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ft measurement for component content based on adaptive model of Pr/Nd color features 被引量:5
1
作者 陆荣秀 杨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981-1986,共6页
For measurement of component content i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of praseodymium/neodymium(Pr/Nd), a soft measurement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modeling of ion color featur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fas... For measurement of component content i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of praseodymium/neodymium(Pr/Nd), a soft measurement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modeling of ion color featur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fast estimation of component content in production field. Feature analysis on images of the solution is conducted,which are captured from Pr/Nd extraction/separation field. H/S components in the HSI color space are selected as model input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 model for Nd(Pr) content,while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with the GA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model,the adaptive iter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correct parameters of the LSSVM model, on the basis of model correction strategy and new sample data. Using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from rare earth extraction production, predictive methods for component content and comparisons are give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esents good adaptability and high prediction precision, so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fast detection of element content in the rare earth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Nd extraction color feature Component content Adaptive iterativ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al-time correction
下载PDF
Total phenolic, flavonoid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our, noodles, and steamed bread made from different colored wheat grains by three milling methods 被引量:9
2
作者 Yaoguang Li Dongyun Ma +4 位作者 Dexiang Sun Chenyang Wang Jian Zhang Yingxin Xie Tiancai Guo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28-334,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wheat variety, food processing, and milling method o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Black wheat variety Heibaoshi 1 had the highest total phenolic content(659.8 μ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wheat variety, food processing, and milling method o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Black wheat variety Heibaoshi 1 had the highest total phenolic content(659.8 μ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 g-1), total flavonoid content(319.3 μg rutin equivalents g-1),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hereas light purple wheat variety Shandongzimai 1 had the lowest total flavonoid content(236.2 μg rutin equivalents g-1)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hole wheat flour and partially debranned grain flou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total flavonoid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han refined flour(P < 0.05). Compared with flour,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total flavonoid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decreased in noodles and steamed bread, whereas noodles had slightly higher total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ntent than steamed bread. Antioxidant activities(by 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 assay) of steamed bread made from whole wheat flour, partially debranned grain flour, and refined flour were 23.5%, 21.1%, and 31.6% lower, respectively,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flour.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lack whole wheat flour and partially debranned grain flour are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Milling method Antioxidant activity colorED wheat
下载PDF
4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花青素组分和含量比较分析
3
作者 李华伟 罗文彬 +8 位作者 李国良 许国春 许泳清 纪荣昌 林赵淼 张鸿 邱永祥 邱思鑫 汤浩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2,共9页
为明确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1号、闽彩薯2号、闽彩薯3号和闽彩薯4号的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花青素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块茎花青素组分的定性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彩色... 为明确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1号、闽彩薯2号、闽彩薯3号和闽彩薯4号的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花青素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块茎花青素组分的定性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彩色品种共含有14种花青素单体组成,其中闽彩薯1号含有其中的6种组分,闽彩薯2号含有其中的9种组分,闽彩薯3号含有其中的10种组分,3个紫肉色马铃薯花青素组分主要是矮牵牛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闽彩薯4号含有5种花青素组分,主要组分为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糖苷,紫肉色马铃薯花青素组分与红肉色马铃薯青素组分具有明显差异。4个彩色马铃薯花青薯含量分别为139.77、95.48、78.08、67.25 mg/100 g FW,品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同时,这4个彩色马铃薯组分含有全部6种花青素基本苷元,且花青素结构较为稳定,可作为重要的天然色素的原料及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青素 组分 含量
下载PDF
国色设计事理教学中课题驱动教学法研究
4
作者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代语境下,在教学中纳入或开展国色设计理论与技法内容,促成中西色彩理论与应用的兼容共生极为重要。通过以“传统竹编再设计课题”驱动,链接《综合形式基础》《文化遗产考察与表现》《CMFP设计》课程中的国色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代语境下,在教学中纳入或开展国色设计理论与技法内容,促成中西色彩理论与应用的兼容共生极为重要。通过以“传统竹编再设计课题”驱动,链接《综合形式基础》《文化遗产考察与表现》《CMFP设计》课程中的国色教学内容,结合视觉思维观察法、文化遗产调查法、传统文化活化创意法,让学生沉浸体验、层层深入理解竹编国色创新设计事理,实证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FP 国色课题 设计事理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新型城市综合性地图集的设计方法研究
5
作者 余晨曦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分析了国内城市综合性地图集的编纂情况,探讨了当今时代需求下城市综合地图集的设计思路,并以《上海市地图集》为例,从地图集的内容设计策略、表达策略和实践案例等方面阐述了图集的创新模式和设计方法研究成果。通过“多面体”“多向... 分析了国内城市综合性地图集的编纂情况,探讨了当今时代需求下城市综合地图集的设计思路,并以《上海市地图集》为例,从地图集的内容设计策略、表达策略和实践案例等方面阐述了图集的创新模式和设计方法研究成果。通过“多面体”“多向度”叙事化的逻辑架构设计将反映城市地理环境和文化脉络的多元时空专题信息拓展升级为既能彰显城市发展成就,又能支撑政府管理决策的综合性地图集,同时融入系统性的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符号设计和数据可视化方法,在理论和方法上为今后编制新型城市综合性地图集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集 内容设计 表达策略 色彩体系
下载PDF
基于RSM算法的烟叶含水率监测
6
作者 尚晓明 张娟利 虎良词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探讨将随机子空间RSM(Random Subspace Method)算法应用于烤烟烟叶含水率的监测中,采摘贵烟8号烟叶样本,在09:00-12:00时间段进行可见光采样,并对图像亮度进行梯度处理,以此模拟全天光线变化。采用烟叶样本实测含水率和图像RGB三阶颜... 为探讨将随机子空间RSM(Random Subspace Method)算法应用于烤烟烟叶含水率的监测中,采摘贵烟8号烟叶样本,在09:00-12:00时间段进行可见光采样,并对图像亮度进行梯度处理,以此模拟全天光线变化。采用烟叶样本实测含水率和图像RGB三阶颜色矩数据作为数据集,对样本使用RSM算法建立含水率回归模型,并与LM(Levenberg Marquardt)神经网络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烟叶RGB颜色矩的RSM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 2为0.9202,均方根误差(RMSE)为0.56%,相对分析误差(RPD)为3.5483。故基于随机子空间RSM算法的烟叶含水率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实现对烟叶含水率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含水率 RSM算法 RGB颜色矩 监测
下载PDF
双波段彩色融合图像色彩和谐性客观评价
7
作者 高绍姝 宋尚鸽 倪潇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5期170-177,共8页
针对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较少利用人眼视网膜和视觉皮层的颜色编码机制,并且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色彩信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觉特征的可见光(微光)与红外彩色融合图像色彩和谐性客观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图像质量评估中... 针对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较少利用人眼视网膜和视觉皮层的颜色编码机制,并且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色彩信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觉特征的可见光(微光)与红外彩色融合图像色彩和谐性客观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图像质量评估中融入了更多的颜色信息,综合考虑多种人眼视觉特征包括视觉对立色彩特征、色彩信息波动特征和高级视觉内容特征,经过特征融合和支持向量回归训练,实现彩色融合图像的色彩和谐性客观评价.采用3种典型场景融合图像数据库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8种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与人眼主观感受更加一致,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彩色融合图像 视觉对立色彩 色彩信息波动 高级视觉内容
下载PDF
前胡药材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8
作者 谭鹏昊 程育希 +1 位作者 郭冬琴 周浓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比较产地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质量的影响,筛选其最佳产地干燥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晒干、自然阴干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真空干燥、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等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进行处理,以折干率、含水量、浸出物... 目的比较产地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质量的影响,筛选其最佳产地干燥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晒干、自然阴干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真空干燥、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等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进行处理,以折干率、含水量、浸出物含量、颜色色度值以及4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加工方法下,12份前胡药材样品的折干率为31.56%~40.10%,含水量为6.96%~8.58%,浸出物含量为27.56%~43.10%,红绿度值为1.80~7.50,黄蓝度值为19.90~30.20,明度值为46.90~59.90;伞形花内酯、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分别为≤0.05、3.70~14.05、0.72~2.37、0.81~3.90 mg/g,总含量为5.47~19.65 mg/g;4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下的前胡药材综合得分最高。结论4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是前胡药材最佳的产地干燥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产地干燥加工 颜色色度值 浸出物 香豆素类成分 折干率 含水量
下载PDF
基础油颜色异常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9
作者 徐宁宁 王海燕 +1 位作者 孙洪鑫 方磊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通过对基础油生产原料热稳定性和溶剂组成解析,判断基础油颜色变深且发生深浅可逆变化是由溶剂中氮质量浓度异常偏高造成的。分析了溶剂系统中氮元素的可能性来源,针对性排查氨冷系统,推断溶剂氮质量浓度偏高是由于脱蜡段氨冷换热器管... 通过对基础油生产原料热稳定性和溶剂组成解析,判断基础油颜色变深且发生深浅可逆变化是由溶剂中氮质量浓度异常偏高造成的。分析了溶剂系统中氮元素的可能性来源,针对性排查氨冷系统,推断溶剂氮质量浓度偏高是由于脱蜡段氨冷换热器管程发生内漏,致使氨液进入了溶剂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切换氨冷换热器4d后,基础油颜色恢复正常。对置换下来的氨冷换热器进行检修,确认管程发生了腐蚀性内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溶剂 颜色 氮质量浓度
下载PDF
2种壳色福寿螺营养成分研究
10
作者 薛玲华 颜若彤 韩晓磊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20-25,共6页
测定2种壳色(黑壳和黄壳)福寿螺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分,通过对不同组分的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的大小。结果表明,黄壳福寿螺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低于黑壳福寿螺,而粗蛋白含量则高于黑壳福寿螺;2种壳色福寿螺共检测出2... 测定2种壳色(黑壳和黄壳)福寿螺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分,通过对不同组分的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的大小。结果表明,黄壳福寿螺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低于黑壳福寿螺,而粗蛋白含量则高于黑壳福寿螺;2种壳色福寿螺共检测出24种脂肪酸,所含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低,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相当;2种壳色福寿螺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为全面,黑壳福寿螺丝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含量高于黄壳福寿螺,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黄壳福寿螺。指出,2种福寿螺对中华绒螯蟹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均>96,具有较好的蛋白质组成,营养价值较高,能够满足中华绒螯蟹对蛋白质的需求,可有条件地作为饲料蛋白源替代传统经济螺及部分鱼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色 福寿螺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茶树种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的关系
11
作者 宁秋燕 冯亚颀 +3 位作者 何卫中 吉庆勇 疏再发 郑生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79,共10页
[目的]探究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叶色特异茶树种质资源呈色机理探索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中143份黄化、白化和紫化叶色特异茶树种质春季新梢为材料,比较分析各种质叶片叶... [目的]探究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叶色特异茶树种质资源呈色机理探索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中143份黄化、白化和紫化叶色特异茶树种质春季新梢为材料,比较分析各种质叶片叶色参数L^(*)、a^(*)、b^(*)值和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叶片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关系。[结果](1)紫化茶树种质花青素含量和a^(*)值较高,叶片呈现紫红色;黄化种质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和b^(*)值较高,叶片呈黄色,白化种质L^(*)值较高,叶片呈白色;黄化和白化茶树种质叶绿素含量较低。在叶色表型性状方面,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大体聚为两大类群,白色系和黄色系聚为一大类,紫色系聚为另一大类。(2)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叶色参数a^(*)值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b^(*)值与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b^(*)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叶绿素对叶片L^(*)、a^(*)、b^(*)值直接作用较大。[结论]a^(*)值可作为描述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紫红色性状的代表性参数,b^(*)值可作为描述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黄色性状的代表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色 特异种质 色素含量 叶色参数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外施营养液和激素对万圣节法师叶色变化的影响
12
作者 施竹玥 黄春燕 +1 位作者 李素华 赵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了研究光照及外施营养液、激素对万圣节法师叶色变化的影响,以万圣节法师一年生茎插苗为材料,以25 mg/L茉莉酸甲酯、3‰磷酸二氢钾、1‰钙镁硼混合液为处理液叶面喷施2次(间隔3 d),设CK(清水对照)、处理LS(叶面喷施后直接补光培养)、... 为了研究光照及外施营养液、激素对万圣节法师叶色变化的影响,以万圣节法师一年生茎插苗为材料,以25 mg/L茉莉酸甲酯、3‰磷酸二氢钾、1‰钙镁硼混合液为处理液叶面喷施2次(间隔3 d),设CK(清水对照)、处理LS(叶面喷施后直接补光培养)、处理DS(叶面喷施后先暗培养1周再补光培养)3个处理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亮度(L)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的L值均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其中第2周L值达到最高,第3周后L值逐渐下降,第6周L值又急剧升高。在红绿饱和度(a)方面,第2~4周处理LS和处理DS的a值均显著高于CK,第5周后效果明显下降;光照对a值有显著影响,处理DS遮光1周后a值明显下降,复光后又急剧升高。在黄蓝饱和度(b)方面,随时间延长,CK的b值变化幅度较小,处理LS和处理DS的b值波动较大。在色彩饱和度(C)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处理DS的C值显著增加,第1~3周CK和处理LS的C值变化均不显著,第3周后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花青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第2~3周花青素含量较高,第4周后花青素含量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与a值、C值成极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含量是万圣节法师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圣节法师 叶色参数 花青素含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棉籽混合油碱炼工艺优化
13
作者 王如南 杨伟国 韩文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为确保棉籽油的稳定生产,提高棉籽油的品质,以混合油浓度、超量碱添加量、碱液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为试验因素,以棉籽油的含皂量、色泽(R值)和精炼得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对棉籽混合油碱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棉籽混合油碱... 为确保棉籽油的稳定生产,提高棉籽油的品质,以混合油浓度、超量碱添加量、碱液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为试验因素,以棉籽油的含皂量、色泽(R值)和精炼得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对棉籽混合油碱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棉籽混合油碱炼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混合油浓度85%,超量碱添加量0.8%,碱液质量分数12.69%(18°Bé),反应时间2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生产线上实际生产的棉籽油酸值(KOH)降到0.2 mg/g以下,过氧化值降到0.020 g/100 g,色泽(R值)可稳定控制在4.8以下,精炼得率为95.92%,优于小试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混合油 碱炼 含皂量 色泽 精炼得率
下载PDF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
14
作者 黄悦 《色彩》 2024年第4期142-144,共3页
随着社会对创意与审美素质的需求不断增加,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学理解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对... 随着社会对创意与审美素质的需求不断增加,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学理解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对色彩审美能力提升发展的需求,更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1]。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探索学生色彩审美能力培养更为有效的具体教学策略,为高中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借鉴,以促进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审美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策略分析
下载PDF
龙泉青瓷呈色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刘干平 金奇学 +4 位作者 李锋 胡华敏 汤少龙 曾日康 廖俊伟 《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龙泉青瓷呈色的影响因素包括釉料本身的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釉料本身的因素按烧制过程分为釉层封闭前的影响因素和釉层封闭后的影响因素。釉层封闭前,源源不断的还原气体与釉层中有限的氧化铁颗粒表层分子进行还原反应,其还原比值即... 龙泉青瓷呈色的影响因素包括釉料本身的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釉料本身的因素按烧制过程分为釉层封闭前的影响因素和釉层封闭后的影响因素。釉层封闭前,源源不断的还原气体与釉层中有限的氧化铁颗粒表层分子进行还原反应,其还原比值即被还原生成的二价铁与未被还原的三价铁的比值决定了釉的色调。影响还原比值的因素包括釉中铁的细度、铁的含量和铁的分散度,其中铁的含量既影响釉的色调,又影响釉的色饱和度;釉层封闭后,还原气体已不能进入釉层,影响釉的呈色的因素为釉的化学组成,即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中,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对氧离子的结合能力不同,不同程度地游离出氧离子,使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即改变釉的还原比值,从而影响了釉的呈色。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烧成气氛、釉层厚度、坯体的含铁量、还原气氛的强弱、烧成温度以及瓷土中微量着色元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还原气氛 呈色 细度 氧化铁含量 分散度 化学组成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有色稻和常规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魏晓梅 杨怀仙 吴丽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为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有色稻和常规稻的影响,本试验设氮素形态(硝态氮NO-3:铵态氮NH+4)五个处理:T1(100:0)、T2(75:25)、T3(50:50)、T4(25:75)、T5(0:100),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有色稻(红稻8号)及常规稻(楚稻2号及合粳16号)生长及生... 为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对有色稻和常规稻的影响,本试验设氮素形态(硝态氮NO-3:铵态氮NH+4)五个处理:T1(100:0)、T2(75:25)、T3(50:50)、T4(25:75)、T5(0:100),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有色稻(红稻8号)及常规稻(楚稻2号及合粳16号)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水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干重、分蘖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与常规稻相比,经过所有处理的红稻叶片中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T3处理合粳16号叶绿素含量增高了10.8%,楚稻2号的增高率为10.3%,有色稻红稻增高率仅为1.4%,说明不同氮素形态对有色稻及常规稻的影响差异较大,混合氮素形态50:50处理时有利于有色稻及常规稻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且促进了根的生长和分蘖.有色稻红稻的分蘖数受到氮素形态的影响较大,混合氮素形态(50:50)时分蘖数分别是纯硝态氮的6倍、纯铵态氮的2倍.在产量及千粒重上,有色稻与常规稻受到氮素影响的规律不同,有色稻红稻8号在硝铵比50:50时千粒重最重,达到25.25 g,常规稻在硝铵比25:75时千粒重最重,楚稻2号及合粳16号的千粒重分别为23.72 g、28.81 g.比较产量发现,有色稻在硝铵比50:50时产量最高,值为33.60 g,常规稻中楚稻2号在硝铵比25:75时产量最高,达到49.50 g,常规稻中的合粳16号在硝铵比75:25时产量最高,达到49.30 g,因此与常规稻相比,红稻的总产量较低,但在硝铵比50:50时能够显著地提高其产量及千粒重,从而达到提高其产量的目的.综合来看,不同氮素形态对有色稻和常规稻生长的影响有差异性,其中混合氮素形态(硝态氮NO-3:铵态氮NH+4=50:50)促进了有色稻及常规稻的生长,进而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及产量.本研究为水稻种植中氮肥的施用提供技术支持,为有色稻产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有色稻 常规稻 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蛋白含量 产量
下载PDF
基于多感知融合的色彩教育模式研究——以水粉静物为例
17
作者 吴黄云 《色彩》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基于多感知融合的色彩教育模式,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知通道,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多感知融合色彩教育模式的提出与意义,对多感知融合在色彩教育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 基于多感知融合的色彩教育模式,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知通道,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多感知融合色彩教育模式的提出与意义,对多感知融合在色彩教育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与学生认知发展、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多感知融合的色彩教育模式策略,包括感知通道的精妙融合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举措以及教学资源与环境的优化升级等方面。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为丰富、多元且高效的色彩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色彩素养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知融合 色彩教育模式 感知通道 教学内容创新
下载PDF
基于LF-NMR探究板栗失水过程中质构和色差变化
18
作者 王纪辉 耿阳阳 +7 位作者 胡伯凯 刘亚娜 张时馨 黄珊 卢中科 曾钦朦 陈胜群 刘佳慧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6,共11页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果实中的水分组成在其生理代谢及品质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贵州黔西南望谟县板栗为实验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水分含量(48%、38%、28%、18%)的板栗果中氢核的横向弛豫衰减信号进...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果实中的水分组成在其生理代谢及品质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贵州黔西南望谟县板栗为实验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水分含量(48%、38%、28%、18%)的板栗果中氢核的横向弛豫衰减信号进行测试,并利用SIRT模型对数据进行反演,得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反演数据。采用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对板栗果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使用物性测试仪分析质构特性,利用色差仪分析板栗失水过程中果肉颜色的变化。结果显示,自然失水改变了板栗果中水分的结合状态,水分发生明显迁移,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的信号幅值随失水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弱。不同含水率板栗的反演峰总面积不同,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核磁共振信号增强,峰面积增大,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图片明暗不同,可直观反映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板栗果实自然贮藏过程中发生石灰化,果实质地发生硬化,挤压咀嚼时抵抗力增大,失水初期内聚性和弹性变化不显著,后期下降;粘附性前期降低,但后期变化不明显;板栗失水初期果肉发生氧化,颜色逐渐呈暗红色,失水后期石灰化较为严重,果肉颜色变白,亮度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板栗加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机制探讨以及产品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水分含量 低场核磁共振 质构 色差
下载PDF
Image block feature vectors based on a singular-value information metric and color-texture description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朔中 路兴 +1 位作者 苏胜君 张新鹏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In this work, image feature vectors are formed for blocks containing sufficient information, which are selected using a singular-value criterion. When the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wo SVs axe below a given threshold, t... In this work, image feature vectors are formed for blocks containing sufficient information, which are selected using a singular-value criterion. When the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wo SVs axe below a given threshold, the block is considered informative. A total of 12 features including statistics of brightness, color components and texture measures are used to form intermediate vector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to 6 to give the final feature vectors. Relevance of the constructed feature vectors is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s in which k-means clustering is used to group the vectors hence the blocks. Blocks falling into the same group show similar visual appear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feature color TEXTURE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CBIR) image hashing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melanin content among white,light-green,dark-green,and purple morphs of sea cucumber,Apostichopus japonicus 被引量:3
20
作者 XING Lili SUN Lina +4 位作者 LIU Shilin LI Xiaoni MIAO Ting ZHANG Libin YANG Hongsh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45-51,共7页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marine species in China. Among the differently colored varieties sold in China, white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have the greatest appeal to c...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marine species in China. Among the differently colored varieties sold in China, white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have the greatest appeal to consumer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igment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olor morphs of sea cucumber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bility of desirable color morphs. In this study,sea cucumber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body color: white, light green, dark green, and purple. The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in the four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gment conte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white,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and there were fewer types of pigments in white sea cucumber than in the other color morphs. The only pigments detected in white sea cucumbers were guanine and pteroic acid.Guanine and pteroic acid are structural colors, and they were also detected in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Every pigment detected, except for pteroic acid, was present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purple morphs than in the other color morphs. The biological color pigments melanin, astaxanthin, β-carotene, and lutein were detected in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While progesterone and lycopene,which are also biological color pigments, were not detected in any of the color morphs. Melanin was the major pigment contributing to body color, and it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deepening color of the sea cucumber bod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white sea cucumbers had the fewest epidermal melanocytes in the body wall, and their melanocytes contained fewer melanosomes as well as non-pigmented pre-melanosomes. Sea cucumbers with deeper body colors contained more melanin granules. In the body wall of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melanin granules were secreted out of the cel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in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ces in coloration among white,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and als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body color in sea cucumber, A. japon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 japonicas pigment composition color morphs melanin pigment cont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