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锐 何生 +2 位作者 胡东风 张汉荣 张建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3,共9页
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气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关键。以重庆焦石坝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5块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碳含量、X射线衍射、压汞、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吸附、氩离子抛... 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气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关键。以重庆焦石坝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5块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碳含量、X射线衍射、压汞、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吸附、氩离子抛光电镜观察,并结合沥青反射率测定、天然气碳同位素等资料表征页岩孔隙体积、大小和分布特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探讨了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粒间孔和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2压汞和吸附实验显示页岩孔隙结构相对较复杂,以孔径小于50nm的孔隙为主,微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表面积(约占65%),中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孔容(约占57%),且以四面开放的平行板状孔隙为主,兼有多种其他形态的孔隙;3自白垩纪以来的多次挤压抬升剥蚀过程中,构造应力或温压的变化可能形成了大量微裂缝,沉积环境的差异制约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厚度、分布以及有机碳的富集程度;4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孔、中孔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关系密切,其中中孔体积和微孔的比表面积表现最明显;黏土矿物和石英质量分数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当Ro<3.0%时,微孔和中孔的比表面积、比孔容与Ro值呈弱的负相关,反之呈现增大趋势,这与过高热演化阶段,生气速率变慢反而制约了纳米级孔隙发育,导致微孔数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气 有机质孔隙 孔隙结构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构造演化及古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邦 潘校华 +5 位作者 万仑坤 苏永地 毛凤军 刘计国 吕明胜 王玉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盆地主要有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两期断层:前者分布于盆地边界,走向NW—SE;后者在盆地边界和内部均有分布,在边界走向主要与早白垩世断层一致,在内部大多走向NNW—SSE。基于...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盆地主要有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两期断层:前者分布于盆地边界,走向NW—SE;后者在盆地边界和内部均有分布,在边界走向主要与早白垩世断层一致,在内部大多走向NNW—SSE。基于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充填特征及盆地构造特征与前人砂箱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正向引张作用和古近纪斜向引张作用,且正向—斜向引张作用对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有重要控制作用。早期正向引张作用形成与基底前泛非期变质带近平行的早期断层,晚期斜向引张作用使后期断层特征主要受先存构造和伸展方向的控制,表现为:在盆地边界,后期断层受早白垩世断层影响较大,走向与先存构造近平行;在盆地内部和早期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区域,后期断层主要受伸展方向控制,走向与其近垂直。通过对古近系油气分布特征和断层活动性研究,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Sokor2组区域性盖层控制油气垂向分布,断块圈闭的岩性侧向封堵条件控制圈闭有效性,古近纪裂陷期的断裂活动控制油气平面和含油气层系分布。在明确成藏主控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古近系油气跨世代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尼日尔 Termit盆地 正向引张作用 斜向引张作用 构造演化 断层活动速率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颜娟 郑茂东 +3 位作者 崔玉环 赵虹琇 班旭霞 赵秀花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金莲花颗粒每次8g,每日3次;疗...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金莲花颗粒每次8g,每日3次;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免疫指标CD4+/CD3+、CD4+/CD8+、CD8+/CD3+比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增高,咽痛消失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显著缩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CD4+/CD3+、CD4+/CD8+、CD8+/CD3+增加。结论在头孢克洛咀嚼片基础上加用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咀嚼片 金莲花颗粒 急性扁桃体炎 炎症因子 免疫因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区带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功强 陈雨霖 +4 位作者 贾会冲 赵永刚 谢锐杰 刘四洪 李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区带上古生界高产气层与低产气层、(含气)水层共存分布,目前对其气水分布的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统计分析了该区上古生界地层水的矿化度、pH值及离子含量等数据...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区带上古生界高产气层与低产气层、(含气)水层共存分布,目前对其气水分布的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统计分析了该区上古生界地层水的矿化度、pH值及离子含量等数据,发现该区地层水水型基本为CaCl_2型;进而利用钻井岩心、录井、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结合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分类评价结果,厘清了地层水的成因、类型、控制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了该区气层、水层和干层的测井识别图版,明确了储层流体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结论认为:1 CaCl_2型地层水指示该区地层封闭性好,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2该区储层流体存在自由水、毛细管水和束缚水3种赋存状态,自由水主要分布在区带西部,束缚水主要分布在区带东部,而毛细管水则在全区普遍存在;3将所建立的测井识别图版在该区锦86等井进行了应用,识别结果与试气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识别图版能够有效识别气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十里加汗区带 晚古生代 致密砂岩 储集层流体 赋存状态 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气水层 测井识别图版
下载PDF
致密油藏储层敏感性评价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晓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吴起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水效果差。针对该问题,通过高压压汞、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了吴起油田长6段的孔隙结构特征和黏土矿物组成,选取9个孔隙结构参数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基... 吴起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水效果差。针对该问题,通过高压压汞、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了吴起油田长6段的孔隙结构特征和黏土矿物组成,选取9个孔隙结构参数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储层综合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Ⅰ(好)、Ⅱ(中)和Ⅲ(差)3类,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岩样开展敏感性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类储层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Ⅰ类储层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中等偏强酸敏、中等偏弱碱敏;Ⅱ类储层中等偏弱—弱速敏和水敏、中等偏弱盐敏、弱酸敏、中等偏弱碱敏;Ⅲ类储层中等偏弱速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偏弱—弱酸敏和弱碱敏;孔隙结构和黏土矿物组成是造成储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同类致密油藏优化注水和储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敏感性 孔隙结构 黏土矿物 主控因素 吴起油田
下载PDF
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炎性反应递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立志 胡振快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80-1281,共2页
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炎性反应递质释放,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ECA)缓解炎性反应递质释放引起的躯体病和内脏痛。方法62例胸、腹腔恶性肿瘤未能手术切除,亦未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32例)和非PCEA组(30例)。... 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炎性反应递质释放,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ECA)缓解炎性反应递质释放引起的躯体病和内脏痛。方法62例胸、腹腔恶性肿瘤未能手术切除,亦未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32例)和非PCEA组(30例)。分别与PCEA前、PCEA后3~7d抽血检测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PCEA组较非PCEA组第7天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明显降低(t=3.198,P<0.01)。PCEA组内炎性递质水平第7天比PCEA前降低(F=8.198,P<0.01)。结论PCEA可减少晚期癌症患者的炎性反应递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硬膜外镇痛 躯体病 内脏痛 晚期 癌症 炎性反应递质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山西辛庄金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德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2,共5页
山西辛庄金矿地质构造位置属燕山沉降带西南缘与山西陆台五台隆起西北侧交切构造-岩浆活动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矿区现阶段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地形特征和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别从成矿物质来源、成... 山西辛庄金矿地质构造位置属燕山沉降带西南缘与山西陆台五台隆起西北侧交切构造-岩浆活动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矿区现阶段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地形特征和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别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围岩蚀变特征、成矿方式、成矿温度等方面厘定了矿床成因,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断裂构造对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向断裂带控制了矿床的形成和定位;(2)辛庄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热能均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浆成矿活动相关,片麻岩在浅部成矿流体移动、聚集和定位过程中形成了脆性断裂,为控矿构造发育提供了地质条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1)在同类型金矿床寻找中,应重点在酸性火山岩的浅成、超浅成岩脉以及大断裂带附近追索;(2)矿区及其外围应沿着大断裂带和石英斑岩脉追索,大断裂带附近的石英斑岩出露地带应为找矿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岩浆岩 断裂构造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危险因素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小林 李玉艳 +3 位作者 赵俐梅 罗艳梅 阎苹 梁志清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治疗效果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7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其是否出现复发未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 目的:探究中晚期宫颈鳞癌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治疗效果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7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其是否出现复发未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将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27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中,29例出现复发未控,复发未控率为22.8%;单因素分析发现,其肿瘤分化程度、癌灶直径、转移情况、治疗前血红蛋白、化疗时间及放疗时间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低分化、癌灶直径≥4 cm、肿瘤淋巴结转移、治疗前血红蛋白≤90g/L、化疗时间<3疗程及放疗时间>8周是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低分化、癌灶直径≥4cm、肿瘤淋巴结转移、治疗前血红蛋白≤90 g/L、化疗时间<3疗程及放疗时间>8周是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复发未控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降低复发未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中晚期 放化疗 复发未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黄革非 曾钦旺 +3 位作者 魏绍六 许以明 侯茂松 康卫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30-34,共5页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床 控矿因素 湖南 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岩 构造 围岩
下载PDF
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5
10
作者 谈艳 王涛 +2 位作者 袁博武 王佳音 祁昌炜 《黄金》 CAS 2017年第5期22-28,共7页
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成矿带西段,是青海省寻找斑岩型铜、金、钼矿的潜力区。该矿床矿体类型主要有层控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熔离型4种,目前已圈出矿化带6条,矿体19条。研究区铜多金属矿化集中... 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成矿带西段,是青海省寻找斑岩型铜、金、钼矿的潜力区。该矿床矿体类型主要有层控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熔离型4种,目前已圈出矿化带6条,矿体19条。研究区铜多金属矿化集中产于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斜长角闪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酸性侵入体与金水口岩群内外接触带是矽卡岩化、多金属矿化产出的有利部位。物化探测量结果显示,区内Mo、W、Cu水系异常、土壤异常,强磁异常、带状低缓磁异常以及低阻中高极化异常是寻找铜钨钼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矿体类型 物化探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拉陵灶火中游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坳陷多金属成矿带控矿因素与找矿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朝义 马良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安徽沿江坳陷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安徽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金属矿床几乎全都在该区。侵入岩体周边不同性质的围岩往往对矿床的类型具有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成矿母岩的形成和分布,而具体的... 安徽沿江坳陷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安徽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金属矿床几乎全都在该区。侵入岩体周边不同性质的围岩往往对矿床的类型具有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成矿母岩的形成和分布,而具体的矿床构造(褶皱、断裂、接触带)控制着成矿有利空间(低压带)的分布;燕山中晚期中性-中酸性混熔型钙碱性岩浆岩不仅控制金属矿床的产出部位,还提供了成矿物质、热能,并产生成矿热液;矿床均围绕岩体分布,具有矿种和矿物组合等方面的水平-垂向分带;成矿时代为130~155 Ma,金属矿床分为玢岩型铁矿、夕卡岩型铁矿、斑岩型铜矿、夕卡岩型铜矿、层控型铁铜矿等5种矿床类型,各类型之间存在过渡、共生、叠加关系,构成中性-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建议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要选好靶区、就矿找矿,加强中性-中酸性岩浆岩和控矿构造的研究,并注意技术方法的有效性与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坳陷带 多金属成矿带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找矿建议 安徽省
下载PDF
湖南仙人岩黑土夹角砾型金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练翠侠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通过分析仙人岩金矿的控矿因素发现:(1)本区金矿含矿层位原岩主要为下二叠系当冲组硅质岩与泥岩类岩石,因受后期构造挤压破碎而成为黑土夹角砾。(2)南北走向的倒转背斜构造是使当冲组地层破碎的基础条件。随着进一步发展倒转背斜东西两... 通过分析仙人岩金矿的控矿因素发现:(1)本区金矿含矿层位原岩主要为下二叠系当冲组硅质岩与泥岩类岩石,因受后期构造挤压破碎而成为黑土夹角砾。(2)南北走向的倒转背斜构造是使当冲组地层破碎的基础条件。随着进一步发展倒转背斜东西两翼分别产生F3、F4两个正、逆断层互相对扭,使之倒转背斜轴部产生一组北东走向张性裂隙,为氧化次生富集金矿和岩脉充填和侵入创造空间条件。(3)岩浆热液活动为晚期深源金矿运移提供了热源。在此基础上,结合仙人岩金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在水口山矿田寻找相同类型的金矿床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夹角砾型 金矿 控矿因素 仙人岩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中段须家河组二段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艳 彭军 +2 位作者 张纪智 罗文军 刘焕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1-507,共7页
川西前陆盆地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储层普遍为超致密储层。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发现,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微裂缝和少量残余原生孔隙次之。储集空间的发育受控于复杂而强烈的成岩变化,... 川西前陆盆地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储层普遍为超致密储层。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发现,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微裂缝和少量残余原生孔隙次之。储集空间的发育受控于复杂而强烈的成岩变化,早期绿泥石的形成、多期次的溶蚀作用、与不整合相关的差异压实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起建设性控制作用。根据储层成岩矿物形成的时间及对孔隙度破坏以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定量统计表明,目前该区砂岩已达到中成岩B期,储集空间主要经历了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对原生孔隙的破坏,中成岩阶段A期油气大量进入储层时酸性水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以及其后成岩阶段中碳酸盐胶结和硅质胶结对次生孔隙的破坏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须二段 储集空间 主控因素 孔隙演化
原文传递
樱桃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传兵 缪玉刚 +4 位作者 曲诚怀 任强 曹欣然 邹宗峰 曲在亮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综述了国内为害樱桃的果蝇种类、形态特征、为害习性,生态因子对果蝇的影响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樱桃果蝇 危害习性 生态因子 形态特征 防控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