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菌秸秆条带混施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何丽 吴景贵 +1 位作者 李建明 郑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为探究玉米秸秆混施畜禽粪/生物菌剂条带还田条件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20年4月在吉林省榆树市黑土区按等碳原则进行1次条带施肥,第2年条带变苗带不施肥,秸秆原位粉碎后,将下茬作物播种行上的秸秆向... 为探究玉米秸秆混施畜禽粪/生物菌剂条带还田条件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20年4月在吉林省榆树市黑土区按等碳原则进行1次条带施肥,第2年条带变苗带不施肥,秸秆原位粉碎后,将下茬作物播种行上的秸秆向两侧休闲带堆放形成秸秆覆盖条带,进行连续两年的秸秆原位还田试验。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条带秸秆覆盖+鸡粪(SO)、条带秸秆覆盖+牛粪(SN)、条带秸秆覆盖+生物菌剂(SJ)和条带秸秆覆盖(SCK)。采用胶散分组法提取有机无机复合体,分为水质分散组(G0)、钠质分散组(G1)和超声分散组(G2)。结果表明:添加畜禽粪及菌剂的处理土壤各组分复合体及其碳含量相比SCK有所增加,SJ处理增加最多,2022年SJ处理G0复合体含量和其碳含量分别增加38 g∙kg^(−1)和1.74 g∙kg^(−1)。各畜禽粪及菌剂处理不同组分复合体含量及其有机碳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021年,SJ和SO处理G1复合体含量相比SN处理显著增加33.46~37.66 g∙kg^(−1),有机碳含量增加0.69~0.78 g∙kg^(−1);SJ、SO处理G2复合体有机碳含量相比SN处理也显著增加。2022年,SJ、SO处理G0复合体有机碳含量与SN处理相比增加显著,其最高增加量为1.02 g∙kg^(−1);SJ处理G1复合体含量相比SO、SN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1.25 g∙kg^(−1)、49.92 g∙kg^(−1);SJ处理G2复合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两年间,SJ处理G0复合体含量相比SO处理增加23.35~23.74 g∙kg^(−1)。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粪/菌秸秆混施有效保持了复合体表面结构,提高了有机碳转化率。综上,玉米秸秆混施生物菌剂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和土壤碳固存的增强,可选为最优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畜禽粪 混施 有机无机复合体 有机碳 生物菌剂
下载PDF
Swarming behavior of multi-agent systems 被引量:7
2
作者 HongSHI LongWANG TianguangCHU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EI 2004年第4期313-318,共6页
We consider an anisotropic swarm model with an attraction/repulsion function and study its aggregation propert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warm members will aggregate and eventually form a cohesive cluster of finite siz... We consider an anisotropic swarm model with an attraction/repulsion function and study its aggregation propert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warm members will aggregate and eventually form a cohesive cluster of finite size around the swarm center in a finite time. Moreover, we extend our results to more general attraction/repulsion func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all agents will eventually enter into and remain in a bounded region around the swarm center which may exhibit complex spiral motion due to asymmetry of the coupling structure.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is more general than isotropic swarms and our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pattern on individual motion in a swarm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ity aggregation Anisotropic swarms biological systems Collective oscillation Multi-agent systems
下载PDF
Agent-Based Model: A Surging Tool to Simulat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Immune System 被引量:3
3
作者 Zhen Z. Shi Chih-Hang Wu David Ben-Arieh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14年第1期12-22,共11页
Agent-based models (ABMs) are capable of constructing individual system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 to describ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ose components. Compared to a traditional mathema... Agent-based models (ABMs) are capable of constructing individual system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 to describ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ose components. Compared to a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pproach, agent-based models have an inherent spatial component with which they can easily describe local intera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Furthermore, agent-based model maps interactions among agents inherently to the biological phenomenon by embedding the stochastic nature and dynamics transitions, thereby demonstrating suit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biological processes. Recently, an abundance of literature has presented applic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in the biological system. This review focuses on applic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to progression in simul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and discus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gent-based modeling application. Finally, potential implement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in relation to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in future research is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BASED Model complex biological Processes PROGRE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下载PDF
仿生中性络合剂对花岗岩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朝晖 吴志鑫 +3 位作者 杨康辉 苏叶茂 郑靖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0-808,共9页
基于自然界生物侵蚀的络合机制,分别以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等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为有效成分配置了3种仿生中性络合剂,同浓度盐酸溶液作为对照试剂,采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以H13钢球为摩擦对偶,考察仿生中性络合剂处理前后花岗岩表面... 基于自然界生物侵蚀的络合机制,分别以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等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为有效成分配置了3种仿生中性络合剂,同浓度盐酸溶液作为对照试剂,采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以H13钢球为摩擦对偶,考察仿生中性络合剂处理前后花岗岩表面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3种仿生中性络合剂侵蚀处理均能诱发花岗岩表面裂隙扩张,形成溶蚀坑,岩石表面力学性能下降,矿物颗粒间联结变弱,表面摩擦磨损加剧,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相比无机强酸对岩石矿物颗粒的酸蚀作用,有机酸的络合作用对花岗岩表面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分子量小且结构简单的草酸相比柠檬酸和酒石酸更容易诱发花岗岩表面矿物颗粒络合溶蚀,从而促进岩石表面摩擦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摩擦磨损 中性络合剂 有机酸 生物侵蚀
下载PDF
抗番茄青枯病复合菌剂的筛选构建及其防效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兆赞 林捷 +1 位作者 刘可星 廖宗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土壤浸出液培养基和菌间相互拮抗试验,筛选并构建出由能拮抗土传病原菌的拮抗菌系和与之协同、快速繁殖的营养菌系组成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在25—40℃,pH=6.0-8.0条件下生长良好。对番茄青枯病的平板拮抗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 通过土壤浸出液培养基和菌间相互拮抗试验,筛选并构建出由能拮抗土传病原菌的拮抗菌系和与之协同、快速繁殖的营养菌系组成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在25—40℃,pH=6.0-8.0条件下生长良好。对番茄青枯病的平板拮抗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病土及番茄青枯病株中的微生物均有明显拮抗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入复合菌剂,可延缓病土的青枯病发病时间8-19d并减少发病株数2—3株,防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番茄青枯病 复合菌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1 位作者 侯伟峰 李达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1-746,753,共7页
以冷藏带鱼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为试验菌,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配比浓度为:壳聚糖10.0 g/L,溶菌酶0.3 g/L与茶多酚3.0 g/L)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确定复合保... 以冷藏带鱼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为试验菌,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配比浓度为:壳聚糖10.0 g/L,溶菌酶0.3 g/L与茶多酚3.0 g/L)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确定复合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细胞膜完整性、膜通透性与细菌超微结构观察等,综合评价不同浓度复合保鲜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松鼠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MIC与MBC分别为0.8与1.6 mg/mL,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复合生物保鲜剂明显抑制松鼠葡萄球菌的生长,使菌体细胞外的AKP量增多,造成细菌菌体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菌液电导率值显著升高,菌体电解质等内容物外泄,影响细胞内环境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菌体皱缩变形,表面粗糙,细胞壁塌陷,细胞质外泄渗出,导致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保鲜剂 壳聚糖 溶菌酶 茶多酚 松鼠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丽华 高秋雨 +2 位作者 张家恒 吴毅歆 何月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1-236,共6页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进行包衣。结果表明,上述牧草分别按1∶40,1∶60,1∶70,1∶90包衣促进萌发效果最好,且无霉变现象。前3种牧草与对照相比,苗长分别增加15.86%,10.26%,18.08%;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15.66%,42.49%,97.26%。因此该种衣剂可按适宜包衣剂量对这4种种子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种衣剂 发芽率 促进生长 紫花苜蓿 光叶紫花苕 白三叶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的优化配比 被引量:22
8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在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将壳聚糖、溶菌酶和茶多酚进行复配,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含量和pH等作为评价指标,评定带鱼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从中... 在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将壳聚糖、溶菌酶和茶多酚进行复配,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含量和pH等作为评价指标,评定带鱼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从中筛选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型生物保鲜剂.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溶菌酶、茶多酚;10.0 g.L-1壳聚糖、0.3 g.L-1溶菌酶和3.0 g.L-1茶多酚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带鱼经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4±1)℃下贮藏,其TVB-N含量、细菌总数、TBA含量和pH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冷藏货架期可延长11-13 d;经后期成本核算,处理1 kg带鱼仅需0.24元,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复合生物保鲜剂 冷藏 保鲜 正交试验 货架期
下载PDF
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物中分离烟草扭脉病毒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芳 马琨玲 +3 位作者 兰平秀 缪玉东 李晓静 李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文根据蚜虫传播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传毒特性的差异,探索了3种分离TVDV的生物学方法。方法A为将获得了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的蚜虫饥饿24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B为将无毒蚜虫饥饿2-4h后转接到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再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C为将无毒蚜虫于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此后每隔24h将蚜虫移到另一健康烟株上传毒,直到蚜虫死亡。其中方法 A和B均可将TVDV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体中分开,方法A操作简单、分离周期短且TVDV的分离效率高。单独TVDV侵染的烟株无明显的丛顶症状,叶片靠近主脉的地方会出现皱缩,生长后期叶片变得细长且顶端会发生扭曲。本试验可为研究TVDV与其他病原物、寄主植物和传播介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也可为蚜虫传播的复合侵染病毒的生物学分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 病原复合物 烟草扭脉病毒 蚜虫 生物学分离
下载PDF
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结合PCR法分析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0-335,共6页
将微生物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PCR法相结合,研究了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通过对冷藏对照组与保鲜剂处理组样品贮藏期间的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16SrDNA序列分析与生理生化鉴定,并作系统发育树分析,最终鉴定... 将微生物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PCR法相结合,研究了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通过对冷藏对照组与保鲜剂处理组样品贮藏期间的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16SrDNA序列分析与生理生化鉴定,并作系统发育树分析,最终鉴定出13株具有典型特征的纯菌株。对照组样品在货架期终点时,其主要微生物的种类与所占比例依次为:腐败希瓦氏菌(34.7%)、荧光假单胞菌(14.5%)、松鼠葡萄球菌(10.2%)、嗜水气单胞菌(8.2%)、弧菌(6.1%)、恶臭假单胞菌(6.1%)、绿色气球菌(4.1%)、金黄色葡萄球菌(4.1%)、蜡样芽孢杆菌(4.0%)、铜绿假单胞菌(2.0%)、嗜冷杆菌(2.0%)、成团肠杆菌(2.0%)、约氏不动杆菌(2.0%)。其中,腐败希瓦氏菌为特定优势腐败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在带鱼冷藏过程中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能够使冷藏带鱼的二级鲜度货架期延长9d,并使其贮藏期间的细菌菌相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细菌种类减少到9种。主要优势菌的比例明显减少,表明复合保鲜剂对带鱼体内腐败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复合生物保鲜剂 聚合酶链反应(PCR) 生理生化鉴定 菌相变化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文静 钱磊 +2 位作者 张军 张志军 张业尼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5-211,共7页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货架期较短,影响了食用性,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商品价值。复合生物保鲜剂能较好的抑制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和黑变,成为了水产品保鲜的研究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生物保鲜剂(壳...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货架期较短,影响了食用性,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商品价值。复合生物保鲜剂能较好的抑制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和黑变,成为了水产品保鲜的研究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生物保鲜剂(壳聚糖、茶多酚、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的保鲜机理和应用现状,并对这几种天然物质与其它保鲜剂的复合使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生物保鲜剂 复合生物保鲜剂 保鲜机理
下载PDF
不同类型微生物净水剂的净水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艳 金树权 周金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5,共4页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生物酶和BZT“菌+酶”微生物净水剂等3类6种微生物净水剂在室内进行净水能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净水剂可以显著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14 d的处理后,添加微生物净水剂的处理组的COD、NH+4-N、TN...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生物酶和BZT“菌+酶”微生物净水剂等3类6种微生物净水剂在室内进行净水能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净水剂可以显著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14 d的处理后,添加微生物净水剂的处理组的COD、NH+4-N、TN、可溶性反应磷(DRP)、TP浓度分别下降75.8%~80.2%、69.6%~82.4%、16.6%~25.2%、4.7%~6.2%、12.9%~18.2%,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在3类微生物净水剂中,BZT“菌+酶”微生物净水剂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5种微生物净水剂;微生物净水剂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污染水体修复过程中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处理措施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净水剂 复合微生物菌剂 生物酶 “菌+酶”微生物净水剂
下载PDF
复配药剂控制水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骁 马吉燊 +1 位作者 贾澍 艾勇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88-90,共3页
城市化不断发展给景观水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以及景观水体自身承载能力有限,造成我国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疯长,水华爆发严重,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控制水华爆发带来的危害,采用生物制剂H+络合铜复配作为杀藻剂对小球藻... 城市化不断发展给景观水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以及景观水体自身承载能力有限,造成我国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疯长,水华爆发严重,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控制水华爆发带来的危害,采用生物制剂H+络合铜复配作为杀藻剂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进行抑藻试验,得知蓝藻型水华生物制剂H+络合铜的最佳投药浓度为5 mg/L∶0.8 mg/L,绿藻型水华生物制剂H+络合铜最佳投药浓度为5 mg/L∶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铜 生物制剂H 小球藻 铜绿微囊藻
下载PDF
一种除臭复合菌剂的功能菌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进斌 谢翼飞 +2 位作者 李旭东 冯叶 朱德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7-1512,共6页
根据微生物之间协同关系的微生态理论筛选、组合获得一种由6株功能菌组成的除臭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对粪便原位除臭效果良好,对综合恶臭的平均去除率为54.97%,最大去除率为72.95%。通过16 S r DNA、18S r DNA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同... 根据微生物之间协同关系的微生态理论筛选、组合获得一种由6株功能菌组成的除臭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对粪便原位除臭效果良好,对综合恶臭的平均去除率为54.97%,最大去除率为72.95%。通过16 S r DNA、18S r DNA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同源性分析,菌剂中的6种微生物为罗伦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Bacillus saf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鉴定结果表明,复合菌剂中有酵母菌、芽孢杆菌、霉菌、乳酸菌及光合菌,这些功能菌属于当前生物除臭复合菌剂中的主流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臭 复合菌剂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