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ed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during a Tidal Cycle above Submerged Asymmetric Compound Sand Waves
1
作者 Ingo Hennings Dagmar Herbe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6年第7期333-355,共23页
The data from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urrent-field, echo intensity, modul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related water levels and wind velocities hav... The data from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urrent-field, echo intensity, modul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related water levels and wind velocities have been analyzed as a function of water depth above submerged asymmetric compound sand waves during a tidal cycle in the Lister Tiefofthe German Bight in the North Sea. Signatures of vertical current component, echo intensities and calculated SSC modulations in the water column depend strongly on wind and current velocity. Bursts of vertical current component and echo intensity are triggered by sand waves itself as well as by superimposed megaripples due to current wave interaction at high current ≥ 1.0 m's1 and wind speeds ≥ 10.0 m·s^-1, preferably of opposite directions, measured 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The magnitude of currents and SSC modulations during ebb and flood tidal current phases are only weakly time dependent, whereas the local magnitudes of these parameters are variable in space above the sand waves. Some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are furth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showing a consistence of ADCP measurements in the applied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symmetric compound sand wave dynamic buoyancy density action density.
下载PDF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in Compound Sand
2
作者 Yue Xie Liqin Gan +2 位作者 Jingfu Deng Zhanhua Zhang Guanshan Yan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CAS 2023年第5期337-344,共8页
For the compound sand body, the interlay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djustment of oi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of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the interlayer... For the compound sand body, the interlay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djustment of oi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of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the interlay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cluding barriers between two single layers, intercalations between two single sands and intercalations in a single sand. In this study, the upper limit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terlayer wa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production index per-meter. The discriminant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nt chart of interlayer were obtained by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which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layer. The intercalations between two single sands in the target area are distributed almost in the whole area,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ining effect of compound sand, so the planar distribution is mainly aimed at it. Firstly, through cross-well comparison, we summarize three interlayer patterns, then establish their forward modeling, so as to obtain the vertical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ttern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intercalations between two single sands, we take the top of bottom sand as the baseline, extract the average amplitude attribute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3 ms, then,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section and plan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ll, the interlayer structures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seismic section and planar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starting from the real drilling interlayer of the well, the planar spread of interlay can b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ir variation trend and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sand INTERLAYER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The Planar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s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Compound Soil on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4 Years Crop Planting 被引量:1
3
作者 Tong ZHAO Jichang HAN +2 位作者 Yang ZHANG Huanyuan WANG Xian J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3期96-101,109,共7页
To stud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compound soil in the Mu Us Desert,1∶ 1,1∶ 2 and 1∶ 5 ratios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were mixed to obtain compound soil to plant crops,and a... To stud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compound soil in the Mu Us Desert,1∶ 1,1∶ 2 and 1∶ 5 ratios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were mixed to obtain compound soil to plant crops,and analyze the rules of changes in water-stable aggregates of the compound soil among the 4 years crops grow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before crop planting,the order of mass percent of> 0. 25 mm and 0. 25-2. 00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three kinds of compound soil was 1∶ 1 > 1∶ 2 > 1∶ 5,showing that the overall content was low; the mass percent of > 0. 25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remained at 18. 38%-28. 22%; the mass percent of 0. 25-0. 50 mm,0. 50-2. 00 mm,2. 00-5. 00 mm,and > 5. 00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as close with each other in each kind of compound soil. After4 years of planting,the mass percent of > 0. 25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1∶ 2 compound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exceeded other2 kinds of compound soil,reached 32. 34%; the main components of > 0. 25 mm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in 1∶ 1,1∶ 2,and 1∶ 5 compound soil were 0. 25-0. 50 mm( 53. 54%),0. 25-0. 50 mm( 59. 43%),0. 05-2. 00 mm( 52. 16%),aggregates; 0. 25-2. 00 mm aggregat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three kinds of compound soil,with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1∶ 2 compound soil; the organic matters of 1∶ 2 compound soil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0. 25-0. 50 mm and 0. 25-2. 00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0. 25-2. 00 mm aggregates in the three kinds of compound soil was increased after 4 years of crop planting and 1∶ 2 compound soil was most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aggreg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sand compound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CEMENTATION
下载PDF
复掺海水海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抗渗性能研究
4
作者 金清平 周鑫 +1 位作者 陈东哲 卢作孚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海砂、粉煤灰及矿渣替代率对海水海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并对其抗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水海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为:海砂替代率>矿渣替代率>粉煤灰替代率。最优配...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海砂、粉煤灰及矿渣替代率对海水海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并对其抗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水海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为:海砂替代率>矿渣替代率>粉煤灰替代率。最优配合比为:海砂替代率70%,粉煤灰替代率15%,矿渣替代率5%。海水海砂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增长速度大于普通混凝土,但后期抗压强度的增长速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的海水海砂混凝土抗渗等级、抗渗压力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复掺矿物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残留的孔隙,改善水泥浆体的孔结构,提高其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海砂混凝土 复掺效应 配比优化 抗渗性
下载PDF
复配絮凝剂对污水中高浓度细砂的去除效果分析
5
作者 钱庆渝 刘少武 +4 位作者 孟捷 扈庆 李新苗 文泽宇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2-2307,2314,共7页
研究了不同复配种类、不同复配比例对高含砂浓度废水中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的去除效果,并将其用于污水厂实际污水中,观察悬浮固体浓度、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COD、TN、TP、pH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配絮凝剂进行优化后... 研究了不同复配种类、不同复配比例对高含砂浓度废水中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的去除效果,并将其用于污水厂实际污水中,观察悬浮固体浓度、上清液浊度、含砂量以及粒径、COD、TN、TP、pH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配絮凝剂进行优化后,除砂效果较单一絮凝剂作用时均有所提升。在15 mg/L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与15 mg/L壳聚糖(CTS)协同作用下,SS平均去除率达到55.8%,水中含砂量平均去除率72.7%,TN平均去除率41.1%,TP平均去除率70.5%,COD平均去除率49.7%,含砂量与总悬浮固体比值下降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砂 化学絮凝 复配絮凝剂 壳聚糖
下载PDF
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对土壤水分特征影响对比分析
6
作者 潘加朋 张克存 +2 位作者 安志山 张宏雪 薛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在不同复配质量比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土壤改良效益,为今后黏土沙障的设计提供最佳复配比。[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将各样品划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分别对三组样品的土壤容重、水... [目的]研究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在不同复配质量比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土壤改良效益,为今后黏土沙障的设计提供最佳复配比。[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将各样品划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分别对三组样品的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试验组样品土壤容重随复配土壤质量比(即复配比)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空白组,当复配比为5∶1时降低至1.45 g/cm^(3),对照组则降低至1.32 g/cm^(3)。(2)试验组样品的土壤饱和含水率在其复配比超过一定阈值时明显增加,当复配比为2∶1时相较于空白组升高了0.97%,同时,其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也相较于空白组整体分别升高1.518%,1.543%,对照组两者上升则均超过10%。(3) Gardner模型对三组样品模拟良好,三者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壤水势增加而减小,当土壤水势一定时,试验组复配比的增加有效提高了复配土壤的含水率,在土壤水势为0.01~1.5 MPa间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平均增加了1.32%~1.72%。[结论]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其复配比的增加能有效提升土壤的持水力与保水性,其有效含水量也明显上升,对土壤改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沙障 复配土壤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容重
下载PDF
复合砂体中单一河道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舒志华 张立有 刘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自储层精细地质描述技术在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全面推广应用以来,解决了现阶段油田开发调整中的一些问题,但在北三西葡一组聚驱开采中发现,在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处在河道某些部位的注采井之间原属一类连通,但注入井注入状况不好,油... 自储层精细地质描述技术在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全面推广应用以来,解决了现阶段油田开发调整中的一些问题,但在北三西葡一组聚驱开采中发现,在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处在河道某些部位的注采井之间原属一类连通,但注入井注入状况不好,油井采出状况也不太好。经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这些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还存在单一河道砂体边界。针对这种情况,在北三西展开了单一河道砂体的追踪。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点做法:一是根据砂体切割关系首次对复合砂体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单一河道识别后对复合砂体内部连通关系的认识;二是提出了定量参数与定性参数相结合的单一河道识别方法,从而提高了单一河道识别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描述 复合砂体 单一河道 识别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动态裂缝非均质性和复合砂体内部构型对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友净 宋新民 +3 位作者 李佳鸿 惠钢 刘萍 王小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综合利用岩心、地质露头、密井网的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动态裂缝非均质性,并对复合砂体内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分析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为特低渗透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基础。研究认为,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 综合利用岩心、地质露头、密井网的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动态裂缝非均质性,并对复合砂体内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分析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为特低渗透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基础。研究认为,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阶段最强的非均质特征,它是注水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有效的裂缝,并不断增长,其受现今地应力控制,与开发技术政策相关;动态裂缝可从静、动态两方面进行综合识别,其严重影响了水驱波及体积。结合地质露头和密井网资料建立了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垂叠、侧叠、堆叠和拼接4种叠置关系,且细分为10种接触关系,并对连通性进行了分析;在裂缝与井网关系匹配的基础上,可有效指导平面均衡注水、精细分层注水以及开发技术政策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非均质 动态裂缝 复合砂体 内部构型
下载PDF
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岳红艳 姚仕明 +1 位作者 朱勇辉 陈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以室内概化模型试验为技术手段,首次尝试采用不同粒径的新型复合塑料沙(细颗粒层通过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模拟了天然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试验研究表明: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大体可分为5个崩塌阶段:坡脚冲刷变陡阶段→滩面裂缝形成... 以室内概化模型试验为技术手段,首次尝试采用不同粒径的新型复合塑料沙(细颗粒层通过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模拟了天然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试验研究表明: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大体可分为5个崩塌阶段:坡脚冲刷变陡阶段→滩面裂缝形成发育阶段→坡面渐进侵蚀阶段→河岸崩塌阶段→河岸冲刷趋于稳定阶段;在崩塌发生的过程中首先是下层泥沙受冲变陡,其次是上层河岸泥沙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着不同的崩塌形式;在同级流量条件下,水位下降过程中河岸稳定性较水位上涨过程中明显减小。该成果可为研究江河崩岸治理措施和防洪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河岸 概化模型试验 崩塌 复合塑料砂
下载PDF
新型塑料合成沙物理和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明娜 孙贵州 郑文燕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39-43,共5页
在泥沙实体模型试验中,模型沙的选用及其物理和运动特性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的相似性和试验成果的精度。多年来采用的各种模型沙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成功研制成一种物理性质可控制、能批量生产的亲水性树脂基合成... 在泥沙实体模型试验中,模型沙的选用及其物理和运动特性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的相似性和试验成果的精度。多年来采用的各种模型沙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成功研制成一种物理性质可控制、能批量生产的亲水性树脂基合成模型沙材料(简称PS或EPS),尝试为模型沙研究开辟新途径,也为解决泥沙模型试验选沙难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合成沙 模型沙 物理和运动特性 试验研究 起动流速
下载PDF
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贵洲 魏国远 汪明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15,共5页
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各种模型沙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相似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并对该种沙密度、休止角、起动、沉降等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以及阻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模型沙进行... 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各种模型沙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相似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并对该种沙密度、休止角、起动、沉降等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以及阻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模型沙进行局部河段动床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沙基本满足长江防洪实体模型沉降和起动等各项相似要求;具有物理性质稳定且可调节、能够批量生产等优点;床面糙率值为0.013~0.021,并随着沙波发育逐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模型沙 物理特性 相似要求 验证试验
下载PDF
制浆废液制备固沙材料及其在植被恢复上的应用(系列报道之四) 固沙材料对植被恢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永灿 鲁小珍 +3 位作者 杨益琴 王汉杰 杨万仁 李忠正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4,共4页
在宁夏沙漠化地区开展了利用禾草制浆废液合成的新型生物质固沙材料对固沙和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流动沙丘上喷施生物质固沙材料,可在24h内与表层沙粒快速形成固结层,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并可促进沙生植物的生长;木质素... 在宁夏沙漠化地区开展了利用禾草制浆废液合成的新型生物质固沙材料对固沙和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流动沙丘上喷施生物质固沙材料,可在24h内与表层沙粒快速形成固结层,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并可促进沙生植物的生长;木质素固沙材料1%~2%的浓度和2.5L/m2的剂量既可有效固沙,同时还可减缓水分蒸发,对植物的发芽、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年生和多年生固沙植物的合理选配,可有效地提高生物固沙效果。生物质固沙材料的应用实现了化学固沙和生物固沙的有机结合,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固沙材料 植被恢复 制浆废液 复合固沙
下载PDF
化学固沙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铁生年 姜雄 汪长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5,共5页
综述了无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型化学固沙材料的必要性。该领域的研究将为沙漠化治理方面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合植被生长、不污染环境、可降解... 综述了无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型化学固沙材料的必要性。该领域的研究将为沙漠化治理方面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合植被生长、不污染环境、可降解、可大规模实施的新型化学固沙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 无机类化学固沙材料 有机类化学固沙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
下载PDF
玉米种植模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氮素淋失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林涛 程杰 +3 位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胡延涛 马增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1,66,共5页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例下复配土的氮素淋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铵态氮含量在各混合比例的复配土中较低,均在2.5mg/kg以下,未出现累积情况;(2)砒砂岩与沙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均存在硝态氮淋失;(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为1∶2时,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cm,且无机氮累积量最高,其玉米产量高达9 900kg/hm2。对种植玉米而言,推荐采用1∶2的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进行推广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土 砒砂岩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沙及复配土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林涛 童伟 +3 位作者 韩霁昌 王欢元 解建仓 马增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8-262,共5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榆林市榆阳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项目区砒砂岩、沙及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榆林市榆阳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项目区砒砂岩、沙及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复配土和砒砂岩中Cd的平均质量比分别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26.7%和102.8%外,复配土、砒砂岩及沙中其他重金属平均质量比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以下;与砒砂岩相比,除Hg外复配土中Cr、Ni、Cu、Zn、As、Cd和Pb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2.8%、40.7%、44.1%、49.3%、49.8%、37.6%和14.1%;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其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均与沙中无显著性差异;复配土中Ni、Cu、Zn、As、Cd、Pb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复配土、砒砂岩及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14、0.503及0.200,污染级别为清洁。研究表明,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质量比符合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够保证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砒砂岩 复配土 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下载PDF
华北油田低渗透储层压裂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杏尊 全志保 +4 位作者 康如坤 于大勇 李景卫 王静 王亚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4-116,共3页
针对华北油田重点区块淀南、桐柏镇等地区的低渗透储层特性,优选了不同的压裂工艺及施工参数。淀南地区含水复杂,主要开发了含水较低的雁9、西柳10、雁6等3个区块的沙二、三储层,并研究出了适合此区块的二次加砂、阶段防滤失、稠油降黏... 针对华北油田重点区块淀南、桐柏镇等地区的低渗透储层特性,优选了不同的压裂工艺及施工参数。淀南地区含水复杂,主要开发了含水较低的雁9、西柳10、雁6等3个区块的沙二、三储层,并研究出了适合此区块的二次加砂、阶段防滤失、稠油降黏等技术;桐柏镇的主要矛盾是储层水敏性较强,优选了胍胶+清洁压裂液复合压裂工艺,经过室内实验及优选施工参数,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加砂 复合压裂 胍胶 清洁压裂液 华北油田
下载PDF
α淀粉复合粘结剂在型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霞 高钦 +1 位作者 程骥 曲国珲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使用α淀粉复合粘结剂的型(芯)砂性能进行了试验.实验表明,α淀粉复合粘结剂能有效地提高型(芯)砂的湿强度、干强度和高温强度.确定出该粘结剂的合适配方。
关键词 α淀粉 复合粘结剂 型砂
下载PDF
振冲碎石桩加固液化土地基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钱让清 王国强 张天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5-67,共3页
通过对淮北某地基处理实例分析 ,阐明振冲碎石桩加固液化土地基的效果、加固机理和地基强度与变形特征。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砂土液化 地基强度 振冲碎石桩 加固机理 变形特征
下载PDF
复合河道内部单期河道边界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厚纯 杨为华 +4 位作者 于宏宇 李冰 袁和平 张善义 兰金玉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大型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的识别对认识复合河道砂体内部的渗流特征及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识别方法单一、识别精度低、没有建立起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识别方法体系,以野外露头剖面为指导,利... 大型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的识别对认识复合河道砂体内部的渗流特征及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识别方法单一、识别精度低、没有建立起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识别方法体系,以野外露头剖面为指导,利用同期不同河道侧向叠置法、高程差识别法、曲线特征法、断续河间沉积法、废弃河道法、夹层变化法、韵律变化法、河道砂体厚度差异法及动态差异法,通过三维视窗,采取三维多方法联动技术,实现了研究区单一期次河道的精细识别,对搞清不同沉积环境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内部的连通状况,确定油水井间的连通关系,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砂体 辫状河道 边界识别 接触关系
下载PDF
MD-1膜驱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及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高芒来 李奇 +1 位作者 王建设 许海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D 1在油砂上的吸附很快,在25℃下4h即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MD 1溶液pH值升高而增大,pH值在2~4之间时增加快,在4~9之间时增加慢,在9~12之间时又增加快,由此确定吸附主要是静电作用的结果,油砂表面的电荷性质和电荷量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定律,即为单分子层吸附,计算求得25℃和40℃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3.04和12.68mg/g油砂,吸附热为-15.2kJ/mol。在吸附MD 1后的油砂上汽油的相对接触角由43.68°增大至49.56°,油砂表面亲油性减弱,亲水性增强。在油砂上吸附成膜时放热,成膜表面润湿性改变,是MD膜驱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2个重要因素。图4表1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1膜驱剂 油砂 研究 表面吸附 分子沉积膜驱剂 双季铵盐化合物 水溶液吸附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