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与效果
1
作者 陈利 古海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及对大学生婚恋与生育观念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2月至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实际需求及政策导向,采用院-校联动模式开展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教育干... 目的探讨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及对大学生婚恋与生育观念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2月至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实际需求及政策导向,采用院-校联动模式开展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教育干预,分析其对高校生生殖健康知信行及对自身婚恋与生育计划的影响,探讨课程改革优化方向。结果干预后,93.33%的大学生综合成绩达到优良水平,84.00%具备了生殖健康素养,其婚恋与生殖意愿更加贴合我国的婚育政策倡议,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较满意。结论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生殖健康与自身婚恋的认知及对相关婚育政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殖健康 婚恋 教育 婚育
下载PDF
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青年责任意识培育
2
作者 毕佳欣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迁,通过回收615份调查问卷,就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特别是择偶标准、婚恋关系、性观念、生育观、婚恋观受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研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迁,通过回收615份调查问卷,就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特别是择偶标准、婚恋关系、性观念、生育观、婚恋观受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化,却存在一定盲目性;大学生婚恋观中个人意识逐渐觉醒,性观念逐渐开放,但整体上依旧保守。大学生的婚恋观和生育观整体比较积极和理性,对婚姻持有端正的态度,多数家长对大学生婚恋态度比较民主,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需要引导。因此,可从个人、社会、高校和家庭等四个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婚恋素养,培养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责任意识
下载PDF
恋爱经历对大学生亲密恐惧和婚姻态度的影响
3
作者 魏紫琪 卢凤 王强 《校园心理》 2024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亲密恐惧和婚姻态度现状,探讨恋爱经历对大学生亲密恐惧和婚姻态度的影响,为开展婚恋观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亲密恐惧成分量表》和《婚姻态度量表》对某高校1182名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恐惧失去自我(F=3.60,P... 目的了解大学生亲密恐惧和婚姻态度现状,探讨恋爱经历对大学生亲密恐惧和婚姻态度的影响,为开展婚恋观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亲密恐惧成分量表》和《婚姻态度量表》对某高校1182名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恐惧失去自我(F=3.60,P=0.028)、一般婚姻观念(F=3.88,P=0.021)和自我婚姻展望(F=10.36,P<0.001)在不同恋爱经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没有恋爱经历学生的恐惧和失去自我得分高于有≥2次恋爱经历的学生(P=0.027),没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婚姻态度得分低于有恋爱经历的学生(P<0.05)。亲密恐惧两维度(F_(1)=3.35,P_(1)=0.035,F_(2)=18.00,P_(2)<0.001)和婚姻态度两维度(F_(1)=7.40,P_(1)=0.001,F_(2)=21.94,P_(2)<0.001),不同恋爱状况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恋爱学生的恐惧失去自我得分最低(P<0.001),婚姻态度得分最高(P<0.05),曾恋爱但现在单身学生的恐惧失去对方得分高于从未恋爱学生(P=0.046)。结论恋爱经历相对丰富的学生有更低的亲密恐惧和更积极的婚姻态度。处于恋爱状态能促进大学生降低亲密恐惧并提高婚姻态度积极性,失败的恋爱经历会提高亲密恐惧并降低婚姻态度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经历 亲密恐惧 婚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社交对婚恋观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上文 彭艾玲 胡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5期60-65,共6页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第一环境”,手机也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需品,网络社交应运而生且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种类繁多为网络社交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大学生社交趋于网络化的情况下,对其婚恋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研究从人...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第一环境”,手机也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需品,网络社交应运而生且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种类繁多为网络社交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大学生社交趋于网络化的情况下,对其婚恋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研究从人际关系的角度,针对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网络社交现象,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对婚恋观的影响,并对大学生如何保证正确的婚恋观,保持良好的社交能力,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大学生 婚恋观 社交能力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永芳 倪志军 +2 位作者 牛瑞仙 李效良 刘京昇 《中国性科学》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泰安市256名大学生进行婚恋态度的调查。结果:赞成大学期间恋爱者占绝大多数(82.6%),而且多数(77.7%)认为恋爱目的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仅有12.8%...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泰安市256名大学生进行婚恋态度的调查。结果:赞成大学期间恋爱者占绝大多数(82.6%),而且多数(77.7%)认为恋爱目的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仅有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最终成为夫妻;同时部分被调查者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和认同态度。在选择配偶时考虑的前4位条件是,诚实可靠、富有感情、受过良好教育、身体健康,但男女生存在差异。结论:当代大学生具有理性的婚恋观,虽然传统观念对大学生还有一定影响,但是现代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调查
下载PDF
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童辉杰 赵郝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索父母婚恋价值取向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方法:选取9所高校712名大学生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大学生及其父亲、母亲同时参与研究。使用婚姻健康测验(MHT)调查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个家庭中... 目的:探索父母婚恋价值取向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方法:选取9所高校712名大学生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大学生及其父亲、母亲同时参与研究。使用婚姻健康测验(MHT)调查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个家庭中父、母、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均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呈正相关(r=0.42、0.27,均P〈0.01)。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可以预测子女的婚恋价值取向,通径系数在0.28~0.55之间(均P〈0.05);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父母的预测作用不存在差异。结论:婚恋价值取向存在代际传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价值取向 代际传递 大学生 投射测验
下载PDF
军校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学敏 武雁萍 +2 位作者 黄童圣 洪青 李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了解当代军校大学生婚恋心理特点,为进行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640名军校大学生,采用自编的婚恋观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结果 53.1%的军校大学生正在恋爱或谈过恋爱,68.9%的军校大学生... 目的了解当代军校大学生婚恋心理特点,为进行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640名军校大学生,采用自编的婚恋观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结果 53.1%的军校大学生正在恋爱或谈过恋爱,68.9%的军校大学生表示恋爱是出于选择人生伴侣的需要,不同年级、出生地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军校大学生恋爱动机存在明显差异(P<0.05);择偶标准居前3位的依次为:人品内涵(64.9%)、容貌身材(8.3%)、性格(8.1%)、情趣相投(8.1%)。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的军校大学生对对方经济状况和忠诚的态度有明显差异(P<0.01),77.2%的军校大学生表示自己会忠于恋人。在对待军人两地分居的问题上,积极与消极态度的人数比例非常接近。有17.5%军校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且不同年级、不同生源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9.7%的军校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开放的态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多数军校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婚恋观,不同类别群体的军校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观、道德观、性爱观上存在差异,应加强其婚恋道德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大学生 婚恋观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女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毕红梅 章耀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使其在高校女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不断加强,在其影响下,部分高校女学生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和性道德观出现了诸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体验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使其在高校女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不断加强,在其影响下,部分高校女学生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和性道德观出现了诸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体验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学校教育、新媒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特质及女大学生现实的婚恋困惑等诸多因素的负面冲击,通过这些症候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思潮 高校女学生 婚恋观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婵媛 费艳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近年来,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日益增多,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社会多元的价值观日益形成,对于婚前同居的规范环境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上都宽松了许多,人们都倾向于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行事,婚前同... 近年来,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日益增多,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社会多元的价值观日益形成,对于婚前同居的规范环境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上都宽松了许多,人们都倾向于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行事,婚前同居早已不是新闻,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未婚同居问题有社会、高等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对大学生加强健康性教育,树立正确恋爱观和婚姻观;对待已发生的大学生同居问题宜"疏"不宜"堵;"尽早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行政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同居现象 原因分析 高等学校 爱情婚姻 价值观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海霞 郭成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大学生婚恋...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大学生婚恋观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情感需求、婚恋价值和性爱道德;性别与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家庭气氛与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四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性别和家庭气氛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婚恋观功利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并存,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婚恋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观 婚恋关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青海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大钊 金彦 保积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五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关于婚恋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青海高校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是不理性和不成熟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就青海高校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审视大学生婚恋的六项择偶标准;大学生婚...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五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关于婚恋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青海高校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是不理性和不成熟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就青海高校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审视大学生婚恋的六项择偶标准;大学生婚恋必须始终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应采取的八项措施。疏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积极调适心理,增进身心健康,从而能够在健康、安全、文明的轨道上良性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婚恋现状 择偶标准 婚恋原则 教育内容及措施
下载PDF
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希华 张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的调查恋爱、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恋爱态度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恋爱经历的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结果有无失恋的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有明显差异(... 目的调查恋爱、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恋爱态度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恋爱经历的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结果有无失恋的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有明显差异(t=0.134,P=0.00);失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无失恋大学生(t=2.796,P<0.01),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显著,失恋后又重新恋爱的大学生在敌对倾向上有所缓解,无恋爱大学生与初恋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恋爱和失恋明显影响大学生恋爱态度的现实性,失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态度 身心健康 失恋 大学生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状况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东芸 张万山 鲁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河北省九所高校1000石学生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婚恋观念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测评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敏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反映出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学校应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性观念,提升婚恋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和夫妻的角色,增强婚恋的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测评 分析
下载PDF
论大学生婚恋教育 被引量:9
15
作者 顾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改变,它既保留传统价值取向中的历史痕迹,又突破传统价值观的牢笼,它既与现代价值观有许多交集,又不断超越已有的价值边界,创造出许多新奇的内容和形式。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婚恋现状的调查分析,尝试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改变,它既保留传统价值取向中的历史痕迹,又突破传统价值观的牢笼,它既与现代价值观有许多交集,又不断超越已有的价值边界,创造出许多新奇的内容和形式。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婚恋现状的调查分析,尝试厘清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和谐社会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与教育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莉玲 叶松庆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59-62,66,共5页
调研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现,恋爱追求及时行乐,关注过程,轻视结果;择偶条件深受拜金主义影响;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轻率,对他人类似行为宽容;网恋态度理智中存有幻想。为此,高校应加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性道德观、健康观、成才观等教育... 调研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现,恋爱追求及时行乐,关注过程,轻视结果;择偶条件深受拜金主义影响;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轻率,对他人类似行为宽容;网恋态度理智中存有幻想。为此,高校应加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性道德观、健康观、成才观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对未来人生的信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升华其亮丽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婚恋观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海霞 郭成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5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婚恋观
下载PDF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方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15,共4页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交往封闭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婚恋观是积极的、健康的,并呈多元化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未来社会婚恋观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交往封闭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婚恋观是积极的、健康的,并呈多元化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未来社会婚恋观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交平台的拓展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渗透,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异性交往呈现出新特征,表现在婚恋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行为的引导,增强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姻 恋爱 婚恋观 伦理学
下载PDF
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对其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黎 《中国性科学》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性道德价值观现状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婚恋价值观量表、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量表对四川三所不同类别高校298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和性道德价值观进行调...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性道德价值观现状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婚恋价值观量表、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量表对四川三所不同类别高校298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和性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婚恋观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中间手段和现实发展两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较高的相关性((P<0.05,P<0.01);回归分析表明,婚恋价值观可以解释19%的性道德价值观的变异。结论: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显著相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将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从而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生 婚恋价值观 性道德价值观
下载PDF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雷湘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7-30,共4页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们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婚姻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爱情婚姻教育的内容包括恋爱观教育、婚姻家庭观教育及现代性别观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爱情 婚姻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