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inkler地基叠合梁的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无砟轨道变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颜建伟 熊明 谭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共8页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建立Winkler地基叠合梁解析模型,用来预测下凹余弦型土质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轨道的弯曲变形,并采用考虑轨道-路基接触非线性的梁-体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确定出了Winkler地基叠合梁模型预测轨道变形适用的临界条件,即轨...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建立Winkler地基叠合梁解析模型,用来预测下凹余弦型土质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轨道的弯曲变形,并采用考虑轨道-路基接触非线性的梁-体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确定出了Winkler地基叠合梁模型预测轨道变形适用的临界条件,即轨道与路基接触非线性触发的临界条件。研究发现:小沉降幅值/波长工况下,2种模型预测结果吻合得很好,而较大沉降幅值/波长工况下,解析模型预测轨道变形结果偏大,梁-体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轨道与路基间发生了明显的脱空现象,接触应力为0;给出了轨道与路基接触非线性触发的临界条件,即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为10、15、20、25 m时,Winkler地基叠合梁模型应用的临界沉降幅值分别为1、3、10、30 mm,大于临界沉降幅值时,轨道与路基接触非线性开始触发;得到了Winkler地基叠合梁沉降波长-临界沉降幅值曲线,为快速准确预测路基不均匀沉降工况下的轨面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winkler地基 无砟轨道 路基沉降 轨面变形 叠合梁
下载PDF
无拉力Winkler地基上梁的脱离问题 被引量:8
2
作者 何芳社 钟光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利用正弦级数和最小势能原理,解答了无拉力Winkler地基上梁的脱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Winkler地基上梁弯曲时的线性解与非线性解有较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无拉力winkler地基 正弦级数 最小势能原理
下载PDF
无拉力Winkler地基梁的Galerkin解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芳社 刘晓梅 姜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4-327,共4页
选取了一个满足边界条件的新的挠度函数,利用迦辽金法解答了无拉力Winkler地基上梁的脱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Winkler地基上梁弯曲时不考虑脱离时的解答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解答有明显的差... 选取了一个满足边界条件的新的挠度函数,利用迦辽金法解答了无拉力Winkler地基上梁的脱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Winkler地基上梁弯曲时不考虑脱离时的解答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解答有明显的差异,且当荷载位置保持不变,按比例增大时,梁与地基的脱离区并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拉力winkler地基 GALERKIN法
下载PDF
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梁的原位测试方法
4
作者 尹静 邓荣贵 +1 位作者 王潘 孙春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基于梁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基床系数的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新方法,对现有测试技术进行补充和发展。在无拉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中点处作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集中力,通过测量集中力作用点处的弯矩和垂直于地面的位... 基于梁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基床系数的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新方法,对现有测试技术进行补充和发展。在无拉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中点处作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集中力,通过测量集中力作用点处的弯矩和垂直于地面的位移,反推出地基的基床系数。讨论测试梁的尺寸和制作材料,介绍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理论计算表明,梁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范围只与地基系数相关,与力的大小无关,据此可验证测试梁的长度是否符合测试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原位测试 无拉力winkler地基 岩土工程
下载PDF
Winkler地基梁中压电能量收集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阮可心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8期99-101,共3页
为探究压电俘能装置在常见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文中建立了将片式压电俘能装置贴于Winkler地基梁底部的能量收集理论,研究了输出功率与压电片长度、压电片位置、地基刚度、外接电阻、激励频率间的关系。通过无量纲分析,得到当激励频率... 为探究压电俘能装置在常见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文中建立了将片式压电俘能装置贴于Winkler地基梁底部的能量收集理论,研究了输出功率与压电片长度、压电片位置、地基刚度、外接电阻、激励频率间的关系。通过无量纲分析,得到当激励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输出功率达到极大值,地基刚度越大,一阶共振频率越大;压电片位于梁中间,且长度越长时,输出功率较大;让输出功率达到最大的外接电阻与压电片参数和激励频率有关。结合实际结构和材料特征,合理分布压电片、设置外接电阻大小时,压电片俘能功率密度为1.25W/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kler地基梁 组合梁 PZT 环境俘能
下载PDF
板式无砟轨道轨面变形与路基沉降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郭宇 高建敏 +1 位作者 孙宇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9-1147,1215,共10页
为研究路基沉降对板式轨道轨面几何变形的影响,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叠合梁理论,针对纵连式、单元式两种板式轨道,提出了考虑板底脱空的路基沉降与轨面变形间静态映射关系的计算方法,并对由不同沉降型式引起的两种轨道轨面变形特征及... 为研究路基沉降对板式轨道轨面几何变形的影响,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叠合梁理论,针对纵连式、单元式两种板式轨道,提出了考虑板底脱空的路基沉降与轨面变形间静态映射关系的计算方法,并对由不同沉降型式引起的两种轨道轨面变形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纵连板式轨道对基础变形的适应力较单元板式轨道欠佳,底座板与路基间易形成大范围脱空;自重效应下沉降引起的两种轨道轨面变形随基础沉降量的增大差异加剧,且对路基沉降波长极为敏感,当沉降波长达到20 m后,轨下板底脱空现象明显缓解,轨面几何不平顺基本可与路基变形保持一致;路基折角型沉降对轨面平顺性的影响相对平缓,错台型沉降不仅使轨面剧烈弯折,还会导致板底严重脱空,10 mm差异沉降即可引发轨道与路基结构间约8 mm的空吊,给列车运营质量和轨道结构疲劳特性均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轨面几何变形 映射关系 无拉力Wmkler地基叠合梁
下载PDF
路基沉降与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面几何变形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38
7
作者 郭宇 高建敏 +1 位作者 孙宇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100,共9页
针对土质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典型结构,分别建立Winkler弹性地基叠合梁解析模型和考虑层间接触非线性的轨道-路基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无砟轨道轨面几何变形特征及其与路基沉降波长、幅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展了研究。... 针对土质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典型结构,分别建立Winkler弹性地基叠合梁解析模型和考虑层间接触非线性的轨道-路基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无砟轨道轨面几何变形特征及其与路基沉降波长、幅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余弦型路基不均匀沉降向上传递至轨面时,变形形式基本不变,在沉降边缘区域钢轨存在微小的局部上拱,变形范围相对于路基有所扩散;轨面几何变形曲线可由波长、波深和局部上拱幅值3项特征确定,且各项特征受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和幅值的综合控制,均可描述为路基沉降波长和幅值的函数;当路基不均匀沉降较平缓时,上部轨道与路基结构能保持较高的跟随性,轨面与路基变形差异很小;随着沉降幅值增大或范围缩小,双块式无砟轨道因较强的整体性而极易与路基表面出现离缝,轨道结构与路基之间会形成明显的沉降差,此时,轨面不平顺和轨下空吊同时存在,给无砟轨道的服役寿命和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营造成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不均匀沉降 双块式无砟轨道 轨面几何变形 映射关系 winkler弹性地基叠合梁
下载PDF
车辆轴载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晶 罗强 +1 位作者 李佳 张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5,共6页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的典型结构,在参考遂渝铁路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现场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运用Winkler弹簧地基上叠合梁模型的计算理论,对车辆单轴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进行讨论,提出反映无砟...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的典型结构,在参考遂渝铁路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现场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运用Winkler弹簧地基上叠合梁模型的计算理论,对车辆单轴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进行讨论,提出反映无砟轨道路基面支承刚度的基床结构地基系数计算概念,初步建立无砟轨道路基面动应力沿线路纵向分布长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单轴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表现为横向均匀、纵向三角形的基本形式;对路基面动应力沿线路纵向分布长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刚度,车辆轴重的影响不显著;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长期刚度的衰变将对路基面承受的动力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路基面动应力分布 弹簧地基叠合梁模型 基床结构地基系数
下载PDF
基于动力BNWF法的冻土-桩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波 张鸿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3-459,共7页
基于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负温冻土环境中单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结果,在已有分析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BNWF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冻土-桩基动力相互作用非线性反应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改进的双向无拉力多段屈服弹簧考虑桩... 基于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负温冻土环境中单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结果,在已有分析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BNWF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冻土-桩基动力相互作用非线性反应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改进的双向无拉力多段屈服弹簧考虑桩侧冻土的水平非线性力学特性,同时兼顾桩侧与冻土间的竖向非线性摩擦效应、桩尖土的挤压与分离作用以及远场土体阻尼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其中桩侧水平多段屈服弹簧参数根据冻土非线性p-y关系获得,该关系曲线以三次函数曲线段及常值函数段共同模拟,并由室内冻土压缩试验结果确定。最后基于改进的动力BNWF模型,提取动位移荷载作用下该桩顶力-位移滞回曲线及桩身不同埋深处的弯矩动响应数值分析结果,并与相应的模型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模型在分析冻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时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桩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地基非线性 动力BNWF模型 双向无拉力多段屈服弹簧
下载PDF
PBL剪力键的弹性静力解析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司秀勇 刘丽芳 肖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4,共7页
基于Airy应力函数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进行钢混组合结构中PBL剪力键在工作状态下的弹性静力解析解研究。根据PBL剪力键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特性,将PBL剪力键简化为混凝土圆环与贯穿钢筋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在假设混凝土圆环的接触... 基于Airy应力函数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进行钢混组合结构中PBL剪力键在工作状态下的弹性静力解析解研究。根据PBL剪力键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特性,将PBL剪力键简化为混凝土圆环与贯穿钢筋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在假设混凝土圆环的接触应力为抛物线分布的条件下,借助Airy应力函数,求解其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应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出贯穿钢筋的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运用该解析解和有限元对算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PBL剪力键在工作状态下的弹性静力解析解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结构 PBL剪力键 弹性静力 解析解 winkler弹性地基梁 Airy应力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