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Laminat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Subjected to Axial, Bending and Torsion Loads 被引量:1
1
作者 Yengula Venkata Narayana Jagadish Babu Gunda +1 位作者 Ravinder Reddy Pinninti Markandeya Ravvala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4期185-194,共10页
In present work,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imperfect (of eigen form) laminat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different L/D and R/t ratios subjected to axial, bending and torsion loa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 In present work,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imperfect (of eigen form) laminat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different L/D and R/t ratios subjected to axial, bending and torsion loa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equilibrium path approach i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Newton-Raphson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arc-length approach is used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equilibrium paths up to the limit point load.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imperfect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different L/D and R/t ratios of interest is obtained and the theoretical knock-down factors are reported for the considered cylindrical sh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BUCKLING Cylindrical Shells Eigen IMPERFECTION Shapes axial Compressive LOAD bendING LOAD Torsion LOAD Arc-Length Method KNOCK-DOWN Factor
下载PDF
Haptic Evaluation of the Prickle of Fabrics: Axial Compression Bending Tests On Ramie Fibers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宇清 韩露 于伟东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Although smoothness, softness, and stiffness determin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fabric and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quality when it is handled, the perceived comfort of cl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 Although smoothness, softness, and stiffness determin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fabric and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quality when it is handled, the perceived comfort of cl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o consumers. The sensations perceived from the contact of clothing with the skin can greatly influence our over-all state of comfort and one aspect of this is the unpleasant skin sensation of prickle. Surface prickle of fabrics can be a factor limiting the use of the coarser types of ramie in apparel. And the mechanical stimulus of fabric-evoked prickle underlies our discomfort to fabrics independent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of any chemical or the atopic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It is known that the prickle of fabric can be reduced by fabric-finishing treatments, but the assessment of fabric prickle is often done subjectively. This is time consuming,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results, since variability between subjects in their sensitivity to prickle, such as sk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effective density of nociceptors and the mood state of the individual. In order to find an objectiv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iff fiber ends protruding from the fabrics to predict prickle, axial compression bending test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single ramie fiber. By comparing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ritical compressing load (Pcr), the bending modulus (E) are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ritical load (Pcr) with the length of fiber (L) and the fineness of fiber (Nt) has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评价 纺织品 轴向压力挠度试验 柠麻纤维
下载PDF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Combined Axial Load and Bend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Nonlinear Numerical Model
3
作者 Carlos Eduardo Luna de Melo Guilherme Sales Soares de Azevedo Melo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6年第1期53-63,共11页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非线性模型 数值模型 力作用 组合轴 混凝土抗压强度 行为 弯曲破坏
下载PDF
A Non-Linear 3D FEM to Simulate Un-Bonded Steel Reinforcement Bars under Axial and Bending Loads
4
作者 Rami HAWILEH Adeeb RAHMAN Habib TABATABAI 《Engineering(科研)》 2009年第2期75-90,共1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development of 3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un-bonded mild steel bars under axial and bending loading. The models were successfully analyz... This paper presents development of 3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un-bonded mild steel bars under axial and bending loading. The models were successfully analyz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online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reinforced mild steel bars. A bending strain relationship is derived based on a parametric study involving multipl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A mild steel fracture criterion based on low-cycle fatigue models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total (elastic and plastic) strains in the mild steel bar below a 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 In addition, FE predictions of bar elongation due to strain penetration reasonably agreed with a proposed empirical equation by Raynor and Lehma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quation proposed by Raynor and Lehman is considered valid for estimating the additional unbounded length and can be used in both analysis an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Combined axial and bending Loading Steel REBAR PRECAST Hybrid Frame
下载PDF
内置工字型CFRP型材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组合效应分析
5
作者 李帼昌 西志远 李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 研究内置工字型CFRP型材的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三种材料的组合效应。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相关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典型构件的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曲线进行分析,揭示... 目的 研究内置工字型CFRP型材的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三种材料的组合效应。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相关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典型构件的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曲线进行分析,揭示构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工作机理,评估CFRP配置率、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约束效应系数对组合效应的影响。结果 在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中内置CFRP型材,对构件的延性及安全裕度有显著提高,并改善了高强圆钢管对高强混凝土的约束,提高了构件的组合效应。结论 CFRP配置率控制在5.9%~8.4%,约束效应系数在1.2~1.4,钢材屈服强度不大于770 MPa时,构件中三种材料组合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压短柱 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 CFRP型材 约束机理 组合效应
下载PDF
钢筋PVA-ECC柱复合受扭性能试验研究及损伤分析
6
作者 吴桐 邵永健 李国建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研究复合受力状态下钢筋PVA-ECC构件的受扭性能,进行了9根PVA-ECC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RC)柱的单调加载试验,考虑不同轴压比、扭弯比、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等参数,研究其破坏特征、扭矩-扭率曲线特征,并进行了损伤演变分析。... 为研究复合受力状态下钢筋PVA-ECC构件的受扭性能,进行了9根PVA-ECC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RC)柱的单调加载试验,考虑不同轴压比、扭弯比、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等参数,研究其破坏特征、扭矩-扭率曲线特征,并进行了损伤演变分析。结果表明,PVA-ECC试件受力过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PVA-ECC试件在受扭承载能力和扭转变形方面与RC试件相比有很大提升;降低轴压比、增大扭弯比和剪跨比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扭转延性,减小箍筋间距和剪跨比、增大轴压比可有效延缓试件开裂;采用PVA-ECC材料能有效抑制试件的损伤发展;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对复合受扭作用下试件的损伤有较大影响;纵筋配筋率越大和剪跨比、箍筋间距越小,试件复合受扭的损伤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ECC柱 受扭性能 轴压比 扭弯比 损伤演变
下载PDF
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贾军锋 唐承杰 张挥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2)。使用Ansys 14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在施加轴向力、扭转力、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的承载力及骨折断端的位移情况。结果(1)承载力: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不足模型2的1/6(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约是模型2的7倍(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折断端平均位移: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大于模型2(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结论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相比,胫骨远端骨折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力学分布更均匀、稳定性更好,且骨折断端的微小位移能有效刺激骨痂再生,更利于骨折愈合,在软组织条件允许下更利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锁定钢板 轴向压缩 四点弯曲 扭转
下载PDF
不同失效模式下皮质骨结构临界能量释放率预测
8
作者 范若寻 王溢童 贾政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79-5784,共6页
背景:临界能量释放率是结构在破坏过程中可测得的一个全局断裂力学参数,即使针对同一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其数值也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提出一种方法预测皮质骨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临界能量释放率。方法:针对大鼠股骨皮质骨结构进... 背景:临界能量释放率是结构在破坏过程中可测得的一个全局断裂力学参数,即使针对同一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其数值也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提出一种方法预测皮质骨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临界能量释放率。方法:针对大鼠股骨皮质骨结构进行三点弯曲与轴向压缩实验以及相应断裂仿真。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赋予不同临界能量释放率进行断裂模拟,并将每次模拟所得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当仿真与实验所得断裂参数差异小于5%时,即代表拟合成功,以此反演预测皮质骨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临界能量释放率。结果与结论:①结果显示大鼠股骨皮质骨结构在三点弯曲载荷下主要发生拉伸破坏,该失效模式下所预测临界能量释放率为0.16N/mm;②在轴向压缩载荷下主要发生剪切破坏,所预测临界能量释放率为0.12N/mm,这说明同一皮质骨结构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临界能量释放率存在差异;③此文通过对结构力学性能与损伤机制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不同失效模式下皮质骨结构临界能量释放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能量释放率测量以及准确的皮质骨断裂模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能量释放率 皮质骨 失效模式 三点弯曲 轴向压缩
下载PDF
OBSERVATIONS O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 PERFORMANCE FIBERS BY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被引量:2
9
作者 Chang-fa Xiao Yu-feng Zha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Tianjin Institute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160,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86,共6页
By means of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POM),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our kinds of fibers, i.e,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fiber,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b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y means of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POM),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our kinds of fibers, i.e,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fiber,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b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iber, and wholly aromatic (rho-hydroxybenzoic acid/2-hydroxy-6-naphthoic acid) copolyester [P(HBA/HNA)]/PET (ACPET blend) fiber, in axial compression, axial impacting, and bending was observed. In compression, kink bands formed at an angle of 55-60 degrees ro the fiber axis in 10-times-drawn UHMW-PE fiber, 75-80 degrees in 40-times-drawn sample, 80 degrees in PVA fiber, and 90 degrees in the ACPET blend fiber. In impacting and bending, band angles of UHMW-PE, PVA and PET fibers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ose formed in compression, indicating that slip systems do not change. For any of the four kinds of fiber, band spacing exhibits great differences in compression, in impacting, and in bending,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s of strain or stress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erformance fiber axial compression axial impacting bendING
下载PDF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10
作者 周佳 童根树 +3 位作者 付波 刘宜丰 李常虹 张悦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155,共7页
截面高宽比h/b大于2.0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外观优势,能避免室内出现凸柱现象,随着实际应用日渐增多,对其的研究也越发深入。根据《隐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CECS 951—2021)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 截面高宽比h/b大于2.0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外观优势,能避免室内出现凸柱现象,随着实际应用日渐增多,对其的研究也越发深入。根据《隐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CECS 951—2021)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两本规范给出的条文对构件的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进行了对比。计算对比包括截面塑性发展能力、单向压弯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强度及单向压弯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等三个方面。计算结果将再与多组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两者计算偏差判断规范公式的合理性。构造方面主要对比截面尺寸、长细比、宽厚比、轴压比及强柱弱梁验算公式和免除强柱弱梁验算的条件。结果表明,相比于CECS 159:2004,T/CECS 951—2021更接近实际试验结果,计算公式更合理,构造要求规定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压弯承载力 轴压比 长细比 宽厚比 强柱弱梁
下载PDF
外包不锈钢管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N_(u)-M_(u)相关曲线研究
11
作者 张颖 赵晖 +1 位作者 王蕊 陈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外包不锈钢管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结合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与不锈钢的优点,在桥墩、海洋平台与输电塔结构中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该文基于前期试验,采用自编纤维模型法程序对225个外包不锈钢管CFDST压弯构件进行了系统分析... 外包不锈钢管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结合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与不锈钢的优点,在桥墩、海洋平台与输电塔结构中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该文基于前期试验,采用自编纤维模型法程序对225个外包不锈钢管CFDST压弯构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该类压弯构件典型N/N_(u)-M/M_(u)曲线的影响,并将相关曲线与普通外包碳素钢管CFDST构件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该类压弯构件N/N_(u)-M/M_(u)相关曲线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自编纤维模型法程序可较好预测外包不锈钢管CFDST构件压弯承载力以及N/N_(u)M/M_(u)曲线的发展;混凝土强度、内管径厚比、钢材屈服强度、空心率、名义含钢率与长细比影响N/N_(u)M/M_(u)曲线的形状;由于不锈钢材料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相比于外包碳素钢管CFDST构件,外包不锈钢管CFDST构件的N/N_(u)-M/M_(u)曲线接近于钢结构;基于试验与参数分析结果以及外包碳素钢CFDST计算公式,得到了外包不锈钢CFDST相关曲线特征点公式和曲线方程,与程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不锈钢 纤维模型法 压弯 N/N_(u)-M/M_(u)曲线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地下车站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设计及应用
12
作者 王皓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79,88,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决地下车站深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支撑存在的施工难度大、不可重复使用、经济社会效益低等问题,应深入研究该支撑结构的受力机理及施工使用特点。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工程的新型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并对该支撑截... 目的:为了解决地下车站深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支撑存在的施工难度大、不可重复使用、经济社会效益低等问题,应深入研究该支撑结构的受力机理及施工使用特点。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工程的新型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并对该支撑截面和连接节点进行了设计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及其拼接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轴压性能及支撑拼接节点受弯性能。分析了双H型钢支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及结论:新型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及其连接节点承载力满足现行规范和实际工程要求,并已成功应用于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南门站工程项目中。装配式双H型钢支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相比较,在重复使用5次的条件下,可节约35%的经济成本,同时可以减少68%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双H型钢支撑 连接节点 轴压性能 受弯性能 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的高强钢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中汉 刘占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建立了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的通用分析过程,得到了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和二阶弯矩的一般表达式。以全跨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初弯曲压弯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形结合法确定了最大... 基于构件直接分析法,建立了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的通用分析过程,得到了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和二阶弯矩的一般表达式。以全跨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初弯曲压弯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形结合法确定了最大二阶弯矩的位置,得到了对应的最大二阶弯矩、C_(mx)系数的表达式,基于边缘屈服准则确定了轴压力-弯矩相关方程。对比了C_(mx)系数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于横向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初弯曲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失稳,不需要采用等效弯矩概念和等效弯矩系数进行内力的确定,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未实现等效的效果;当采用《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JGJ/T 483—2020)设计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时,建议采用C_(mx)系数代替GB 50017—2017中的等效弯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直接分析法 高强钢压弯构件 平面内稳定 等效弯矩系数 C_(mx)系数
下载PDF
窄翼缘PEC中长柱轴压整体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轩 石韵 +3 位作者 苏明周 兰寒枫 庄向平 蔡仁武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为研究窄翼缘PEC中长柱轴压整体稳定性能,设计制作9根组合长细比介于76~141(正则化长细比介于0.84~1.55)的窄翼缘PEC中长柱,进行轴压整体稳定性能试验。研究窄翼缘PEC中长柱的初始弯曲、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其破坏模式和轴压整... 为研究窄翼缘PEC中长柱轴压整体稳定性能,设计制作9根组合长细比介于76~141(正则化长细比介于0.84~1.55)的窄翼缘PEC中长柱,进行轴压整体稳定性能试验。研究窄翼缘PEC中长柱的初始弯曲、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其破坏模式和轴压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窄翼缘PEC中长柱在轴压荷载下的破坏模式表现为绕弱轴的弯曲失稳,长细比和初始弯曲显著影响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当试件的正则化长细比大于1.0,初始弯曲大于L/1000时,试件的破坏模式表现为整体极值点失稳;当试件的正则化长细比大于1.0,初始弯曲小于L/2000时,试件的破坏模式表现为弹性平衡分岔失稳;当试件的正则化长细比小于1.0,初始弯曲小于L/2000时,试件的破坏模式介于弹塑性极值点失稳和平衡点分岔失稳之间;初始弯曲一致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迅速降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窄翼缘PEC中长柱有限元模型,将计算承载力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件轴压整体稳定承载力比规范承载力高出20%,按现行规范计算整体稳定承载力时,没有充分考虑混凝土和型钢的协同作用,规范计算结果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中长柱 初始弯曲 轴心受压 承载力 稳定性能
下载PDF
GFRP管约束竹筋细石混凝土组合杆力学性能试验
15
作者 赵卫锋 周靖 +1 位作者 补国斌 齐超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在当前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科技创新的多元化发展中,工程建设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需寻找合适的钢制品替代产品。竹材作为重要工程结构用材应时而发,很有必要研发“以竹代钢”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依据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一种玻璃... 在当前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科技创新的多元化发展中,工程建设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需寻找合适的钢制品替代产品。竹材作为重要工程结构用材应时而发,很有必要研发“以竹代钢”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依据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管约束大截面竹筋细石混凝土组合(GBCC)构件,替代薄壁钢管用作围栏承载立杆。GBCC构件力学性能良好、制作工艺简单、产品绿色低碳。为研究GBCC的基本受力性能和不同材料的协同工作状态,进行了12根GBCC短杆轴压破坏试验、7根长杆轴压稳定试验和10根长杆抗弯试验,并研究了GBCC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BCC短杆轴压胀裂压溃破坏,长杆轴压失稳,长杆抗弯脆性断裂破坏;GBCC材料构成、含竹率、细石混凝土密实性、试件受力方向、竹筋缺陷均影响GBCC杆的受力性能;含竹率20%左右的GBCC试件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薄壁空心钢管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GBCC长杆具有很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基于试验结果构建了GBCC长杆抗压失稳极限承载力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组合杆 竹筋 细石混凝土 抗压 抗弯
下载PDF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赵炜 陈跃 +2 位作者 周高强 张向冈 杨俊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均呈现梭形且较饱满。轴压比从0.2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前期增加后期减小,但均大于3.20;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0以上。梁柱线刚度比从0.4增至0.79时,试件初始刚度增加了4.16%;位移延性系数变化幅度远远小于5%且均大于3.45。梁柱屈服弯矩比从0.15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降低16.52%;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8以上且破坏点的耗能系数约为屈服点的2倍。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刚度逐渐退化,且退化速率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轴压比 梁柱线刚度比 梁柱屈服弯矩比
下载PDF
平面内和平面外竖向荷载下低矮钢筋混凝土墙水平承载力研究
17
作者 孙运轮 王友刚 +1 位作者 郭书恒 贡金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3-830,共8页
民用建筑中的剪力墙高宽比通常大于1,而高温气冷堆内的钢筋混凝土墙的高宽比一般小于1。为了研究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失效机理,本文对平面内和平面外竖向荷载下,高宽比分别为0.33、0.5和1的12片低矮钢筋混凝土墙进行了水平承载力试验,对... 民用建筑中的剪力墙高宽比通常大于1,而高温气冷堆内的钢筋混凝土墙的高宽比一般小于1。为了研究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失效机理,本文对平面内和平面外竖向荷载下,高宽比分别为0.33、0.5和1的12片低矮钢筋混凝土墙进行了水平承载力试验,对提出的墙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破坏方式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柱有很大区别。在轴力和水平剪力作用下,低矮钢筋混凝土墙的破坏为斜开裂-剪摩擦机制;对于高度相同的墙,高宽比越小,剪切破坏时沿墙底剪摩擦段的长度越长;墙高宽比、轴压比和配筋率均对墙的水平承载力有影响;平面外竖向荷载下墙的水平承载力小于平面内竖向荷载下墙的水平承载力,墙水平承载力与平面外弯矩近似符合1/4圆关系。本文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房 低矮钢筋混凝土墙 水平承载力 平面外弯矩 高宽比 轴压比 配筋率 塑性极限理论
下载PDF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滕锦光 余涛 +2 位作者 黄玉龙 董石麟 杨有福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DSTC)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FRP外管、钢内管以及两者之间填充的混凝土三部分组成,三种材料的协同互补和共同工作使该组合柱具有许多优于现有组合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阐述了该新型组合构件的截面形式,介绍了...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DSTC)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FRP外管、钢内管以及两者之间填充的混凝土三部分组成,三种材料的协同互补和共同工作使该组合柱具有许多优于现有组合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阐述了该新型组合构件的截面形式,介绍了构件轴心受压和四点弯曲试验的结果,并分析和探讨了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尽管DSTC内部空心,但FRP外管仍然可以对混凝土提供有效的约束,使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基于轴心受压试验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对受弯构件进行了截面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 组合柱 轴心受压 四点弯曲 延性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压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蒋冬启 肖从真 +3 位作者 陈涛 田春雨 徐培福 杨晓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5,78,共10页
通过对9片不同形式的高轴压比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端暗柱设置型钢剪力墙和中部内藏钢板剪力墙等形式试件在压弯状态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承载力特性以及变形能力等。试验结果... 通过对9片不同形式的高轴压比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端暗柱设置型钢剪力墙和中部内藏钢板剪力墙等形式试件在压弯状态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承载力特性以及变形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板的加入可以大幅提高剪力墙试件的抗弯承载力,当设计轴压比小于0.5时,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轴压比超过0.5时,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试件在受弯状态下的变形能力较弱。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剪力墙 高轴压比 高强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压弯性能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各国规程比较(Ⅰ)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林海 陶忠 +1 位作者 尧国皇 杨有福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2年第3期47-55,共9页
简要介绍了美国LRFD(1994)、日本AIJ(1997)、欧洲 EC4(1996)和中国 CECS28:29(1992)、DL/T5085-1999(1999)、GJB(2001)设计规程中有关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圆钢管混凝土)、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方钢管混凝土)和矩形截面... 简要介绍了美国LRFD(1994)、日本AIJ(1997)、欧洲 EC4(1996)和中国 CECS28:29(1992)、DL/T5085-1999(1999)、GJB(2001)设计规程中有关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圆钢管混凝土)、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方钢管混凝土)和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矩形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将以上所述各类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搜集到的试验结果(圆钢管混凝土包括256个轴压、12个纯弯及106个压弯构件,方钢管混凝土包括184个轴压、15个纯弯及147个压弯构件,矩形钢管混凝土包括75个轴压、8个纯弯及20个压弯构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各设计规程均能较好地计算构件的承载力,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其中,DL/T5085-1999和GJB(2001)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为吻合,CECS28:29(1992)、LRFD(1994)、AIJ(1997)和EC4(1996)的计算结果整体上偏于安全分析结果还表明,当采用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和国家军用标准《战时军港抢修早强型组合结构技术规程》(GJB)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设计时,构件的可靠度指标一般均大于3.2,基本上能满足对延性破坏构件规定的可靠度指标(即β=3.2±0.25)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有关钢管混凝土工程设计时参考,本期刊登该文的第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轴压 纯弯 压弯 承载力 可靠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