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工具坐标系标定与公共点结合的机器人与激光跟踪仪坐标转换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方星 范百兴 +2 位作者 陈哲 段童虎 黄赫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62,共7页
机器人标定需要实现测量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的配准关联,得到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为克服传统基于轴线矢量坐标系转换方法操作复杂、拟合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工具坐标系标定与公共点转换相结合的解算方法。首先基于距离约束标定出... 机器人标定需要实现测量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的配准关联,得到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为克服传统基于轴线矢量坐标系转换方法操作复杂、拟合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工具坐标系标定与公共点转换相结合的解算方法。首先基于距离约束标定出光学靶标球中心相对于末端法兰坐标系的位置参数,而后通过重心化配置降低测量误差对坐标转换的影响,最后基于公共点转换采用三维七参数模型求解坐标转换齐次矩阵。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轴线矢量坐标系转换的传统拟合方法,该方法的点位综合MAE减小35.44%,坐标转换精度更高,且操作方法简单,适合工业现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激光跟踪仪 公共点转换 距离约束 坐标系转换
下载PDF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揭示的藏南错那洞穹窿地壳结构
2
作者 蔡蔚 卢占武 +8 位作者 黄荣 李文辉 罗银河 王光文 穆青 程永志 陈司 王冠 陈子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缘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是研究陆陆碰撞过程中地壳增厚和深部岩浆活动的典型区域之一。北喜马拉雅穹窿带作为其中重要的伸展构造,其形成过程与造山运动引起的地壳增厚以及地壳深熔作用引起的地壳流动密切相关。... 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缘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是研究陆陆碰撞过程中地壳增厚和深部岩浆活动的典型区域之一。北喜马拉雅穹窿带作为其中重要的伸展构造,其形成过程与造山运动引起的地壳增厚以及地壳深熔作用引起的地壳流动密切相关。本文以近年新发现的错那洞穹窿为例,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通过远震P波接收函数共转换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错那洞穹窿区域地壳结构。结果表明:错那洞穹窿区域的地壳结构在东西方向上存在差异,壳内速度间断面存在多处不连续现象,局部区域甚至发生界面错断;而在错那裂谷和错那洞穹窿中、上地壳内存在低速区。综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印度-欧亚板块持续碰撞使喜马拉雅东南缘岩石圈经历过地壳尺度拉伸变形。在地壳增厚及持续的高温变质作用下,中、上地壳随藏南拆离系伸展减压发生部分熔融,而熔融岩浆沿着藏南拆离系薄弱处不断上涌并在错那洞穹窿下方聚集,并使错那洞穹窿及错那裂谷中、上地壳弱化,促进区域东西向伸展,进而发生岩浆底辟形成错那洞穹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那洞穹窿 短周期密集台阵 远震P波接收函数 共转换叠加成像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基于密集台阵的滇西北地区壳幔结构研究及孕震环境探讨
3
作者 茶文剑 金明培 +1 位作者 王伟君 黑贺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17,共7页
利用滇西北地区(25.0°~26.9°N,99.20°~100.74°E)8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远震波形资料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选用H-k扫描法获取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再根据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绘制NW向和NE向共6条垂... 利用滇西北地区(25.0°~26.9°N,99.20°~100.74°E)8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远震波形资料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选用H-k扫描法获取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再根据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绘制NW向和NE向共6条垂直剖面。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在38.5~52.4 km之间变化,呈纵向差异分布;泊松比范围为0.24~0.34,多呈四象限分布特征;2013年以来云龙、洱源、漾濞等几次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泊松比高梯度带上。从CCP剖面来看,研究区NW向莫霍面起伏相对较大,由北向南莫霍面呈变浅趋势,上隆幅度约为5~10 km;NE向莫霍面起伏相对平稳,平均深度在42 km左右;地壳内分层情况较为复杂,几乎没有较为连续的界面。漾濞地震下方中上地壳存在较宽的负幅值带,推测可能存在低速区并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孕震环境。D410间断面平均深度约为420 km,D660间断面平均深度接近660 km,地幔转换带的厚度在210~260 k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H-k叠加 泊松比 共转换点叠加 壳幔结构 孕震环境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in acoustic log reflection imaging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铁轩 陶果 +2 位作者 李君君 王兵 王华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303-310,393,共9页
Borehole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an provide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nearborehole geologic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seismic migration and imaging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because the reflected wav... Borehole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an provide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nearborehole geologic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seismic migration and imaging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because the reflected waves are interfered with the dominant borehole-guided modes and there are only eight receiving channels per shot available for stacking. In this paper, we apply an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 scattering theory to process the acoustic reflection imaging log data from both numerical modeling and recorded field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post-stack depth migration method, the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results in higher stack fold and is more effective for near-borehole structural imaging with low SNR acoustic reflection lo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ommon scatter point gather signal processing nearborehole structure imaging
下载PDF
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辛可锋 王华忠 +1 位作者 马在田 郑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6-390,399,共6页
基于双聚焦成像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共聚集点(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用于建立初始成像速度模型,完成从时间层位到深度层位、从时间域速度场到深度域速度场的转换。该方法根据旅行时相等原理确定地层速度,以成像质量最优作为速度正确... 基于双聚焦成像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共聚集点(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用于建立初始成像速度模型,完成从时间层位到深度层位、从时间域速度场到深度域速度场的转换。该方法根据旅行时相等原理确定地层速度,以成像质量最优作为速度正确性的判别标准。根据时间解释结果计算CFP响应曲线和时移曲线是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关键一环,也是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新贡献。此方法具有实现灵活、过程稳定、分析结果比较准确的特点。通过对大庆地震数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速度建模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道集 速度分析 交互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分析方法 CFP 道集 成像理论 响应曲线 地震数据
下载PDF
高斯波束共角度保幅深度偏移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振春 岳玉波 +1 位作者 郭朝斌 郭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而不需要波动方程偏移中复杂的映射转换。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然后实现了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保幅高斯波束偏移,并提出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分析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波束偏移 保幅 角度域 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条件
下载PDF
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中玉 曲寿利 +4 位作者 王于静 赵改善 魏修成 徐亦鸣 余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在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鉴于多分量的矢量波场特征和转换波传播路径非对称的特殊性,研究和开发了适合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专用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包括: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的水平分量旋转、多分量叠前去噪、转换波静校正、纵波和... 在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鉴于多分量的矢量波场特征和转换波传播路径非对称的特殊性,研究和开发了适合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专用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包括: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的水平分量旋转、多分量叠前去噪、转换波静校正、纵波和横波垂直速度比计算、转换波共渐进线转换点面元和共转换点面元抽取、各向异性叠加速度分析、各向异性动校正、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直射线和弯曲射线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由此组成了最基本的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将上述处理流程应用于实际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各向异性 共渐近线转换点面元 共转换点面元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接收函数的克希霍夫2D偏移方法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庆举 李永华 +1 位作者 张瑞青 张乃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9-545,共7页
本文将地震反射资料成像的Kirchhoff偏移方法引入到接收函数成像研究,提出了一种接收函数的Kirchhoff偏移方法,以适应介质速度的横向变化,提高接收函数成像的精度和分辨率.模型检验表明,与传统的水平分层的共转换点偏移叠加方法相比,Kir... 本文将地震反射资料成像的Kirchhoff偏移方法引入到接收函数成像研究,提出了一种接收函数的Kirchhoff偏移方法,以适应介质速度的横向变化,提高接收函数成像的精度和分辨率.模型检验表明,与传统的水平分层的共转换点偏移叠加方法相比,Kirchhoff偏移方法能够实现转换波的有效归位,消除水平分层共转换点偏移叠加造成的假象.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倾斜或弯曲界面的成像明显受控于远震的入射方向,其成像精度的提高有赖于不同方向接收函数的联合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共转换点叠加 Kirchhoff偏移
下载PDF
等效偏移距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伟 尹军杰 +3 位作者 刘学伟 赵俊猛 王赟 黄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3-1830,共8页
当勘探目标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或岩性横向突变时,在地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较弱、信噪比较低,甚至接收不到反射波,常规偏移成像方法对这类数据很难精确成像,因此可以考虑基于散射理论的等效偏移距方法来成像.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 当勘探目标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或岩性横向突变时,在地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较弱、信噪比较低,甚至接收不到反射波,常规偏移成像方法对这类数据很难精确成像,因此可以考虑基于散射理论的等效偏移距方法来成像.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抽取共散射点道集;第二步是对共散射点道集进行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文中数值模拟及实际资料的实例表明,该方法在复杂地质目标及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成像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希霍夫积分 共散射点道集 等效偏移距 信噪比
下载PDF
通过压制共散射点道集映射噪声改善绕射波成像分辨率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生旺 曲寿利 +1 位作者 魏修成 李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地震反射表现为复杂的绕射波特征,因此提高绕射波成像精度对储层描述与刻画非常重要。基于等效偏移距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根据绕射波映射到共散射点(CSP)道集后的特征,利用信号倾角分解方法压制映射相干噪声,以减轻...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地震反射表现为复杂的绕射波特征,因此提高绕射波成像精度对储层描述与刻画非常重要。基于等效偏移距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根据绕射波映射到共散射点(CSP)道集后的特征,利用信号倾角分解方法压制映射相干噪声,以减轻其对绕射波成像横向分辨率的影响。鉴于绕射波与映射相干噪声信息的有效分离是关键,提出了一种适应振幅空变的信号分解算法,理论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偏移距 共散射点道集 绕射波 分辨率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汝国 覃天 +2 位作者 凌勋 贾明辰 段云卿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成果。通过弯曲反射界面模型,分析了共中心点(CMP)道集与共反射点(CRP)道集的差别,认为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常规处理中的CMP叠加不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而沿CRP道集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能得到...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成果。通过弯曲反射界面模型,分析了共中心点(CMP)道集与共反射点(CRP)道集的差别,认为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常规处理中的CMP叠加不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而沿CRP道集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另外,还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包括预处理、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和偏移后CRP道集的处理等,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偏移距剖面 共中心点道集 共反射点道集 叠加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共聚焦点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振春 张凯 +2 位作者 张建磊 陈士军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16-21,共6页
共聚焦点 (CFP)偏移 (激发聚焦和检波聚焦的双聚焦偏移 )是一基于等时原理的地震成像方法。通过时空域的零走时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共聚型 )和拉冬域的零截距时间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双聚型 )分别实现构造成像 (角平均的标量成像 )和岩... 共聚焦点 (CFP)偏移 (激发聚焦和检波聚焦的双聚焦偏移 )是一基于等时原理的地震成像方法。通过时空域的零走时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共聚型 )和拉冬域的零截距时间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双聚型 )分别实现构造成像 (角平均的标量成像 )和岩性成像 (考虑AVO的矢量成像 )。通过模型试算了CFP偏移的共聚型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成像 地震成像 AVO 等时原理 走时 CFP 双聚焦 焦点 标量 截距
下载PDF
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与转换波时变静校正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兵寿 张会星 彭苏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144,共6页
纵横波速度比固定时,同一地震道中各时间采样点对应不同的转换点位置,因此,常规的整体抽道方法只能抽取特定深度或特定层位条件下的共转换点道集,它不能保证所有P-SV转换波的反射点位置都在同一水平位置处。提出了一种精确抽取共转换点... 纵横波速度比固定时,同一地震道中各时间采样点对应不同的转换点位置,因此,常规的整体抽道方法只能抽取特定深度或特定层位条件下的共转换点道集,它不能保证所有P-SV转换波的反射点位置都在同一水平位置处。提出了一种精确抽取共转换点道集的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抽取的共转换点道集中所有数据对应的转换点在地面的投影都对应于同一位置,因此,该道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转换点道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短波长问题的转换波时变静校正方法,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转换波 共转换点道集 静校正
下载PDF
叠前多级优化联合偏移速度建模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2 位作者 杨晓东 贾正虹 岳玉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0-328,共9页
推导了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叠前深度层析速度建模公式,提出了一种叠前多级优化联合偏移速度建模方法.通过基于共散射点(CSP)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获取初始速度,利用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的叠前深度层析速度反演进... 推导了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叠前深度层析速度建模公式,提出了一种叠前多级优化联合偏移速度建模方法.通过基于共散射点(CSP)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获取初始速度,利用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的叠前深度层析速度反演进行速度更新建模.实现步骤可以概括为:首先,将叠前地震数据映射为CSP道集,利用CSP道集的叠加速度谱进行速度分析得到均方根速度场;其次,通过Dix公式将均方根速度场转换为层速度场,以此进行层析初始速度建模,基于ADCIGs实现叠前深度层析速度反演,最终得到高精度的叠前偏移速度场.断层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 多级优化 速度建模 共散射点道集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下载PDF
地震波逆时偏移中不同域共成像点道集偏移噪声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3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点道集,其中角度道集是在逆时延拓过程中采用波印廷矢量制作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速度模型准确的情况下,2种共成像点道集均可拉平,其中偏移噪声在偏移距道集上的分布规律较差,不利于后续的精细处理,而在角度道集上的偏移噪声主要集中在90°附近的高角度区域,对小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进行叠加时,逆时成像剖面的信噪比和地层的刻画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低频噪声能量与界面的反射系数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叠前逆时偏移 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 共成像点角度道集 噪声分析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石建新 王延光 +1 位作者 毕丽飞 贾志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511,共7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针对多波资料的静校正、叠加成像、转换波资料的共转换点的求取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针对多波资料的静校正、叠加成像、转换波资料的共转换点的求取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综合利用多波资料进行地震属性和各向异性研究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经过在胜利油田罗家地区的初步应用,表明了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 共转换点 地震属性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快速有效的转换波共转换点叠加技术 被引量:40
17
作者 许士勇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7-574,共18页
转换波共转换点 (CommonConversionPoint简称CCP)叠加的关键在于CCP抽道集和非双曲线正常时差校正NMO(NormalMoveOut) .目前方法的精度限制了其在中 -浅层或大炮检距情况下的应用 .我们对CCP叠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导出了新的CCP位置... 转换波共转换点 (CommonConversionPoint简称CCP)叠加的关键在于CCP抽道集和非双曲线正常时差校正NMO(NormalMoveOut) .目前方法的精度限制了其在中 -浅层或大炮检距情况下的应用 .我们对CCP叠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导出了新的CCP位置计算公式和非双曲线时距关系式 ,并给出了具体的CCP抽道集方法 .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验资料处理表明本文方法精度高、简便易行 ,特别是对于中 -浅层和大炮检距情况也能得到良好的叠加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 多分量地震 转换波 共转换点叠加技术 地震勘探 CCP叠加技术
下载PDF
消除P-SV波大静校正量的方法 被引量:36
18
作者 唐建侯 张金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由于低速带横向不均匀,横波速度很低,造成了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一般说来,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一次校正完全消除。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步消除静校正量的方法:①基准面校正;②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 由于低速带横向不均匀,横波速度很低,造成了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一般说来,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一次校正完全消除。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步消除静校正量的方法:①基准面校正;②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来确定短波长的静校正量;③利用“井旁参考道外推法”求取剩余静校正量。用该方法能较满意地解决P-SV波的大静校正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校正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共中心点道集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振春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6,共7页
偏移速度分析是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的质量。考虑到效果和计算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射线追踪进行速度扫描的共中心点 (CMP)道集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它适用于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不受上覆... 偏移速度分析是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的质量。考虑到效果和计算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射线追踪进行速度扫描的共中心点 (CMP)道集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它适用于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不受上覆地层的复杂性、横向变速、地层倾角和炮检距大小的影响。经模型试算 ,浅、中层速度误差小于 1%~ 1.5% ,深层小于 2 %~ 3% ,反射层深度总体误差小于 2 0m ,薄互层分辨率可达半个有效地震子波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共中心点道集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下载PDF
改进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炜 何治亮 +2 位作者 李玉凤 刘志伟 周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0-1178,6,共9页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析、在偏移过程中保留地震资料的速度方位各向异性信息的改进措施,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对实际工区叠前地震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进法进行裂缝预测,并与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得到的裂缝信息对比,展现了本文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 方位角速度分析 裂缝预测 偏移速度 叠后偏移 叠前数据 共反射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