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 alleviate collegen-induced arthritis through impairing dendritic cells function
1
作者 Jing-yu CHEN Hua-xun WU +3 位作者 Qing-tong WANG Yan CHANG Kang-kang LIU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6-987,共2页
OBJECTIVE 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CK)is a degradation product of ginsenoside in the intestine by bacteria.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CK have been reported.This study investigate... OBJECTIVE 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CK)is a degradation product of ginsenoside in the intestine by bacteria.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CK have been reporte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K exerted its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through modulation of dendritic cells(DCs)function.METHODS In vivo,severity of collegen-induced arthritis(CIA),T cells and DCs subsets,phenotype of DC were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CCL19 and CCL21 level in lymph nodes assayed by ELISA.In vitro,bone marrow-derived DCs from normal mice were matur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and treated with CK for 48 h.In vivo,bone marrow-derived DCs were generated from CIA mice before and 2 weeks into CK treatment.DCs were analyzed for migration,phenotype and T-cell stimulatory capacity.RESULTS CK alleviated the severity of CIA,decreased pD Cs and mo-DCs,increased na?ve T cells in CIA mice lymph nodes,and suppressed CCL21 expression in lymph nodes.CK suppressed DCs migration induced by CCL21 and T cells-stimulatory capability of DC,down-regulated LPS-induced expression of CD80,CD86,MHCII and CCR7 on DCs.CONCLUSION This study elucidated the novel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of CK via impairing function of DCs in priming T cells activation.These results provide an interesting novel insight into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 CK contribute to the restoration of immunoregulation in autoimmun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 dendritic cells T cells collegen-induced arthritis
下载PDF
宰后成熟时间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丽 周光宏 +3 位作者 王丽哲 程巧芬 汤晓艳 张梦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牛肉在成熟1、3和7天时其pH值、剪切力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胶原含量及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对牛肉各项理化指标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证明要提高牛肉的质量,生产出优质牛肉... 研究了牛肉在成熟1、3和7天时其pH值、剪切力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胶原含量及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对牛肉各项理化指标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证明要提高牛肉的质量,生产出优质牛肉,宰后成熟是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成熟时间 PH值 剪切力 小片化指数 胶原含量 质量 屠宰加工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耿怀成 陈龙邦 +2 位作者 王靖华 褚晓源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  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的培养液培养人肺癌SPC A 1细胞 ,收集培养上清并制备条件培养液 (CM )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团培养在纤维蛋白凝胶中 ,在凝胶上面加入CM ,观察并...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  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的培养液培养人肺癌SPC A 1细胞 ,收集培养上清并制备条件培养液 (CM )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团培养在纤维蛋白凝胶中 ,在凝胶上面加入CM ,观察并记录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状结构数量。 结果 :来自肺癌细胞的CM能刺激内皮细胞呈管状结构生长 ,用人参皂苷Rg3处理肺癌细胞后的CM对管状结构生长的刺激作用减弱。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血管形成 肿瘤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纤维蛋白凝胶
下载PDF
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段小红 毛勇 +1 位作者 王惠芸 孙庆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1月和 3月其表达有所回升 ,并且Ⅰ型胶原出现不均衡分布 ;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 ,前者Ⅰ型胶原的表达较后者稍强 ,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则较弱。结论 :成年家兔颞颌关节的改建能力有限 ,超过一定限度时 ,细胞合成及分泌Ⅰ、Ⅱ型胶原的能力发生改变 ,使纤维软骨的抗压性和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 Ⅰ型胶原 Ⅱ型胶原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玲凤 赵勤 +7 位作者 张红 伍贤平 谢辉 刘丽君 单鹏飞 曹行之 罗湘杭 廖二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各部位BMD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29岁之后随增龄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显著性。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他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sOC和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两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骨密度 骨钙素 骨碱性磷酸酶 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_1及Col-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蒋文娟 郭瑞清 +1 位作者 郭常辉 郑天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Ⅳ型胶原(Collegen type 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Ⅳ型胶原(Collegen type 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未治疗组、疏血通治疗组、苯那普利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iro globulin,β2-MA)、肾脏肥大指数(KW/BW)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ol-IV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N未治疗组相比,疏血通组的UAER、尿β2-MA、KW/BW均下降(P<0.05或P<0.01),肾组织TGF-β1、Col-Ⅳ表达下调(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Col-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疏血通注射液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Ⅳ型胶原
下载PDF
血脂康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淑健 金玉怀 +3 位作者 叶平 邵宁生 杨光 刘坤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AngⅡ诱导CFs增殖的模型,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AngⅡ诱导CFs增殖的模型,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法观察血脂康对CFs数目和细胞周期的影响。AngⅡ及不同浓度血脂康作用48 h后,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胶原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结果AngⅡ对CF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血脂康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血脂康可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S、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胶原含量、TGF-β1蛋白及胶原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血脂康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调节剂 心肌成纤维细胞 增殖 胶原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丝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莲美 朴英杰 +7 位作者 武雷 秦建强 何才姑 王万山 杨俊 余磊 邱小忠 王启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组织工程 屏障膜 SD大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血管升压素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志刚 赵连友 +3 位作者 郑强荪 牛晓琳 王先梅 武利军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血管升压素(AVP)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CFs为实验模型,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血管升压素(AVP)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CFs为实验模型,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1)10-7mol/L AVP作用24h,CFs的吸光度(A490)为0·216±0·013,较对照组(0·132±0·006)显著增加(P<0·01)。(2)IL-10呈浓度依赖性下调AVP诱导的CFs的A490的增加,其10-8g/mLIL-10干预组CFs的A490(0·157±0·029)较AVP组显著降低(P<0·01)。(3)AVP组CFs的S期百分率及增殖指数(12·30±0·71,19·58±0·88)较对照组(4·22±0·48,7·12±0·62)显著增加(P<0·01);而10-9g/mLIL-10干预组,CFs的S期百分率及增殖指数(9·56±1·13,13·86±1·28)较AVP组显著降低(P<0·01)。(4)AVP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1·45±0·06,1·06±0·06)较对照组(1·03±0·05,0·77±0·05)显著增加(P<0·01)。而IL-10可浓度依赖性的下调AVP诱导的CFs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其10-8g/mL IL-10干预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1·14±0·06,0·88±0·02)显著低于AVP组(P<0·01)。结论IL-10具有抑制AVP诱导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这可能对预防和逆转心脏重构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血管升压素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
下载PDF
Pravastatin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舒展 冯健 +1 位作者 余琴 李家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pravastatin(Prav)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诱导的Wistar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胶原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3日龄Wistar大鼠心室,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CF。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 目的探讨pravastatin(Prav)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诱导的Wistar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胶原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3日龄Wistar大鼠心室,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CF。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方法测定Ⅰ、Ⅲ型前胶原基因(PⅠCP、PCⅢ)表达。将CF分为:(1)空白对照组(A组):不加干预药物;(2)AngⅡ组(B组):AngⅡ10-6 mol/L;(3)Prav+AngⅡ组:在加入AngⅡ10-6 mol/L基础上再分别加入Prav 10-6、10-5、10-4mol/L,分别为C、D、E组;(4)Prav 10-4 mol/L+AngⅡ10-6 mol/L+甲羟戊酸(MVA)10-4 mol/L组(F组);(5)Prav 10-4mol/L+AngⅡ10-6 mol/L+焦磷酸牛龙牛儿基牛龙牛儿酯(GGPP)10-5 mol/L组(G组);(6)Prav 10-4 mol/L+AngⅡ10-6mol/L+焦磷酸法呢酯(FPP)10-5 mol/L组(H组)。结果 Prav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Ⅱ刺激下的CF增殖(P<0.01)。F、G组可完全阻断Prav的抑制作用,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对Prav的作用无影响(P>0.05)。结论 Prav主要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的表达,减缓心肌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VASTATIN 心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 甲羟戊酸 焦磷酸法呢酯 焦磷酸牛龙牛儿基牛龙牛儿酯
下载PDF
男性骨生化指标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岳霞 唐四元 +2 位作者 伍贤平 杨玲凤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BAP和NTX,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结果:BAP和NTX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的...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BAP和NTX,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结果:BAP和NTX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的变化均以三次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最佳,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013~0.029(P<0.05)。2个生化指标的水平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随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50~59岁段达最低值。60岁之后骨吸收指标轻度增加,而骨形成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吸烟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BAP与各部位BMD呈负相关,而NTX与腰椎及髋部总体BMD呈负相关。结论:BAP和NTX是反映中国男性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监测这两个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下载PDF
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丽虹 肖志波 +2 位作者 杨大平 滕雯 刘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增殖细... 目的:探讨中草药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五倍子治疗后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减弱;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表达降低,TUNEL阳性细胞增加;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结论:中草药五倍子能抑制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并且加快了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瘢痕增生,为临床预防治疗瘢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瘢痕疙瘩 Ⅰ、Ⅲ型前胶原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强 史俊南 +1 位作者 任雨笙 李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在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蛋白合成的情况。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素掺入法。结果:20ng/ml~60ng/ml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 目的:观察在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蛋白合成的情况。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素掺入法。结果:20ng/ml~60ng/ml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40ng/ml浓度使细胞DNA合成在24h达最高峰;对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在牙周组织的创伤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HPLF DNA合成 胶原蛋白合成 牙周膜
下载PDF
皮肤伸展术对真皮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志刚 郭树忠 +3 位作者 鲁开化 刘建波 李荟元 马显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皮肤伸展术对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学水平解释皮肤伸展术后皮肤间质生物性生长的机理。方法:分别于皮肤牵张1周时及牵张后1、2、3、4、6、8周的皮肤和正常皮肤取1cm×1cm×0.5cm... 目的:观察皮肤伸展术对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学水平解释皮肤伸展术后皮肤间质生物性生长的机理。方法:分别于皮肤牵张1周时及牵张后1、2、3、4、6、8周的皮肤和正常皮肤取1cm×1cm×0.5cm皮肤组织块,用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皮肤伸展术后成纤维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以2~4周时最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高于Ⅲ型。对照组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在1、2周时高于正常皮肤,此后逐渐减弱。结论:伸展术能刺激真皮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并持续较长的时间。这是皮肤伸展术能够获得生物性增长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伸展术 Ⅰ型前胶原 Ⅲ型前胶原 原位杂交 MRNA
下载PDF
现代分析仪器在皮革研究中的应用Ⅰ.质谱法测分子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子斌 付丽红 张铭让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介绍了质谱技术及其在皮革化学研究中快速、准确测定单宁。
关键词 单宁 胶原蛋白 质谱 分子量 测定 皮革 MS
下载PDF
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
16
作者 胡译文 张伯寅 +1 位作者 文剑明 王锐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通过培养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检测其Ⅱ型胶原和SOX9的含量变化,观察其细胞生长规律。方法:取2~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8只,空气栓塞致死后取出胸、腰椎段髓核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作为对照组(A组.n=8),传代后的2、3... 目的:通过培养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检测其Ⅱ型胶原和SOX9的含量变化,观察其细胞生长规律。方法:取2~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8只,空气栓塞致死后取出胸、腰椎段髓核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作为对照组(A组.n=8),传代后的2、3、4、5代细胞分别为B、c、D、E组,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变化:MTF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代次细胞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结果:原代细胞(A组)生长缓慢,20~30d达80%融合可传代;B组生长速度最快,7~10d可传代,C、D、E组生长速度依次减慢。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可知A组和B组的Ⅱ型胶原及SOX9的表达明显高于C、D、E三组(P〈0.05),A、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E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的生长规律、Ⅱ型胶原及SOX9含量不同,第2代兔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与原代细胞相似.可作为种子细胞进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不同代次 Ⅱ型胶原 SOX9
下载PDF
扩张皮肤增量规律的研究
17
作者 邱玉金 唐胜建 +1 位作者 刘方军 张金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58-259,W00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扩张过程中皮肤I型胶原含量的动态检测 ,探讨扩张皮肤“增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在不同扩张时间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增高 ... 目的 通过对扩张过程中皮肤I型胶原含量的动态检测 ,探讨扩张皮肤“增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在不同扩张时间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增高 ,随扩张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在扩张囊注水加压后的第 7天增量达峰值 ,完成一个增量周期。②除第一天扩张皮肤外 ,以后每天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③不同扩张时间扩张皮肤I型胶原含量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扩张囊每次注水加压后 ,皮肤增量逐渐加速 ,第 7天达峰值完成一个增量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皮肤 Ⅰ型胶原 增量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胫骨缺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阳 房艳 +3 位作者 柏树令 田晓红 佟浩 侯伟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应用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小鼠胫骨5mm的缺损,探讨其对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BMSCs,进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制备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 目的应用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小鼠胫骨5mm的缺损,探讨其对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BMSCs,进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制备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的新型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结构,检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降解率。制备小鼠胫骨5mm离断性缺损模型30只,分3组进行骨修复,每组10只: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复合BMSCs);B组(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C组(单一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BMSCs)。于8周时各组动物麻醉并取材,HE染色观察缺损区成骨情况,X线检测骨修复情况。结果原代分离的BMSCs具有成纤维细胞形态,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符合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制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支架具有丰富的孔隙,支架内部孔隙间有广泛的交通,孔隙大小均匀,直径为100~200μm,孔隙率72.3%~92.7%之间,平均为82.5%左右,支架降解率为(60.3±5.4)%。修复8周后,A组可见支架材料大部分降解,无炎性反应,并见大量成熟板层骨样结构。X线评分显示A组在缺损区可见新生骨痂且新骨密度增高,形成骨桥并与两端桥接,而B、C组效果不理想,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BMSCs对于小鼠胫骨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 胶原蛋白 壳聚糖 骨缺损 扫描电子显微镜 小鼠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与胶原-壳聚糖复合后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乾凤 周洪 +3 位作者 金岩 叶湘玉 金钫 聂鑫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 :以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 ,胶原 -壳聚糖复合物为支架材料 ,通过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修复牙槽骨缺损。方法 :将 2 8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矿化诱导为成骨样细胞 ,植入胶原 ... 目的 :以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 ,胶原 -壳聚糖复合物为支架材料 ,通过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修复牙槽骨缺损。方法 :将 2 8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矿化诱导为成骨样细胞 ,植入胶原 -壳聚糖复合物培养 1周后 ,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处 ,2周、4周后取材。对照组细胞未进行诱导。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矿化诱导后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学与功能表现 ,ALP染色阳性 ,并形成矿化结节 ,细胞在胶原 -壳聚糖复合物内伸展良好 ,组织学观察 :实验组 2周后可见有少量新骨形成 ,4周后新骨形成面积增大对照组无明显新骨形成 ,材料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可见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结论 :利用胶原 -壳聚糖复合物与诱导后的BMSC复合有良好的新骨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胶原-壳聚糖复合物 组织工程化骨
下载PDF
血清IV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郭洪君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V型胶原(IV-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IV—C浓度,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Uv—GLDH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Jaffe’s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IV型胶原(IV-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IV—C浓度,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Uv—GLDH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Jaffe’s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对尿素和Cr,糖尿病无肾病组(DM1)和初期肾病组(DM2)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肾病组(DM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IV—C,DMl与对照组间二个个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M2和DM3二个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V—C浓度测定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Ⅳ型胶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