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弘扬茶文化 推广茶培训——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沈国琴 《茶叶》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中国茶叶博物馆自2008年起,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开展在杭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茶文化培训拓展了新的模式。
关键词 茶博 教师 茶艺培训
下载PDF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的英译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倩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4期80-81,共2页
以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英译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名翻译中可遵循的一些理论原则,对错误译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茶名英译的策略,并提供了参考译文,以期望实现中国茶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 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名 英译
下载PDF
紧压茶一路走来——记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紧压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晓燕 《茶叶》 2010年第1期58-61,64,共5页
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它贯穿了整个茶叶发展史,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茶叶博物馆除了收藏全国各地生产的六大茶类中代表性茶样外,还收藏品种繁多的紧压茶,时代不一,从清代宫廷茶砖到现代各式茶砖,都搜罗其中。
关键词 紧压茶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
下载PDF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唐代陶瓷精品
4
作者 李智瑛 王昕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中很多藏品来自国外。在这些舶来品中,中国藏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中国各时代的文化艺术,也可以看到在国内许多博物馆都难得一见的珍品。唐...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中很多藏品来自国外。在这些舶来品中,中国藏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中国各时代的文化艺术,也可以看到在国内许多博物馆都难得一见的珍品。唐代在中日交流和发展中有着特殊意义,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唐代艺术品也弥足珍贵。笔者在亲赴日本调研的基础上撰写此文,旨在介绍和研究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唐代陶瓷,望来者共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中国 唐代 陶瓷 收藏
下载PDF
黄文弼先生所获14世纪察合台汗国蒙古文文书译释
5
作者 党宝海 贡一文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3-20,153,共9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H129(K7720)、H130(K7655-3)号古文书残片是1928年黄文弼先生在吐鲁番地区收集的。它们属于同一件蒙古文官文书的首、尾部分。该文书是察合台汗国的高官完者不花在马年八月二十九日写给吐鲁番地区的畏兀儿人首领宽...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H129(K7720)、H130(K7655-3)号古文书残片是1928年黄文弼先生在吐鲁番地区收集的。它们属于同一件蒙古文官文书的首、尾部分。该文书是察合台汗国的高官完者不花在马年八月二十九日写给吐鲁番地区的畏兀儿人首领宽彻亦都护的,意图是为了实行某项政令,强调违反政令者会受到处罚。接受文书的宽彻亦都护属于察合台汗国扶立的亦都护家族。这件文书中的马年很可能是1318年或13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黄文弼收集品 蒙古文文书 察合台汗国 完者不花 畏兀儿 宽彻亦都护
下载PDF
简述中国茶叶博物馆新格局下新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阳 《茶叶》 201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在龙井馆区正式开放形成"一馆两区"新格局后,着眼于博物馆发展方向及大时代背景,通过五方面的思考,努力实现新时期内博物馆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中国茶叶博物馆 新格局 新发展 思考
下载PDF
藏品账册中的时代印记--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凡晶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账册管理,自民国时期藏品账簿创立之始,历经数次大规模的整理和调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账册结构基本确立,此后未曾再有大的改变,直至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逐步进入藏品账册管理的信息化时代。藏品账...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账册管理,自民国时期藏品账簿创立之始,历经数次大规模的整理和调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账册结构基本确立,此后未曾再有大的改变,直至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逐步进入藏品账册管理的信息化时代。藏品账册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往往都伴随着博物馆发展历史中最具时代意义的变革,记录着每一代博物馆人的管理经验和智慧,承载着活的、动态的历史信息,以及在百年积淀中所形成的文化力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积极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藏品账册不仅记录了博物馆人在文化事业中不断进取前行的足迹,也见证了博物馆在时代变迁中所承载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品账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 信息化
下载PDF
美术馆藏品展览与价值延伸——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为例
8
作者 徐进毅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82-90,I0002,I0003,共11页
美术馆是艺术与社会的交汇,馆藏作品的展示与传播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美术馆建馆六十多年来,收藏、保管了十三万余件美术作品,构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国家收藏体系。丰富的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和“典藏活化”系列展,集中反映了人民... 美术馆是艺术与社会的交汇,馆藏作品的展示与传播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美术馆建馆六十多年来,收藏、保管了十三万余件美术作品,构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国家收藏体系。丰富的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和“典藏活化”系列展,集中反映了人民不懈奋斗、经济发展、开放多元的国家文化形象。作为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场所,美术馆应通过馆藏作品展增强文化艺术对于国家意识的建构与视觉传达,与公众建立联系,实现其生命力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馆 馆藏作品 典藏活化 视觉化 社会效益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画像相关问题考述
9
作者 李重蓉 《博物院》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次最重要的汉画像收藏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90年代,所藏汉画像资料定级为一级品、三级品和一般等级。通过比较北京地区相关文博单位收藏汉画像的情况,可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汉画像收藏上具有较强优势,在其展陈与研... 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次最重要的汉画像收藏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90年代,所藏汉画像资料定级为一级品、三级品和一般等级。通过比较北京地区相关文博单位收藏汉画像的情况,可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汉画像收藏上具有较强优势,在其展陈与研究上富有特色。其中源于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汉画像资料,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几大汉画区首批发掘的汉墓画像资料,且不乏精品,具有较高的考古学价值;所见名家旧藏的汉画像拓片,具有较高的史料、艺术等价值。汉画像有着独特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应将其充分运用到博物馆的展览、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画像 收藏 考古发掘品 名家旧藏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文物藏品账目及编号方式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玉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7月9日,历经百年发展,馆藏品数量由最初的5万余件到现在的130余万件。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博物馆的前辈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藏品分类管理体系和藏品编号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7月9日,历经百年发展,馆藏品数量由最初的5万余件到现在的130余万件。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博物馆的前辈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藏品分类管理体系和藏品编号方式。从最初按陈列室陈列物品建册,到后来按文物种类编制成几十本账册,计百余万件文物;从民族危难、社会动荡中藏品保管艰难维持,到广泛接受社会捐赠、征集、政府调拨,全面普查和信息化管理;从简单的序号编目,到日益完善的文物管理编目体系。各时期藏品账目沿革、分类体系逐步扩充完善,代表了国家博物馆百年历史底蕴。本文系统梳理、辨析各时期藏品珍贵账册档案,探求其历史沿革、编排规律、藏品编号方式及其在不同账册中所代表的涵义,并试图研究总结博物馆藏品账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这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藏品账册 藏品编号 文物类别
原文传递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外销绸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琴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2,133-134,共9页
外销绸专指18—19世纪前后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用中国织绣技术生产的、专为外销而设计图案款识的丝绸织绣品。与其他种类的中国丝绸不同,外销绸的收藏与研究大多在国外。中国丝绸博物馆经多年努力,有了一定的藏品积... 外销绸专指18—19世纪前后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用中国织绣技术生产的、专为外销而设计图案款识的丝绸织绣品。与其他种类的中国丝绸不同,外销绸的收藏与研究大多在国外。中国丝绸博物馆经多年努力,有了一定的藏品积累,种类包括外销绢画、外销织物、手绘外销绸、外销服饰、外销家纺等,其中不乏精品。它们既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散发出浓郁的西洋异国情调,是当时中西海外贸易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相遇和对话,具有很高的艺术、学术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绸 织绣技术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西文化交流 清代收藏
原文传递
罗伯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渊源考(1956-1965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玉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116,共11页
我国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忠诚之友,1956至1965年10年间,罗伯昭多达13次向国博前身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其个人珍藏,化私为公,关心和支持国家文博事业发展。本文从罗伯昭捐赠、代为征集和参与历史博... 我国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忠诚之友,1956至1965年10年间,罗伯昭多达13次向国博前身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其个人珍藏,化私为公,关心和支持国家文博事业发展。本文从罗伯昭捐赠、代为征集和参与历史博物馆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归纳其与历史博物馆的交谊;通过梳理罗伯昭历次捐赠钱币的品种、所属朝代、数量等信息,探析其捐赠的文物在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管理体系完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昭 北京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钱币 捐献 藏品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洲礼品瓷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彩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5-155,共11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欧洲礼品瓷器汇集了欧洲现代高档日用瓷和陈设艺术瓷的世界顶级品牌,代表了欧洲现代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欧洲瓷器最初只是仿制中国瓷器,后来从造型图案到艺术风格都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近代以来,在工业革...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欧洲礼品瓷器汇集了欧洲现代高档日用瓷和陈设艺术瓷的世界顶级品牌,代表了欧洲现代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欧洲瓷器最初只是仿制中国瓷器,后来从造型图案到艺术风格都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近代以来,在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浪潮的推动下,欧洲瓷器在工艺技术和生产品质上不断取得突破与进步,已位居世界高端瓷器的行列。欧洲瓷器注重对精湛手工技艺的传承,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和设计的创新。他们与知名科学专家和设计大师合作,提高科技含量和整体设计水平,并始终坚持把品质放在品牌经营的第一位。如此打造的欧洲瓷器集历史、文化、科技、设计和品牌等多方面附加值于一身,奠定了其在世界瓷器中的高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藏 欧洲 礼品 瓷器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十件商代青铜器
14
作者 韩雪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85,共11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商代青铜器,文中介绍的10件藏品均为首次发表,包括斝、觚、鼎、鬲。酒器中有3件罐形斝极富特色,年代约处于商代中期,为认识殷墟文化一期以前的同类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饕餮纹觚时代处于殷墟文化一期或偏...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商代青铜器,文中介绍的10件藏品均为首次发表,包括斝、觚、鼎、鬲。酒器中有3件罐形斝极富特色,年代约处于商代中期,为认识殷墟文化一期以前的同类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饕餮纹觚时代处于殷墟文化一期或偏早,圈足处铭文曾为《殷周金文集成》收录。食器中有2件弦纹鼎,分属商代中期晚段和殷墟文化一期,具有断代意义;另有一件环络纹鬲,形制与藁城台西遗址发现的一件铜鬲几近一致,器身还有后刻铭文。这些藏品对于探讨殷墟文化二期以前青铜器的演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藏 商代 青铜器
原文传递
青铜器与文明交流——第三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论坛综述
15
作者 孙思雅 韩雪 霍宏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44,共8页
2022年6月28日至29日,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青铜器与文明交流—第三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论坛”。该论坛由国博研究院、馆刊编辑部与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了海内外青... 2022年6月28日至29日,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青铜器与文明交流—第三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论坛”。该论坛由国博研究院、馆刊编辑部与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了海内外青铜器研究领域的36位专家、学者参会,紧扣论坛主题“青铜器与文明交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研讨。学者发言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海内外博物馆藏青铜器研究”“结合近年考古新发现推进对青铜器与商周史的研究”“对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探索”“对青铜器铭文及其历史内涵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青铜器 馆藏文物 文明交流 商周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文传递
曾国藩小像补证
16
作者 朱万章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年第1期533-539,共7页
对于颇具收藏与观赏价值的曾国藩肖像画,学界较少有人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收藏和拍卖行中出现的曾国藩像加以考订,并参照《历代圣哲像传》中线描像及《中国近代学人像传》所载摄影照,探究其肖像画的产生与传播... 对于颇具收藏与观赏价值的曾国藩肖像画,学界较少有人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收藏和拍卖行中出现的曾国藩像加以考订,并参照《历代圣哲像传》中线描像及《中国近代学人像传》所载摄影照,探究其肖像画的产生与传播。曾国藩在任时,屡建奇功,在朝野上下,深孚众望。收藏其画像,膜拜或纪念,已成一时之风尚。在其身后,这种状态依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正因如此,曾国藩的画像在清代同治以降直到民国早期,不仅在其弟子和故吏圈中受到追捧,更在收藏界和知识界中得到垂注,为其题写像赞者也代不乏人。这些像赞连同传世的诸本曾国藩画像,成为我们了解晚清时期像曾国藩这样的明星官员和个性文人的珍贵图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像 国博本 南博本 马铸 传播 功业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近现代藏品来源特点及其成因
17
作者 何志文 《博物馆管理》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近现代藏品中,有2221件(套)于1982年被评定为一级藏品。这些藏品的积累过程以拨交为主,捐赠、借存和购买为辅。这种藏品积累方式深受当时政治、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近现代藏品中,有2221件(套)于1982年被评定为一级藏品。这些藏品的积累过程以拨交为主,捐赠、借存和购买为辅。这种藏品积累方式深受当时政治、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在文物征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治运动亦对文物征集工作产生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近现代藏品,主要原因是获得中央政府的特别支持,根本原因则是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集全国之力进行藏品积累工作,这为其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藏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 藏品来源 一级近现代藏品 革命文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