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2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in H++He Collisions
1
作者 Liu Chunhua Ma Xinwen Wang Jianguo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4年第1期190-190,共1页
The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of H+2 ion colliding with He target has been measured by Williams andDunbar[1] and Suzuki et al.[2] in the keV energy region. In Ref. [1], the CID cross sections decrease monot... The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of H+2 ion colliding with He target has been measured by Williams andDunbar[1] and Suzuki et al.[2] in the keV energy region. In Ref. [1], the CID cross sections decrease monotonouslywith decreasing energy. But the energy dependency of the CID results in Ref. [2] is different with that in Ref. [1].At energies below 1 keV, no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vailable for integral cross sec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side,Furlan and Russek[3] have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n capture (EC), CID and excitation processes in the few keVenergy region. Their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by the straight-line trajectory method based on the ab initiomolecular structure. A three-state approximation is employed in their calculations. Their CID cross sections areseveral times small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present the quantum-mechanical molecular orbital closecoupling (QMOCC) calculations[4] for the CID process of the H+2 + He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下载PDF
Appropriate choice of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energy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notoginsenosides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brid ion trap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Guang-Ji FU Han-Xu +6 位作者 XIAO Jing-Cheng YE Wei RAO Tai SHAO Yu-Hao KANG Dian XIE Lin LIANG Ya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8-285,共8页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brid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possesses both the MS^n ability of ion trap and the excellent resolution of a time-of-flight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drug metabolites...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brid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possesses both the MS^n ability of ion trap and the excellent resolution of a time-of-flight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drug metabolites and determine trace multi-components in natural products. Collision energ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acquiring MS^n information, could be set freely in the range of 10%–400%. Herein, notoginsenosides were chosen as model compounds to build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the collision energy optimization. Firstly, the fragmental patterns of the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authentic standards of protopanaxadiol-type and protopanaxatriol-type notoginsenoside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accurate MS^2 and MS^3 measurements via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brid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he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s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 ions of notoginsenosides in Panax Notoginseng Extract were produced under a series of collision energies and compared to screen the optimum collision energies values for MS^2 and MS^3.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qualitative capability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brid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ollision energies, and 50% of MS^2 collision energy was found to produce the highest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efficiency for notoginsenosides. Addtionally, the highest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efficiency appeared when the collision energy was set at 75% in the MS^3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 energy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Notoginsenosides Qualitative analysis
原文传递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glycerophospholipids using a 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LTQ) with Pulsed Q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PQD)
3
作者 Tanxi Cai, Jing Li, Peng Xue, Zhengsheng Xie, Ziyou Cui, Junjie Hou, Xiulan Chen, Peng Wu, Pingsheng Liu, Fuquan Yang Proteomic Platform & National Laboratory of Biomacromolecules,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100101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1-191,共1页
Phospholipids are the major building blocks of the biological membranes. Additionally, phospholipids modulate membrane trafficking and metabolites derived from their
关键词 PQD with Pulsed Q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glycerophospholipids using a 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
原文传递
基于ESI-CID-MS/MS离子碎片峰特征的香菇多糖水解机制及系列香菇寡糖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洪涛 朱莉 +1 位作者 张爽 詹晓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9-2334,共6页
将香菇多糖和0.02 mol/L三氟乙酸(TFA)溶液按照1 mg∶200μL比例混合并于100℃水解,然后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技术对分别水解2,4,6 h的水解产物中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组成与丰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时间;用确定的最佳时间对水... 将香菇多糖和0.02 mol/L三氟乙酸(TFA)溶液按照1 mg∶200μL比例混合并于100℃水解,然后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技术对分别水解2,4,6 h的水解产物中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组成与丰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时间;用确定的最佳时间对水解残留多糖重复水解3次,直至多糖沉淀消失为止,然后分别对水解产物进行FPLC分离并依次收集每批次的七糖.对七糖进行ESI-CID-MS/MS分析,结合β-1,3-二糖、七糖及β-1,6-葡聚寡糖二糖的ESI-CID-MS/MS质谱特征,可获得每次水解产物中寡糖的结构信息,进而获得香菇多糖的水解机制;最后用P4凝胶柱对水解产物进行色谱分离,获得具有不同聚合度的全序列寡糖.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最佳水解时间为4 h,在不同批次的水解过程中香菇寡糖的结构由β-1,3/1,6-寡糖过渡为纯β-1,3-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葡聚寡糖 水解机制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下载PDF
磺胺类药物HCD高能裂解与CID裂解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鑫 李小林 +5 位作者 王琳 张文玲 张朝晖 张捷 张锡全 陈广全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以磺胺类药物为例,研究了高能诱导裂解技术(Higher energy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HCD)与传统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在裂解碎片组成上的差异,并结合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对HCD和CID产生的... 以磺胺类药物为例,研究了高能诱导裂解技术(Higher energy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HCD)与传统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在裂解碎片组成上的差异,并结合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对HCD和CID产生的碎片离子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HCD和CID裂解碎片,研究了新型HCD技术在裂解碎片产生机理方面的规律。研究表明,与CID相比,HCD技术提供了稳定的高能裂解方式,并可改善CID裂解中产生的cut-off效应。HCD裂解模式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为推测化合物结构、质谱裂解机理等提供更为详实的裂解碎片信息,为化合物的确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裂解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磺胺
下载PDF
利用CID MS^3质谱的中性丢失分析多肽糖基化位点
6
作者 王辉 涂宗财 +2 位作者 刘光宪 沙小梅 肖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7-50,共4页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在糖基化蛋白质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本实验建立CID中性丢失引发的多级质谱对多肽糖基化位点分析的方法。以糖基化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ESI CID MS对Amadori糖基化多肽进行CID多级激发裂解,MS3裂解分别可以由...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在糖基化蛋白质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本实验建立CID中性丢失引发的多级质谱对多肽糖基化位点分析的方法。以糖基化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ESI CID MS对Amadori糖基化多肽进行CID多级激发裂解,MS3裂解分别可以由3H2O、3H2O+HCHO的中性丢失引发,根据糖基化肽段的分析鉴定,均可完成对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但是在多级质谱分析中,3H2O中性丢失引发的糖基化肽段的鉴定更加精确,且在干热条件下,卵清蛋白中的K227相对K229更易发生糖基化修饰。综上分析,通过CID MS3多步激发质谱技术可以对一糖多肽进行糖基化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肽 中性丢失 cid 多级质谱
下载PDF
气相CH_3OH_2^+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CID)的研究
7
作者 刘淑莹 张天岚 张法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解离谱和动能释放等方法研究了由甲醇质子转移反应以及CH_3^+和H_2O缔合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构相同。CH_5O^+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随离子的内能不同而异。
关键词 质量分析 离子动能谱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衍生和CID碎裂模式鉴定蛋白精氨酸-ADP-核糖基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志强 邱辉华 +1 位作者 姚军 陈永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04-2709,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然后对上述2种衍生物进行基于CID碎裂模式的串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衍生的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相比,在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和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的质谱图上发现大部分来自于肽骨架碎裂的离子峰,可提供足够的序列信息以确定精氨酸-ADP-核糖基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 化学衍生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精氨酸 ADP-核糖基化
下载PDF
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2-烯基苯并噁唑衍生物的EIMS和CID谱研究
9
作者 董振温 孙琢琏 +1 位作者 曹忠民 方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利用EIMS和MIKE谱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2-烯基苯并唑衍生物的双键定位规则,并对鱼油中具有重要营养和医药价值的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鱼油 脂肪酸 EIMS MIKE 烯基苯并恶唑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法对两种六钼酸盐的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的结构研究
10
作者 赵莹莹 史晓敏 王倩倩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5期312-317,共6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基位置的六钼酸盐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TBA_(2)[Mo_(6)O_(18)(N-C_(6)H_(4)-Cl-p)](I)(TBA为四丁基胺)和TBA_(2)[Mo_(6)O_(18)(N-C_(6)H_(4)-Cl-o)](II),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基位置的六钼酸盐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TBA_(2)[Mo_(6)O_(18)(N-C_(6)H_(4)-Cl-p)](I)(TBA为四丁基胺)和TBA_(2)[Mo_(6)O_(18)(N-C_(6)H_(4)-Cl-o)](II),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对两种衍生物进行了质谱一级谱(MS)表征及碰撞诱导解离(CID)气相裂解反应研究。MS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裸多阴离子[Mo_(6)O_(18)(N-C_(6)H_(4)-Cl)]^(2-)及少量H^(+)、TBA^(+)单电荷加合阴离子簇[HMo_(6)O_(18)(N-C_(6)H_(4)-Cl)]^(-)和[(TBA)Mo_(6)O_(18)(N-C_(6)H_(4)-Cl)]^(-);CID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在N_(2)碰撞下发生无机多酸骨架中Mo-O键碎裂,形成包含有机组分芳香亚胺的低核数的多钼酸根离子及相应低核数的多钼酸根离子,这些子离子进一步碎裂形成更低核数的新一代子离子(二级质谱(MS/MS)图);化合物II的子离子中包含芳香亚胺的多钼酸根子离子丰度比化合物I更低,是由于化合物II离子中Mo≡N的稳定性低于化合物I导致的,这与其最佳碰撞能量值(CE)更小相一致。建立了化合物I和II的ESI-MS指纹图谱,使该类衍生物的结构表征信息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六钼酸盐的芳香亚胺衍生物 碰撞诱导解离(cid)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源内裂解HPLC-MS/MS法快速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微量血浆中泊沙康唑和苯妥英浓度
11
作者 姜锡娟 冯璇 +1 位作者 秦亚彬 赵宜乐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1期2932-293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源内裂解辅助调整线性范围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快速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微量血浆中泊沙康唑和苯妥英的浓度。方法10μL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经水稀释进样分析,内标分别为泊沙康唑-D4和苯妥... 目的建立一种源内裂解辅助调整线性范围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快速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微量血浆中泊沙康唑和苯妥英的浓度。方法10μL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经水稀释进样分析,内标分别为泊沙康唑-D4和苯妥英-D10;采用Kinetex EVO C18柱(30 mm×2.1 mm,2.6μm)分离,以水(A)和乙腈(B)为流动相,均含0.1%甲酸和2 mmol·L^(-1)乙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μL,运行时间2 min。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考察该方法的选择性、最低定量限和标准曲线、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高脂效应和溶血效应。并用本法测定了我院10例HSCT患儿的泊沙康唑和苯妥英血药浓度。结果泊沙康唑、苯妥英及内标泊沙康唑-D4、苯妥英-D10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5、0.98、1.05、0.97 min。泊沙康唑在0.1~12.8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定量限为0.1μg·mL^(-1);苯妥英在0.4~51.2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4μg·mL^(-1);批内、批间准确度为92.65%~109.03%,批内、批间精密度的RSD均≤11.0%。两种药物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均在86.21%~104.82%;内标归一化基质因子的RSD≤6.2%;高脂和2%溶血均不影响两种抗菌药物测定结果。样品的稳定性在试验条件下均良好。该法成功用于我院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血浆样本分析。结论本方法所需样本量小,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可应用于泊沙康唑和苯妥英联合用药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苯妥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源内裂解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碰撞激活诱导的双势阱势能面可以实现9-甲基-8-氧鸟嘌呤-9-甲基腺嘌呤碱基对阳离子自由基的质子转移
12
作者 May Myat Moe 刘剑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0-340,I0022-I0039,I0104,共30页
8-氧鸟嘌呤(OG)是最常见的核碱基氧化损伤,它在复制过程中可以用Hoogsteen的模式与腺嘌呤(A)错误配对.0G.A碱基对不仅可以诱发G·C→T·A的颠换突变,而且由于OG的电离势和氧化电位低于天然DNA碱基更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和单电子氧... 8-氧鸟嘌呤(OG)是最常见的核碱基氧化损伤,它在复制过程中可以用Hoogsteen的模式与腺嘌呤(A)错误配对.0G.A碱基对不仅可以诱发G·C→T·A的颠换突变,而且由于OG的电离势和氧化电位低于天然DNA碱基更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和单电子氧化的影响,本文报道了[9MOG·9MA]^(·+)碱華对阳离子自由基的形成.和碰撞诱导解离,该碱基对利用9-甲基8-氧鸟嘌呤(9MOG)和9-甲基腺嘌呤(9MA)模拟相对应的核苷酸.实验通过电喷雾产生Cu(Ⅱ)碱基复合物继之以氧化分离产生[9MOG·9MA]^(·+),并使用导向离子束串级质谱仪检测[9MOG·9MA]^(·+)的碰撞诱导解离、通过测量在不同碰撞能量下的解离产物和反应截面,可以得出[9MOG-H]+[9MA+H]^(+)(主要解离通道)和9MOG^(·+)+9MA(次要通道)的0 K解离阈能分别为1.8和1.65 eV.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9MOG·9MA]^(·+)的结构计算发现其所有重要构象都发生了质子转移生成[9MOG-H]^(·)·[9MA+H]^(+).另一方面,9MOG^(·+)+9MA的解离通道却需要9MOG^(·+)9MA作为中间体.看似矛盾的结果可以用碰撞活化后反应势能面上出现的双重势阱和由此触发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平衡([9MOG-H]^(·)·[9MA+H]^(+))^(*)→←(9MOG6(·+)·9MA)^(*)来解释.本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这种生物学上重要的非规范碱基对如何在氧化和电离损伤时发生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基对阳离子自由基 碰撞诱导解离 碱基对内质子转移 反应势能面 电喷雾电离质谱 导向离子束散射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JA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iturin A的纯化及电喷雾质谱鉴定 被引量:39
13
作者 陈华 袁成凌 +2 位作者 蔡克周 郑之明 余增亮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JA产生的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明确抗生素的种类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用6mol/L盐酸沉淀JA菌株的去菌体培养基,再用甲醇抽提获得抗生素的粗提物。利用反相HPLC系统,将粗提物过DiamonsilC18柱,收集有抗小麦赤霉... 枯草芽孢杆菌JA产生的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明确抗生素的种类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用6mol/L盐酸沉淀JA菌株的去菌体培养基,再用甲醇抽提获得抗生素的粗提物。利用反相HPLC系统,将粗提物过DiamonsilC18柱,收集有抗小麦赤霉病等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1、2。运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1042.4D和1056.5D。再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获得化合物的典型结构特征离子碎片,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042.4D的化合物一级结构为Pro-Asn-Tyr-βAA-Asn-Tyr-Asn-Gln(βAA为14个碳原子的氨基脂肪酸),属于脂iturin A。化合物1、2为相差一个亚甲基(-CH2)的iturinA同系物。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快速分离纯化和鉴定脂肽类抗生素iturin A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肽类抗生素 分离纯化 电喷雾质谱(ESI/MS) 碰撞诱导解离(cid) iturinA
下载PDF
基于电子捕获裂解/电子转运裂解串联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瑞祥 董梦秋 +5 位作者 迟浩 杨兵 秀丽蕴 王乐珩 付岩 贺思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102,共9页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fer dissociation,ETD)逐渐发展起来.ECD和ETD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鉴定和"自顶而下(Top-down)"的完整蛋白质裂解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诱人的前景.对ECD和ETD的基本原理、质谱特点、仪器实现、数据解析算法与软件开发,以及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并对当前的研究问题、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捕获裂解 电子转运裂解 碰撞诱导裂解 串联质谱技术 计算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中药藤黄中桥环类化合物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安 李庆林 +2 位作者 彭代银 吴鸿飞 王效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仪(HPLC-ESI/MS)研究新藤黄酸和藤黄酸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归纳其ESI碎裂规律。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了藤黄中的16种化合物;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仪(HPLC-ESI/MS)研究新藤黄酸和藤黄酸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归纳其ESI碎裂规律。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了藤黄中的16种化合物;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和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并利用质谱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ID)结合文献报道鉴定了10种化合物的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其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 HPLC—PDA—ESI/MS 桥环类化合物 源内cid质谱技术
下载PDF
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培培 吕友晶 +4 位作者 曹欢 赵小亮 李广生 吴建东 于广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属于杂化岩藻寡糖硫酸酯,主要由α1→3连接的Fuc及少量β1→4连接的Xyl和β1→6连接的Gal组成;硫酸基取代位点主要存在于Fuc的C4或C2位、Xyl的C2位和Gal的C4位;Fuc主要存在于寡糖的非还原端.实验结果表明,ES-CID-MS/MS技术可用于各种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结构序列分析.这些结构多样的硫酸寡糖可进一步点印到糖芯片上,研究其与蛋白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褐藻糖胶 寡糖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44
17
作者 周大勇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31-35,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黄酮苷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丽 窦建鹏 +2 位作者 吴巍 刘志强 刘淑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0,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朝鲜淫羊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朝鲜淫羊藿中的6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朝鲜淫羊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朝鲜淫羊藿中的6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对这几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淫羊藿 黄酮类化合物 电喷雾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 诱导 结构鉴定 解离 联用技术 线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和西洋参的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4 位作者 吴巍 越皓 刘志强 刘淑莹 田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87-1090,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苷Rf和拟人参皂苷F11两种同分异构体在质谱中的源内CID裂解规律的不同,建立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材的LC-ESI-MS简便、准确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联用法 测定 人参 西洋参 皂苷类成分 中药材
下载PDF
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玲 王英武 +2 位作者 陈刚 周秀清 单洪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3种常用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二级质谱数据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β-内酰胺结构不太稳定,在C(6)_C(7)和C(8)_N(1)键处易于断裂,进而形成稳定的共轭结构,此类药物易失去中性碎片NH3.
关键词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头孢类药物 质谱裂解规律 碰撞诱导解离 Β-内酰胺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