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存异”与“趋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20,共8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异” “趋同” 国家干预主义 新经济自由主义
下载PDF
阳明“一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社会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明同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8-23,共6页
阳明的“一体”论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在“心即理”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两个命题中。“一体”论揭示了宇宙为一体,天下犹一家,蕴含了世界具有统一性的理论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之前最具高度、最为深刻的宇宙整体观。... 阳明的“一体”论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在“心即理”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两个命题中。“一体”论揭示了宇宙为一体,天下犹一家,蕴含了世界具有统一性的理论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之前最具高度、最为深刻的宇宙整体观。其社会意义在于:对阳明所处时代的救赎,以及对当今家、国建设的启迪,并可以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 仁者 天地一体 一体之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3
作者 范忠信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第2期5-16,F0002,共13页
今日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生的中国式问题。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是"求同存异"前提下互利合作不断加深。作为两岸"共同语言""共同兴趣... 今日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生的中国式问题。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是"求同存异"前提下互利合作不断加深。作为两岸"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爱好"的传统文化,正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传统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这一重要角色作用,过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文化上的"中国"或"中华"因素的充分适当运用,也许是推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方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 “一国两制”
下载PDF
论民族精神的本源:家国意识 被引量:4
4
作者 南来苏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探研民族精神的本源,不仅可以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层的了解,而且能够进一步地发扬光大民族精神。家国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文章从家与国的关系、家国同构、修齐治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探研民族精神的本源,不仅可以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层的了解,而且能够进一步地发扬光大民族精神。家国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文章从家与国的关系、家国同构、修齐治平和维护统一四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家国意识能够凝结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家国意识对民族融合、社会团结以及维护统一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家国意识 家国同构 修齐治平 维护统一
下载PDF
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8
5
作者 青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8,共8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于"家园",寓"大国"之义于"家户"之中,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中华民族凝聚与深化国家认同的创新之论和务实之举,但"家"与"国"之间在逻辑上究竟如何贯通,以及&qu...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于"家园",寓"大国"之义于"家户"之中,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中华民族凝聚与深化国家认同的创新之论和务实之举,但"家"与"国"之间在逻辑上究竟如何贯通,以及"家"与"国"之间的接续机制究竟如何得以塑造,却常常被研究者所忽略。因此,有必要在探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进一步引入国家的分析视角。从中华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实践来看,"家"是中国人在最微观范围内的组织单元和联结形式,"国"则将无数中国家庭在政治上团结为一体。"家"与"国"相伴而生、相互赋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国家"的完整意义与逻辑闭环。"家园"与"国家"之间的这种相互缠绕与深度同构,也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家视角 政治凝聚 心灵认同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价值 被引量:29
6
作者 马俊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2,共10页
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除了具象的共同体的建构外,还要构建抽象的精神共同体。本文从共同性内涵和包容性内涵两大方面,论述了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形成的政治哲学基础及其重要价值,并对其如何建构的路径进行分析。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共... 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除了具象的共同体的建构外,还要构建抽象的精神共同体。本文从共同性内涵和包容性内涵两大方面,论述了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形成的政治哲学基础及其重要价值,并对其如何建构的路径进行分析。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共同性内涵包括:民族(nation)的精神;人民(people)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可共享的善的价值理念。包容性内涵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国格、族格、人格的涵括统一;包容差异的多元文化主义。融通共同性和包容性,多民族国家要以政治文明、法治、理性等精神包容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并实现民族精神共同体的现代性建构。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现代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连接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共有精神家园 精神共同体 核心价值观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