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与农林业的共生:日本水上町(Minakami)乡村设计文化建设的内生模式
1
作者 幸雪 屈萍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日本乡村设计文化的建设具有显著的内生特色。研究通过梳理“工匠之乡”水上町(Minakami)手工工坊的设计思想、设计行为及设计产业链在农林生态管理下的组织模式,分析内生理论下其土地艺术设计观的生成机制、家族观与生态观并行的工坊... 日本乡村设计文化的建设具有显著的内生特色。研究通过梳理“工匠之乡”水上町(Minakami)手工工坊的设计思想、设计行为及设计产业链在农林生态管理下的组织模式,分析内生理论下其土地艺术设计观的生成机制、家族观与生态观并行的工坊运作机制、微型产业链组织结构及生态互动机制。水上町设计文化建设的内生模式,实现了当地农林资源与设计产业之间的价值转化,同时充分调动了当地居民及“关系人口”的能动性,对我国乡村设计文化的同质化改造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发展模式 农林资源 土地设计观 家庭品牌 生态循环产业链
下载PDF
不同空间约束条件下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多预案模拟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2 位作者 胡远满 李月辉 刘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8,I0006,共10页
为研究不同预案下辛庄镇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辛庄镇四期土地利用历史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城镇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角度设计了目前趋势发展、城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 为研究不同预案下辛庄镇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辛庄镇四期土地利用历史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城镇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角度设计了目前趋势发展、城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3种预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相应约束,利用CLUE-S模型模拟不同预案下辛庄镇未来20a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从时空特征、空间格局和生态风险等方面对不同预案下的土地利用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的3种预案下,未来的村镇建设用地均将持续增加,其中目前趋势发展预案尤为显著,并以消耗大量的耕地资源为代价。不同预案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存在明显的分异特征,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城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预案是辛庄镇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推荐预案。CLUE-S模型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潜在生态风险,基于该模型的预案设计和空间模拟方法可很好地辅助土地利用规划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生态 空间约束 CLUE-S 预案设计
下载PDF
土地生态设计方法及其在晋西北土地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爱国 张淑莉 秦作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50,共5页
应用土地生态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晋西北土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分类,提出了该区的土地生态设计分室模型;从该区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划分出4个土地利用方向和生态建设重点有所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并对各区的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和... 应用土地生态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晋西北土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分类,提出了该区的土地生态设计分室模型;从该区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划分出4个土地利用方向和生态建设重点有所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并对各区的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土地生态建设的重点、荒漠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设计 功能分类 土地荒漠化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土地生态设计方法及其在晋西北土地沙漠化防治上的应用
4
作者 张爱国 马志正 秦作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5,共6页
本文应用土地生态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晋西北风沙区内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分类,提出了该区的土地生态设计分室模型;从该区土地沙漠化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划分出四个土地利用方向和生态建设重点有所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并对各区... 本文应用土地生态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晋西北风沙区内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分类,提出了该区的土地生态设计分室模型;从该区土地沙漠化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划分出四个土地利用方向和生态建设重点有所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并对各区的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土地生态建设的重点,沙漠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设计法 土地沙漠化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贫困山区小流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以云南省禄劝县砚瓦小流域为例
5
作者 武友德 明庆忠 +1 位作者 王金亮 李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以具有云贵高原贫困山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砚瓦小流域为例,在简要分析了流域自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设计出小流域分水岭区、坡地区和沟谷区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式。
关键词 小流域 土地资源 开发 利用 贫困山区
下载PDF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振民 姚顺波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85-2098,共14页
生态敏感性评估可以为管控生态风险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在生态敏感性定义的基础之上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估的理论模型,以土地利用转移几率比替代矩阵作为敏感性评价因子,并且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际值与预... 生态敏感性评估可以为管控生态风险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在生态敏感性定义的基础之上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估的理论模型,以土地利用转移几率比替代矩阵作为敏感性评价因子,并且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际值与预测值之比的绝对值作为区域生态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①设计的生态敏感性评估方法可以弥补现有生态敏感性评估方法的不足,不仅可以观测到区域敏感性因子还能有效地进行敏感性分区,并且在不同尺度下得到了可靠的结果。②在各县(区)最主要敏感性因子的列示中,陕西省1990-2000年以生态破坏因子为主导;而2000年以后,退耕还林工程导致耕地→林地、耕地→草地成为陕北地区最重要的敏感因子,陕南秦巴山区与关中地区由于众多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草地→水域因子的响应程度比较高。③陕西省总体敏感性由南向北呈现"低敏感-高敏感"间隔有序的基本格局,并且呈现空间上集聚、时间上稳定的状态;高敏感区主要分布沿秦岭、"子午岭-黄陵山"分布,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以及榆林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转移几率比 理论框架 模型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