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pound starter cultures based on pasting properties and its improvement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and dough
1
作者 Dengyu Wang Linlin Liu +4 位作者 Bing Wang Wenjian Xie Yanguo Shi Na Zhang Hongchen Fa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90-2101,共12页
The effects of 5 lactic acid bacteria(LAB)fermentation on the pasting properties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were compared,and suitable fermentation strain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viscosity,setback value,an... The effects of 5 lactic acid bacteria(LAB)fermentation on the pasting properties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were compared,and suitable fermentation strain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viscosity,setback value,and breakdown value to prepare LAB compound starter cultur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atilactobacillus sakei HSD004 and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HSD005 had apparent advantages in increasing the viscosity and reducing the setback and breakdown values of glutinous rice flour.In particular,the compound starter created using the two abovementioned LAB in the ratio of 3:1 ha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using a single LAB in improving the pasting properties and increasing the water and oil absorption capacity of glutinous rice flour.Moreover,the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of the fermented samp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For frozen glutinous rice dough stored for 28 days,the viscoelasticity of frozen dough prepared by compound starter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dough,and the freezable water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dough.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ound LAB fermentation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in the glutinous rice-based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which has significance for its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tinous rice flour Glutinous rice dough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pound starter cultures Pasting properties VISCOELASTICITY
下载PDF
复配发酵剂对发酵香肠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双慧 杨梓垚 +3 位作者 牛茵 何济坤 尹礼国 陈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3,共8页
为评判植物乳杆菌(L77)和木糖葡萄球菌(S120)复配发酵剂的优良特性,本研究以不接菌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等技术分析比较了L77-S120组和L77组对发酵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主体挥发... 为评判植物乳杆菌(L77)和木糖葡萄球菌(S120)复配发酵剂的优良特性,本研究以不接菌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等技术分析比较了L77-S120组和L77组对发酵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数量含量及香型、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L77-S120组的TBARS值、亚硝酸盐含量和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L77组(P<0.05);L77-S120组的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和含量最多,有10种醛类、3种醇类、2种酯类、1种酸类,4种其他类,差异风味化合物包括庚醛、(E)-2-庚烯醛、蘑菇醇、2-戊基呋喃、反-2-辛烯醛、反-2,4-癸二烯醛、反-2-十一烯醛、2-乙基丁酸、癸酸乙酯、戊醛和壬醇,并且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产油脂香、奶油香和花果香的能力最强。结合感官评价,植物乳杆菌L77和木糖葡萄球菌S120复配组合更适合作为发酵香肠的产香型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复配发酵剂 品质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HS-SPME/GC-MS
下载PDF
不同发酵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佘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56-58,64,共4页
以玉米秸秆发酵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比的方式,在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发酵剂,并重点探究复合发酵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空白试验组对比,分析发酵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 以玉米秸秆发酵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比的方式,在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发酵剂,并重点探究复合发酵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空白试验组对比,分析发酵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空白试验组比较,掺入发酵剂后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均有所提高,且添加的发酵剂种类越多,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中微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发酵剂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复合发酵 植物乳酸菌
下载PDF
复合发酵剂对葵花副产物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4
作者 李肖 陈永成 +3 位作者 黄嵘峥 齐亚银 张凡凡 马春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4-1570,共7页
研究添加复合发酵剂对葵花(Helianthus annuus)副产物微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以葵花副产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个处理,即对照(CK处理)和添加复合发酵剂(SY处理),复合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 研究添加复合发酵剂对葵花(Helianthus annuus)副产物微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以葵花副产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个处理,即对照(CK处理)和添加复合发酵剂(SY处理),复合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9.3×105cfu·g-1,糖蜜3.57%,尿素0.3%,纤维素酶0.14%。发酵60 d后开袋进行营养、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瘤胃降解率分析。结果表明:(1)SY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粗蛋白、乳酸、氨态氮含量及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H值及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2)SY处理在24和48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有机物降解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在葵花副产物微贮中添加复合发酵剂,能够显著改善发酵品质,促进反刍家畜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副产物 复合发酵剂 发酵品质 瘤胃降解率
下载PDF
功能菌添加对芝麻香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晓凤 孟武 +7 位作者 刘玉涛 张梦梦 卢春玲 李强 邱振清 石林 赵巧珍 缪坤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5-163,共9页
目的 探究功能菌添加对芝麻香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功能菌株MW-BS1进行扩大培养后,制成功能菌液和功能麸曲,以相同的接种量(10%)加入到堆积糖化之前的芝麻香酒醅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 目的 探究功能菌添加对芝麻香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功能菌株MW-BS1进行扩大培养后,制成功能菌液和功能麸曲,以相同的接种量(10%)加入到堆积糖化之前的芝麻香酒醅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测定酒醅、原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并对酒醅进行常规理化检测、原酒感官评价,分析功能菌的不同添加方式对酒醅和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 功能菌液、功能麸曲两种方式,分别将芝麻香型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总含量提高3.01倍、5.06倍,四甲基吡嗪含量提高了4.23倍、7.67倍。结论 通过对吡嗪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及原酒的感官评价表明,功能麸曲的使用,芝麻香原酒焦香更加浓郁,酒体更为饱满协调。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芝麻香型原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液 功能麸曲 芝麻香原酒 吡嗪类化合物 生产应用
下载PDF
丢糟酿酒复合发酵剂的应用开发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方晓璞 张文学 +3 位作者 张其圣 岳元媛 赵东 乔宗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针对目前白酒丢糟利用中存在的转化效率低、酒质较差等不足,通过对新型麸曲与新型大曲的研发和不同配比的探讨,得到能高效降解丢糟的复合发酵剂,其组成是新型麸曲:新型大曲=1:5。采用复合发酵剂,使丢糟中的淀粉利用率和酒精收率达到42.4... 针对目前白酒丢糟利用中存在的转化效率低、酒质较差等不足,通过对新型麸曲与新型大曲的研发和不同配比的探讨,得到能高效降解丢糟的复合发酵剂,其组成是新型麸曲:新型大曲=1:5。采用复合发酵剂,使丢糟中的淀粉利用率和酒精收率达到42.4%和19.8%,同时还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丢糟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剂 麸曲 新型大曲 丢糟
下载PDF
低温菌株的筛选及对堆肥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谢宇新 徐凤花 +1 位作者 王彦伟 刘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6-1442,共7页
为解决北方低温季节牛粪大量堆积问题,将筛选的糖、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分解菌株复配,优化出组合菌剂(T1+DF2+D2+D5+XB1+XA2),研究低温下优化组合菌剂对低温牛粪堆肥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外-20℃低温下,牛粪接种优化组合菌剂后物... 为解决北方低温季节牛粪大量堆积问题,将筛选的糖、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分解菌株复配,优化出组合菌剂(T1+DF2+D2+D5+XB1+XA2),研究低温下优化组合菌剂对低温牛粪堆肥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外-20℃低温下,牛粪接种优化组合菌剂后物料迅速升温,48h达55.8℃,第4d达64.9℃,高温期维持8~9d,发酵周期缩短至15d,而未加菌和加常温发酵剂的对照则一直未进入高温期。说明添加低温复合发酵剂能使低温下牛粪堆体迅速升温,进入高温期,完成无害化,缩短发酵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菌株 低温复合发酵剂 堆肥 温度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广味香肠安全性提升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甜 詹锐琪 +5 位作者 张雅琳 潘攀 孙劲松 张巍 王新惠 刘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0,共5页
通过接种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5种微生物制备成的复合发酵剂... 通过接种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5种微生物制备成的复合发酵剂,以自然发酵为对照,研究了微生物发酵剂对广味香肠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残留、组胺的积累以及脂质氧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可快速降低香肠的pH值,发酵结束时,香肠的pH值达到4.57,比对照组降低15.53%;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剂也能促进Aw的下降,发酵结束时,香肠的Aw值达到0.779,比对照组降低2.38%;接种发酵组可显著降低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组胺含量以及酸价,发酵结束时,其亚硝酸盐含量为1.95 mg/kg,组胺含量为1.14mg/kg,酸价为4.22mg/kg,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22%、10.14%、24.5%。由此可见,采用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可降低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组胺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升广味香肠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剂 组胺 亚硝酸盐 酸价 安全性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剂制备乳酸菌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唐维媛 张义明 +2 位作者 王文平 董永刚 张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5,共3页
以复合益生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发酵剂,研制功能性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发酵乳添加量25%、水65%、白砂糖10%、CMC 0.10%、黄原胶0.15%、果胶0.10%,调节pH值为3.85条件下... 以复合益生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发酵剂,研制功能性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发酵乳添加量25%、水65%、白砂糖10%、CMC 0.10%、黄原胶0.15%、果胶0.10%,调节pH值为3.85条件下,所得到的乳酸菌饮料稳定性好、口感爽滑细腻、酸甜适中,蛋白质含量、酸度、总固体含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所含活乳酸菌菌数达3.2×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发酵剂 乳酸菌饮料
下载PDF
3种不同发酵剂馒头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晨 孙庆申 +1 位作者 吴桐 韩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复合发酵剂馒头、活性干酵母馒头及老面馒头进行风味物质的测定。比较3种不同发酵剂对于馒头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对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老面馒头中测出28种可挥发性物质,从活性干酵母馒...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复合发酵剂馒头、活性干酵母馒头及老面馒头进行风味物质的测定。比较3种不同发酵剂对于馒头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对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老面馒头中测出28种可挥发性物质,从活性干酵母馒头中测出12种可挥发性物质,从复合发酵剂馒头中测出20种可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剂馒头主要风味物质类似老面馒头,未检出有害成分,而且检出的风味物质在数值上高于老面馒头,例如:在老面馒头中测得乙酸乙酯含量为0.350μg/g,而在复合发酵剂馒头中测得含量为0.452μg/g,在老面馒头中测得辛酮含量为0.425μg/g而在复合发酵剂馒头中测得含量为0.806μg/g。综合实验结果,复合发酵剂馒头,产生的有益风味物质的含量可能较高、风味物质种类丰富且使用方便,理论上更适合家庭和工业化馒头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复合发酵剂 固相微萃取 老面
下载PDF
泡菜复合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 宗绪岩 +2 位作者 张静 卫春会 罗惠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为了获得泡菜复合发酵剂的培养基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式等数学方法研究培养条件,并根据数学模型绘制各因素间的响应面图,讨论各因素对两种乳酸菌混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乳酶解液添加量为16.3%、葡萄... 为了获得泡菜复合发酵剂的培养基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式等数学方法研究培养条件,并根据数学模型绘制各因素间的响应面图,讨论各因素对两种乳酸菌混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乳酶解液添加量为16.3%、葡萄糖含量为1.9%、VC含量为0.9%的条件下,经过30℃培养6h后,发酵剂菌数可达1.6×1010 CFU/mL,与理论值接近,且效果优于传统MRS乳酸菌培养基,各因素对于菌数的影响顺序为酶解液>葡萄糖含量>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复合发酵剂 乳酸菌 培养基
下载PDF
低温复合发酵剂对冬季牛粪堆肥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阳 徐凤花 +1 位作者 王彦伟 陈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98,共5页
在-20℃下进行冬季牛粪堆肥,研究其温度、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变化。堆肥处理的第6 d进入高温期并持续10 d,最高温度67.4℃;对照温度始终在-11~-13℃。处理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0.018~1.368、0.... 在-20℃下进行冬季牛粪堆肥,研究其温度、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变化。堆肥处理的第6 d进入高温期并持续10 d,最高温度67.4℃;对照温度始终在-11~-13℃。处理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0.018~1.368、0.040~0.966、-0.778~0.547个数量级;微生物总的变化趋势是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处理不同时期细菌DGGE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照不同时期图谱无明显差异;UPGAMA聚类分析,处理的相似性在0.54~0.70,对照的在0.95~0.98。处理的优势菌:初期为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Psychrobacter spp,升温期为Psychrobacter spp,高温期为Hydrogenobacter hydrogenophilus、Clostridiumspp、Psychrobacter spp、Sacchar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降温期为Clostridium thermolacticum、Psychrobacter spp;对照的各个时期优势菌相同,为Clostridium spp、Pseudomonas spp、Psychrobacter spp等;整个堆肥过程中Psychrobacterspp为处理和对照的共同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复合发酵剂 平板培养 PCR DGGE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藏灵菇源乳酸菌复合发酵剂分批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慧 钟思琼 +1 位作者 孙勇 刘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246,共5页
利用筛选自藏灵菇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J1、嗜热链球菌Tx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P5研究发酵条件与生长因子对酸奶复合发酵剂活菌数及球杆菌比例的影响。采用5L自动发酵罐进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分批发酵的优化条件。... 利用筛选自藏灵菇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J1、嗜热链球菌Tx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P5研究发酵条件与生长因子对酸奶复合发酵剂活菌数及球杆菌比例的影响。采用5L自动发酵罐进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分批发酵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40℃、发酵液pH6.5、发酵时间6h的条件下,以5%胡萝卜汁为生长因子时,复合发酵剂活菌数最高,为6.7×109CFU/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剂的活菌数是优化前的近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复合发酵剂 发酵 条件优化
下载PDF
浅渍豇豆复合功能发酵剂制备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英 张会 +4 位作者 范琳琳 施亚萍 傅青 王帆 刘小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3-180,共8页
本文通过对亚硝酸盐降解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D-7、抗氧化功能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M-LP-9和抑菌功能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 FM-MM4间的生长相容性、共培养对菌株功能的影响及复合接种发酵豇豆品质和感官评定的研... 本文通过对亚硝酸盐降解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D-7、抗氧化功能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M-LP-9和抑菌功能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 FM-MM4间的生长相容性、共培养对菌株功能的影响及复合接种发酵豇豆品质和感官评定的研究,制备浅渍豇豆的复合功能发酵剂。结果表明:复合功能发酵剂的3菌株之间具有优良的生长相容性,共培养的菌体密度提高范围为0.49~6.32倍;在3株菌的接种比例为1:1:1的共培养体系中,功能特性发挥最优;复合体系中菌株的亚硝酸盐降解率为96.15%,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D-7单独培养相比,提高8.59%,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1.23%,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64.52%,还原力为175.23μmol·L^(-1)(L-半胱氨酸),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M-LP-9单独培养相比,分别提高了15.82%、 14.58%和20.66%;抑菌能力与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 FM-MM4单独培养相比也有显著提高(P<0.05)。与自然发酵CK相比,接种发酵有利于提高浅渍发酵豇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长相容性 豇豆 共培养 复合发酵剂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米发糕风味物质及储存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冬梅 邝嘉华 +3 位作者 黄燕燕 胡金双 周钦育 余佳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对中国传统米发糕发酵剂进行改良,将植物乳杆菌DMDL9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MDL9010)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DMDL-H1(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DMDL-H1)按质量比1:1复配,与安琪酵母协同发酵米发糕,确定其最佳添加量。... 对中国传统米发糕发酵剂进行改良,将植物乳杆菌DMDL9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MDL9010)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DMDL-H1(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DMDL-H1)按质量比1:1复配,与安琪酵母协同发酵米发糕,确定其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6%时,米发糕感官评价和质构品质最佳。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检测出复合菌米发糕具有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与传统米发糕相比,复合菌米发糕具有更丰富的酯类物质。对不同温度(4、28、37℃)和不同包装方式(真空包装、气调包装(50%CO_(2)+50%N_(2))、密封袋装)下的复合菌米发糕储存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以气调包装并储存于28℃有利于保持复合菌米发糕的感官品质,并能显著降低硬度和咀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复合乳酸菌 发酵剂 挥发性风味物质 储存特性
下载PDF
一株高效降胆固醇嗜酸乳杆菌和木糖葡糖球菌对发酵香肠理化品质及有害生物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开屏 田建军 +2 位作者 倪萍 王娜 韩舜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本实验以自然发酵香肠作为对照,通过接种最佳复配比(1∶2)嗜酸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的复配发酵剂为实验组,探究复合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有害生物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产酸速率>对照组,发酵结束时p H降至两组最低5.13... 本实验以自然发酵香肠作为对照,通过接种最佳复配比(1∶2)嗜酸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的复配发酵剂为实验组,探究复合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有害生物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产酸速率>对照组,发酵结束时p H降至两组最低5.13;实验组pH快速下降也促使Aw值下降速率快于对照组;相比同一时刻的失重率、干燥程度、硬度,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检出4种生物胺为苯乙胺、尸胺、组胺和酪胺,实验组生物胺含量增长速率小于对照组;整个过程,对于毒性最强的酪胺、组胺,实验组中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复配发酵剂可促使pH和Aw降低,并可有效抑制毒性最强的酪胺和组胺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理化品质 复配发酵剂 生物胺
下载PDF
传统馒头发酵剂中的微生物及风味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宁 关二旗 卞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7期25-28,共4页
馒头是我国的传统主食食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馒头发酵剂为多菌种混合发酵,其发酵制得的馒头风味独特、味道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综述了传统发酵剂中微生物的组成及馒头的风味物质研究现状,为传统主食馒头的工业化生产提... 馒头是我国的传统主食食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馒头发酵剂为多菌种混合发酵,其发酵制得的馒头风味独特、味道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综述了传统发酵剂中微生物的组成及馒头的风味物质研究现状,为传统主食馒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发酵剂 微生物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几种微生物发酵剂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慧卿 汪志君 +3 位作者 于海 蒋云升 王畏畏 焦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46-3753,共8页
【目的】探讨几种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为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德汉逊氏酵母菌(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 【目的】探讨几种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为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德汉逊氏酵母菌(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生产风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HS-SPME/GC-MS)对发酵风鸭肌肉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共检测到风味化合物117种,主要包括酸10种、醛20种、醇17种、酮14种、酯类27种、烃20种、酚类2种和杂环7种。其中对照中检测到64种风味化合物,米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德汉逊氏酵母菌处理中分别检测到69、69和73种风味化合物。在各处理中,对照样品中烃类含量较高,米酒乳杆菌处理中酸的含量较高,木糖葡萄球菌处理中醛的含量较高,而德汉逊氏酵母菌处理中醇和酯的含量高。【结论】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些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对风鸭特有风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剂 风鸭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复合发酵剂和黑胡椒对羊肉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丽华 靳烨 +2 位作者 马长伟 张美枝 李艳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3,共4页
以内蒙古羊肉和羊尾脂肪为原料,接种复合发酵剂和黑胡椒生产羊肉发酵干香肠,利用动态顶空制样(DHS)/吹扫捕集(P&T)技术结合气-质联机(GC-MS),分析鉴定了羊肉发酵干香肠在成熟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检出了52种挥发性风味成... 以内蒙古羊肉和羊尾脂肪为原料,接种复合发酵剂和黑胡椒生产羊肉发酵干香肠,利用动态顶空制样(DHS)/吹扫捕集(P&T)技术结合气-质联机(GC-MS),分析鉴定了羊肉发酵干香肠在成熟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检出了5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酮类、酸类、醇类、萜类、烷烃类、酯类、芳烃类、呋喃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十类化合物组成,种类数最多的是烷烃类(10种),占总种类数的19.23%,其次是萜类(9种)。同时检出了来源于脂肪水解氧化和氨基酸的Strecker降解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的戊醛、3-甲基丁醛、3-羟基-2-丁酮等关键芳香化合物以及来源于黑胡椒的3-蒈烯和D-柠檬精油等,这些成分对羊肉发酵干香肠的风味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发酵干香肠 复合发酵剂 黑胡椒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酸浆豆干发酵剂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杨春华 孙亚东 +1 位作者 霍靖雯 张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14-1921,共8页
目的分析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3种商业菌株复配而成的复合发酵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糖添加量、黄浆水初始pH、乳酸菌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并与单一发酵剂豆干比... 目的分析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3种商业菌株复配而成的复合发酵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糖添加量、黄浆水初始pH、乳酸菌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并与单一发酵剂豆干比较。结果各因素对产酸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温度、乳酸菌接种量、黄浆水初始pH值和乳糖添加量,其中培养温度对产酸量影响显著。发酵剂最优制作工艺为:菌种复配比例为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1:1:2、乳糖添加量2%、黄浆水初始pH值5.5、乳酸菌接种量8%、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 h。结论复合发酵剂豆干的出品率、质地、保水性、口感及感官评价上整体优于单一发酵剂豆干,本研究为酸浆豆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剂 酸浆豆干 产酸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