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大鼠mTOR、α-SMA、Col-Ⅰ蛋白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根生 马鸿斌 +3 位作者 魏锦慧 何彩苹 翟书玲 马海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7-172,183,共7页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相关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影响,探讨萆薢分清颗粒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相关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影响,探讨萆薢分清颗粒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构建肾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及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3.12 mL/(kg·d)、6.56 mL/(kg·d)、3.28 mL/(kg·d)萆薢分清颗粒溶液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2.62 m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末次灌胃结束后检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24 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mTOR、α-SMA、Col-Ⅰ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脏发生明显纤维化病变;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萆薢分清高、中剂量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纤维化病变较轻;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萆薢分清颗粒可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保护残存肾功能,机制可能与下调mTOR、α-SMA、Col-Ⅰ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 肾纤维化 大鼠 萆薢分清颗粒 雷帕霉素靶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型胶原
下载PDF
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兔MMP-9、TIMP-1、TGF-β_(1)和COL-Ⅰ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阮磊 黄博 +4 位作者 王兰兰 薛惠天 孙梦龙 段苗苗 彭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514-2518,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㨰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成... 目的观察推拿㨰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㨰法对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㨰法组,每组5只。使用自制改良重力锤打击装置对模型组和推拿㨰法组家兔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推拿㨰法组家兔于造模成功后第7天给予法干预,滚动频率140次/min,2次/d,3 min/次,连续干预3 d。干预结束后第3天进行取材,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股四头肌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肌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细胞边界模糊,间隙显著增宽,结缔组织增多,炎细胞浸润明显;推拿㨰法组肌细胞结构相对完整,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减少。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肌纤维形态多样且不规整,间隙增宽,部分肌纤维融合成片状,胶原纤维沉积明显;推拿㨰法组肌纤维结构、形态变化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家兔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推拿㨰法组家兔股四头肌组织中MMP-9、TIMP-1、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推拿㨰法能通过下调MMP-9、TIMP-1、TGF-β_(1)、COL-Ⅰ的表达,抑制胶原蛋白沉积,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降平衡,进而抑制骨骼肌纤维化,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㨰法 骨骼肌钝挫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型胶原蛋白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骼肌急性拉伤修复过程中MHC-Ⅱ,COL-Ⅰ、COL-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廖远朋 矫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离心运动、向心运动)对骨骼肌拉伤愈合过程中肌肉再生和纤维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C组,n=8)、即刻组(IM组,n=8)、第1周组(1W组,n=8)、自然愈合组(NC组,n=32)、向心运动组(CE... 目的: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离心运动、向心运动)对骨骼肌拉伤愈合过程中肌肉再生和纤维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C组,n=8)、即刻组(IM组,n=8)、第1周组(1W组,n=8)、自然愈合组(NC组,n=32)、向心运动组(CE组,n=32)、离心运动组(EE组,n=32)。造成腓肠肌急性拉伤模型1周后,对CE组、EE组分别进行为期4周的向心和离心训练。IM组造模即刻、1W组造模后7天、BC组造模后18天取材;其余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随机选择8只大鼠取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腓肠肌Ⅱ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及Ⅰ、Ⅲ型胶原(COL-Ⅰ和COL-Ⅲ)水平。结果:损伤恢复的各个阶段,CE组MHC-Ⅱ水平较NH组和EE组高,并且恢复速度较快,而COL-Ⅰ和COL-Ⅲ水平较NH组和EE组低;EE组MHC-Ⅱ水平较NH组和CE组低,COL-Ⅰ水平较NH组低但高于CE组;COL-Ⅲ水平高于CE组和NH组。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急性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影响不同,向心运动能有效促进损伤骨骼肌MHC-Ⅱ合成,从而加快骨骼肌再生,离心运动对MHC-Ⅱ合成的影响不明显。运动通过减少COL-Ⅰ表达和合成来抑制骨骼肌的纤维化,向心运动作用比离心运动更加明显。在损伤修复早期,COL-Ⅲ水平提高,使骨骼肌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力学稳定性,有利于损伤后功能的快速代偿,而后期COL-Ⅲ水平持续增高可能促进和延长骨骼肌的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拉伤 离心运动 运动康复 MHC-Ⅱ col-ⅰ col-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急性拉伤修复过程中MHC-Ⅱ和COL-Ⅰ、COL-Ⅲ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廖远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骨骼肌急性拉伤修复过程中MHC-Ⅱ和COL-Ⅰ、COL-Ⅲ的变化,了解拉伤愈合过程中肌纤维再生过程及纤维化过程。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即刻组、第1、2、3、4、5周组,造成腓肠肌急性拉伤模型后对各组进行取材并检测...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骨骼肌急性拉伤修复过程中MHC-Ⅱ和COL-Ⅰ、COL-Ⅲ的变化,了解拉伤愈合过程中肌纤维再生过程及纤维化过程。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即刻组、第1、2、3、4、5周组,造成腓肠肌急性拉伤模型后对各组进行取材并检测MHC-Ⅱ和COL-Ⅰ、COL-Ⅲ。结果:MHC-Ⅱ水平第1周降到最低,第2周开始增加,第3周恢复正常;Col-Ⅰ水平第1周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加,在第3周超过正常,持续到第5周;Col-Ⅲ从第1周开始上升,第3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结论:骨骼肌急性拉伤后,骨骼肌的再生过程约在损伤1周后开始,伤后3周达到高峰,并持续5周以上。纤维化过程在损伤后1周以内开始,并持续到5周以后。其中Col-Ⅲ的水平恢复早;Col-Ⅰ的恢复较晚,但在高水平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拉伤 MHC-Ⅱ col-ⅰ col-
下载PDF
红花水煎液内服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欢欢 吕军影 +2 位作者 黄李平 严煜林 何雪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观察红花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抗皮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硬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模型组)、青霉胺、低中高不同剂量红花水煎液内服治疗硬皮小鼠,共28 d。对照组小鼠背... 目的观察红花对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抗皮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硬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模型组)、青霉胺、低中高不同剂量红花水煎液内服治疗硬皮小鼠,共28 d。对照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并测量真皮厚度,免疫组化检测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结果造模各组硬皮小鼠真皮厚度增厚,纤维增粗、膨大,数量增多,排列紊乱,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降低,模型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和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青霉胺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水煎液内服可降低硬皮小鼠皮肤COL-Ⅰ、COL-Ⅲ的表达,从而改善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皮肤纤维化 col-ⅰ col-
原文传递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影响体外培养大鼠MsC增殖、产生Col-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翟文生 杨濛 +5 位作者 李广 张建 张霞 郭庆寅 黄岩杰 丁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9-50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 C)增殖、生成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Ms C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Ⅰ的含量。结果各类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s C增殖、减少Col-Ⅰ的...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 C)增殖、生成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Ms C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Ⅰ的含量。结果各类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s 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化瘀组与清热组作用强于益气组,中药复方组作用强于雷公藤组。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后的各类中药均能抑制Ms 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益气化瘀清热方 含药血清 col-ⅰ
原文传递
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_1、α-SMΑ、CTGF及Col-Ⅰ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符逢春 刘百祥 +3 位作者 简维雄 刘彬 林辉 刘起胜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12期134-135,146,共3页
目的: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和肾安冲剂大剂量组、泼尼松加缬沙坦组。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各... 目的: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和肾安冲剂大剂量组、泼尼松加缬沙坦组。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8、12、16周末分批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α-SMA、CTGF和Col-Ⅰ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Col-Ⅰ、CTGF和α-SMA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且以肾安冲剂大剂量组最显著。结论:肾安冲剂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Col-Ⅰ、CTGF和α-SMΑ的表达而抑制ECM的合成,从而达到延缓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安冲剂 阿霉素肾病 TGF-β1 α-SMA、CTGF、col-ⅰ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黄芪对HSC—T_6细胞Col-I、TIMP1mRNA影响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雪梅 阴宏 +3 位作者 马红 王爱民 贾继东 王宝恩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1期99-100,共2页
观察黄芪对HSC—T6细胞I型胶原 (Col-I)、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用黄芪 0 .5mg/ml、1.0mg/ml浓度作用于HSC—T6细胞 4 8h ,以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 -I、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提示黄... 观察黄芪对HSC—T6细胞I型胶原 (Col-I)、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用黄芪 0 .5mg/ml、1.0mg/ml浓度作用于HSC—T6细胞 4 8h ,以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 -I、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提示黄芪 0 .5mg/ml、1.0mg/ml浓度HSC—T6细胞Col-ImRNA表达水平为 2 .5± 0 .71、1.5±0 .0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TIMP1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 4 .0 0± 0 .0 1、4 .0 0± 1.4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指出黄芪可明显降低HSC—T6细胞Col-ImRNA表达水平 ,而对TIMP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HSC-T6 col-ⅰ MRNA表达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Ⅰ型胶原/聚乙烯醇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长傧 王富友 +3 位作者 封德红 陈加荣 熊娟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07-2111,共5页
目的检测Ⅰ型胶原(Col-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为10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5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空白对照、阳性对照4个组,MTT法测定各组... 目的检测Ⅰ型胶原(Col-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为10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5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空白对照、阳性对照4个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在1、2、3、4、5、6、7 d的光密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判定细胞毒性的级别;直接接触共培养L-929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Col-Ⅰ/PVA共聚纺丝上的生长情况;将Col-Ⅰ/PVA共聚纺丝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分别植入昆明小鼠皮下,于术后1、3、9周取标本大体观察包膜情况,HE、Mallory三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MTT法:2个实验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增殖率均为90%~123.61%,Col-Ⅰ/PVA共聚纺丝的细胞毒性评级为0~Ⅰ级;直接接触法:细胞与Col-Ⅰ/PVA共聚纺丝直接接触共培养,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并附着生长。皮下植入的Col-Ⅰ/PVA共聚纺丝和PET纤维在1、3、9周均有包膜形成,且随时间的延长包膜透明度增高,包膜周围炎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随时间的延长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Col-Ⅰ/PVA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细胞毒性和组织相容性均在临床应用的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ⅰ/PVA共聚纺丝 生物相容性 组织相容性 成纤维细胞 小鼠
下载PDF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对肾纤维化梗阻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均 曹轶璇 +2 位作者 王冬 阳小敏 周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颗粒剂配伍1∶1组(简称颗粒配伍组)、黄芪丹参组分配伍1∶1组(简称组分配伍组)。各组手术后第15天取出梗阻侧肾脏,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24h,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制成石蜡切片。部分进行HE、Masson病理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各组肾脏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现一致,均以模型组最明显;表达最轻的为福辛普利组及组分配伍组。结论:UUO大鼠肾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黄芪 丹参 有效成分 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燕 陈航 +3 位作者 贾海红 袁爱军 袁鲁亮 王茹欣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09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B组)、UUO+红花黄色素治疗组(C...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B组)、UUO+红花黄色素治疗组(C组),各15只。C组红花黄色素5 mg/kg.d,造模术前1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各组术后10 d处死大鼠,处死后取术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B组、C组可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C组与B组相比,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较轻。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组与B组相比TGF-β1、ColⅠ表达减少(P<0.01)。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Ⅰ型胶原合成的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肾间质纤维化 TGF-Β 型胶原
下载PDF
复方861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阴赪宏 马红 +1 位作者 马雪梅 王宝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1-23,共3页
观察复方 86 1含药血清对HSC T6细胞Ⅰ型胶原 (CoL Ⅰ )、Ⅲ型胶原 (CoL Ⅲ )mRNA表达影响。以不同剂量复方 86 1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 ,作用HSC T6细胞 4 8h ,应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的影响... 观察复方 86 1含药血清对HSC T6细胞Ⅰ型胶原 (CoL Ⅰ )、Ⅲ型胶原 (CoL Ⅲ )mRNA表达影响。以不同剂量复方 86 1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 ,作用HSC T6细胞 4 8h ,应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方 86 10 5、1.0、2 .0、6 .0g kg等不同剂量含药血清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因此 ,复方 86 1可降低HSC T6细胞CoL Ⅰ、CoL ⅢmRNA表达水平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 Ⅲ型胶原 mRNA 复方861 HSC-T6细胞 逆转录PCR 抗肝纤维化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嵘峰 郑伟达 +4 位作者 张莉娟 史美娜 陈治新 黄月红 王小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ColⅠ和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8只)、CCl4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3组,于造模第7周和第11周分别随机选取一批大鼠... 目的:探讨外源性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ColⅠ和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8只)、CCl4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3组,于造模第7周和第11周分别随机选取一批大鼠,分离肝星状细胞并提取总RNA,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lⅠ和ColⅢ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C组ColⅠ和ColⅢmRNA的表达增加并呈增强趋势(与N组比较,P<0.01;与第7周比较,ColⅠP<0.01;ColⅢP<0.05)。造模第7周,Ⅰ组ColⅢmRNA的表达量低于C组(P<0.01);造模第11周,两种胶原Ⅰ组的表达量均进一步下降(与C组比较,P<0.01;与第7周比较,ColⅠP<0.05;ColⅢP<0.01),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肝星状细胞内ColⅠ和ColⅢmRNA的表达增加,外源性IL10能显著降低两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大鼠 白细胞介素-10/药效学 、Ⅲ型胶原 逆转录PCR 大鼠肝星状细胞 实验性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0 胶原表达
下载PDF
抗硬化复方对硬皮小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凯 屠文震 《四川中医》 2010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探讨抗硬化复方抗博莱霉素所致小鼠皮肤硬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硬皮小鼠动物模型:博莱霉素(BLM)200μg/ml每日于C3H小鼠背部(剃毛后)皮下注射,连续3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硬皮小鼠模... 目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探讨抗硬化复方抗博莱霉素所致小鼠皮肤硬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硬皮小鼠动物模型:博莱霉素(BLM)200μg/ml每日于C3H小鼠背部(剃毛后)皮下注射,连续3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硬皮小鼠模型皮肤中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的表达,观察抗硬化复方对硬皮小鼠皮肤Ⅰ、Ⅲ型胶原和TGF-β1表达的影响。53只C3H鼠分成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造模对照组;③早服中药组,造模同时服用中药;④中药组,造模成功后服中药;⑤西药组,造模成功后服青霉胺;⑥中西药合用组。比较研究上述指标在各组中的变化,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抗硬化复方能对抗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皮肤硬变,早服中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小鼠皮肤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指数均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小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早服中药组及中西药合用组效果尤佳。早服中药组、中药组及中、西药合用组小鼠皮肤TGF-β1、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指数又明显低于西药组小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抗硬化复方能有效抑制硬皮小鼠皮肤中Ⅰ型胶原、Ⅲ胶原的合成,有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小鼠模型型胶原 Ⅲ胶原中药复方
下载PDF
愈创汤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瘢痕组织的疗效及其对胶原Ⅰ和胶原Ⅲ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大香 朱虹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32-634,639,共4页
目的:探究愈创汤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瘢痕组织的疗效及其对胶原Ⅰ(Collagen-Ⅰ)、胶原Ⅲ(Collagen-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 目的:探究愈创汤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瘢痕组织的疗效及其对胶原Ⅰ(Collagen-Ⅰ)、胶原Ⅲ(Collagen-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愈创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ollagen-Ⅰ/Collagen-Ⅲ比值,对治疗前后肛门功能采用wexner评分进行评价,并记录不同时间愈合情况,同时检测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Collagen-Ⅰ/Collagen-Ⅲ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7 d、14 d后EG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 d后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14 d Collagen-Ⅰ/Collage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d、14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67%比48.67%,85.05%比6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wexner评分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稀便、干便、气体、需衬垫、改变生活方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常规处理愈合时间较长,加用愈创汤能够改善肛门功能,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可能与增加创面瘢痕组织EGF,调控Collagen-Ⅰ、Collagen-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汤 肛瘘术 创面瘢痕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Ⅲ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丹芍化纤胶囊抗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崇 韦小瑜 +3 位作者 吴亚芸 李诚秀 杨勤 程明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6-688,共3页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丹芍化纤胶囊 TGF-Β1 CTGF col-ⅰ
下载PDF
木疏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萍 邵泽勇 +1 位作者 刘春 程留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79-584,66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木疏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木疏胶囊抗肝纤维化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治疗组。40%CCl4油溶液诱导大鼠... 目的通过观察木疏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木疏胶囊抗肝纤维化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治疗组。40%CCl4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各组TGF-β1,α-SMA,col-Ⅰ,col-Ⅲ基因表达。结果 40%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理观察证实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各指标PCR产物均显著降低(P<0.01),木疏胶囊预防组分别与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显示TGF-β,α-SMA,col-Ⅰ,col-Ⅲ基因表达的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木疏胶囊治疗组分别与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TGF-β,α-SMA,col-Ⅰ,col-Ⅲ基因表达的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木疏胶囊预防和治疗用药均可使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α-SMA、Col-Ⅰ、Col-Ⅲ基因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疏胶囊 肝纤维化 TGF-Β1 Α-SMA col-ⅰ col-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地耳草总黄酮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雪萍 刘伟伟 +2 位作者 刘兴隆 赵静 高永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1-24,127,共5页
目的:观察地耳草总黄酮对肾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地耳草总黄酮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模型,ELISA检测血清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 目的:观察地耳草总黄酮对肾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地耳草总黄酮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模型,ELISA检测血清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致炎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结果:地耳草总黄酮各剂量组IL-1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地耳草总黄酮高、中剂量组IL-2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地耳草总黄酮各剂量组bFGF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地耳草总黄酮高中剂量组Col-Ⅰ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地耳草总黄酮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相关因子bFGF和TNF-α和炎症细胞因子IL-2的分泌,降低Col-Ⅰ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系膜和基质的增生,改善肾小管病变,进而缓解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耳草总黄酮 肾纤维化 纤维化因子 炎症细胞因子 col-ⅰ
下载PDF
木疏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萍 程留芳 +1 位作者 邵泽勇 刘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木疏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木疏胶囊治疗组、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鳖甲... 目的观察木疏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木疏胶囊治疗组、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鳖甲软肝片治疗组。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胶原蛋白Ⅲ(Col-Ⅲ)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CD4、CD8水平。结果各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组织学明显改善。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与鳖甲软肝片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α-SMA,Col-Ⅰ、Col-Ⅲ表达显著降低(α-SMA0.40±0.02vs0.64±0.04、0.51±0.05vs0.70±0.04,Col-Ⅰ0.82±0.14vs0.95±0.05、0.73±0.14vs1.04±0.14,Col-Ⅲ0.37±0.02vs0.59±0.03、0.45±0.04vs0.56±0.05,P<0.05,P<0.01),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CD436.42±7.45、34.57±5.03vs28.0±5.07,CD4/CD81.90±0.41、1.81±0.28vs1.47±0.19,P<0.01),木疏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与鳖甲软肝片组比较,CD4、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木疏胶囊预防和治疗用药均可使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NF-α、α-SMA、Col-Ⅰ、Col-Ⅲ基因表达下降,升高CD4、CD4/CD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木疏胶囊 TNF-α Α-SMA col-ⅰ col- CD4 CD8 CD4/CD8
下载PDF
温莪术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睿轩 程锦国 《浙江中医杂志》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Ⅰ(Col-Ⅰ)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6组:正常血清组、TGF-β1诱导模型组、洛汀新组、温...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Ⅰ(Col-Ⅰ)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6组:正常血清组、TGF-β1诱导模型组、洛汀新组、温莪术高剂量组、温莪术中剂量组、温莪术低剂量组。其中温莪术及洛汀新以含药血清方式给药,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莪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适合的药物作用范围。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ol-ⅠmRNA、F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出现肥大、拉长,显现梭形,并且使Col-Ⅰ、FN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浓度温莪术后,细胞的形态接近于正常细胞,Col-Ⅰ、FN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呈现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温莪术可抑制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并且出现Col-Ⅰ、FNmRNA表达的升高,并且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TGF-Β1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FNmRNA col-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