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11月7—9日辽宁省极端雨雪天气分析
1
作者 高清源 金巍 +4 位作者 高清泉 徐庆喆 田璐 刘冬霞 韩国敬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格点资料,对2021年11月7—9日辽宁省极端雨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为此次极端雨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强的冷暖气流交汇,... 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格点资料,对2021年11月7—9日辽宁省极端雨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为此次极端雨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强的冷暖气流交汇,是产生极端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高低空急流耦合和高空辐散抽吸作用,配合东北冷涡动力抬升作用,暖湿低空急流沿冷垫爬升,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暖湿急流为此次极端雨雪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暖湿急流的增强对应水汽辐合作用增强,配合低层冷垫和东北冷涡的动力抬升作用,对降雪有明显增幅作用;地面辐合线沿地形分布,触发了此次极端强降雪天气。地形阻挡导致地面冷空气堆积形成冷垫,是极端降雪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温度层结差异是鞍山、岫岩雨雪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具有冻结层特征的低层冷垫,为鞍山极端暴雪提供了有利的温度层结条件;融化层厚度和地面温度是岫岩出现冻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暖湿急流 冷垫 温度层结
下载PDF
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锋立 王春明 +2 位作者 王洋 任思衡 彭军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年第2期31-38,共8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模拟白天雾的强度较弱。这次大雾是平流辐射雾过程,其生成的主要因素是:在夜间辐射降温和弱冷空气入侵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地区近地层形成冷气垫,造成低空的逆温层结,逆温的存在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面湿度大,逆温层结抑制了水汽向高空传输和能量交换,中低空水汽的输送,为大雾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大雾产生和维持期间的微风,有利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也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雾的产生和发展。而白天太阳辐射导致的地面增温是引起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水含量 冷气垫 逆温层
下载PDF
西安地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锋立 王春明 +2 位作者 任思衡 陈光泽 邓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81-9085,9153,共6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模拟白天雾的强度较弱。这次大雾是平流辐射雾过程,在夜间的辐射降温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共同作用下,西安地区形成冷气垫,造成逆温产生,逆温的存在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面湿度大,逆温层结稳定又有效地抑制了水汽向高空传输和能量交换,为大雾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大雾产生和维持期间,微风有利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也可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雾的产生和发展。而白天太阳短波辐射造成的逆温层抬升是引起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液态水含量 逆温层 冷气垫
下载PDF
2008年初武汉冰雪天气过程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端禹 王明欢 李灿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6-11,共6页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武汉市4次冰雪天气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850hPa的逆温与850 hPa以下层次的冷垫是该区降雪发生与维持的有利条件,700 hPa切变线偏在850 hPa切变线北方,风的垂直切变表明大气具有...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武汉市4次冰雪天气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850hPa的逆温与850 hPa以下层次的冷垫是该区降雪发生与维持的有利条件,700 hPa切变线偏在850 hPa切变线北方,风的垂直切变表明大气具有明显的斜压性,较高层次强大的西南气流在较低层次冷垫上输送大量暖湿空气。本区18日20时—19日20时暴雪发生时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和较大的西南水汽输送与水汽辐合,最大西南水汽输送与水汽辐合的层次比一般暴雨过程要高,高层惯性不稳定、中层对流不稳定等均为暴雪发生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天气 逆温 冷垫 大气斜压性 暴雪 武汉市
下载PDF
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高架雷暴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55
5
作者 张一平 俞小鼎 +2 位作者 孙景兰 梁俊平 吕林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8,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新一代天气雷达、雷电定位监测和1°×1°NCEP分析资料对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伴有多种天气现象的高架雷暴(elevated convection)成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建立了高架雷暴天气的流型配置模型。结果表明:(1)本次高... 利用常规观测、新一代天气雷达、雷电定位监测和1°×1°NCEP分析资料对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伴有多种天气现象的高架雷暴(elevated convection)成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建立了高架雷暴天气的流型配置模型。结果表明:(1)本次高架雷暴发生在中纬度暖性低槽发展东移的环流形势下,边界层顶以上近中性条件不稳定性层结(偏向于很弱的条件不稳定)在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和低层暖湿平流的强迫作用下,使得700 hPa以上出现较大范围的较强上升运动,地面冷高压后部偏东气流对高架对流的产生具有冷垫作用。(2)出现高架雷暴的大气低层存在较强的逆温层,700 hPa暖温度脊前的西南暖湿低空急流为高架雷暴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并使低层逆温层顶以上出现弱条件不稳定层结和较高的露点,两者结合导致弱的最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MUCAPE,其值在10~50 J·kg^(-1)之间,高架对流是由逆温层顶附近及其以上的暖湿气块被抬升而造成的,对应1.0~3.0 m·s^(-1)的雷暴内最大上升气流。(3)此次高架雷暴发生在强斜压环境中,有较强的动力不稳定,中低层0~6 km和0~3 km垂直风切变值分别为(3.0~3.7)×10^(-3)和(5.0~5.3)×10^(-3)s^(-1)。(4)本次过程-10℃、-20℃层高度分别在5、6.5 km,弱对流云顶高度多在6~8 km或以上,超过了冻结层高度,易导致雷电发生。(5)从流型配置模型看,高空暖性低槽、中高层强烈发展的温度脊、700 hPa强西南暖湿低空急流和边界层冷中心、冷温度槽、地面冷高压等是值得关注的影响系统,当这些天气系统有利配置时,应注意低层逆温层、中层弱条件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以及高架雷暴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雷暴 强逆温层 弱条件不稳定 强垂直风切变 700 hPa暖湿急流 冷空气垫
下载PDF
冷垫背景下冻雨和极端大暴雪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桂莲 霍志丽 王学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5-733,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通辽市和赤峰市多普勒雷达资料、气候极端降雪以及NCEP的FNL(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11月17-19日内蒙古中东部极端回流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0 hPa东移高空槽前暖湿气流、700 hPa...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通辽市和赤峰市多普勒雷达资料、气候极端降雪以及NCEP的FNL(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11月17-19日内蒙古中东部极端回流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0 hPa东移高空槽前暖湿气流、700 hPa西南急流以及暖式切变线为降雪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动力辐合抬升机制,地面至850 hPa均为偏东风冷垫,中高空西南暖湿空气沿低层冷垫爬升产生锋生,是造成此次大暴雪的主要原因。降雪最强时段,从低层到高层均为上升运动,中低层水汽几乎接近饱和状态,深厚湿层有利于产生高效率的强降雪;通辽探空图有冰相层、逆温层、融化层、中性层等多种特殊层结,并有明显表征冻雨的“象鼻”层结曲线;低层东北风急流与中高层西南急流形成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温度差,动力锋生在降雪期间一直维持,动力锋生最强阶段和降雪最强时刻相对应。雷达反射率有0℃层亮带,50~55 dBz带状强回波;基本径向速度低层长时间维持东北急流构成的冷垫,并有一对正负速度中心的风速核,形成“牛眼”结构,“牛眼”结构代表边界层出现急流核;雷达基本径向速度图低层东北风,中高层西南急流,很好地反映了西南暖湿急流在冷垫上爬升的天气学结构特征,通过多普勒雷达实时监测弥补了普通降雪短时观测的不足,这对暴雪短时预报预警具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大暴雪 冷垫 冻雨 特殊大气层结 0℃层亮带 “牛眼”结构
下载PDF
冷疗气垫在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占慧菊 刘梅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冷疗气垫在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气垫床预防压疮,观察组给予冷疗气垫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明... 目的探讨冷疗气垫在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气垫床预防压疮,观察组给予冷疗气垫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1);观察组皮肤潮湿、灼热发生率为3.13%和6.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和84.38%(P<0.01)。结论冷疗气垫法可预防不稳定骨盆骨折压疮的发生,且可减轻长期卧床带来的皮肤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冷疗气垫 气垫床 压疮
下载PDF
辽宁东南部一次强降雪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燕 赛瀚 +1 位作者 刘晓初 张彩凤 《海洋气象学报》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2月25日辽宁东南部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发生在低空切变线东侧暖湿区对应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的辐散区内,有强的水汽辐合中心;地面偏南气流受山...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2月25日辽宁东南部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发生在低空切变线东侧暖湿区对应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的辐散区内,有强的水汽辐合中心;地面偏南气流受山前地形抬升作用在强降水区形成风向辐合和850 hPa以下急流中心,是造成强降雪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过程开始前6 h出现温度平流随高度减小的配置,假相当位温空间分布上锋区的形成,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建立;8~12 h前正涡度平流、中低层风向辐合带、近地面冷空气层的建立以及次级环流的形成加强了上升运动,对强降雪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降水相态是雨或雨夹雪时,雷达回波最大强度达到40~45 dBZ,而强降雪时回波强度为20~25 dBZ;当大连本站850 hPa温度以及1000 hPa与850 hPa两层等压面之间的厚度处于雨雪转换临界值时,大连南部为雨或雨夹雪,北部为雪,此时出现强降雪,回波高度基本在6 km以下,最强回波25~35 dBZ维持在1 km以下,近地层为弱偏北风,与其上的西南风在边界层形成切变层,将暖湿气流抬升,为强降水提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不稳定层结 冷垫 雷达回波 相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