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语法视野下《诗经》“桑意象”及“采桑女形象”的英译——许渊冲、汪榕培、理雅各三种译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婧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基于认知语法中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认知参照点四个识解维度,以《诗经》桑园诗歌为蓝本探究典籍翻译的微观层面,由此阐释剖析译者如何通过不同识解表征传达"桑意象"的象征含义、构建"采桑女形象"。分析结果... 基于认知语法中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认知参照点四个识解维度,以《诗经》桑园诗歌为蓝本探究典籍翻译的微观层面,由此阐释剖析译者如何通过不同识解表征传达"桑意象"的象征含义、构建"采桑女形象"。分析结果表明:语言并非情景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对情景所做识解的概念化表征,语言表达的意义实际上是人们对情景的识解,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情景的识解方式;不同民族总体上存在认知共性,然而,面对相同情景时对识解方式的理解和选择仍然有所差别,这与译者的体验认知和经验认知存在诸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诗经》 “桑意象” “采桑女形象” 英译对比
下载PDF
从深度翻译的视角对比分析《墨子》六部英译本——以“兼爱(上、中、下)”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春 《外语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64-71,共8页
在《墨子》为数不多的英译本中,本文选取6部重要译本(包括3部全译本和3部选译本),从深度翻译的文化视角出发,从宏观(译本的整体成书体例)和微观(哲学术语、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两方面对比分析各译本使用深度翻译策略的具体... 在《墨子》为数不多的英译本中,本文选取6部重要译本(包括3部全译本和3部选译本),从深度翻译的文化视角出发,从宏观(译本的整体成书体例)和微观(哲学术语、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两方面对比分析各译本使用深度翻译策略的具体情况,发现各译者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序言、导语、文内注释(包括脚注、注解、评述、解释等)、附录及参考文献,甚至一定的"题外话"等深度翻译策略,以期为以后译者进行典籍的深度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深度翻译 英译本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译者主体间性角度下的《春望》三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强 李源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译者主体间性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具体分析《春望》三种英译本中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探讨中国古诗英译的最佳选择。本研究认为译者主体间性理论有助于诗歌内容与意... 译者主体间性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具体分析《春望》三种英译本中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探讨中国古诗英译的最佳选择。本研究认为译者主体间性理论有助于诗歌内容与意蕴的顺利传达,帮助读者有效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是全方位评价古诗英译的重要方法,同时对诗歌翻译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间性 《春望》英译本 对比分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关照下的《醉翁亭记》句式英译比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芳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为理论视角对《醉翁亭记》的六个英译文在无主句、骈句和"也"字句三种句式的翻译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比析出最大限度再现原文句式所传递的意义的同时探索出中国古典散文常见句式的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为理论视角对《醉翁亭记》的六个英译文在无主句、骈句和"也"字句三种句式的翻译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比析出最大限度再现原文句式所传递的意义的同时探索出中国古典散文常见句式的翻译策略。通过比析发现,汉语无主句的英语隐喻性无灵主语句翻译策略、骈句的意群断句对称策略和"也"字句的以虚显实句和英语倒装句翻译策略可有效翻译中国古典散文中常见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 《醉翁亭记》句式英译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英汉动物隐喻异同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补爱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95-97,共3页
对英汉动物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旨在尝试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动物隐喻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做进一步梳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减少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进一步促进民族间的文化理解和交流。
关键词 英汉语言 动物隐喻 异同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
6
作者 刘思 杨言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论语》也被译为多种西方文字。运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分析译本特色评估翻译质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论语》也被译为多种西方文字。运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分析译本特色评估翻译质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赏析不同版本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英译本 林语堂翻译理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一件小事》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
7
作者 叶朝成 李肖肖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83-85,93,共4页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式,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李明和Edgar Snow《一件小事》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6.0分别对译本的类符/形符比、高频词汇、平均句长...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式,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李明和Edgar Snow《一件小事》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6.0分别对译本的类符/形符比、高频词汇、平均句长等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数据,最终对译者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三个译本在词汇层面上,均接近英语源语语料库,但同时又有差异:杨译本简洁流畅,用词范围较大;李译本书面程度较高,文学性较强;Edgar译本显化程度最明显,但词汇丰富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一件小事》英译本 对比分析 译者风格
下载PDF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蒋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0-22,共3页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比较英汉习语的来源及其折射的文化,揭示英汉习语的文化特点和差异,感受英汉文化的异同,说明语言和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便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两版本的风格探析
9
作者 关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9-91,共3页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所创作的诗歌在藏族人民中影响深远。迄今为止,关于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有三个版本,本文以于道泉先生和李正栓、王密卿教授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韵律形式、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所创作的诗歌在藏族人民中影响深远。迄今为止,关于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有三个版本,本文以于道泉先生和李正栓、王密卿教授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韵律形式、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对其翻译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使读者对仓央嘉措的诗歌有更全面的认识,全方位地领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央嘉措诗歌 英译 比较探析
下载PDF
从和合翻译观看英译摩诘诗中的风采再现——以《过香积寺》四个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蒋琳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4-88,共5页
近年来,翻译界逐渐将目光从西方译论转向中国传统译论。和合翻译观作为中国传统译论之一,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正在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和合翻译观,对摩诘代表作《过香积寺》的中外英译文本进行横向与纵向维度的对比分析。和合翻译观... 近年来,翻译界逐渐将目光从西方译论转向中国传统译论。和合翻译观作为中国传统译论之一,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正在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和合翻译观,对摩诘代表作《过香积寺》的中外英译文本进行横向与纵向维度的对比分析。和合翻译观既对诗歌翻译研究有着强大的阐释力,也对实际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香积寺》英译本 和合翻译观 对比分析 横向维度 纵向维度
下载PDF
多维对比分析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差异性
11
作者 刘萍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7,共7页
教师信念是教师认为正确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看法。本研究以安徽省某普通高校28位大学英语老师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从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毕业院校和职称等六个维度/群组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六个项目因素:师生观、课程观、... 教师信念是教师认为正确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看法。本研究以安徽省某普通高校28位大学英语老师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从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毕业院校和职称等六个维度/群组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六个项目因素:师生观、课程观、语言学习观、课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师发展观。结果发现:不同群组的大学英语老师信念有差异,有些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语言学习观和课堂教学观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子项目较多,职称因素影响了最多的教师信念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师信念 对比分析 差异性
下载PDF
《葬花吟》中英文赏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8-154,共7页
《葬花吟》是小说《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篇章。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对于这首诗的英译,充分体现了其精湛的翻译水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葬花吟》进行逐句的中英文赏析,尝试探寻汉诗英译的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 《葬花吟》 英译 中英文赏析
下载PDF
凸显理论视角下汉乐府《长歌行》三种英译的对比分析
13
作者 武莹莹 李雪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长歌行》一首广为传诵的乐府诗,语言精练,表意丰富。诗中劝勉人们惜时的哲理内涵深受人们喜爱,且被译为多种英文文本而走出国门。因此研究其英译能否正确传达诗的内涵及韵味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认知语法的凸显理论视角,分析许... 《长歌行》一首广为传诵的乐府诗,语言精练,表意丰富。诗中劝勉人们惜时的哲理内涵深受人们喜爱,且被译为多种英文文本而走出国门。因此研究其英译能否正确传达诗的内涵及韵味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认知语法的凸显理论视角,分析许渊冲、Tr.Anne Birrell及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三种《长歌行》英译的凸显焦点与原诗是否与原诗一致,发现翻译诗歌时译者应该从诗人的主观意图出发,全面理解诗人所要凸显的意象和主题思想,从而使英译本的侧重点与原诗吻合,这样才能让国外的读者充分领略中国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凸显 《长歌行》英译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月下独酌》韦利、宾纳英译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蓉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6-68,共3页
英国汉学家韦利和美国汉学家宾纳在唐诗英译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绩,对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选取二人《月下独酌》译文,从意境和韵律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则韦利的直译和宾纳的意译很大程度上都实现了原诗意境的再现,同时韦利的... 英国汉学家韦利和美国汉学家宾纳在唐诗英译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绩,对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选取二人《月下独酌》译文,从意境和韵律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则韦利的直译和宾纳的意译很大程度上都实现了原诗意境的再现,同时韦利的“弹性节奏”兼顾了唐诗音美和英诗的韵律感。二者都竭力保持唐诗意境和韵律之美的翻译模式和策略,值得中西方翻译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下独酌》英译 意境 韵律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中医药文化翻译之比较
15
作者 杨方林 程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从中医基本原理、病症与诊疗、中药与方剂以及中医养生保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对比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中医药文化翻译,发现杨译本和霍译本异大于同。在翻译一些国际上约定俗成的中医术语时,两个译本译法一致,但是对于其他内容的翻译... 从中医基本原理、病症与诊疗、中药与方剂以及中医养生保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对比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中医药文化翻译,发现杨译本和霍译本异大于同。在翻译一些国际上约定俗成的中医术语时,两个译本译法一致,但是对于其他内容的翻译,杨译本偏重于异化的策略,采取直译的方法,力求保留中医文化内涵,但容易造成误读;而霍译本则大多采取归化或“归化+异化”的综合译法,既想保留中医文化的内涵,又兼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杨译本 霍译本 中医药文化 翻译比较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谈)
16
作者 秦宣 郇庆治 +6 位作者 蔡华杰 王增智 刘华初 丁匡一 覃世艳 庾虎 王习明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7,共17页
主持人语 随着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入全面深化改... 主持人语 随着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专题就是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比较深广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理论与实践 研究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雨霖铃》英译浅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珂珂 《现代英语》 2021年第20期53-55,共3页
文章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以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视角为翻译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比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两个英译本。两个译本分别属于许渊冲和曾冲明的作品。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分析,可以发... 文章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以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视角为翻译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比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两个英译本。两个译本分别属于许渊冲和曾冲明的作品。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宋词翻译时,语言维度的词汇选择、文化维度的信息对比、交际维度的表达甄别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以宋词翻译对比分析为依托,验证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三维转换"在宋词翻译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转换 《雨霖铃》 宋词英译 英译本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