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biodegrad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in a sequencing batch bioreactor 被引量:11
1
作者 LIU Xing-yu WANG Bao-jun +3 位作者 JIANG Cheng-ying ZHAO Ke-xin Harold L. Drake LIU Shuang-J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0-535,共6页
Many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NACs), such as nitrobenzene (NB), 4-nitrophenol (4-NP), aniline (AN), and 2,4-dinitrophenol (2,4-DNP), are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and their removal from conta... Many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NACs), such as nitrobenzene (NB), 4-nitrophenol (4-NP), aniline (AN), and 2,4-dinitrophenol (2,4-DNP), are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and their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i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this study,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NB, 4-NP, 2,4-DNP, and AN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0 to 180 mg/L was fed into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nalyses of the SBR system indicated that it simultaneously removed more than 99% of the NACs at loading rates of 0.36 kg NB/(m^3·d), 0.3 kg 4-NP/(m^3·d), 0.25 kg AN/(m^3·d), and 0.1 kg 2,4-DNP/(m^3·d). Bacterial groups of Bacteriodetes, Candidate division TM7, α-Proteobacteria, and β-Proteobacteria were dominant in the clone libraries of 16S rRNA genes retrieved from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SBR system. "Cycle tests" designed to alter feeding and ae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SBR system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ident microbial biome of the SBR system responded rapidly to changing conditions. Consumption of O2 was concomitant with the apparent mineralization of NACs. Aromatic ring-cleaving dioxygenase activities suggested that (1) AN and NB were degraded via catechol 2,3-dioxygenase; (2) 4-NP was degraded via 1,2,4-benzentriol 1,2-dioxygenase; and (3) 2,4-DNP was degraded via an unresolved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BIODEGRADATIO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Candidate division TM7
下载PDF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控制方法综述
2
作者 张薇薇 何正熙 +4 位作者 万雪松 刘方圆 邓科 肖凯 罗懋康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具有建造周期短、安全性高、运维成本低、适应性强、应用领域广等显著优势,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也是我国的战略性需求.发展具有自适应、强鲁棒、高可控和高可信特性的新型控制方法,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对控制人员值守的依...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具有建造周期短、安全性高、运维成本低、适应性强、应用领域广等显著优势,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也是我国的战略性需求.发展具有自适应、强鲁棒、高可控和高可信特性的新型控制方法,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对控制人员值守的依赖,是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的反应堆控制系统通过高效的控制动作来实时跟踪负荷需求,进而有效提高反应堆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对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文首先回顾了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传统PID控制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总结了当前应用于反应堆控制系统的一些高精度、高效率智能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智能优化控制、复合控制方法等的主要特点.最后,针对当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的应用需求和技术难点,本文对智能控制方法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反应堆控制 PID控制 智能控制 复合控制
下载PDF
Apply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cepts to non-thermal plasma reactors
3
作者 Pedro AFFONSO NOBREGA Alain GAUNAND +2 位作者 VANDad ROHANI Fran?ois CAUNEAU Laurent FULCHER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61-171,共11页
Process scale-up remain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non-thermal plasmas.Undersanding the impact of reactor hydrodynamic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ss is a key step to overcome this... Process scale-up remain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non-thermal plasmas.Undersanding the impact of reactor hydrodynamic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ss is a key step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In this work,we apply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cepts to analyse the impact that different non-thermal plasma reactor configurations and regimes,such as laminar or plug flow,may have on the reactor performance.We do this in the particular context of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by non-thermal plasmas,for which a simplified model is available.We generalise this model to different reactor configurations and,under certain hypotheses,we show that a reactor in the laminar regime may have a behaviou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ne in the plug flow regime,often assumed in the non-thermal plasma literature.On the other hand,we show that a packed-bed reactor behaves very similarly to one in the plug flow regime.Beyond those results,the reader will find in this work a quick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once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thermal plasma chemical engineer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corona discharge plug flow react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下载PDF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Dry-type Air-core Reactor
4
作者 Yan Li Zhenhai Zhang +2 位作者 Longnv Li Guoli Li Manhua Jiang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1101-1104,共4页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pound and additional condi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equal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equal potential drop (P.D.) of resistance,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software of dry-type air-core r...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pound and additional condi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equal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equal potential drop (P.D.) of resistance,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software of dry-type air-core reactor is introduced in this thesi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the inductance are also given. This approach is proved entirely feasible in theory through the simplification with Bartky transformation, and is able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alculate reactor inductan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the loss of dry-type air-core reactor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type Air-core reactor Bartky TRANSFORMATION compound and Additional Conditions Software DESIGN
下载PDF
3-吲哚甲醛类衍生物的微通道反应器合成研究
5
作者 柯德宏 张文 +2 位作者 吴孝兰 颜轲 许胜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3,共8页
3-吲哚甲醛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它在天然产物合成以及骨架构建中具有广泛应用。采用液-液混合进样方式,在连续流操作下使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14个3-吲哚甲醛类衍生物,所有产物都进行了表征,确认... 3-吲哚甲醛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它在天然产物合成以及骨架构建中具有广泛应用。采用液-液混合进样方式,在连续流操作下使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14个3-吲哚甲醛类衍生物,所有产物都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分子结构。与实验室釜式条件相比,相同条件下(配比、温度、时间、溶剂等)使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产物产率几乎不变,反应速率明显提高,反应时间从1.5 h缩短为54 s,反应容量扩大,从毫克级别扩大到公斤级,反应温度从45℃降至室温,这表明,微通道反应器有效克服了釜式反应器间歇工艺存在的反应效率低、传质传热不高、产率低等缺点,为以后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羰基类化合物 微通道反应器 连续流 甲酰化 公斤级
下载PDF
平板膜生物膜反应器降解DMS实验研究
6
作者 沈彩虹 王震文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有着非常低的嗅阈值,且有较强的毒性及腐蚀性。分析了平板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降解二甲基硫(DMS),并考虑了甲醇对于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营养液没有添加甲醇的情况下,反应器的最大去除能力(EC_(v,...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有着非常低的嗅阈值,且有较强的毒性及腐蚀性。分析了平板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降解二甲基硫(DMS),并考虑了甲醇对于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营养液没有添加甲醇的情况下,反应器的最大去除能力(EC_(v,max))仅为65 g/(m^(3)·h)(DE为25%),但依旧好于其他传统生物过滤器和生物滴滤器。此外,在循环营养液中适量地添加甲醇,可以有效地提升反应器的性能:当甲醇的浓度达到1000 mg/L时,反应器的EC_(v,max)提升至119 g/(m^(3)·h)(DE为43%);但进一步提升甲醇的浓度,反而抑制了反应器的性能。结果还表明:DMS/甲醇的最佳配比为1500 mg/Nm^(3)/1000 mg/L。因此,MBfR有着很好前景的技术,且在优化比率下可以用于处理复合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滤 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 挥发性有机物(VOCs) DMS
下载PDF
220 kV线路并联电抗器工程应用研究
7
作者 孙健杰 袁明哲 +2 位作者 殷攀程 张治 陈翔 《四川电力技术》 2023年第4期69-74,共6页
随着城市输电系统逐步从架空线路向电力电缆方向发展,较多的220 kV线路需要配置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线路过大的容性充电功率。考虑到目前国内220 kV线路加装并联电抗器的相关工程实践较少以及设计和施工方案缺乏明确的经验借鉴和技术指导... 随着城市输电系统逐步从架空线路向电力电缆方向发展,较多的220 kV线路需要配置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线路过大的容性充电功率。考虑到目前国内220 kV线路加装并联电抗器的相关工程实践较少以及设计和施工方案缺乏明确的经验借鉴和技术指导的现状,文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220 kV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工程设计原则、技术要点及运行注意事项等;对相应保护配置、启失灵和解复压回路设计以及远方跳闸功能实现等相关技术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指导工程现场设计施工和促进电网安全、规范运行具有重大应用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高压电抗器保护 失灵回路 解复压 远方跳闸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辉 李胜利 +1 位作者 杨长河 李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5,47,共4页
非热平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尤其是大气中低体积分数的VOC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该文综述了用于处理VOC的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类型,以及反应器结构对氟利昂和三氯乙烯以及其它VOC的分解率及能量效率等方面的... 非热平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尤其是大气中低体积分数的VOC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该文综述了用于处理VOC的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类型,以及反应器结构对氟利昂和三氯乙烯以及其它VOC的分解率及能量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及研究进展;阐述了通过与催化剂合用,改进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等手段,放电能量效率能达到实用化水平;讨论了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VOC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处理 放电 等离子体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工业反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静 侯春阳 +2 位作者 金炜阳 程党国 陈丰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3-1608,共6页
概述了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固定床反应技术、流化床反应技术、复合床反应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反应技术及其所应用催化剂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发现,综合了固定床反应技术和流化床反应技术优点的复合床反应技术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可... 概述了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固定床反应技术、流化床反应技术、复合床反应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反应技术及其所应用催化剂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发现,综合了固定床反应技术和流化床反应技术优点的复合床反应技术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并展望了复合床技术的工业化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氯乙烯 复合床
下载PDF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德武 卢春喜 +1 位作者 丁姗姗 王祝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耦合反应器 固含率轴向分布 最大颗粒返混比
下载PDF
分布器型式对组合式气固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德武 严超宇 卢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6,共7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在组合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研究分布器型式对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布器上方0.50 m高度范围内分布器型式的影响较为明显,经过分布器的气体和颗粒对环...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在组合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研究分布器型式对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布器上方0.50 m高度范围内分布器型式的影响较为明显,经过分布器的气体和颗粒对环流反应器内颗粒(团)的作用范围为:采用凹形球面板时主要作用于凹面上方中心区域,采用平面直孔板时主要作用于分布器上方投影区域,采用凸形球面板时主要作用于凸面上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受此影响的区域固含率较低,颗粒速度较高;采用三种分布器时,颗粒环流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平面直孔板>凹形球面板>凸形球面板,固含率的径向分布均匀性从好到差的顺序为凸形球面板>平面直孔板>凹形球面板。综合考虑流场均匀性及环流速度调节范围,认为平面直孔板分布器型式更适用于组合式气固环流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器 组合反应器 气固环流 流体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金属化合物催化呼和浩特煤加氢气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冰清 战书鹏 +2 位作者 王兴军 王辅臣 于广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2-789,共8页
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K2CO3、Na2CO3、Ca(OH)2、Ni(NO3)2催化剂对呼和浩特煤加氢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考察了温度对催化剂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有明显影响,催化活性依次为K>Na&... 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K2CO3、Na2CO3、Ca(OH)2、Ni(NO3)2催化剂对呼和浩特煤加氢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考察了温度对催化剂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有明显影响,催化活性依次为K>Na>Ni>Ca。与原煤气化相比,在相同时间内达到相同碳转化率时,碱金属化合物K2CO3的加入使原煤加氢气化的气化温度降低150℃以上,碱金属化合物Na2CO3降低约150℃,过渡金属化合物Ni(NO3)2降低50℃以上,碱土金属化合物Ca(OH)2的加入会吸收一部分CO2产品,表观上反而降低了碳转化率。SEM及BET表征结果表明,煤样负载不同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后表面形态及孔结构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固定床 催化气化 加氢气化
下载PDF
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辰 王国俊 +2 位作者 李瑞玉 李菊白 梁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2-47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含氧有机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原理、装置及其应用。裂解反应器温度在等于或高于1150℃时,可使有机化合物完全裂解,裂解率约为99 5%。其中含氧化合物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甲烷化微型反应器中转化为甲烷后,在气相色谱 火焰离... 介绍了一种含氧有机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原理、装置及其应用。裂解反应器温度在等于或高于1150℃时,可使有机化合物完全裂解,裂解率约为99 5%。其中含氧化合物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甲烷化微型反应器中转化为甲烷后,在气相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 FID)上有所响应,其响应值与化合物中的氧含量成正比,而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则没有响应,从而使含氧化合物得到选择性检测。甲烷化微型反应器转化率达到95%以上,并可再生使用。在完全裂解状态下,正丁醇的线性范围为0 440~243 000g/L,最小检测量为440ng。对含醇酮混合物的正己烷和无铅汽油混合样进行了FID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O FID)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色谱分离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性检测不仅可以给出各含氧化合物的含氧量,同时也可以准确测定混合物中总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化合物 选择性检测器 研制 气相色谱 裂解反应器
下载PDF
复合床反应器中液体停留时间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兴军 高邈 +2 位作者 于广锁 王辅臣 于遵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7,50,共4页
在对置式复合床液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2喷嘴对置式复合床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三维模型进行了研究。使用压力喷嘴模型,水-氮气系统,用Fluent模拟了气量、液体流量对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 在对置式复合床液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2喷嘴对置式复合床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三维模型进行了研究。使用压力喷嘴模型,水-氮气系统,用Fluent模拟了气量、液体流量对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管实验值与模拟值的平均停留时间tm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但在整个停留时间分布上,二者吻合较好。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喷嘴撞击区有较强混合,但在撞击区之后较长的空间,气体保持平推流,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式复合床 液体停留时间分布 模拟研究
下载PDF
CO加氢合成复合式反应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军杰 俞志楠 +3 位作者 王兴军 胡立舜 王辅臣 于遵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共5页
新开发的复合式反应器组合了气流床和浆态床两部分。在反应器的气流床内,对CO加氢合成反应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温度、压力和空速对出口产物体积含量、产物时空产率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反应过程中整个床层轴径向的温度分布,为确... 新开发的复合式反应器组合了气流床和浆态床两部分。在反应器的气流床内,对CO加氢合成反应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温度、压力和空速对出口产物体积含量、产物时空产率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反应过程中整个床层轴径向的温度分布,为确定复合式反应器内CO加氢合成工业化生产最佳反应条件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式反应器内,合成过程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240~260℃,此时反应产率达到最大值;反应产率随着压力的增大单调递增;一定的催化剂循环量下,空速增大虽然可以提高产物的产率,但增大到一定值后出口产物体积含量反而会降低;一定的气体流量下,催化剂浆料的循环量有一个最佳值,高于这个值,出口产物体积含量以及产物的时空产率都将降低。由实验结果可知,反应器床层的轴径向温度分布均匀,床层温度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加氢 复合反应器 气流床反应器 浆态床反应器
下载PDF
生物滴滤塔中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国文 胡洪营 +1 位作者 郝吉明 马广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选择拉西环为滤塔填料,甲苯为VOCs代表,运行生物滴滤塔,研究滴滤塔的甲苯降解性能,建立滴滤塔中VOCs的降解模型.试验表明,在实验工况和挂膜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滤料体积降解速率可达240g甲苯/(m3滤料(h),降解效率... 选择拉西环为滤塔填料,甲苯为VOCs代表,运行生物滴滤塔,研究滴滤塔的甲苯降解性能,建立滴滤塔中VOCs的降解模型.试验表明,在实验工况和挂膜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滤料体积降解速率可达240g甲苯/(m3滤料(h),降解效率均大于80%,生物滴滤法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是可行的;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生物滤塔处理含苯废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苯 降解模型 有机废气处理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及热转化产物氮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萍 于道永 +2 位作者 沐宝泉 王宗贤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2,共6页
选用克拉玛依常压渣油为原料 ,在 5 0 0ml高压釜内于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 ,初始氢气压力 7.0MPa ,反应温度分别为 4 30℃、4 35℃和 4 4 0℃ ,反应时间 1h ,催化剂用量为 80 0 μg/ g。在同样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 选用克拉玛依常压渣油为原料 ,在 5 0 0ml高压釜内于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 ,初始氢气压力 7.0MPa ,反应温度分别为 4 30℃、4 35℃和 4 4 0℃ ,反应时间 1h ,催化剂用量为 80 0 μg/ g。在同样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热反应。两种工艺的反应产物经常减压蒸馏 ,切割馏分范围为IBP~ 180℃、180~ 36 0℃、36 0~ 5 0 0℃和 5 0 0℃以上 ,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各馏分的碱性氮含量 ,用化学发光定氮法测定各馏分的总氮含量。结果表明 ,两种反应工艺的产物中 ,各馏分的碱性氮、总氮含量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悬浮床加氢比热转化工艺更易于生成重馏分油 ,也利于含氮化合物的裂化转化。悬浮床加氢中分散型催化剂和氢气的存在有促进含氮化合物裂化转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悬浮床 加氢裂化 热转化产物 氮分布 常压渣油 原料
下载PDF
HRT、DO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亚峰 于燿滏 +1 位作者 杨嗣靖 马晨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1,共5页
对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效果受HRT、溶解氧和有机物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人工配水,控制pH为7.5~8.0,温度为(35±1)℃,进水NH4+-N、NO2--N质量比为1∶1.32,通过进水脱氧和不脱氧改变溶解氧的浓度,有机物影响试验采用厌氧瓶静态试验... 对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效果受HRT、溶解氧和有机物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人工配水,控制pH为7.5~8.0,温度为(35±1)℃,进水NH4+-N、NO2--N质量比为1∶1.32,通过进水脱氧和不脱氧改变溶解氧的浓度,有机物影响试验采用厌氧瓶静态试验。以总氮平均负荷为0.472 kg/(m3·d)为前提条件时,得到复合式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最适宜HRT为12 h;改变条件,当溶解氧为0.7~1.0 mg/L,虽然反应受到影响,但还可以稳定运行;将DO降到(0.2±0.1) mg/L,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处理效果恢复;再次改变进水COD为50~150 mg/L,NH4+-N去除率可维持在75%以上,NO2--N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最低可达到74%,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对于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HRT、溶解氧较大,有机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复合式UASB反应器 脱氮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处理含氯代芳香化合物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疏明君 李友明 +1 位作者 陈中豪 谢澄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90,共5页
氯代芳香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重要污染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降解机理、生物流化床的特点及其处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应用 。
关键词 氯代芳香化合物 生物流化床 废水处理 反应器 工业废水 有机废水
下载PDF
电流对MEC-3DBER-S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超 郝瑞霞 周彦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88-2394,共7页
针对低C/N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去除问题,基于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DBER)反硝化脱氮碳源消耗量少的特点,构建了微电凝聚-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脱氮除磷工艺(MEC-3DBER-S).对比研究了3DBER与MEC-3DBER-S在不同电流强... 针对低C/N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去除问题,基于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DBER)反硝化脱氮碳源消耗量少的特点,构建了微电凝聚-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脱氮除磷工艺(MEC-3DBER-S).对比研究了3DBER与MEC-3DBER-S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并结合基于nir S基因的克隆文库技术分析了MEC-3DBER-S中反硝化微生物的构成.运行结果表明,MEC-3DBER-S有效强化了氮、磷的去除效果,特别是提高了低电流条件下的脱氮效率;同时电流作用能够促进海绵铁腐蚀,提高除磷效果.当C/N=1.5、HRT=8h、I=300m A条件下,其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78%,分别比3DBER高10%和28%左右.基于nir S基因的克隆文库结果表明,MEC-3DBER-S中同时存在与具有异养、氢自养、硫自养和铁自养反硝化功能的菌属相似的细菌.该体系中有机碳源、H_2、单质硫和Fe^(2+)等电子供体可相互补充,强化了脱氮;同时,体系中还存在物化联合生物除磷的作用,强化了除磷.因而,MEC-3DBER-S复合反硝化体系保证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复合反硝化 脱氮除磷 克隆文库 电子供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