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脱硫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邓良伟 唐一 吴彦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5-39,共5页
生物脱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并回收。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_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该文着... 生物脱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并回收。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_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该文着重介绍了光合细菌和无色硫细菌的脱硫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光合细菌脱硫,由于条件苛刻,研究进展不大,仍处于分批试验或实验室小试阶段;无色硫细菌脱硫,近年来很活跃,并取得一些进展,已进行了中式和生产性试验,效果很好。与传统的物理化学脱硫法相比,生物脱硫具有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硫化物 大气污染 废气处理
下载PDF
硫化物的危害与治理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池勇志 李亚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论述了硫化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危害和厌氧消化的影响 .讨论了对硫化物的治理方法 .经过比较 ,由于用无色硫细菌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具有不需催化剂、无化学污泥、低能耗。
关键词 硫化物 厌氧消化 无色硫细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PCR-DGGE技术鉴定高含盐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萍 杨金生 +1 位作者 刘卫国 梁存珍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鉴定高含盐废水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从连续运行一年的生物脱硫反应器中获取微生物样品,用试剂盒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GC341F/534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 rDNA片段,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分离,对DGGE条带进... 为鉴定高含盐废水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从连续运行一年的生物脱硫反应器中获取微生物样品,用试剂盒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GC341F/534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 rDNA片段,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分离,对DGGE条带进行切胶和测序。测得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有4种优势菌株:硫杆菌属的Thiobacillus sp.ISA11,盐生硫杆菌属的Halothiobacil-lus sp.ST15,Marine bacterium HB-5,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J69-151C-2A。其中,Thiobacillus sp.ISA11和Halothio-bacillus sp.ST15是主要的脱硫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无色硫细菌 高盐度含硫废水
下载PDF
无色硫细菌处理含硫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金枝 付腾飞 王燕 《环境科技》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污泥训化产生大量的硫杆菌,从而形成稳定生物膜。采用循环单因素实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DO)共同作用下硫化物(S2-)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验证。...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污泥训化产生大量的硫杆菌,从而形成稳定生物膜。采用循环单因素实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DO)共同作用下硫化物(S2-)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O是影响反应器顺利启动和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同时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比较大;高浓度S2-有利于其本身的去除;有机物负荷对生物除硫效果影响不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30min时,除硫效果基本没有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硫杆菌 升流式填料塔 硫化物 废水 单质硫 最佳运行参数
下载PDF
微氧环境下无色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脱硫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苹 张书良 杨科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6-310,共5页
通过间歇曝气形成微氧环境让SRB和CSB实现共生,使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中硫酸根最终转化成单质硫达到脱硫目的。研究考察了曝气量对SRB还原和CSB氧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使得单质硫占系统内总硫比值最大。实验结果显... 通过间歇曝气形成微氧环境让SRB和CSB实现共生,使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中硫酸根最终转化成单质硫达到脱硫目的。研究考察了曝气量对SRB还原和CSB氧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使得单质硫占系统内总硫比值最大。实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SO24-=2 000/1 500 mg/L、曝气开关时间为2 s/2 min、生化时间为10 h时,单质硫产率最大,为89.53%,SO24-浓度降至最低值72.7 mg/L,还原率达95.1%,此时脱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微氧 硫酸盐还原菌 无色硫细菌 单质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