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Model of Wind Speed and Corresponding Direction Based on Wind Rose for Wind Energy Exploi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Zihao LIN Yifan DONG She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876-892,共17页
As a common and extensive datum to analyze wind,wind ro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In this study,a model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win... As a common and extensive datum to analyze wind,wind ro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In this study,a model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using grouped data of wind rose.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a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generate pseudorandom numbers of wind speed and paired direction data.Afterward,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applied to two weather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Liaodong Gulf.With the models built for the two cases,a novel graph representing the continuous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is plotted,showing a strong correla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wind rose.Moreover,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re utilized to evaluate wind energy potential successfully.In cooperation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the model can approximately predict annual directional extreme wind speed under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wind rose can represent the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wind field well.The model is beneficial to design and install wind turb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ular-linear distribution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wind rose wind energ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下载PDF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of a New Type of Antifreezing Cup-Type Wind Velocity Sensor
2
作者 Jiajia Zhang Jianguang Han +2 位作者 Jianan Yin Zheng Liu Ting Ma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3年第4期672-681,共10页
In most areas of China,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the wind speed sensor and wind direction sensor are frozen and cannot output data in autumn, winter or the alternation of winte... In most areas of China,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the wind speed sensor and wind direction sensor are frozen and cannot output data in autumn, winter or the alternation of winter and spr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freezing situation of the wind sensor,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type of antifreeze wind speed sensor. After meteorology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field observation tes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is demonstrated, and the data curve is fitted. The result shows the sensor is stable, and has a good antifreeze effect, the data output is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wind speed Sensor wind direction Sensor Freeze Cold-Resistant Technology
下载PDF
Multi-hazard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for wind speed,wind direction and rain intensity 被引量:1
3
作者 BI WenZhe TIAN Li +1 位作者 LI Chao ZHANG SiY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Multiple disasters such as strong wind and torrential rain pose great threats to civil infrastructures.However,most existing studies ignored 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between them,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d directio... Multiple disasters such as strong wind and torrential rain pose great threats to civil infrastructures.However,most existing studies ignored 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between them,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d direction.From the dimension of the engineering sector,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vine copula to model 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JPD)of wind speed,wind direction and rain intensity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in Yangjiang,China during 1971–2020.First,the profiles of wind and rain in the studied are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the original rainfall amounts are converted into short-term rain intensity.Then,the marginal dis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variables and their pairwise dependence structures are built,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variate joint distribu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ed vine copula-based model can well characterize 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between wind speed,wind direction and rain intensity.Meanwhile,the JPD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speed and rain intensity show significant variations depending on wind direction,thus the effect of wind direction cannot be neglected.The proposed JPD model will be conducive for reasonable and precis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multiple hazards of wind and rain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wind speed rain intensity wind direction vine copulas directionality effects
原文传递
Direct Power Control of Variable Wind Speed Based on the Doubly Fed Asynchronous Machine
4
作者 Abdelhafidh Moualdia Lazhari Nezli Mohand Oulhadj Mahmoudi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In this work,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study of a wind speed variable based on the DFAM (double fed asynchronous machine). The model of the turbine is drawn from the classical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operation of a ... In this work,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study of a wind speed variable based on the DFAM (double fed asynchronous machine). The model of the turbine is drawn from the classical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operation of a variable wind speed. The torque generated by the turbine is applied to the DFAM directly connected on the network side and the stator via a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side rotor. This configuration allows velocity variations of ±30% around the synchronous speed and the converter is then sized to one third of the rated power of the machine. The DFAM is controlled by a control vector ensuring oper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 power coefficient max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AM (double fed asynchronous machine) variable wind speed direct power control energy quality.
下载PDF
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设计
5
作者 曾晗 符思雨 +3 位作者 朱彦锦 韦宝泉 李泽文 邓芳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速可达50 m/s,湍流度低于1%,速度不均匀性小于1%,流场稳定性不超过1%,气流偏角不超过0.5°,满足《低速风洞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GJB 1179A—2012)中所规定的参数指标。该系统为探究强气流场环境下弓网电弧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可为高速运行环境下列车弓网电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直流风洞 风洞系统 强气流场环境 弓网电弧
下载PDF
A flutter-effect-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breeze energy collection from arbitrary directions and self-powered wind speed sensor 被引量:10
6
作者 Jie Hu Xianjie Pu +5 位作者 Hongmei Yang Qixuan Zeng Qian Tang Dazhi Zhang Chenguo Hu Yi X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018-3023,共6页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TENGs)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to an efficient wind energy collection equipment.Reducing the frictionwear and energy loss in breeze energy collection is a research direction worthy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TENGs)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to an efficient wind energy collection equipment.Reducing the frictionwear and energy loss in breeze energy collection is a research direction worthy of attention.Herein,a flutter-effect-based triboelectricnanogen erator(FE-TENG)is designed to collect the breeze energy at low wind speed from arbitrary directions.Distinguishing from previouswind-driven TENGs,the wind-driven part of this device is separated from the TENG units,which not only avoids the wear of friction layerscaused by direct wind contact but also reduces the energy loss,therefore,relatively stable electric outputs are obtained with Voc-281 V,Isc-13.4μA,Qsc-143 nC,and output power-4 mW at the wind speed of 4.5 m/s,respectively.In addition,a real-time wind speed monitoringsystem based on LabVIEW software with high sen sitivity and fast response to wind is achieved relying on the excellent linear relation shipbetween wind speed and electrical output signal.Furthermore,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as power source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s,about 170 commercial light-emitting devices(LEDs)are lighted and a digital watch is successfully driven at the wind speed of 2.9 m/s.This worknot only provides a new structure and idea for the future collection of clean and sustainable breeze energy from arbitrary directions but also hasgrea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self-powere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TTER EFFECT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RBITRARY directionS wind speed sensor
原文传递
新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Windcube的风参数观测与验证 被引量:19
7
作者 夏俊荣 王普才 闵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3-741,共9页
2007年12月11~1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法国Leosphere公司在该研究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和北四环之间的325m气象塔试验场内联合开展了一次测风激光雷达Windcube的外场演示试验。Wind-cube观测数据随后与325m气象塔上的风杯风速... 2007年12月11~1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法国Leosphere公司在该研究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和北四环之间的325m气象塔试验场内联合开展了一次测风激光雷达Windcube的外场演示试验。Wind-cube观测数据随后与325m气象塔上的风杯风速仪测得的风速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是:由两种手段获得的所有6层匹配高度(63m、80m、100m、120m、160m和200m)上的10min风速平均值一致性很好,相关系数都达到或超过0.98。使用矢量法对6层高度上的风向资料进行平均,得到风向的10min平均值,两者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与国产测量低层大气风廓线的高精度多普勒激光雷达相比,Windcube的风速测量精度稍优,风向表现相当。验证结果表明,该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是一款观测结果可靠、机动性能良好的低层大气风廓线测量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cube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风速 风向
下载PDF
WindSim软件在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美琳 罗勇 周荣卫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对于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WindSim对我国复杂地形新疆托克逊县境内某风电场2007年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 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对于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WindSim对我国复杂地形新疆托克逊县境内某风电场2007年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平均风速的模拟能力比较好,10m、40 m、50 m、70 m高度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12.91%、10.21%、9.68%、12.91%。同时,WindSim软件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该区域2007年的主导风向,而且对该年的有效风速频率的模拟效果也很好。此风电场风能资源模拟试验说明,该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进一步说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的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Sim 风速风向模拟 风能资源评估 复杂地形
下载PDF
集中绕组模块组合式定子结构对低速大功率永磁电机性能影响
9
作者 孙少男 李岩 +1 位作者 张炳义 冯桂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4,共14页
针对集中绕组模块组合式定子结构对低速大功率直驱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定子的分块规则和分块数。基于绕组函数法推导了单个定子单元模块在不同拆分方式下的绕组函数和电感表达式。基于有限元仿真先分析了... 针对集中绕组模块组合式定子结构对低速大功率直驱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定子的分块规则和分块数。基于绕组函数法推导了单个定子单元模块在不同拆分方式下的绕组函数和电感表达式。基于有限元仿真先分析了仅绕组分块对电机性能影响;然后分析了冲片和绕组都分块对电机性能影响。通过对比空载和负载性能,总结出各种定子模块化拆分方案的优缺点,为大功率低速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绕组 模块组合式定子 低速大功率 绕组函数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混合式住宅小区布局对风环境改良的研究
10
作者 张亦弛 王宽 黄春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市住宅小区的风环境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对该市不同季节的气象数据和现存建筑的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布局和围合形式对风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了针对冬季和夏季不同风向的方案,以改善住宅小区内部... 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市住宅小区的风环境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对该市不同季节的气象数据和现存建筑的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布局和围合形式对风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了针对冬季和夏季不同风向的方案,以改善住宅小区内部的风环境。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模拟住宅小区周边的风环境,并控制改良后的模拟方案中的变量,以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合理的调整建筑布局能显著优化其周围的风环境,改善通风并缓解局部风速过快的问题。证明CFD技术在未来住宅小区的规划上能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案。希望本研究能为未来同类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 住宅小区 风环境 风向 风速 建筑布局
下载PDF
抑制高压直流故障引起风电场暂态过电压控制策略
11
作者 王奇 董新胜 何山 《电气传动》 2024年第10期76-82,96,共8页
针对高压直流系统故障时引起送端风电场暂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直流故障对送端暂态电压变化的影响机理,发现故障后交流系统无功盈余是造成电压骤升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相机和双馈风机(DFIG)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风电... 针对高压直流系统故障时引起送端风电场暂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直流故障对送端暂态电压变化的影响机理,发现故障后交流系统无功盈余是造成电压骤升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相机和双馈风机(DFIG)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风电场并网母线处配置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利用其独特的无功调节特性稳定风电场并网电压,提高风电场的低压或高压穿越能力;在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和直流闭锁严重故障时,DFIG通过改变网侧和转子侧变流器无功参考参与系统无功调节,配合分布式调相机改善故障期间系统电压,并在故障后稳态期间控制DFIG风电场退出无功调节,确保故障恢复后风电场的经济运行。通过PSCAD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发生换相失败和直流闭锁故障后,提出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故障后风电场暂态电压变化,提升了风机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风电场 分布式调相机 无功补偿 协调控制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并网对火电机组次同步谐振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本锋 刘培鑫 +3 位作者 刘王锋 董靓媛 张蕊 韩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08-3322,共15页
直驱风电场(D-DWF)接入火电经串补外送系统后,其对火电机组的次同步谐振(SSR)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针对风火打捆经串补点对网型系统,采用适用于模块化建模的状态变量消去方法,建立模块化的耦合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D-DWF接入... 直驱风电场(D-DWF)接入火电经串补外送系统后,其对火电机组的次同步谐振(SSR)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针对风火打捆经串补点对网型系统,采用适用于模块化建模的状态变量消去方法,建立模块化的耦合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D-DWF接入后系统的SSR情况;结合特征值分析结果阐释SSR机理,并针对D-DWF及串补线路参数进行阻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DWF会引入与SSR频率相近并引起“共振”的一个新模态,使得“机电谐振”与“模态频率接近”的振荡机理耦合共存。在跟网型风机的控制策略及参数下,D-DWF并入会导致SSR模态阻尼大幅降低,恶化系统的SSR。随着D-DWF的容量、风速和系统串补度降低,系统阻尼将提高,SSR的风险将降低。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串联补偿 风火打捆 特征值分析 次同步谐振
下载PDF
实际风况下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性能及布局规律研究
13
作者 齐文闯 陈云瑞 +2 位作者 郭朋华 邹瀚森 李景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为探究风况条件对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功率输出和安装方向的影响,基于变转速控制策略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获得了集群在我国8个典型站点不同安装方向下的输出功率,分析了集群在实际风况下的最佳布局规律,并验证了规律的普适性。仿真... 为探究风况条件对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功率输出和安装方向的影响,基于变转速控制策略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获得了集群在我国8个典型站点不同安装方向下的输出功率,分析了集群在实际风况下的最佳布局规律,并验证了规律的普适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沈阳、厦门、昆明、呼和浩特、青岛、喀什、大连以及郑州8个站点合理安装集群,可使单台机组的输出功率分别提升至原来的1.14、1.23、1.31、1.20、1.21、1.24、1.12、1.11倍;对于有明显单一主风能风向的地区,集群应正对此方向摆放;对于两个主风能风向相位差较大的地区,需选择两者中周围风能更丰富的方向排布集群;对于有3个主风能风向、主风能风向不明显或风能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应先使机组相互格挡的方位避开风能相对集中区,再选择风能资源较丰富的方向排布集群。该研究可使实际风况下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耦合增益最大化,并为复杂风场条件下集群安装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控制 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 耦合增益 安装方向
下载PDF
地形对宜昌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扩散条件影响
14
作者 成勤 岳岩裕 +3 位作者 罗剑琴 毛成忠 王清龙 饶少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标程度高于PM_(10)的超标程度。受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宜昌市“喇叭口”地形内大气污染最重。(2)在地形和区域输送的影响下,“喇叭口”内易形成大气污染。冬季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路径主要为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主要为河南北部和东部、荆门、荆州。夏季O_(3)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轨迹主要为偏南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为江汉平原和宜昌南部。(3)地表风速与PM_(2.5)、PM_(10)浓度负相关,但受传输过程影响,平均风速大于3.3 m·s^(-1)时,PM_(2.5)、PM_(10)浓度波动较大;与O_(3)浓度正相关,但在平均风速大于2.1 m·s^(-1)时,O_(3)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受“喇叭口”地形影响,偏东风为造成宜昌城区PM_(2.5)污染的主风向。受长江河谷地形影响,NW风和E风易造成宜昌城区O_(3)浓度升高。(4)降水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降水量与污染物浓度负相关;但降水量小于5 mm时,可能出现PM_(2.5)浓度成倍增长的情况;降水量大于25 mm时,PM_(10)的负清除率占比有所上升;降水对O_(3)的正清除率占比最高,但平均清除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大气污染特征 气流轨迹 平均风速 盛行风向 湿清除
下载PDF
包含串补的并网直驱风电场振荡稳定性及可行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一宁 王海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6-698,共13页
串补装置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中,含串补的大规模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构成的风电场并网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范畴的小干扰失稳风险。针对上述现象,该文首先构建包含PMSG网侧换流器控制模型、锁相环控制模型以及含有串补装置的线路动态... 串补装置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中,含串补的大规模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构成的风电场并网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范畴的小干扰失稳风险。针对上述现象,该文首先构建包含PMSG网侧换流器控制模型、锁相环控制模型以及含有串补装置的线路动态模型的并网系统全阶模型及等效模型。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对等效模型进行化简,运用劳斯-赫尔维茨判据求得各时间尺度场景下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判据,从机理上解释了并网系统中各运行参数和控制参数之间的联系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通过一个包含15台PMSG风电机组的并网风电场验证了该文推导的稳定判据的正确性。最后基于可行域的分析,直观地讨论了串补线路和其他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串补 小干扰稳定性 稳定判据 可行域
下载PDF
风荷载对全潜式浮式风机拖航运动响应的影响
16
作者 赵业彬 任建宇 乐丛欢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1期176-184,共9页
[目的]为了解决浮式风机拖航运输的安全问题,对全潜式浮式基础风机的拖航运动特性展开研究。[方法]针对全潜式浮式风机拖航过程,通过Moses软件建立了“全潜式浮式风机-拖缆绳-拖船”一体化拖航系统数值模型,设置了五组不同的海况对拖航... [目的]为了解决浮式风机拖航运输的安全问题,对全潜式浮式基础风机的拖航运动特性展开研究。[方法]针对全潜式浮式风机拖航过程,通过Moses软件建立了“全潜式浮式风机-拖缆绳-拖船”一体化拖航系统数值模型,设置了五组不同的海况对拖航过程进行计算。文章研究风速和风浪方向对全潜式浮式风机拖航运动响应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助于全潜式浮式风机拖航安全的建议。[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横摇运动,全潜式浮式风机的纵摇和垂荡运动受风速影响较为明显,风速越大,运动幅度越大;当风浪方向为90°时,风机的横摇运动受风浪方向影响较大,风浪方向为0°时,风机的纵摇和垂荡运动受风浪方向影响较大。[结论]在保证拖航过程在拖航窗口期的前提下,实际工程中建议对全潜式浮式风机采用逆风拖航的方式,以降低风机振动和共振的风险。同时,应尽量避免风向与拖航方向垂直的情况,两者垂直容易引发较大程度的横摇运动,使拖航过程较为危险。逆风拖航时,在超过平均海况的较大风速30.9 m/s下,全潜式浮式风机的运动响应及拖缆力仍能满足安全拖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潜式浮式风机 拖航稳性 Moses数值模拟 风速 风向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的DRU-MMC混合换流器控制策略和容量选取
17
作者 甘慧辰 肖晃庆 黄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37,共10页
在众多海上风电送出方案中,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并联的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纯柔性直流送出方案,DRU-MMC并联送出方案的海上换流平台具有更小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在此方案中,DR... 在众多海上风电送出方案中,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并联的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纯柔性直流送出方案,DRU-MMC并联送出方案的海上换流平台具有更小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在此方案中,DRU传输绝大部分功率,小容量MMC则提供风机启动所需功率、电压和频率支撑以及补偿由DRU引入的谐波电流。针对DRU-MMC并联送出拓扑,提出有功功率分配策略和谐波补偿策略,使功率在DRU和MMC之间合理分配。在MMC主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分析了MMC最小容量的选取。从投资和运营两个方面,对比了MMC和DRU-MMC并联两种送出方案海上换流平台的成本差异。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述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二极管整流单元 混合直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协调控制 谐波补偿
下载PDF
改进MUSIC算法的超声波测风方法研究
18
作者 唐心亮 宋欣朔 倪永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89,共7页
针对传统超声波测风装置测风精度不高、抗噪声能力弱,提出了一种改进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超声波测风方法。采用一种弧形6阵元超声波传感器阵列的测风结构,推导其阵列流型;在此基础上,添加小波阈... 针对传统超声波测风装置测风精度不高、抗噪声能力弱,提出了一种改进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超声波测风方法。采用一种弧形6阵元超声波传感器阵列的测风结构,推导其阵列流型;在此基础上,添加小波阈值降噪算法提高信号信噪比,降低噪声信号协方差矩阵的秩;再使用PHAT加权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以提高时延估计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时延关系对传统MUSIC算法矢量矩阵进行改进;最后通过MUSIC算法实现对风速风向的测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USIC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和较高的风参数测量精度,测量风速绝对误差达到0.15 m/s,风向绝对误差达到2°,可以应用于对风参数要求较高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MUSIC算法 小波阈值降噪 广义互相关 风速风向测量
下载PDF
矿用对射式风速风向传感器设计
19
作者 安赛 赵忠辉 +2 位作者 张浪 李伟 彭然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目前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高、设计方案复杂、无法准确测量巷道整个断面平均风速的问题,基于超声波对射式测风原理,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的矿用对射式风速风向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总体结构、收发电路设计、滤波算法及软件流程。该传感... 针对目前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高、设计方案复杂、无法准确测量巷道整个断面平均风速的问题,基于超声波对射式测风原理,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的矿用对射式风速风向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总体结构、收发电路设计、滤波算法及软件流程。该传感器改变了以点带面的测风方式,通过大距离(5~12 m)超声测风技术测量巷道中线风速,以该风速代表整个巷道的平均风速,提高了巷道风速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依据设计方案研发了测试样机,在环形风洞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测量值与风速标准值在0.1~15 m/s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量误差小于0.1 m/s,能够满足智能化矿井对巷道风速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通风 风速风向传感器 巷道断面风速 超声波测风 对射式测风 巷道中线风速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小型超声波风速风向仪设计
20
作者 郑健 卢会国 范文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19-526,共8页
利用无人机搭载风速风向仪能很好地探测近地面风场结构,进行污染物溯源及污染物扩散速度和方向的预测,但受限于无人机尺寸,搭载的风速风向仪尺寸较小且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根据声共振原理设计了一款小尺寸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相比传统的... 利用无人机搭载风速风向仪能很好地探测近地面风场结构,进行污染物溯源及污染物扩散速度和方向的预测,但受限于无人机尺寸,搭载的风速风向仪尺寸较小且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根据声共振原理设计了一款小尺寸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相比传统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设计采用非对发对收式结构,并使用国产FPGA进行相位检测,整机尺寸小巧,重量仅120 g,整机功耗低于0.5 W,风速风向测量精度接近于同类型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并与TP-M12D超声波风速风向仪进行风洞实测对比,实测最大风速35 m/s,低风速时风速测量误差±0.5 m/s,较高风速时风速测量误差±5%以内,固定方位角下风速段内风速波动下风向测量误差±4°以内,不同方位角下风速测量最大误差在10%以内,可很好地应用于无人机测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风 超声波风速风向仪 FPGA 相位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