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NEW MODEL FOR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COMPOUNDS Ⅲ CALCULATION FOR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BINARY OXIDES
1
作者 Xun Min YU Yuan Li ZHAO Dao Wu YANG (Jingzhou Educalional College Hubei. 414100)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5期405-406,共2页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model for calculation of the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binary oxides as follows: S_(29)=27.07×Φ_1+1.120×Φ_2+n_1×k×Φ, -22.19 e.u (R=0.9960) We have invesigated 103 ...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model for calculation of the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binary oxides as follows: S_(29)=27.07×Φ_1+1.120×Φ_2+n_1×k×Φ, -22.19 e.u (R=0.9960) We have invesigated 103 binary oxides. and found good agreemenl between estimated and experimental entro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ULATION FOR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BINARY OXIDES THE NEW MODEL FOR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ID compoundS
下载PDF
The Quasi-Parabolic Regulation of the Standard Free Energies of Formation of Binary Intermediate Compounds
2
作者 K-C.Cho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4,共4页
In this paper it ha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olar atomic standard free energies of formation of binary intermediate compounds to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mponent is a quasi-parabola which is ... In this paper it ha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olar atomic standard free energies of formation of binary intermediate compounds to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mponent is a quasi-parabola which is called a quasi-parabolic regula- 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e Quasi-Parabolic Regulation of the standard Free Energies of Formation of Binary Intermediate compounds
下载PDF
面向可配置复合磨削中心的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沈南燕 施惠恩 +1 位作者 李静 饶彦博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7期69-70,共2页
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不断推动先进制造装备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面向可配置复合磨削中心,设计开发监控系统实现对复合磨削中心加工状态的监控功能。针对复合磨削中心可配置的不同数控系统,标准化封装其通信接口;同时,设计开发基于C/... 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不断推动先进制造装备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面向可配置复合磨削中心,设计开发监控系统实现对复合磨削中心加工状态的监控功能。针对复合磨削中心可配置的不同数控系统,标准化封装其通信接口;同时,设计开发基于C/S架构的监控系统,实时读写接口数据,达到监测复合磨削中心加工状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磨削中心 数控系统 实时监控 标准化
下载PDF
基于实体识别的医嘱复合词标准化方法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车贺宾 何昆仑 +7 位作者 吴欢 陈媛媛 王万玲 胡可云 王飞 刘立永 杨冰晴 曹强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9期44-49,共6页
目的:提高医嘱复合词数据清洗和数据标准化的效率。方法:收集2015年―2021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急救患者的住院医嘱数据,共计22809人,27096例次。以知识库为基础,利用分级词典将医嘱复合词拆解为不同层级的实体,基于语义重组算法对实体进行... 目的:提高医嘱复合词数据清洗和数据标准化的效率。方法:收集2015年―2021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急救患者的住院医嘱数据,共计22809人,27096例次。以知识库为基础,利用分级词典将医嘱复合词拆解为不同层级的实体,基于语义重组算法对实体进行笛卡尔积重组,重组结果做标准化处理,最终辅以临床医学专家对标准化处理结果人工校验。结果:针对医嘱复合词,如检查和手术类医嘱的标准化效果良好。结论:本方法提高了医嘱复合词标准化的准确率,节省了数据治理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识别 医嘱复合词 标准化方法 语义重组
下载PDF
中国夏季复合干热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模态的关系
5
作者 任嘉欣 王卫光 +2 位作者 魏佳 朱世峰 邹佳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80,共8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复合干热事件即干旱和高温同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范围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复合干热事件的演变特征尚不清晰,其背后的潜在驱动机制也有待...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复合干热事件即干旱和高温同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范围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复合干热事件的演变特征尚不清晰,其背后的潜在驱动机制也有待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合干热事件,基于标准化干热指数(Standardized Dry and Hot Index,SDHI)研究了1961-2015年中国夏季复合干热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复合干热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并通过小波相干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了复合干热事件与同期大尺度气候模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夏季复合干热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呈现出增加趋势,气温升高主导了复合干热事件严重程度的增加;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与SDHI主要呈负相关关系,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与SDHI主要呈正相关关系;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复合干热事件受AMO影响明显,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复合干热事件主要受NAO影响;除华东和华中地区以外,4个气候模态的协同作用对复合干热事件的贡献率均超过了15%。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灾害防御能力,降低风险损失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复合干热事件 标准化干热指数 时空演变 气候模态
下载PDF
汽车车内VOC控制技术和评价方法
6
作者 魏丽霞 蔡扬扬 刘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78,共6页
对汽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源和标准法规进行了总结,并对车内VOC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包括内饰件的原材料制备、改性技术和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内饰件是车内VOC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与材料用量... 对汽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源和标准法规进行了总结,并对车内VOC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包括内饰件的原材料制备、改性技术和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内饰件是车内VOC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与材料用量、展开面积呈正相关;VOC标准法规中,国外标准注重内饰材料自身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此外,开发安全环保的低VOC材料,可从源头降低VOC的排放、协同控制汽车零部件各个生产阶段VOC的排放,是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评价标准
下载PDF
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
7
作者 郑琼英 支瑜婕 +5 位作者 段文佳 吕敏 肖月 向平 陈航 贠克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917,共9页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线性范围为010~300 g/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检出限除正丙醇为0005 g/L外,其余化合物均为005 g/L,定量限均为010 g/L,符合标准要求;苯等5种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5~50 mg/L,r均大于0995,检出限均为002 mg/L,定量限均为005 mg/L,符合标准要求;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上各化合物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2%~111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4%。对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乙醇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乙醇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曲线,取置信概率95%(包含因子k=2),能力验证样品1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0±006)g/L和(120±007)g/L,样品2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78±004)g/L和(079±005)g/L。能力验证样本分析与z比分数评价展示了所建立方法的数据可靠性;甲醇及有机溶剂中毒患者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适用于人体血液等体液中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和5种苯类化合物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可用于司法鉴定、中毒检测等实践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双柱双检测器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化合物 人体血液 标准化
下载PDF
国内外固定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综述
8
作者 游晨 李冰雁 李金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4-1390,共7页
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涉及固定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控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全面梳理了当前发达国家与中国国家及地方VOCs标准体系,重点结合了几大主要行业的特征VOCs物种及对臭氧(O_(3))生成的贡献,提出固定源VOCs排放体系中指标设... 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涉及固定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控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全面梳理了当前发达国家与中国国家及地方VOCs标准体系,重点结合了几大主要行业的特征VOCs物种及对臭氧(O_(3))生成的贡献,提出固定源VOCs排放体系中指标设立存在管控模糊、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借鉴国外管理方法及经验、及时修订现行标准和纳入更多O_(3)生成高贡献物种并分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固定源VOCs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固定源 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 臭氧
下载PDF
复方白鲜皮湿疹膏质量标准研究
9
作者 甄世福 李喜香 +3 位作者 刘效栓 李彦龙 孙晓龙 杨娟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0-14,共5页
目的: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复方制剂质量规范,建立复方白鲜皮湿疹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膏剂中的白鲜皮、蛇床子、黄柏、马齿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 目的: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复方制剂质量规范,建立复方白鲜皮湿疹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膏剂中的白鲜皮、蛇床子、黄柏、马齿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膏剂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盐酸小檗碱、白鲜碱的含量。结果:白鲜皮、蛇床子、黄柏、马齿苋的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0.011 04~0.176 64 mg/mL(R=0.9998)、盐酸小檗碱在0.003 204~0.051 264 mg/mL(R=0.9996)、白鲜碱在0.003 018~0.048 288 mg/mL(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8.30%、97.35%,RSD分别为1.77%、1.48%、1.04%。结论:该质量标准操作简便、准确、稳定且无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鲜皮湿疹膏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TVOC排放超标预警自动采样留样系统架构及前景研究
10
作者 李根利 周冰 +1 位作者 刘大喜 何笑迪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强化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制挥发性有机物(TVOC)超标预警自动采样留样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监测预警设备,明确了TVOC排放超标预警自动采样留样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架构,并将产... 为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强化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制挥发性有机物(TVOC)超标预警自动采样留样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监测预警设备,明确了TVOC排放超标预警自动采样留样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架构,并将产品化的系统应用于监测布点和预警,进而为环境监测非现场执法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OC 超标预警 自动留样系统 系统架构
下载PDF
固定源废气中VOCs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蔡美全 丁萌萌 +3 位作者 周健楠 常淼 沈秀娥 刘保献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0,共8页
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固定源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比较了低目标物含量(5~100 ng)和高目标物含量(50~1000 ng)时,内标法和外标法在定量分析时的差异,考察了气袋样品转移时间、内标物和替代物添加方式对测定结... 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固定源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比较了低目标物含量(5~100 ng)和高目标物含量(50~1000 ng)时,内标法和外标法在定量分析时的差异,考察了气袋样品转移时间、内标物和替代物添加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了4类企业废气中VOC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定量方式所绘制的校准曲线均满足国标HJ 734—2014中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95的规定。当气样中正庚烷、乳酸乙酯、1-癸烯、1-十二烯含量较低时,更适合使用外标法测定;当气样中目标物含量较高时,测定前需优化热脱附条件,并用加标实验验证测定的准确性。气袋样品需在8 h内转移至吸附管中以延长保存时间。采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从气袋向吸附管转移前/后添加内标物和替代物,目标物测定偏差均小于30%。电子工业和汽车制造企业主要排放含氧VOCs,汽车维修企业以含氧VOCs和芳香烃为主,工业涂装企业主要为苯系物或含氧VO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 内标法 外标法
下载PDF
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制订需求分析与建议
12
作者 徐志荣 姚轶 +4 位作者 李清泉 朱虹 陈凤兰 王浙明 杨忠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随着浙江省重点工业源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标准管控体系健全,以典型生活源汽车维修业行业VOCs排放标准的制订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包括企业数量、排放标准执行情况以及估算了行业VOCs排放量等,并梳理分... 随着浙江省重点工业源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标准管控体系健全,以典型生活源汽车维修业行业VOCs排放标准的制订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包括企业数量、排放标准执行情况以及估算了行业VOCs排放量等,并梳理分析其他省(直辖市)标准情况。研究发现浙江省已完全具备制订汽车维修行业VOCs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上海和江苏省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排放标准的制订提出以下建议:(1)源头预防方面,应设置汽车修补涂料VOCs含量限量要求,但含量限值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2)过程防控方面,应进一步明确厂区和厂界管控要求,其中厂区VOCs无组织排放设置非甲烷总烃(NMHC)一次浓度值,厂界管控有毒有害物质苯和臭气浓度;(3)末端治理方面,污染物项目可增设臭气浓度指标,并增加VOCs处理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要求以强化对集中钣喷中心VOCs治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维修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标准 喷烤漆房 集中钣喷中心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技术测定内墙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那顺乌力吉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208-212,共5页
本文一是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技术测定内墙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方法,将气相色谱仪的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处理,使色谱仪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分离效果处于最佳分析状态,使用Rtx-VGC色谱柱,运用升温程序有效地分离出24种有机化合物和内... 本文一是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技术测定内墙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方法,将气相色谱仪的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处理,使色谱仪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分离效果处于最佳分析状态,使用Rtx-VGC色谱柱,运用升温程序有效地分离出24种有机化合物和内标物,对其定性鉴定和计算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内标定量法准确测定各种化合物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加标回收验证,验证该方法可靠准确和适用;二是以上述气相色谱法对市场上流通的12种内墙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测试,主要从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墙涂料 气相色谱仪 内标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无卤阻燃电缆料及其应用标准依据
14
作者 葛欣国 黄浩 +3 位作者 张天昊 刘微 尹朝露 张秉浩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1-3,共3页
线缆具有能量传输、信号传递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能源、交通、石化、建筑等领域,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在各类电气引发的火灾中,电气线路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起火源,作为电缆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料的阻燃改性尤为重... 线缆具有能量传输、信号传递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能源、交通、石化、建筑等领域,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在各类电气引发的火灾中,电气线路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起火源,作为电缆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料的阻燃改性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究背景和应用现状。重点从无机阻燃剂阻燃电缆料和复合阻燃剂阻燃电缆料两个方面综述了无卤阻燃电缆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相关标准,最后总结分析了无卤阻燃电缆料相关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膨胀阻燃剂 无机阻燃剂 电缆料 产品标准
下载PDF
Tenax标准管制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静波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Tenax标准管的制备是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和VOC检测质量管控的基础,因此Tenax标准管制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将直接决定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对影响Tenax标准管制备质量的各项因素,包括进样器洗涤次数、吹扫流量、... Tenax标准管的制备是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和VOC检测质量管控的基础,因此Tenax标准管制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将直接决定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对影响Tenax标准管制备质量的各项因素,包括进样器洗涤次数、吹扫流量、吹扫时间、进样停留时间等多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吹扫流量为100 mL/min,吹扫时间为5 min,进样停留时间为120 s时,标准管中气体质量浓度最接近理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Tenax标准管 校准曲线 质量管控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
16
作者 连秋燕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17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化试剂能将氯化有机锡转化为有机锡化合物,然后通过内标法来定量。对纺织品中常用的贴衬布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17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化试剂能将氯化有机锡转化为有机锡化合物,然后通过内标法来定量。对纺织品中常用的贴衬布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1.25%~102.84%和3.09%~8.18%,定量限为0.2 mg/kg,符合日常检测要求。该研究确定的内标法检测纺织品中17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可为相关检测试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纺织品检测 内标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复配抗氧剂检测方法的验证分析
17
作者 李玥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复配抗氧剂是当前国内外抗氧剂市场的主流产品。组织国内13家复配抗氧剂骨干生产企业,按照拟定的加热减量、堆积密度、抗氧剂含量、透光率检测方法,对市场上常见的16种复配抗氧剂进行试验验证。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3种复配抗氧剂为例,采... 复配抗氧剂是当前国内外抗氧剂市场的主流产品。组织国内13家复配抗氧剂骨干生产企业,按照拟定的加热减量、堆积密度、抗氧剂含量、透光率检测方法,对市场上常见的16种复配抗氧剂进行试验验证。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3种复配抗氧剂为例,采用z比分数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项检测项目的试验结果满意度均在90%以上,说明检测方法科学可行,可列入复配抗氧剂检测方法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抗氧剂 检测方法 标准差 z比分数 行业标准
下载PDF
胆固醇-3,4-^(13)C_(2)的合成
18
作者 白少飞 孙雯 刘前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针对我国胆固醇-3,4-^(13)C_(2)产品制备方法空白,以乙酸苯酯-1,2-^(13)C_(2)和4-胆甾烯-3-酮为起始原料,合成胆固醇-3,4-^(13)C_(2)。总体标记合成路线采用胆固醇基础结构拆分后引入标记砌块再重构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方案,其中4-胆甾烯-3... 针对我国胆固醇-3,4-^(13)C_(2)产品制备方法空白,以乙酸苯酯-1,2-^(13)C_(2)和4-胆甾烯-3-酮为起始原料,合成胆固醇-3,4-^(13)C_(2)。总体标记合成路线采用胆固醇基础结构拆分后引入标记砌块再重构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方案,其中4-胆甾烯-3-酮通过开环氧化、合环得到标记前体,乙酸苯酯-1,2-^(13)C_(2)作为^(13)C标记引入砌块与标记前体通过乙酰化反应得到乙酰化标记中间体,最后乙酰化标记中间体再经过碳环重构、酯化、还原反应得到^(13)C二标记的类固醇激素类化合物胆固醇-3,4-^(13)C_(2)。其中还原反应显示出一定的不对称合成现象。以投入的乙酸苯酯-1,2-^(13)C_(2)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总产率为16.2%。所得终产品经MS、NMR和HPLC表征确认,液相色谱纯度≥96%,液相质谱检测丰度≥98 atom%^(13)C,该产品可用于临床质谱、生物医药等领域检测用稳定同位素内标试剂以及临床质谱用疾病筛查试剂盒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3 4-^(13)C_(2) 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 类固醇激素 内标试剂 试剂盒
下载PDF
六种香精化合物核磁共振法纯度定值
19
作者 李雪瑶 张伟 +3 位作者 李晓敏 黄挺 吴华鑫 马嘉辉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0期78-84,共7页
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测定6种香精化合物(香豆素、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酚、乙基麦芽酚)纯度的定值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内标,通过测定样品的定量信号的纵向弛豫时间(T 1)来计算准确定量所需的理论弛豫时间(D ... 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测定6种香精化合物(香豆素、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酚、乙基麦芽酚)纯度的定值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内标,通过测定样品的定量信号的纵向弛豫时间(T 1)来计算准确定量所需的理论弛豫时间(D 1),比较样品在不同弛豫时间下测得的实际纯度来对D 1进行优化的数据,实验结果显示两种D 1优化方法结果一致。分析样品中每个合适的定量信号所得到的定值结果并找到定值结果差异的原因。最终6种样品的纯度结果分别为99.79%、99.80%、99.78%、99.82%、99.86%、99.53%,扩展不确定度(k=2)分别为0.16%、0.10%、0.22%、0.18%、0.14%、0.14%。其不仅适用于香豆素等香精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在弛豫时间及定量峰的确定方面也适用于其他化合物,以确保更精确的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精化合物 定量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纯度定值 内标法
下载PDF
复合式刷单诈骗犯罪高发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
作者 李世龙 马忠红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7,共9页
在全民反诈背景下,由于形式多样、变化较快,复合式刷单诈骗仍然是最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犯罪分子深谙心理控制机制,依托黑灰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受害人精准实施诈骗。打击复合式刷单诈骗,需要构建全链条心理干涉和阻断机制,打造... 在全民反诈背景下,由于形式多样、变化较快,复合式刷单诈骗仍然是最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犯罪分子深谙心理控制机制,依托黑灰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受害人精准实施诈骗。打击复合式刷单诈骗,需要构建全链条心理干涉和阻断机制,打造黑灰产业生态和技术规范化监管体系;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和新技术,形成防范处置电信诈骗智能化大数据模型,构建打击复合式刷单诈骗犯罪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刷单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 心理控制 规范化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