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Method Based on VEC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WEN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7期25-29,共5页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analyzed by VEC model,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ru...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analyzed by VEC model,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years 1990-2007.Chows breakpoint test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and st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 quantity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Rural labor force flow,as an exogenous force,affect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further influences the price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from weak to strong,then grows gradually weaker,and reaches its peak value at the year 1998.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market process,rural labor force flow endogenously affects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which has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achieve a dual stabilization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vigorously developing vocational education,increasing the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making active employment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bor force flow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VEC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课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帖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8-100,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具备信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供给无论在效率还是质量方面,都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准出口”,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但高职人才劳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具备信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供给无论在效率还是质量方面,都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准出口”,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但高职人才劳动素养不足、劳动精神匮乏、劳动观念歪曲的现象愈发严重,反映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于思想内核、专业劳动能力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大框架”下,打下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微内容”,以劳动作为支点,撬动现有格局,实现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教育于人才培养中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思政课程 劳动教育 协同育人机制 实践分析
下载PDF
劳动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定位与路径创新
3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1,95,共9页
劳动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关联最直接、最紧密的一育,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天然优势和底层支撑作用。因此,要强化劳动教育的政治宣示功能,筑牢新质生产力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强化劳动教育的接班人培育功能,站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民立场;... 劳动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关联最直接、最紧密的一育,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天然优势和底层支撑作用。因此,要强化劳动教育的政治宣示功能,筑牢新质生产力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强化劳动教育的接班人培育功能,站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民立场;强化劳动教育的社会生产动员功能,优化新质生产力的人力资源流动;强化劳动教育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精神动能。实践中,可通过聚焦新质生产关系,优化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强化劳动价值引领,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把握新质生产力要素质变特征,搭建虚实结合的劳动实践平台;立足新质生产力的文化底蕴,构筑学校劳动文化浸润体系四条路径,切实发挥劳动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教育 高校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中“劳动教育”概念的变革
4
作者 肖绍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2,共14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理和基本原则,并内在规定现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形式及其变革。“教劳结合”中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是历史性概念,它们的内在结合使劳动教育规定和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理和基本原则,并内在规定现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形式及其变革。“教劳结合”中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是历史性概念,它们的内在结合使劳动教育规定和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形式。在智能劳动时代,非物质劳动取代物质生产劳动的主导地位,“教劳结合”主要发展为信息化教育、交往教育、情感教育等教育形式和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劳动的“内部结合”“多元结合”“交互融合”,也就是“教劳深度融合”,产生劳动教育的“非物质劳动教育”、智能教育转向。“教劳深度融合”的劳动教育为实现生产力巨大发展、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创造主客观条件,实现劳动主体的自我增值和经济、社会、教育创新;实现劳动自由和人的自由的统一,呈现个人自由、个性主体和公共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教劳结合”发展中劳动教育的永恒意义在于:劳育融合、劳动育人;回归劳动教育的“育人”本质;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生产劳动 劳动教育 非物质劳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化工生产实习运行机制探索
5
作者 鞠志宇 张艳鸽 +1 位作者 谢智宇 吴长增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3期25-29,共5页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化工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化工生产实习与行业融合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产教共同体、学生实习价值观、专业化师资、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等方面...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化工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化工生产实习与行业融合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产教共同体、学生实习价值观、专业化师资、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产教融合型生产实习运行的新机制。初步实践探索表明,共同体是产业和学校融合的突破口,正确的劳动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药、专业化师资是实习质量的关键,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实习质量调控的有效手段,对于生产实习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生产实习 运行机制 化工
下载PDF
马克思论教育面向生产劳动的四重意蕴
6
作者 舒志定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5期43-54,共12页
马克思重视儿童的智育、体育、技术教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这反映出马克思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与他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密切相关。但是,不能把马克思关于教育的论述理解成经济学的命题。如果只对马克思的教育论述作出经济... 马克思重视儿童的智育、体育、技术教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这反映出马克思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与他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密切相关。但是,不能把马克思关于教育的论述理解成经济学的命题。如果只对马克思的教育论述作出经济学阐释,必定会忽略马克思教育论述中蕴含的革命立场。马克思分析和批判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发现了人的存在秘密,阐述自由是人的类本质,建构了存在论思想方式。马克思对教育面向生产劳动问题的论述具有四重意蕴:一是明确人的存在是教育研究的前提,形成教育研究的存在论思想方式;二是对教育是产生贫困问题根源的观点进行澄清,划清理解教育目的的边界;三是既要倡导综合技术教育,以满足人获得生产生活技能的需要,又要避免教育出现功利化;四是展示未来教育的新形态,实现从理念型教育转向实践型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教育学说 生产劳动 劳动教育 现实的人 存在论
下载PDF
劳动育人视角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反馈分析
7
作者 尤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83-86,共4页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不论是对劳动认识论、劳动实践观还是劳动价值观的理解都日益加深,并高度重视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从劳动育人视角出发,对安徽芜湖地区5所高职高专院校202...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不论是对劳动认识论、劳动实践观还是劳动价值观的理解都日益加深,并高度重视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从劳动育人视角出发,对安徽芜湖地区5所高职高专院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进行研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明确、高职生的职业期待值总体适中、用人单位为漏斗式用工需求,建议职业院校可从家校协同转变职校生劳动观念、加强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与反馈、合理矫正“专升本”学生报考初衷这3个途径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育人 人才培养 就业质量 职业院校 生产性劳动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依据、现实需求与实践路向
8
作者 唐高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30-35,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概念,赋能新质生产力是颇具现实意义的新话题。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既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概念,赋能新质生产力是颇具现实意义的新话题。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既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等,也有着相互促进、双向赋能的现实需求。职业教育应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要求,基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与使命,从赋能新型劳动者队伍建设、新型生产工具升级、新型劳动对象优化和新型生产关系生成等方面,探寻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向,使职业教育从中获得社会价值提升和发展空间拓展,推动职业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 新型劳动者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李振红 王安哲 +2 位作者 查光成 赵伟 谢斌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9期94-97,共4页
在现有企业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程类专业课程开展信息化建设,利用企业生产视频进行教学,弥补现场实习实践时间紧张、难以反复学习、部分实践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促进学生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同时进行劳动教育,传授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意... 在现有企业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程类专业课程开展信息化建设,利用企业生产视频进行教学,弥补现场实习实践时间紧张、难以反复学习、部分实践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促进学生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同时进行劳动教育,传授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关注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秉持OBE理念,真正做到成果导向教育,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以及相关能力的有效获得,为同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实际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形成性评价 OBE理念 劳动教育 企业生产视频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讨——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10
作者 张月霞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1期176-179,共4页
针对高校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部分硕士课程同质化、实践能力偏弱及学术激情不足等问题,该文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出发,从学生定位、课程设置、导师考核和校企联合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研究... 针对高校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部分硕士课程同质化、实践能力偏弱及学术激情不足等问题,该文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出发,从学生定位、课程设置、导师考核和校企联合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研究生培养的痛点。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完善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 研究生教育 教育改革 学术研究 产学研相结合
下载PDF
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11
作者 钟相强 王春亭 杨怀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提高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应用型本科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创新型、实用性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和创客教育模式,结合社团培养、“学校+老生”、多学科联合培养教育模式,探索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独特且... 提高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应用型本科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创新型、实用性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和创客教育模式,结合社团培养、“学校+老生”、多学科联合培养教育模式,探索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独特且高效的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专业培养 产学结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三高四新”战略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研究
12
作者 何忠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2期140-143,共4页
在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湖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分析了“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的意义,... 在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湖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分析了“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的意义,探讨了现阶段造成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提出了以构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产学研结合下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加快技术进步、保持教育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和外在动力,亦是推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四新” 实践创新能力 产学研结合 科教协同
下载PDF
基于AHP和QFD的学龄前儿童植物生长认知产品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进 吴群 《设计》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获取学龄前儿童对植物生长认知产品的真实需求,找到需求与设计特征的对应关系,并完成一款学龄前儿童植物生长认知产品设计。文章使用SET模型分析设计的必要性,通过KJ法调研、分析并整理用户需求,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量化用户各项需求权重... 获取学龄前儿童对植物生长认知产品的真实需求,找到需求与设计特征的对应关系,并完成一款学龄前儿童植物生长认知产品设计。文章使用SET模型分析设计的必要性,通过KJ法调研、分析并整理用户需求,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量化用户各项需求权重,采用QFD质量功能展开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特征并排序。依据需求和设计特征排序,完成一款“线上App”+“线下硬件”的学龄前儿童植物生长认知产品设计。该套设计流程可为学龄前儿童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QFD 学龄前儿童 植物生长教育 软硬件结合 产品设计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转型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淑萍 包佳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33,共6页
高职教育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力量,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劳动教育应契合新质生产力对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劳动价值观上实现从“责任义务”向“个性创造”转变,在劳动技能观上实现从“... 高职教育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力量,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劳动教育应契合新质生产力对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劳动价值观上实现从“责任义务”向“个性创造”转变,在劳动技能观上实现从“专精单一”向“跨界复合”转变,在劳动素养观上实现从“标准高效”向“自主创意”转变。但目前高职劳动教育实施在理念层面存在地位“失重”且导向“有偏”,在实践层面存在过程“失真”且内容“陈旧”,在师资层面存在数量“不足”且能力“不够”,在保障层面存在评价“失准”且投入“失焦”等问题。为此,应提升地位明导向,重塑劳动教育观;依托课程求实效,更新劳动教育内容;强化队伍增力量,提升劳动教育水平;科学评价立准绳,夯实劳动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劳动育人观
下载PDF
论开展全方位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5
作者 王伟 寇瀛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基于劳动课程的实践属性、人类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学校应坚持“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这一论断,存在将实践等同于体力劳动、片面地用心理学的逻辑来确证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的价值等同于体力劳动的价值等误区。劳动教育... 基于劳动课程的实践属性、人类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学校应坚持“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这一论断,存在将实践等同于体力劳动、片面地用心理学的逻辑来确证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的价值等同于体力劳动的价值等误区。劳动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全方位劳动教育在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个体与社会发展功能的统一,在实施过程上应坚持专门性劳动教育和渗透性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其实施主体应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基于此,开展全方位劳动教育要在目标上坚持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价值观的统一,在内容上以个体成人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价值导向进行科学选择,在途径上注重学科课堂教学、校外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的结合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体力劳动 教劳结合 全方位劳动教育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及职业教育供给思路——基于人工智能劳动介入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钰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24,共12页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对劳动的介入主要基于学习、理解和处理等基本要素展开,不同应用层级通过自动化特定任务、全智能功能模拟以及机器智能质性跃迁的方式介入劳动过程,由此对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叠加效应...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对劳动的介入主要基于学习、理解和处理等基本要素展开,不同应用层级通过自动化特定任务、全智能功能模拟以及机器智能质性跃迁的方式介入劳动过程,由此对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叠加效应。这不仅表现为本体层面对技能需求量和结构产生深刻改变,也体现为社会层面对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带来重塑性影响。基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系统平衡理论,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以高学历高技能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强渗透领域就业吸纳显著、技能和任务二维偏向属性以及跨区域迁移促进劳动力再分配的典型特征。结合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在关联逻辑,围绕提质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提出职业教育优化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技能劳动力 职业教育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教育:理论基点、现实堵点和实践方略
17
作者 薛敏霞 舒曼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78-85,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呈现可持续性、创新性、融合性、个性化等特质,深刻影响劳动教育理念塑造和教育效能提升。当前,新质生产力助推劳动教育亦面临着价值导向偏颇、实践路径单一和教育场域断连的现实阻梗。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呈现可持续性、创新性、融合性、个性化等特质,深刻影响劳动教育理念塑造和教育效能提升。当前,新质生产力助推劳动教育亦面临着价值导向偏颇、实践路径单一和教育场域断连的现实阻梗。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迭代应进一步作用至劳动教育的功能结构之中,以变革性力量重塑劳动教育的理念、方式和场域。基于此,遵循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教育的内涵要义,从人本性、发展性、场域性三方面探索实践方略:一是新发展理念推进劳动教育理念人本化;二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劳动教育方式智能化;三是新空间形态推进劳动教育场域协同化,实现多中心主体行动模式常态化在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教育 赋能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的路径研究——以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18
作者 余汇芸 毕忠松 许璟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7-140,共4页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更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然而,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仍相对独立,存在与专业课程融合不足、实施...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更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然而,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仍相对独立,存在与专业课程融合不足、实施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五育”并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培养适应规划行业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黄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劳动教育融入该专业“认知+实践”类课程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劳动教育融入“认知+实践”类课程的途径,并从劳动意识提升、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方式创新、就业竞争力提升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 认知+实践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职业教育助力新型劳动者培育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38,共6页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型劳动者是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应有之义。要通过强化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化顶层设计、开展新样态劳动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城市群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价值指向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书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等特征,城市群高等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创造者、赋能者和贡献者。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战略指向提升综合实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能...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等特征,城市群高等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创造者、赋能者和贡献者。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战略指向提升综合实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全产业链衔接、全技术链创新和全人才链培养,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之变、学科之变、专业之变和育人之变,培养新质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劳动力 城市群演进 高等教育 布局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