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ngus Causing Collar Rot Disease of Rubber Tree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桂芝 王勇芳 +1 位作者 周明 李国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3期528-529,536,共3页
Collar rot caused the death of Hevea rubber in a village located in Jino County of Xishuangbanna in September, 2012.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causal agent of collar rot and its taxonomic status, the causal fungus was... Collar rot caused the death of Hevea rubber in a village located in Jino County of Xishuangbanna in September, 2012.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causal agent of collar rot and its taxonomic status, the causal fungus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rough a series of tests about its pathogenicity, morphology, culture featur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ungus was Fusarium venfrico- sum. It could grow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0 to 40 ℃, and the most suitable temperature was 30 ℃. Its mycelium growth was inhibited above 40 ℃ or below 10 ℃. The accumulated water in wet season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disease oc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BER Disease collar rot FUSARIUM
下载PDF
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基腐病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桂芝 王勇芳 +1 位作者 周明 李国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1,112,F0002,共4页
橡胶树因基部腐烂死亡,经对其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原菌菌落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镰刀菌属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该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40℃以上或10℃以下,菌丝的生长受到抑... 橡胶树因基部腐烂死亡,经对其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原菌菌落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镰刀菌属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该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40℃以上或10℃以下,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导致这次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雨季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病害 基腐 镰刀菌
下载PDF
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两种新病害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桂芝 刘静 李国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7,共6页
在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上发生了两种新病害,一种是引起橡胶树死亡的基腐病,另一种是引起胶树产量减少或不产胶的树干褐斑病.经镜检标本、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镜检分生孢子的形态和着生方式,鉴定结果为腹状镰刀菌F... 在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上发生了两种新病害,一种是引起橡胶树死亡的基腐病,另一种是引起胶树产量减少或不产胶的树干褐斑病.经镜检标本、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镜检分生孢子的形态和着生方式,鉴定结果为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茎干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这两种新病害的出现可能与持续几十年种植橡胶树,在环境和营养的长期胁迫下出现树体衰退(Declin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橡胶树 基腐病 褐斑病
下载PDF
山东花生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洪参 李林 +5 位作者 齐军山 张正 李长松 徐作珽 李凡 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83-85,共3页
对山东省十几个县市花生茎腐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花生主产区苗期发病率高,主要危害茎基部及分枝,并与土质、气候、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全省花生主产区普遍发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 对山东省十几个县市花生茎腐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花生主产区苗期发病率高,主要危害茎基部及分枝,并与土质、气候、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全省花生主产区普遍发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株衰老,病情指数缓慢上升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好力克+多菌灵、腈菌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百泰防治效果分别为92.36%、76.74%、79.8%和7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色二孢茎腐病 发病规律 药剂防治
下载PDF
橡胶树基腐病致病菌——木贼镰刀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秦云霞 卢基来 +4 位作者 周慧珍 戚继艳 龙翔宇 方永军 唐朝荣 《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621-629,共9页
镰刀菌种类繁多,地理分布复杂,寄主范围广,寄生繁殖能力强,大部分对植物具有致病性和毁灭性。近来,由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病害在中国植胶区内发生并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为了查明海南广坝植胶区的一株橡胶幼树枯死的原因,本文通过病原菌分... 镰刀菌种类繁多,地理分布复杂,寄主范围广,寄生繁殖能力强,大部分对植物具有致病性和毁灭性。近来,由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病害在中国植胶区内发生并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为了查明海南广坝植胶区的一株橡胶幼树枯死的原因,本文通过病原菌分离、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等方法,最终确定该致病菌是一种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这里命名为Fusarium-Hb。由于该镰刀菌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致病性强,又因为其对温度(16℃~35℃)和pH适应范围广(pH 4~11),光照比黑暗条件下更易形成孢子,能产生大量大、小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因而该病原菌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病原菌。另外,本研究通过5种单剂药效筛选试验表明,40%福星乳油是防治该镰刀菌的首选药剂;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本文是木贼镰刀菌引起橡胶树枯死的致病菌的首次报道,并为大田防治提供了有效的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茎腐病 镰刀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无花果疫霉果腐病的化学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玉梅 徐超 杨鹤同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在室内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无花果果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2种化学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EC50值分别为0.373 5和0.647 9μg/mL。野外防治试验结果与室内基本一致,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 在室内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无花果果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2种化学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EC50值分别为0.373 5和0.647 9μg/mL。野外防治试验结果与室内基本一致,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可作为防治该病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果腐病 化学防治
下载PDF
不同农药对腹状镰刀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勇方 蒋桂芝 周明 《热带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4-5,共2页
通过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5种农药对橡胶树基腐病病原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的毒力测定结果:参试的5种药剂在产品规范的使用浓度内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极显著地(P﹤0.01)优... 通过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5种农药对橡胶树基腐病病原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的毒力测定结果:参试的5种药剂在产品规范的使用浓度内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极显著地(P﹤0.01)优于其他4种农药,其有效浓度梯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0倍至1 200倍浓度之间,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基腐病 腹状镰刀菌 农药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