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Speed Axial Compressor Stall Margin Improvement by Unsteady Plasma Actu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LI Gang XU Yanji +3 位作者 YANG Lingyuan DU Wei ZHU Junqiang NIE Chaoqu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singl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 actuators for energizing the tip leakage flow to suppress rotating stall inception and extend the stable operating range of a low speed a...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singl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 actuators for energizing the tip leakage flow to suppress rotating stall inception and extend the stable operating range of a low speed axial compressor with a single rotor.The jet induced by the plasma actuator adds momentum to the flow in the tip region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ip-gap flow.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a low speed axial compressor with a single rotor.The static pressure is measured at both the rotor inlet and outlet.The flow coefficient and pressure rise coefficient are calculated.Then the characteristic line is acquired to show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ressor.With unsteady plasma actuation of 18kV and 60W the compressor stability range improvement is realized at rotor speed of 1500 r/min – 24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等离子体 轴流压气机 低速轴 激励器 失速裕度 介质阻挡放电 间隙流动 不稳定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vortices in a transonic compressor flow and the stall process
2
作者 HUANG Xu-dong,CHEN Hai-xin,FU Song,David Wisler,Aspi Wadia,G.Scott McNulty(School of Aerospac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GE Aircraft Engines,Mail Drop A411,One Neumann Way,Cincinnati,OH 45215,USA)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5-1460,共6页
A novel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ll process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The parameter η4,which is one of the five invariants formed by the sta... A novel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ll process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The parameter η4,which is one of the five invariants formed by the stain rate and vorticity tensors from the theory of modern rational mechanics,is found to have good ability to identify vortex stretching and vortex relaxation/breakdown processes,is introduced here to identify the tip leakage vortices.Compare with former generally used DPH(dynamic pressure head) contour,the new method reveals much more flow details which ma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ressor behaviors.The Vortices details are revealed in both peak efficiency and near stall condition.A possible stall process is also suggested based on the vortices analysis.The tip leakage flow from mid-chord,besides leading edge leakage flow,is also consider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ll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 鉴别 跨音速压气机 涡动性张量 现代理性力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OTATING STALL FOR A LOW-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3
作者 ZHU Xiaocheng GUO Qiang +2 位作者 DU Zhaohui CHEN Hua ZHAO Y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6-83,共8页
Unsteady flows and rotating stall of a low-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vaneless diffuser wall static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internal flow fields at different small flow fluxes. During ... Unsteady flows and rotating stall of a low-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vaneless diffuser wall static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internal flow fields at different small flow fluxes. During the experiment, firstly the real time stat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on the vaneless diffuser shroud at different circumferential and radial position were acquired by high-frequency dynamic pressure transducers.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an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ascertain the rotating stall beginning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stall cells numbers and rotating speed. Secondly, the vaneless diffuser inlet flow angle distribution along diffuser width direction was acquired by single hotwire,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SENOO's analysis results. At last, the internal flow fields of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system at different small flow fluxes. The flow field development of vaneless diffuser and blade flow passage are given at rotating stall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s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rotating stall flow phenomenon of the low-spe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provide full experiment data for designing high performanc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ng stall Centrifugal compressor Vaneless diffuse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下载PDF
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喘振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进春 曹传军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针对某十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在第一级和第九级机匣壁面上布置动态压力传感器,通过减小排气阀门开度的方式进行逼喘试验,获得了不同转速下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喘振时的动态压力数据,采用时序、FFT结合滤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级高负荷轴... 针对某十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在第一级和第九级机匣壁面上布置动态压力传感器,通过减小排气阀门开度的方式进行逼喘试验,获得了不同转速下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喘振时的动态压力数据,采用时序、FFT结合滤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喘振特征。结果表明:在高转速下,该压气机喘振模式为深度喘振,喘振引起的高温气体倒流使得入口总温瞬时升高约80 K,喘振由出口级的模态波扰动导致流动堵塞引起,模态波频率约为16%~20%转频,喘振时入口级工作于压升特性增长阶段而出口级工作于压升特性顶点位置;在低转速下,该压气机喘振模式为经典喘振,未发生气体倒流,喘振主要由尖脉冲扰动引起,压气机前后级工作于特性线的增长阶段。高转速喘振恢复阶段,伴随着明显的旋转失速和喘振特征,而低转速下在喘振的第一个周期内以喘振特征为主,之后喘振频率的幅值波动迅速减小,旋转失速频率的幅值逐渐增加并占主导。高转速下喘振恢复时间约4.1 s,而低转速下喘振恢复的时间为0.56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喘振 旋转失速 流动失稳 试验
下载PDF
基于示迹线方法的压气机内部流动显示试验
5
作者 刘东健 罗智浩 +4 位作者 陈峰 李军 张海灯 熊荆江 吴海波 《风机技术》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揭示压气机转子叶顶泄漏流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采用示迹线显示空气流动的方法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顶间隙流动及静叶吸力面复杂流动进行了直接观测。结果表明:转/静子叶片上的示迹线直观形象地显示了转子叶... 为了揭示压气机转子叶顶泄漏流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采用示迹线显示空气流动的方法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顶间隙流动及静叶吸力面复杂流动进行了直接观测。结果表明:转/静子叶片上的示迹线直观形象地显示了转子叶顶泄漏流动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随着压气机节流,转子叶顶泄漏流抗衡主流的“力量”不断增强,导致叶顶泄漏流的影响区域不断向上游拓展,到达近失速工况时,泄漏流与主流的交界面与叶顶前缘平齐;随着压气机节流,静叶吸力面上的流动分离区不断向静叶前缘扩展,到达近失速工况时,50%叶高以下静叶吸力面一侧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顶泄漏流 吸力面分离 流动显示 失速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MULTISTAGE AXIAL FLOW COMPRESSOR INSTABILITIES
6
作者 Sun Jinju Zhang Tao Xiang Jianhu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A numerical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compressor instabilities in a multistage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stage-by-stage dynamic compression model and considers air compressibility explicit... A numerical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compressor instabilities in a multistage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stage-by-stage dynamic compression model and considers air compressibility explicitly throughout the compressor. It involves discretizing the compression system into distinct elements and a use of the local ele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mean performance. The models are presented in both nonlinear and linearized forms. The linearised form permits well surge condition prediction for multistage axial compressors, while the non-linear form is abl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of local flow disturbances, and helps to develop practical control strategy. Valid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data from several aircraft engine compressors. A good experiment-model consistency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flow compressors compressor instabilities Surge prediction Pre-stall stall control
下载PDF
实验探究周向进气畸变对局部喘振型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进气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建东 潘天宇 +1 位作者 武文倩 李秋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果表明,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失稳点流量的减小是由于压气机的失稳演化过程从局部喘振转变成了突尖波。在均匀进气时,该压气机失速演化过程为局部喘振,扰动以低频轴对称的形式出现在静子叶根区域。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静子叶根处仍会出现不稳定低频扰动,但由于周向畸变的存在使其不再具备轴对称性,因此该低频扰动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由于转子叶尖出现了突尖波导致压气机失稳。本研究主要结论为周向进气畸变可以通过改变压气机失速过程进而影响压气机失速点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压气机 稳定裕度 失速先兆 周向进气畸变 局部喘振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分析研究
8
作者 张韬 乔渭阳 +1 位作者 陈伟杰 栾长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是进行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经典的独立叶片动态失速模型,根据压气机基元级做功原理,建立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推导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计算公式,并基于多台发动机进气畸变实验... 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是进行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经典的独立叶片动态失速模型,根据压气机基元级做功原理,建立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推导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计算公式,并基于多台发动机进气畸变实验数据确定了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的时间常数,数值计算分析了多种形式稳态周向压力畸变对压气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动态气动响应模型的二阶系统时间常数分别取τ_(1)=2.5,τ_(2)=2.0较为合适,在相同的进气畸变强度下,低压区范围越大,有效增压比就会越大;在同样低压区范围的情况下,低压区数目越多,有效增压比会越小;而在同样畸变度和低压区范围情况下,低压区向高压区的气流变化越平缓,则有效增压比会越小。本文给出的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能准确捕捉到压气机气动响应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动态失速 气动响应模型 进气畸变 气动稳定性 非定常流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动叶弯曲变形故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昊 何立东 +1 位作者 贾兴运 张乐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针对国内某热电厂首次发生的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二级动叶顶部弯曲变形故障,从压气机进出口压力、叶片通道温度、排气温度、进口导叶(IGV)阀开度、轴承振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等多个监测参数入手,多参数协同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 针对国内某热电厂首次发生的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二级动叶顶部弯曲变形故障,从压气机进出口压力、叶片通道温度、排气温度、进口导叶(IGV)阀开度、轴承振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等多个监测参数入手,多参数协同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压气机出现进口静压增大0.0012 MPa,出口压力减小0.0782 MPa,叶片通道温度增#大14.09℃,排气温度增大6.12℃,2轴承振动增大10.69μm,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减少了0.25×106 Nm3/s等异常现象。揭示了轴流式压气机第二级动叶叶顶弯曲变形机理,判断动叶叶顶局部弯曲与压气机旋转失速现象密切相关。若出现压气机进口压力增大,压气机出口压力减小,叶片通道温度及排气温度升高,轴承振动增大,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减小等参数的异常变化,可初步判断压气机发生旋转失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轴流压气机 叶顶弯曲故障 运行 旋转失速
下载PDF
基于特征解耦控制的压气机失速脉动气压模拟方法
10
作者 张兴龙 李佳翱 张天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47,共11页
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试验中,通过模拟压气机失速时的高频脉动气压可验证喘振传感器与失稳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从而避免逼喘试验的高成本与高风险。针对当前脉动气压发生器普遍存在的脉动特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解耦... 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试验中,通过模拟压气机失速时的高频脉动气压可验证喘振传感器与失稳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从而避免逼喘试验的高成本与高风险。针对当前脉动气压发生器普遍存在的脉动特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解耦控制的压气机失速脉动气压模拟方法。首先介绍了气压模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随后建立气压模拟系统的综合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其输入输出特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充放气比例阀和旋转阀的组合控制策略;最后以不同脉动特征的气压为模拟目标,进行多组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阀门组合及特征解耦控制策略可实现脉动频率0~200Hz、脉动幅值比0~0.4及基准压力800kPa范围内的脉动气压动态调节,满足压气机多种失稳模式下的失速压力信号模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控制系统 压气机 失速 气压模拟 脉动特征解耦 半物理仿真试验
下载PDF
吸雨对轴流压气机压缩失稳机制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杨璐 郑群 罗铭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4,共12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吸雨对压气机运行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流方法研究了吸雨前后压气机失稳演化过程及差异性,揭示了吸雨对压气机失稳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所选压气机,其在干、湿工... 针对航空发动机吸雨对压气机运行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流方法研究了吸雨前后压气机失稳演化过程及差异性,揭示了吸雨对压气机失稳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所选压气机,其在干、湿工况下的失稳均是由转子附面层分离产生的径向窜流堆积在叶顶,并形成正反馈不断加速叶顶区域低速区的发展和融合,最终在动静叶通道形成大范围堵塞区而导致的。吸雨后动静叶吸力面侧流动分离现象加剧,压气机通道内会过早地出现大尺度分离涡和回流涡,促使压气机失稳过程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1.5T,2T,3T和4T时刻(T为转子转动周期),动叶出口阻塞程度较干工况加深了86.25%,98.27%,11.22%和3.07%,而静叶出口阻塞程度较干工况加深了99.74%,80.79%,23.06%和0.27%。通过比较干湿工况失稳过程的差异性可知,吸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压气机的压缩失稳机制,仅影响其失稳过程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气机 吸雨 失稳机制 流动分离
下载PDF
半高叶片扩压器对离心压缩机流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12
作者 张国路迢 王江峰 +2 位作者 娄聚伟 郭雨旻 赵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8,共10页
为了分析半高叶片扩压器内的流动机理,进一步提升半高叶片扩压器的工作性能,研究了离心压缩机中不同叶高、位置的半高叶片扩压器内的流动特性,提出了斜半高叶片扩压器,研究了斜半高叶片扩压器在发生旋转失速时流动特性。采用了三维计算... 为了分析半高叶片扩压器内的流动机理,进一步提升半高叶片扩压器的工作性能,研究了离心压缩机中不同叶高、位置的半高叶片扩压器内的流动特性,提出了斜半高叶片扩压器,研究了斜半高叶片扩压器在发生旋转失速时流动特性。采用了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使用不同扩压器的离心压缩机在稳态和瞬态条件下进行了全周全工况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斜半高叶片扩压器相较于半高叶片扩压器,当安装在轮盘侧时,总静压比提升了3.80%,总静等熵效率提升了2.74%,当安装在轮盖侧时,总静压比、总静等熵效率分别提升了0.82%、2.11%;旋转失速时的研究表明,斜半高扩压器叶片叶顶间隙流动能够在发生旋转失速时耗散静压波动能量,将扩压器内静压波动从最大约50 kPa降低至了约10 kPa。所提斜半高叶片扩压器作为新型的扩压器类型,性能优于半高叶片扩压器,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旋转失速时的流动研究结果能够扩压器叶片叶顶间隙流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半高叶片扩压器 计算流体动力学 失速
下载PDF
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对对转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郭彦超 高丽敏 +2 位作者 茅晓晨 俞一波 王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65,共13页
为发展适用于对转压气机变转速比工况下的扩稳技术,基于某两级对转压气机设计出一种新型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能够实现在不同转速比下提高对转压气机的失速裕度。在设计转速比下研究了轴向喷气位置对自循环机匣处理扩稳能力的影响... 为发展适用于对转压气机变转速比工况下的扩稳技术,基于某两级对转压气机设计出一种新型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能够实现在不同转速比下提高对转压气机的失速裕度。在设计转速比下研究了轴向喷气位置对自循环机匣处理扩稳能力的影响,并选取扩稳性能最佳的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方案探究其在变转速比工况下的扩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转速下,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主要改善后排转子的叶顶流场,失速裕度最大提高8.40%;在非设计转速比下,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可将失速裕度提升8.71%~9.74%。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双射流将叶顶泄漏流和主流的交界面推向下游,同时改善了两转子的叶顶流场品质,从而推迟失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压气机 双喷气自循环机匣处理 转速比 失速裕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转子叶尖尾缘端削对轴流压气机失速裕度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国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尾缘出现的叶尖掉块问题,设计了两种叶片尾缘端削方案,并评估了两种端削方式对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压气机的失速机理及端削对失速裕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端削使压气机的压比裕度降低约0.5%,...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尾缘出现的叶尖掉块问题,设计了两种叶片尾缘端削方案,并评估了两种端削方式对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压气机的失速机理及端削对失速裕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端削使压气机的压比裕度降低约0.5%,将压气机的流量裕度提升1%以上,整体上对压气机效率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流场的定量分析发现,压气机的失速由转子叶根附近叶片吸力面附面层的分离诱发;转子叶尖尾缘端削改变了整个叶高范围内流量的径向分布,并通过提高转子叶根附近的流量降低了附面层的分离程度,进而提升了压气机的流量裕度;采用叶片尾缘斜切的端削方式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小,可以作为解决叶尖掉块的一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叶尖掉块 叶尖尾缘端削 失速裕度 失速机理
下载PDF
Holzer法在螺杆压缩机扭振分析中的应用
15
作者 吴霞俊 朱振中 +1 位作者 徐志刚 顾建初 《压缩机技术》 2023年第2期24-28,共5页
扭振分析在轴系的动力学分析中经常使用。Holzer传递矩阵法因其简便性而备受工程应用的青睐。振动螺杆压缩机的扭振分析目前的研究甚少。基于Holzer传递矩阵法编制了螺杆压缩机扭振分析的计算模型,并在解决柴油机驱动的螺杆压缩机怠速... 扭振分析在轴系的动力学分析中经常使用。Holzer传递矩阵法因其简便性而备受工程应用的青睐。振动螺杆压缩机的扭振分析目前的研究甚少。基于Holzer传递矩阵法编制了螺杆压缩机扭振分析的计算模型,并在解决柴油机驱动的螺杆压缩机怠速抖动“失速”的故障时进行了应用,成功解决该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Holzer法 扭振分析 失速
下载PDF
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改善压气机性能的机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皓光 楚武利 +1 位作者 吴艳辉 苏中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8,共8页
为了探索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形式影响跨声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流动机理,文中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对NASA轴流Rotor37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能有效地延迟失速并在大部分流量范... 为了探索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形式影响跨声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流动机理,文中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对NASA轴流Rotor37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流通机匣处理能有效地延迟失速并在大部分流量范围内略微提高压气机的效率。通过详细的流场分析表明,该机匣处理能有效地增大叶顶区的气流进气角度,抑制了间隙泄漏涡在叶顶通道内的发展,同时阻止泄漏涡涡核在通过激波后破碎,提高了转子顶部通道的流通能力,进而减少叶顶区的流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流通 机匣处理 轴流压气机 失速 流动分布
下载PDF
离心压气机机匣处理与导叶轮缘放气的扩稳机理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良军 杨策 +1 位作者 祁明旭 马朝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144,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导叶轮缘放气、进气回流及周向槽机匣处理扩大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进行研究,并与实壁机匣离心压气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三种处理方式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的机理。结果表明,导叶顶部吸力面分离流动和间隙泄漏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导叶轮缘放气、进气回流及周向槽机匣处理扩大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进行研究,并与实壁机匣离心压气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三种处理方式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的机理。结果表明,导叶顶部吸力面分离流动和间隙泄漏流相互作用导致压气机失速。导叶轮缘放气将吸力面分离流动产生的低能流团吸除,减弱了顶部通道堵塞。进气回流给顶部进气添加负预旋,减小了顶部来流攻角,能抑制吸力面流动分离。周向槽机匣处理减弱了顶部间隙泄漏向叶轮进口的回流。三种处理方式都能减弱顶部通道堵塞、推迟压气机失速发生,而进气回流和导叶轮缘放气具有较大的扩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失速裕度 数值模拟 机匣处理
下载PDF
跨音压气机近失速状态的非定常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聂超群 桂幸民 +2 位作者 于清 王同庆 陈静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本文采用动态测量技术和非定常流动的分析方法,对高速跨音压气机近失速状态时,动叶顶部非定常流动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时域、频域和流场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旋转失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流动失稳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远... 本文采用动态测量技术和非定常流动的分析方法,对高速跨音压气机近失速状态时,动叶顶部非定常流动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时域、频域和流场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旋转失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流动失稳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远离设计工况时的失速先兆特征与临近设计工况时的先兆特征有着本质的区别。展示了非稳定分离流动与后续旋转失速成因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旋转失速 非定常流动 跨音速 轴流
下载PDF
周向进口畸变对压气机失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美林 林峰 +2 位作者 陈静宜 童志庭 聂超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1-934,共4页
本文对一台带有不同周向进口畸变装置的三级、低速、轴流压气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周向进口畸变对压气机失速过程的影响包括了最初始的大时间尺度扰动产生的位置与条件;大时间尺度扰动失速先兆向脉冲型失速先兆的转化,以及大时... 本文对一台带有不同周向进口畸变装置的三级、低速、轴流压气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周向进口畸变对压气机失速过程的影响包括了最初始的大时间尺度扰动产生的位置与条件;大时间尺度扰动失速先兆向脉冲型失速先兆的转化,以及大时间尺度扰动失速先兆尺度随转子转动方向的逐渐减小。说明局部扰动和系统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失速 扰动 进口畸变 轴流压气机 失速先兆 畸变 进口 周向 局部扰动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艳辉 楚武利 张皓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1-584,共14页
在失速主动控制思想的推动下,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究一直是叶轮机械非定常流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尚未认识清楚的难点问题.本文从失速初始扰动的理论模型、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3个方面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 在失速主动控制思想的推动下,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究一直是叶轮机械非定常流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尚未认识清楚的难点问题.本文从失速初始扰动的理论模型、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3个方面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对目前失速初始扰动研究中的集中问题,如低速和高速环境下初始扰动的试验检测方法,初始扰动类型,以及初始扰动出现的内在流体动力学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叶尖区域的复杂流动特性和失速初始扰动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失速初始扰动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如下问题:初始扰动形式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高速压气机中初始扰动新形式研究,初始扰动产生的流体动力学物理机制及其与压气机的设计和运行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失速初始扰动 间隙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