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o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y Organo-Mineral Colloidal Complexes of Purple Paddy Soils 被引量:2
1
作者 GAOMING ZHOUBAOT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y organo-mineral colloidal complexes (OMC)were studied using acid, calcareous and neutral purple paddy soils taken from Chongqing and Sichuan, China.The resu...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y organo-mineral colloidal complexes (OMC)were studied using acid, calcareous and neutral purple paddy soils taken from Chongqing and Sichuan,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organo-mineral colloidal complexes differed with the soil types, being higher for the acid and calcareous purple soils than for the neutral purple soils. Partial removal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colloidal complexe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amounts of P desorbed from OMC and the P saturation degrees.The P adsorption reaction was quick at the early stage and slowed later. The raise of temperature increased P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P adsorption rate of the colloidal complexes.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could be described by the Elovich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水稻土 吸附特性 解吸附特性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of Microaggregates in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Purple Soils 被引量:1
2
作者 WEICHAOFU XIEDET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65-372,共8页
CharacteristicsofOrgano-MineralComplexingofMicroaggregatesinPaddySoilsDevelopedfromPurpleSoilsWEICHAOFU;XIED... CharacteristicsofOrgano-MineralComplexingofMicroaggregatesinPaddySoilsDevelopedfromPurpleSoilsWEICHAOFU;XIEDETIandYANGJIANH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发育水稻土 团聚体 小颗粒 有机-无机配位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of Red Soils in South China
3
作者 XUJIAN-MING HOUHUI-ZH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3-30,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reveal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in red soils (red soil,lateritic red soil and latosol) of south China in terms of chemical dissolution an...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reveal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in red soils (red soil,lateritic red soil and latosol) of south China in terms of chemical dissolution and fractional peptization methos.In the combined humus,most of the extractable humus could dissolve in 0.1 M NaOH extractant and belonged to active humus (H1),and there was only a small amount of humus which could be further dissolved in 0.1 M Na4P2O7 extractant at pH 13 and was stably combined humus (H2).The H1/H2 ratio ranged from 3.3 to 33.8 in red soils,and the proportions of both H1 and total extractable organic carbon (H1+H2) in total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he ratios of H1 to H2 and H1 to (H1+H2) were all higher in lateritic red soil and latosol than in red soil.The differences of combined humus composition in various red soil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Fe and Al oxides.In organo-mineral complexes,the ratio of Na-dispersed fraction (G1) to Na-ground-dispersed fraction (G2) was generally smaller than 1 for red soils,but there was a higher G1/G2 ratio in red soil than in lateritic red soil and latosol.G1 fraction had a higher content of fulvic acid (FA),but G2 fraction had a higher content of humic acid (HA).The ratios of H1 to H2 and HA to FA were higher in G2 than in G1.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of humus between G1 and G2 fractions were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free Fe and Al oxides.The quantities of complex Fe and Al,the Fe/C and Al/C atomic ratios were higher in G2 than in G1,and the ratio of Al/C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Fe/C.It may be deduced that aluminum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iron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in red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红壤 有机络合物 氧化物 腐殖质 合成 特性
下载PDF
土木工程话土木
4
作者 李广信 于玉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Civil Engineering这个学科在中国以两种天然材料土和木命名,称为土木工程,可见华夏文明与这两种材料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殿堂庙宇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这与其他古文明主要以石料建造大型建筑物不同。该文从地理、历史、经济与文明... Civil Engineering这个学科在中国以两种天然材料土和木命名,称为土木工程,可见华夏文明与这两种材料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殿堂庙宇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这与其他古文明主要以石料建造大型建筑物不同。该文从地理、历史、经济与文明属性对此进行分析,指出华夏文明的特殊性。土为人类提供了栖息、载体、武器、工具和材料,也是人类衣食之源。中国自古至今主要用土治水,所谓“水来土掩”;黄土高原自古至今窑洞都是当地居民重要的居所。几千年来,中国先民在不同的地域创建不同型式的木结构住房,雄伟壮丽的名楼殿宇代表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工程的高超技艺。在治水过程中,中国古人因地制宜地将土与木相结合,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加筋土。文章分析土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指出岩土工程仍然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案例进行工程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土与木 土木复合体 土的复杂性 土的分类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s on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in Rubber 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5
作者 Shiyun Zhan Fengyue Qin +4 位作者 Dongling Qi Zhixiang Wu Chuan Yang Yingying Zhang Qingmao Fu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11期782-793,共12页
Rubber trees (Hevea brasiliensis Müll. Arg.) have been commercially cultivated for a century and a half in Asia, particularly in China, and they constitute a common element of plantation ecosystems in tropical re... Rubber trees (Hevea brasiliensis Müll. Arg.) have been commercially cultivated for a century and a half in Asia, particularly in China, and they constitute a common element of plantation ecosystems in tropical regions. Soil health is fundament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bber plant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mplex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s on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in rubber 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rubber—Alpinia oxyphylla plantation,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rubber—Phrynium hainanense plantations,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rubber—Homalium ceylanicum plantations and monoculture rubber plantations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oil aggregates and their water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soil depth of 0 - 20 cm and 20 - 40 cm was collected for four cultivation modes. Soil was divided into 6 particle levels > 20 cm. soil was divided into 6 particle levels > 5 mm, 2 - 5 mm, 1 - 2 mm, 0.5 - 1 mm, 0.25 - 0.5 mm, and 0.053 - 0.25 mm according to the wet sieve method. The particle size proportion and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wet sieve method. The particle size proportion and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s in the shallow soil layer (0 - 20 cm), the rubber—Alpinia oxyphylla plantation and the rubber—Phrynium hainanense planta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dominant soil aggregates towards larger size classes, whereas the situation is the opposite for rubber—Homalium ceylanicum plantation. In soil layer (20 - 40 cm),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 of rubber—Phrynium hainanense plantation developed the dominant radial level of soil aggregates to the diameter level of large aggregates. Rubber—Alpinia oxyphylla plantation and rubber—Homalium ceylanicum plantation, three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water-stable aggregate content R<sub>0.25</sub> (>0.25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and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ubber monoculture mode. However, in the rubber—Phrynium hainanense plantation, the water-stable aggregate content R<sub>0.25</sub>, mean weight diameter, and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rubber monoculture mode, although these difference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omplex Cultivation Rubber Plantation soil Aggregates soil Aggregate Water Stability Rubber 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下载PDF
根土复合体力学效应及其模型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祥荣 陈正发 +6 位作者 朱贞彦 徐兴倩 阎凯 李博 段青松 李淑芳 张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8,196,共17页
[目的]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力学效应机理及模型方法应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法,归纳分析根土复合体概念和内涵、根土复合体力学效应及力学模型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结果](1)根土复合体是根系与土体之间力学耦合效应的... [目的]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力学效应机理及模型方法应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法,归纳分析根土复合体概念和内涵、根土复合体力学效应及力学模型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结果](1)根土复合体是根系与土体之间力学耦合效应的复合整体,根系在土体中交叉缠绕,起到加固作用;(2)根系与土体力学关系实质上是根土复合体土力、水力和复合力学特性作用的结果,土力特性、水力特性分别侧重研究根系对土体的影响和土中水分对土体和根系的影响,复合力学特性侧重于根土复合体自身特性对植物根系特征以及结构的直接影响,从而通过三者作用使根系与土体的力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3)根土复合体复合力学模型研究较土力和水力学模型略少,土力学和水力学模型都是根据量化参数,通过参数间对比来衡量固土效果,但复合力学特性同时涉及土力特性和水力特性,考虑全面,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结论]未来在开展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干热循环对不同地区根系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多类型植物混种抗剪强度、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对土水特性影响机理及复合模型构建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土力学效应 水力学效应 力学模型 固土保水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川 谢祥荣 +5 位作者 段青松 张玉锴 李效顺 李淑芳 徐兴倩 陈正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6,共9页
红壤黏性重、水分变化大、抗剪性能较低,通过根系特征参数研究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具有一定意义。为探明不同质量分数(0、0.5%、2.5%和5.0%)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机理,该研究通过直剪... 红壤黏性重、水分变化大、抗剪性能较低,通过根系特征参数研究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具有一定意义。为探明不同质量分数(0、0.5%、2.5%和5.0%)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机理,该研究通过直剪试验测定白三叶和黑麦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并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表面积指数、根系体积比、根系长度、地下生物量4个根系特征参数,并进一步揭示其对抗剪强度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木纤维添加有利于须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木纤维质量分数较低时,黑麦草的根系特征参数值高于白三叶3~5倍,木纤维质量分数较高时,黑麦草和白三叶的根系长度分别为456.27和438.35 cm,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410和0.150 mg;随根系特征参数增加黑麦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增幅大于白三叶根土复合体,增幅范围分别为26.55%~47.20%、26.21%~35.07%,但存在一定的变化阈值。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特性参数的模拟效果较好,根系特征参数达到变化阈值时,黏聚力变化差异明显,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深入研究红壤区的边坡防护、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抗剪特性 根土复合体 根系特征 木纤维 红壤
下载PDF
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及暗管排水响应模拟
8
作者 董志玲 贾壮壮 +1 位作者 陶园 梁豪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盐碱地中障碍土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排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对其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为研究区域,实地取样调查了不同点位的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基于HYDRUS二维模型分析了不同黏土层位置对于暗管排水流... 盐碱地中障碍土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排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对其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为研究区域,实地取样调查了不同点位的复杂土壤分布特征,基于HYDRUS二维模型分析了不同黏土层位置对于暗管排水流量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复杂土壤条件下的排水建议。结果表明,土壤存在弱透水层且无其他治理措施时,土壤盐分普遍偏高,弱透水层的位置不具有固定位置和特征,总体来说,弱透水层厚度以10~20 cm偏多。当黏土层位于暗管层时,10 cm黏土层就会导致暗管排水量减少20%,暗管上部10 cm位置处的黏土层对于暗管排水效果影响最大,较常规地下排水量减少22%;当黏土层位置超过2倍暗管埋深时,对于暗管排水量的影响较小。根据不同弱透水层的位置,合理设置排水排盐方式对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土壤 土壤质地 黏土层 暗管排水 排水量
下载PDF
不同灌溉定额下复合寡糖对青贮玉米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李升 尹娟 +1 位作者 杨莹攀 孙富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3,3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复合寡糖对青贮玉米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大田滴灌试验于2022年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进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2100 m^(3)/hm^(2))、W2(2700 m^(3)/hm^(2)... 为探究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复合寡糖对青贮玉米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大田滴灌试验于2022年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进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2100 m^(3)/hm^(2))、W2(2700 m^(3)/hm^(2))、W3(3300 m^(3)/hm^(2))以及3个配施复合寡糖水平P1(42 g/hm^(2))、P2(63 g/hm^(2))、P3(84 g/hm^(2)),以当地生产无复合寡糖处理作为对照组(CK),共10个处理。结果表明:①全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变化趋势,在抽雄期表现最差;②全生育期土壤脲酶活性表现出“增长-减小-增长”的变化趋势,吐丝期酶活性表现最差;③灌水定额和复合寡糖对青贮玉米产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W3P3处理表现最优,较CK处理增产16%;④灌水、复合寡糖2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玉米品质影响显著,W1P3处理表现最优,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较CK分别增加15.1%、45.96%、27.54%、14.98%;应用TOPSIS模型综合评价表明,灌溉定额3300 m^(3)/hm^(2),复合寡糖施量84 g/hm^(2)可作为该地区最优灌水定额和复合寡糖施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灌水定额 复合寡糖 土壤养分 地上生物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英杰 刘向峰 +2 位作者 张强 王来贵 郝国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目的]揭示当地排土场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阐明预测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优指标,并得出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 [目的]揭示当地排土场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阐明预测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优指标,并得出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以轴根型紫花地丁、根蘖型苦荬菜和根茎型水麦冬为研究对象,采用图片像素换算法量化3种根系在不同土层深度范围内的根系分布特征;并结合渗透试验获取3种草本植物原状根土复合体的渗透参数,进而探究了根土复合体根系分布参数与渗透参数的关系。[结果]3种草本植物均能提升土壤的渗透性能,轴根型、根茎型和根蘖型根土复合体的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总量相较于素土分别提升82.23%~254.99%,85.59%~307.63%,72.02%~325.91%,62.93%~246.98%。3种草本植物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根土复合体的渗透参数均呈现线性相关,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关性强于根长密度。3种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增强作用主要归功于0.5 mm<D≤1.5 mm径级,它们均存在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结论]草本植物根系能够提升土壤渗透性,根表面积密度是最佳预测指标,且不同根系均存在最佳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类型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土壤渗透性 根土复合体
下载PDF
收获期黄连原位机械拔取力学试验研究
11
作者 姚亮华 李敏 +4 位作者 赵世龙 陈迅 王跃 曾百功 谢守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名贵中药材,为了研制黄连收获机械,实现黄连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分析黄连拔取过程的力学特征规律必不可少.通过黄连拔取过程的受力分析,自主设计黄连原位机械拔取测试装置,对收获期黄连进行拔取力学试验,统计试验数据并...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名贵中药材,为了研制黄连收获机械,实现黄连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分析黄连拔取过程的力学特征规律必不可少.通过黄连拔取过程的受力分析,自主设计黄连原位机械拔取测试装置,对收获期黄连进行拔取力学试验,统计试验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拔取速度、拔取方向、坡度及根土复合体表面积与黄连拔取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连拔取力主要分布在10~50 N之间,平均拔取力为27.38 N,整体呈现正态分布.黄连的拔取力随拔出时根土复合体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二者满足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决定系数为0.76,拔取力随着拔取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较快的速度会导致黄连根茎或茎秆的断裂,因此在保证黄连样品完好的前提下,以20 mm/s的速度拔取效果最佳.黄连多种植在坡地上,相较于铅直方向,垂直于地面方向拔取力平均降低了15.5%;拔取力随着种植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坡度增加,拔取力的增长幅度也随之增加.研究结果可为黄连生产机械化装备研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土复合体 拔取力 拔取速度 拔取方向 坡度
下载PDF
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影响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雨婷 陈鹤鸣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7,33,共5页
为分析边坡上植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植物根系力学性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现有文献探讨了植物根系的力学特性、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性,系统地阐述了植物根系... 为分析边坡上植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植物根系力学性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现有文献探讨了植物根系的力学特性、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性,系统地阐述了植物根系对提升边坡稳定性的积极作用。但当前生态护坡工程的多种草本植物、草本和木本多种植物种植模式下,量化多种混播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作用,以及基于植物固坡与生态重构协同的边坡防护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复杂土壤条件高压直流接地极与埋地油气管道防护距离研究
13
作者 胡上茂 吴泳聪 +3 位作者 刘刚 屈路 贾磊 蔡汉生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5,共7页
为保障埋地管道附近人员的安全,对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埋地管道的电流干扰及人身安全距离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CDEGS仿真软件建立了埋地管道受高压直流接地极的干扰模型,筛选了影响安全距离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了埋地管道在不同均匀土壤... 为保障埋地管道附近人员的安全,对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埋地管道的电流干扰及人身安全距离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CDEGS仿真软件建立了埋地管道受高压直流接地极的干扰模型,筛选了影响安全距离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了埋地管道在不同均匀土壤和多层复杂土壤的安全距离;最后,建立了均匀土壤与复杂土壤的安全距离折算关系,提出了采用最大管地电位并利用系数修正得到复杂土壤安全距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对安全距离的影响最大;若均匀土壤的安全距离小于8km,修正系数采用0.85,可以得到复杂土壤的安全距离;若均匀土壤安全距离为8~12 km,修正系数与安全距离符合幂函数的关系;若均匀土壤安全距离大于12 km,建议修正系数取0.53。所提方法可供高压直流接地极及管线设计提供参考,并且可为未来拟建高压直流接地极选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接地极 埋地管道 土壤电阻率 安全距离 均匀土壤 复杂土壤
下载PDF
草本植物对硫酸盐渍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高政玺 努尔比耶·托合提热杰普 +3 位作者 阿孜古丽·加帕尔 古丽米热·艾合买提 热依汗古丽·麦麦提 璩继立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探究草本植物生长对硫酸盐渍土的强度影响,分析其生物量与盐渍土强度相关关系;选取常见的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做为试验用草,定期测定草本植物的不同部分生物量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其中高羊茅、黑麦草的生物量增量高于早熟禾,... 为探究草本植物生长对硫酸盐渍土的强度影响,分析其生物量与盐渍土强度相关关系;选取常见的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做为试验用草,定期测定草本植物的不同部分生物量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其中高羊茅、黑麦草的生物量增量高于早熟禾,三种根土复合体的强度均大于素土强度,其粘聚力也明显提高。但内摩擦角变化并不显著,与素土相比仅有小幅度提高。草本植物的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硫酸盐渍土的土体强度,高羊茅、黑麦草对盐渍土的固土效果优于早熟禾,早熟禾不适宜在盐渍土上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硫酸盐渍土 根土复合体 植物生物量 抗剪强度
下载PDF
抗滑桩在复杂土岩质高边坡中的治理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
15
作者 史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抗滑桩是一种常用的高边坡治理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性。该文以抗滑桩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高边坡的破坏类型、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其次介绍抗滑桩性能的影响因素、失效类型和治理机理,最后结合高边坡施工项目,围绕抗... 抗滑桩是一种常用的高边坡治理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性。该文以抗滑桩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高边坡的破坏类型、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其次介绍抗滑桩性能的影响因素、失效类型和治理机理,最后结合高边坡施工项目,围绕抗滑桩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人以启发,为日后同类型项目的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土岩质 高边坡 抗滑桩 治理机理 工程应用
下载PDF
软基中多向受荷大直径单桩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16
作者 戴朴修 刘开富 +1 位作者 谢新宇 徐越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0-578,共9页
为了研究多向循环受荷大直径单桩的水平变形响应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开展多向受荷大直径单桩的1g大比尺模型试验,探讨不同竖向和水平循环荷载比下的桩侧受力及变形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竖向循环荷载会增大桩身水平位移的发展速率;最... 为了研究多向循环受荷大直径单桩的水平变形响应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开展多向受荷大直径单桩的1g大比尺模型试验,探讨不同竖向和水平循环荷载比下的桩侧受力及变形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竖向循环荷载会增大桩身水平位移的发展速率;最大弯矩出现在2.0倍桩径深度处,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桩身弯矩表现出减小的趋势;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最大土抗力所在的位置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逐渐从1.5倍桩径深度处向2.0倍桩径深度处移动,循环土体抗力-桩身水平变形(p-y)曲线的退化主要发生在表层土体;施加竖向循环荷载会增大桩土界面的初始刚度,但同时也会加速桩土体系的刚度退化.建议在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的设计中,特别注意竖向循环荷载对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及桩土相互作用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g模型试验 大直径单桩 复杂荷载 P-Y曲线 桩土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法则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的研究
17
作者 蒋希雁 王万梅 +3 位作者 刘杰 刘嘉璐 张喆 阮梦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2,共7页
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将其视为两相体,根系采用线弹性模型,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考虑根系与土体之间的相对滑移关系,基于混合物法则建立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通过素土与不同含根量的根土复合体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应力-... 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将其视为两相体,根系采用线弹性模型,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考虑根系与土体之间的相对滑移关系,基于混合物法则建立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通过素土与不同含根量的根土复合体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根系的弹性模量。结果发现,(1)根土复合体的极限主应力差随含根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含根量0.3%为最优含根量。(2)单根的直径与抗拉力、抗拉强度符合幂函数关系,与弹性模量符合多项式关系。(3)通过反分析的方法,建立滑移关系,得到模型计算值的应力-应变关系,发现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拟合度(R^(2))为0.96。该研究为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并为根土复合体的数值分析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本构模型 邓肯-张模型 线弹性模型
下载PDF
不同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18
作者 孙津 张凌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在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究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明确植被对岸坡防护的作用机理,以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4种典型荒漠植被为例,开展室内根系拉伸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对... 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在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究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明确植被对岸坡防护的作用机理,以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4种典型荒漠植被为例,开展室内根系拉伸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4种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根系的直径与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其中与抗拉力呈正相关,与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当根系直径>1.5 mm后抗拉力差异性显著提高;根系体积密度(RRVD)对根—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呈非线性。4种根—土复合体增加相同RRVD时,对抗剪强度的提高程度依次为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表明红柳和芦苇在提高抗拉力和土体粘聚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沿岸固土防蚀植被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根—土复合体 根系体积密度 直剪试验 岸坡稳定
下载PDF
磷肥对镉铅铜锌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
19
作者 涂理达 周慧平 +1 位作者 姚臻晖 庞中正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为探寻不同磷肥及施用量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选取安徽铜陵某矿区周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水稻土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在磷酸氢二铵(DAP)、磷酸二氢钾(MPP)、磷酸三钙(TCP)和钙镁磷肥(CMP)这4种磷肥和5种施磷量条件下,土壤... 为探寻不同磷肥及施用量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选取安徽铜陵某矿区周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水稻土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在磷酸氢二铵(DAP)、磷酸二氢钾(MPP)、磷酸三钙(TCP)和钙镁磷肥(CMP)这4种磷肥和5种施磷量条件下,土壤重金属镉(Cd)、铅(Pb)、铜(Cu)、锌(Zn)钝化特征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4种磷肥均使土壤pH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DAP,CMP,TCP,MPP。4种磷肥均能一定程度上钝化土壤中的Cd,Pb,且随着时间和施磷量的增加,整体钝化效果增加。在12周,施磷量为8 g/kg时,DAP,MPP,TCP和CMP对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了42.77%,41.74%,30.37%,28.31%,对Pb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了48.55%,60.57%,37.58%,35.03%,磷肥对Cd,Pb的钝化效果主要是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向残渣态转化。水溶性磷肥在复合污染土壤中对Cu,Zn具有活化风险,而枸溶性磷肥在相同施磷水平上对复合污染土壤中Pb,Cd的钝化效果相比于水溶性磷肥较差。因此磷肥适用于Pb,Cd污染土壤修复,且稳定性较好,用于修复Cu,Zn污染土壤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复合重金属 磷肥 钝化特征
下载PDF
水利工程复杂地层中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改进分析
20
作者 周柏凡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为提高水利工程复杂地层中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效率,节约建设成本,论文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要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试桩检测发现,经过工艺改进的桩体在均匀性和承载力等方面的性能都更加符合施工要求。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复杂地层 水泥土搅拌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