化后SiAlON-SiC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4%,抗氧化性最优,因为氧化后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层,可以降低显气孔率从而提高抗氧化性。3)在焦炉换热器方面,850℃以下区域选择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850℃以上区域选择赛隆结合碳化硅材料;在焦炉脱硝管方面,选择赛隆结合碳化硅材料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碳化硅 氮化烧结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三钢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实例与探讨
10
作者 徐礼都 《福建冶金》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余热发电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厂主要利用烧结、焦化和炼钢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气、烟气和蒸汽等能源,并将其通过一定工艺转换为电能。余热发电相对于传统发电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充分实现二次能源的利用,提高能... 余热发电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厂主要利用烧结、焦化和炼钢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气、烟气和蒸汽等能源,并将其通过一定工艺转换为电能。余热发电相对于传统发电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充分实现二次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损耗,而且能够显著节约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余热发电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在推动中国的节能降耗、环境维护以及持久发展策略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文详细描绘了干熄焦烧结余热发电工程中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三钢”)所采用的凝汽式余热发电机的独特技术,以及通过复合余热能源实现的高效发电,并对该工程的具体运作及成功案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烧结 焦化 炼钢 二次能源利用
下载PDF
烧结烟气制酸中二级动力波装置优化设计
11
作者 金呈虎 阚明亮 +1 位作者 魏瑞瑞 于恩斌 《一重技术》 2024年第2期8-9,共2页
针对烧结烟气制酸中电除雾频繁出现故障和成品酸颜色变差等问题,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故障率,提高装置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强度,保证检修安全。
关键词 活性焦 硫酸生产 烧结烟气 净化技术
下载PDF
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诊断及治理
12
作者 回新冬 赵华涛 +1 位作者 杜屏 张少波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151℃的状况,基于铁前一体化管控平台,采用大数据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炉芯温度对高炉操作参数变化响应的滞后周期为3~5天,造成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烧结矿质量的异常波动,二是... 针对沙钢5800m^(3)高炉炉芯温度异常下降151℃的状况,基于铁前一体化管控平台,采用大数据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炉芯温度对高炉操作参数变化响应的滞后周期为3~5天,造成炉芯温度异常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烧结矿质量的异常波动,二是高炉布料矩阵调整后边沿矿焦比的显著降低。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控制人炉碱金属负荷、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及规范高炉出铁作业等治理措施,5800m高炉整体人炉碱金属负荷降低至2.88kg/t,炉芯温度止跌回升,从最低227℃上升到45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芯温度 烧结矿 碱金属负荷 边沿矿焦比
下载PDF
兴澄特钢烧结全流程减排生产实践
13
作者 罗凯成 徐彩龙 +2 位作者 李金辉 邓军平 于阳 《河北冶金》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烧结作为长流程钢铁行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会排放出大量的含有SO_(2)、NO_(x)、粉尘等污染物的烟气,是钢铁行业环境治理的重要对象。兴澄特钢烧结分厂秉承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理念,在烧结全流程中通过控制高硫... 烧结作为长流程钢铁行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会排放出大量的含有SO_(2)、NO_(x)、粉尘等污染物的烟气,是钢铁行业环境治理的重要对象。兴澄特钢烧结分厂秉承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理念,在烧结全流程中通过控制高硫精粉比例,配加全焦粉和氧化铁皮,从源头上减少SO_(2),NO_(x)的生成;通过减少设备漏风、防止内循环系统的串风振动、改进脱硫脱硝烟温换热器,控制烟气中的氧含量;将碱度控制在1.9以上,保持高碱度烧结,控制焦粉中小于0.5 mm的粒度比例,并积极利用烟气内循环系统,减少烧结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采用电除尘和活性焦一体化脱除系统,从末端完成污染物的控制,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排放指标分别为4 mg/m^(3)、41 mg/m^(3)和2 mg/m^(3),全部达到了国家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减排 全流程 末端治理 活性焦 焦粉
下载PDF
Ni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明智 张秋林 +1 位作者 张腾飞 王一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27-3033,3039,共8页
由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将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合成气,因此近二十年以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Ni基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成本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Ni基催化剂分为负载型... 由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将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合成气,因此近二十年以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Ni基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成本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Ni基催化剂分为负载型和非负载型两大类分别综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针对反应条件下的Ni基催化剂因积炭和烧结引起的失活问题,本文介绍了引起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并概括了抑制失活并提升Ni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5条途经,包括选择性钝化活性金属、增强Ni颗粒分散性、控制催化剂的酸碱性、减小Ni颗粒的尺寸以及提高Ni颗粒稳定性。最后指出,设计和制备颗粒小而且稳定的催化剂是同时解决催化剂积炭和烧结两大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重整 催化剂 积炭 烧结 稳定性
下载PDF
生沥青焦颗粒尺寸对自烧结石墨块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红超 何钊 +2 位作者 郭晓慧 连鹏飞 刘占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由不同颗粒尺寸(5.1、3.1和1.9μm)的生沥青焦制得3种自烧结石墨块体,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表征。石墨块体的结构和性能随着生焦颗粒尺寸的减小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石墨块体的密度、机械强度、肖氏硬度和热膨胀系数随着生焦颗粒尺寸的减... 由不同颗粒尺寸(5.1、3.1和1.9μm)的生沥青焦制得3种自烧结石墨块体,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表征。石墨块体的结构和性能随着生焦颗粒尺寸的减小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石墨块体的密度、机械强度、肖氏硬度和热膨胀系数随着生焦颗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石墨化度、晶粒尺寸、热导率、平均孔径和孔隙率随着生焦平颗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石墨块体的平均孔径均在纳米尺度,能有效地阻隔熔盐浸渗而应用于熔盐反应堆中。此外,石墨块体因其密实结构和相对优异的机械性能,在密封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自烧结石墨块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与生焦颗粒尺寸关系密切,并讨论了生焦颗粒尺寸对石墨块体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及石墨块体微观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沥青焦 自烧结性能 颗粒尺寸 微观结构和性能 石墨块体
下载PDF
载镍活性炭低温脱硫及其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帮福 耿朝阳 +4 位作者 施哲 丁跃华 张桂芳 周晓雷 刘兰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活性炭负载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脱硫性能。为研发适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低温脱硫的活性炭,以椰壳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镍浸渍法制备载镍活性炭,使用模拟烧结烟气开展了炭基和载镍(0.5%、1%、2%、3%、4%)活性炭(0.5Ni/AC、1Ni/AC... 活性炭负载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脱硫性能。为研发适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低温脱硫的活性炭,以椰壳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镍浸渍法制备载镍活性炭,使用模拟烧结烟气开展了炭基和载镍(0.5%、1%、2%、3%、4%)活性炭(0.5Ni/AC、1Ni/AC、2Ni/AC、3Ni/AC、4Ni/AC)脱硫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炭基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炭基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时,炭基活性炭脱硫效果最好,反应温度越低对物理吸附越有利,反应温度越高对化学吸附越有利;分析表明炭基脱硫机理为SO_2、O_2和H_2O被活性炭吸附成为吸附态,主要在微孔条件下形成硫酸。载镍活性炭脱硫反应温度、空速和SO_2入口质量分数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1Ni/A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率,其保持100%脱硫率的时间长达120 min;脱硫剂的脱硫率随空速的升高而不断下降,低空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O_2的入口质量分数在0.1%~0.3%时,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分析脱硫前后催化剂表征结果可知,脱硫反应后会在活性炭孔表面出现大量脱硫产物,堵塞了活性炭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中断了催化剂脱硫反应链。当焙烧温度大于900℃时,镍全部以单质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中;600~800℃焙烧温度条件下,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镍的主要存在形态为Ni O。当Ni的负载量为1%时,脱硫剂具有最好的脱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烟气低温脱硫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烧结烟气 催化剂 脱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烷干气重整镍基复合结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鹏 张晴 +1 位作者 刘静 高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1-941,共11页
甲烷干气重整反应能够实现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转化利用,其反应产物合成气可以通过费托反应进一步生产液态燃料,该反应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是推动甲烷干气重整工业化的关键。镍基复合结构催化剂因其与贵金... 甲烷干气重整反应能够实现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转化利用,其反应产物合成气可以通过费托反应进一步生产液态燃料,该反应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是推动甲烷干气重整工业化的关键。镍基复合结构催化剂因其与贵金属催化剂相媲美的催化活性和低廉的工业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镍基催化剂存在高温下长时间反应后碳沉积和金属组分烧结所导致的失活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工业应用和干气重整化工的发展。本文从镍基复合结构催化剂的成分、结构、制备方法及模拟计算设计等方面出发,介绍了改进镍基催化剂活性、抗积碳和抗烧结性能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最新的原子催化以及原位表征等研究进展对干气重整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气重整 镍基催化剂 抗积碳 金属组分烧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锌对炼铁炉料冶金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毕学工 竺龙 +1 位作者 李九林 周进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采用醋酸锌水溶液浸泡加锌的方法制备不同含锌量的烧结矿和焦炭试样,并对烧结矿试样进行低温还原粉化率及还原性指标的测试,对焦炭试样进行CO2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含锌量的增加,烧结矿的RDI+3.15和RDI+6.3减小而RDI... 采用醋酸锌水溶液浸泡加锌的方法制备不同含锌量的烧结矿和焦炭试样,并对烧结矿试样进行低温还原粉化率及还原性指标的测试,对焦炭试样进行CO2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含锌量的增加,烧结矿的RDI+3.15和RDI+6.3减小而RDI-0.5明显增大,间接还原速率和RI降低,焦炭的CRI增高而CSR降低,烧结矿中锌含量的增加使其低温还原粉化性和还原性变差,同时焦炭中锌含量的增加使其热性能变差;与喷洒ZnSO4水溶液加锌方法相比,采用醋酸锌水溶液浸泡加锌方法能更准确地确定ZnO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料 烧结矿 焦炭 锌负荷 冶金性能
下载PDF
兰炭作烧结燃料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韬 张建良 +4 位作者 王喆 祁成林 贾建军 李刚 王润博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3,38,共5页
通过烧结杯试验对兰炭作烧结燃料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探索了兰炭替代比例和粒度对烧结生产能量利用和烧结矿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烧结参数下,用兰炭作燃料对烧结矿质量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兰炭粒度过小时,则会造成烧... 通过烧结杯试验对兰炭作烧结燃料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探索了兰炭替代比例和粒度对烧结生产能量利用和烧结矿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烧结参数下,用兰炭作燃料对烧结矿质量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兰炭粒度过小时,则会造成烧结矿质量下降;通过适当调整烧结参数,兰炭可以满足烧结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试验 兰炭 替代比例 粒度 烧结矿质量
下载PDF
我国炼铁工艺技术的进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沙永志 滕飞 曹军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对我国近10年来球团、烧结、焦炭及高炉的生产状况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进步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炼铁工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炉 球团 烧结 焦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