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学门径与学术分途——以中国书籍目录中的杂家类为中心
1
作者 杨亮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中国书籍目录中杂家类自刘向设置起,就存在体例不明、归类混杂的问题,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才真正确立了杂家类地位,并从理论上和体系编排上解决了杂家类归属问题,但仍未解决四部分类法的弊病。但这种解题性书目的发展,特别是其中杂家... 中国书籍目录中杂家类自刘向设置起,就存在体例不明、归类混杂的问题,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才真正确立了杂家类地位,并从理论上和体系编排上解决了杂家类归属问题,但仍未解决四部分类法的弊病。但这种解题性书目的发展,特别是其中杂家类目录体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可以说中国传统学术成就的取得与解题式书目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家类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明子部的几个基本问题
2
作者 何宗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收录、归类、取舍、定位,不仅是《总目》明子部的几个基本问题,也是《总目》整个子部乃至经、史、子、集四部的几个基本问题。明代是子部著述及思想极其发达的时代。《总目》明子部文献总数达1250部,在整个《总目》子部文献2940部中占... 收录、归类、取舍、定位,不仅是《总目》明子部的几个基本问题,也是《总目》整个子部乃至经、史、子、集四部的几个基本问题。明代是子部著述及思想极其发达的时代。《总目》明子部文献总数达1250部,在整个《总目》子部文献2940部中占四成二强,但大多归于存目,少量进入著录,其存目率偏高、著录率偏低的事实反映了清代官学对明子部及思想的基本态度。与收录情况一样,官学性使《总目》明子部归类问题也变得十分复杂。《总目》明子部的取舍,虽含有与我们今天通常所讲去粗取精相通的思想,但主要体现了清代官学"严为去取"的文献态度。《总目》对明子部的总体定位过低,就像它对明经部、史部、集部定位一皆过低一样。这带来的是作为清代具有盖棺论定性质的官学著作对明代思想、学术、文化、文学、艺术等的整体评价的失允,也造成在整部《总目》中明代书籍批评的严苛甚至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明子部 收录 归类 取舍 定位
下载PDF
《茌邑三先生合刻》版本源流考及其他
3
作者 赫兰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茌邑三先生合刻》是明代王阳明再传弟子张后觉及后觉弟子孟秋、赵维新的著作合集。该集流传不广,但从中可看出阳明心学在北方的流传与影响,故该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明史》与《四库全书总目》对张后觉的《弘山集》著录以及《明史... 《茌邑三先生合刻》是明代王阳明再传弟子张后觉及后觉弟子孟秋、赵维新的著作合集。该集流传不广,但从中可看出阳明心学在北方的流传与影响,故该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明史》与《四库全书总目》对张后觉的《弘山集》著录以及《明史·赵维新传》都存在问题,通过对《茌邑三先生合刻》版本源流情况的梳理,可以纠正《明史》与《总目》之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茌邑三先生合刻》 张后觉 孟秋 赵维新 《明史》 《四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提要考证——以《安陆集》为例
4
作者 叶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4-46,93,共4页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成于众人之手,加之四库馆臣编修时持"清真雅正"之准绳,其评品偏颇及讹舛问题在所难免。《安陆集》词条提要在"张先考证与年号之误""地名与所引佚文考证""引书讹误与作品、文...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成于众人之手,加之四库馆臣编修时持"清真雅正"之准绳,其评品偏颇及讹舛问题在所难免。《安陆集》词条提要在"张先考证与年号之误""地名与所引佚文考证""引书讹误与作品、文字订正""引句笺证与《安陆集》之评价"等方面存在年号、引书、引文、文字订正、作品误收等五处失误。这与当时的风气和主流价值观是有着表里映衬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 词集提要 《安陆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