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MMP-9、TIMP-1及Collgen-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迟雁青 王学敏 +6 位作者 郭珊珊 林海英 张涛 王秀芬 丁芳 刘茂东 李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55-56,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Ⅳ型胶原(Collgen-Ⅳ)的表达,来延缓肾小球硬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以rhALR对5/6肾...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Ⅳ型胶原(Collgen-Ⅳ)的表达,来延缓肾小球硬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以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进行干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增大,Collgen-Ⅳ、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少(P均<0.05);外源性给予rhALR能降低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轻Collgen-Ⅳ的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P均<0.05)。结论 rhALR可通过上调MMP-9/TIMP-1比例减少Collgen-Ⅳ积聚而改善肾小球硬化,保护残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Ⅳ型胶原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玲玲 沈玉先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动物模型特别是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与人RA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着相似的特点 ,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动物模型特别是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与人RA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着相似的特点 ,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对进一步了解RA的病理、生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特点 ;对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就几种RA动物模型的建立、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理
下载PDF
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隋丽 王宝维 +5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张开磊 贾玉辉 岳斌 史雪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57-2167,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2%(Ⅱ组)、4%(Ⅲ组)、6%(Ⅳ组)、8%(Ⅴ组)、10%(Ⅵ组)的发酵葡萄籽粕,试验期8周。12周龄初,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8只鹅,共计48只,分为8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Ⅰ-Ⅵ组分别饲喂含有0、2%、4%、6%、8%、10%发酵葡萄籽粕的全价饲粮,Ⅶ组饲喂单一发酵葡萄籽粕饲粮,Ⅷ组饲喂单一未发酵葡萄籽粕饲粮。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Ⅳ组、Ⅴ组显著提高鹅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或P〈0.01),降低腹脂率(P〉0.05),提高屠宰率、胸肌率(P〉0.05)。2)与Ⅰ组相比,Ⅳ组、Ⅴ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鹅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P〈0.05或P〈0.01);Ⅴ组显著提高试验鹅氮利用率(P〈0.05),各组间能量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葡萄籽粕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钙、磷利用率极显著高于未发酵的葡萄籽粕粗(P〈0.01),中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显著高于未发酵的葡萄籽粕(P〈0.05)。3)与Ⅰ组相比,Ⅳ组、Ⅴ组显著提高鹅总氨基酸和多数氨基酸利用率(P〈0.05或P〈0.01)。4)Ⅳ组、Ⅴ组小肽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葡萄籽粕能显著提高5-12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饲粮中发酵葡萄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葡萄籽粕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营养物质利用率 小肽
下载PDF
新基因JDP2通过不同通路抑制人胰腺癌上皮向间质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元鸿 刘哲 +2 位作者 郭克建 杜瑞霞 蒋红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目的研究Jun二聚化蛋白2(JDP2)与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上皮向间质转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EFL-HA-JDP2质粒瞬时转染BxPC3细胞系,并继续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型胶原(Collagen I)诱导,以仅加DMSO为空白对照组,倒置显... 目的研究Jun二聚化蛋白2(JDP2)与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上皮向间质转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EFL-HA-JDP2质粒瞬时转染BxPC3细胞系,并继续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型胶原(Collagen I)诱导,以仅加DMSO为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验证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JDP2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及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变化不明显,而转染空质粒组则E-cadherin表达降低而vimentin表达升高,提示JDP2能够抑制由Collagen I及TGF-β1诱导的EMT;同时我们验证,转染JDP2质粒组细胞侵袭能力亦明显小于转染空质粒组细胞(P<0.05)。结论 JDP2,作为AP-1类因子的抑制因子,可以通过不同通路抑制EMT的产生,从而为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找到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蛋白I 上皮向间质转化 Jun二聚化蛋白2
下载PDF
促肝纤维化因子在水砷暴露小鼠肝组织中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欧兵 吴君 +5 位作者 李玲 张韵 蒋玲 李诚秀 程明亮 杨勤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促肝纤维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在水砷暴露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0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亚砷酸钠组和砷酸钠组。亚砷酸钠组和... 目的探讨促肝纤维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在水砷暴露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0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亚砷酸钠组和砷酸钠组。亚砷酸钠组和砷酸钠组给予普通饲料和砷溶液。10个月后处死小鼠,血清进行肝功能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部分肝组织;Trizol-酚-氯仿一步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RNA浓度及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组织中MMP-8、MMP-2、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以18S基因作为质控。结果亚砷酸钠组、砷酸钠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球蛋白(GLB)值均高于对照组;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再生和少许纤维化;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钠组肝组织Col-Ⅰ、Col-ⅢmRNA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ol-Ⅰ=5.49,tCol-Ⅲ=8.64,P<0.05);MMP-8 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P<0.05);砷酸钠组TIMP-2、Col-Ⅰ、Col-Ⅲ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IMP-2=6.72,tCol-Ⅰ=13.59,tCol-Ⅲ=9.68,P<0.05);MMP-8 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结论长期饮水砷暴露,可导致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TIMP-2、MMP-8基因在砷致小鼠纤维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砷暴露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胶原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组织工程气管上皮组织体外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三明 汪健 +4 位作者 连耀国 倪云峰 卢强 杨晔 李小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4-35,39,共3页
目的:体外构建气管上皮组织,为气管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消化法获得气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体外扩增后作为种子细胞,在胶原上接种气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体外构建活性双层气管上皮组织,并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复合培养的组... 目的:体外构建气管上皮组织,为气管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消化法获得气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体外扩增后作为种子细胞,在胶原上接种气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体外构建活性双层气管上皮组织,并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复合培养的组织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显示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薄层结缔组织上有气管上皮细胞形成的上皮细胞层。结论:利用胶原成功地在体外构建出了气管上皮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气管上皮组织 气管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
下载PDF
S1P在臀肌挛缩症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洁 赵晨光 +3 位作者 许刚 贾勇 冯毅 汪伟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799-802,902,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臀肌挛缩症病人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目的探讨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臀肌挛缩症病人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观察S1P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作用。结果S1P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成纤维细胞在S1P作用下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增殖,且最高增殖达3.2倍(P<0.05)。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也呈现出对S1P浓度依赖性表达,其最高表达分别为初始值的1.4倍和3倍(P<0.05)。结论 S1P的高表达及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和α-SMA的正性调控可能是引起臀肌挛缩症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 臀肌挛缩症 纤维化 胶原
下载PDF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壁Ⅰ、Ⅲ型胶原及其mRNA的变化
8
作者 严仪昭 陈祥银 +2 位作者 李红兵 俞志辉 孙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6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用双醋酸-胃蛋白消化法提取可溶性1、Ⅲ型胶原混合物,用β-巯基乙醇阻断-SDS-PAGE分出Ⅲ型胶原之单-α_1(Ⅲ)条带测定常压低氧大鼠肺外肺动脉壁中1、Ⅲ胶原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吸入低氧气体1周I/Ⅲ型胶原比值... 用双醋酸-胃蛋白消化法提取可溶性1、Ⅲ型胶原混合物,用β-巯基乙醇阻断-SDS-PAGE分出Ⅲ型胶原之单-α_1(Ⅲ)条带测定常压低氧大鼠肺外肺动脉壁中1、Ⅲ胶原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吸入低氧气体1周I/Ⅲ型胶原比值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吸入低氧气体3周I/Ⅲ型胶原比值明显升高。而在吸入低氧气体1周时I型前胶原[Proα_1(I)]mRNA已呈有统计学意义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肺动脉高压 胶原 MRNA
下载PDF
抑瘤肽注射液的研制及其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邹晓军 廖汉雄 +3 位作者 王耐勤 杨联萍 刘彤 邹清雁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7期4-6,共3页
目的研制抑瘤肽注射液。方法采用生化方法从乳猪肝中提取可溶性胶原,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成抑瘤肽注射液,同时拟订质量标准并进行检验;观察抑瘤肽注射液对荷瘤昆明小鼠HepA肝瘤和S180纤维肉瘤及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的影响。结果抑瘤肽... 目的研制抑瘤肽注射液。方法采用生化方法从乳猪肝中提取可溶性胶原,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成抑瘤肽注射液,同时拟订质量标准并进行检验;观察抑瘤肽注射液对荷瘤昆明小鼠HepA肝瘤和S180纤维肉瘤及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的影响。结果抑瘤肽注射液生产工艺路线合理,质量达到拟订标准。抑瘤肽注射液能明显抑制HepA肝瘤生长,25,50,100,200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3.26%,55.06%,74.71%,40.47%;对于荷瘤小鼠S180纤维肉瘤,25,50,100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53.87%,76.53%,58.20%,而阿霉素阳性对照组[2mg/(kg·d)]的抑制率为62.41%;对小鼠体内肝癌H2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呈剂量相关性,50,100,200mg/(kg·d)的抑制率分别为48.1%,60.0%,74.8%,而卡铂阳性对照组[20mg/(kg·d)]的抑制率为63.7%。结论制备出的抑瘤肽注射液合格,且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能明显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肽 胶原 肿瘤 生长抑制 小鼠
下载PDF
羟甲基戊二醛与胶原蛋白的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国拥军 李临生 潘津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羟甲基戊二醛(HMG)与淀粉、尼龙、修饰胶原及甘氯酸的反应,证明 HMG 与胶原蛋白的氨基和酪氨酸残基形成不可逆共价交联是成革耐洗、耐汗的主要原因。脲萃取表明氢键的形成对鞣制也有一定的贡献。HMG 与甘氨酸的反应是二级反应。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醛 胶原蛋白 醛鞣 修饰胶原 甘氨酸
下载PDF
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治疗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先英 杜雅静 +1 位作者 黄克基 于俊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53-26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研究,探讨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 目的:通过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研究,探讨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进行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制备,48只W 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灌胃组。术后第3、10、20、30天每组各处死4只大鼠。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评定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中药灌胃组各时间点的表达均少于模型组,假手术组表达无明显异常。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并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中药灌胃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亦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较模型组表达弱(P<0.01)。MMP-9表达在模型组术后明显升高,第10天达到高峰,中药灌胃组在第20、30天时间点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和络泄浊方通过调节α-SMA、Ⅳ型胶原及MMP-9/TIMP-1的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络泄浊方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Ⅳ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关节显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海燕 李小峰 +2 位作者 张宝牛 丁明辉 赵德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初诊活动期RA患者60例,均于治疗前行血清骨标志物Ⅰ型...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初诊活动期RA患者60例,均于治疗前行血清骨标志物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检测,及SPECT全身骨显像和靶关节局部断层骨显像,计算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结果 RA患者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为6.48±1.98,CTX-Ⅰ水平为(0.66±0.37) mg/L,PINP水平为(46.35 ±28.15) mg/L,高于对照组[3.73±1.16;(0.58±0.21)mg/L;(30.47±13.75) mg/L;P值均<0.01].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RA病程6~ 24个月者CTX-Ⅰ、病程≤6个月者CTX-Ⅰ、病程6~ 24个月者PIN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3、0.495、0.402,P值均<0.05),与病程≤6个月者PINP无相关性(r=0.336,P=0.081).结论 活动期RA患者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骨代谢标志物呈正相关,可以辅助临床诊断活动期RA,以尽早干预和控制骨侵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骨显像 Ⅰ型胶原C末端肽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原文传递
肉桂醛对高糖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俊 黄江燕 +1 位作者 杨琴 何隆淼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肉桂醛对高糖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Ⅰ、Ⅲ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检测肉桂醛对高糖环境下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 目的研究肉桂醛对高糖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Ⅰ、Ⅲ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检测肉桂醛对高糖环境下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胶原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高糖组比较,肉桂醛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降低[(3.14±0.12)vs(2.01±0.08),P<0.05)]。结论肉桂醛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增加,其作用可能与下调ERK1/2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心肌成纤维细胞 增殖 Ⅰ型胶原蛋白 Ⅱ型胶原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原文传递
益肾活血汤通过p38MAPK信号途径调控系膜细胞纤连蛋白及Ⅳ型胶原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莹 王荣 +1 位作者 王群 孙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益肾活血汤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血清,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组为:对照组(正常鼠血清)I、L-...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益肾活血汤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血清,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组为:对照组(正常鼠血清)I、L-1β组(正常鼠血清+10%IL-1β)、中药血清组(中药血清+10%IL-1β)。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系膜细胞FN、COLⅣ表达,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结果与IL-1β组相比,中药血清组FN、p-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1)。-αSMA、COLⅣ的表达亦降低(P<0.05)。结论中药益肾活血汤可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减少细胞外基质FN、COLⅣ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p38MAPK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汤 纤连蛋白 Ⅳ型胶原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