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ancing Between the New Family Law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and Its Impact on Moroccan Women's Lives
1
作者 Souad SLAOUI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5年第10期506-512,共7页
The present paper seeks to shed light on the main factors lying behind the non-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20 of the New Moroccan Family Law reformed in 2004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legal minimum age of marriage for bot... The present paper seeks to shed light on the main factors lying behind the non-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20 of the New Moroccan Family Law reformed in 2004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legal minimum age of marriage for both sexes, 18 years old for both.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why the number of marriages of young girls continue to increase despi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 The author takes the region of Fez as a case in point to explore this social behavior in Moroccan society. A qualitative approach has been adopted by interviewing 10 persons including Family Affairs Judges, lawyers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 of Islamic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Fez. Added to this, the technique of observation has equally been utilized to have everyday life concrete experiences of young girls "marriage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a unilateral approach to this social phenomenon cannot succeed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is bad social habit that is still predominant among rural areas and marginalized urban districts. A rather global approac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conomic, socio-cultural, and legal dimension of the issue under investigation proves to be much more adequate to explore the intricate nature of this problems in which a number of diverse variables interact. The paper ends up with a conclusion an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is social 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marriage Article 20 of the New family code poor-economic infrastructure socio-cultural norms-establishment of the law
下载PDF
Pay Attention to Vulnerable Groups & Safeguard Citizens' Marriage, Family Rights——On New Marriage Law
2
作者 WU CHANGZHE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Marriage and family remain a universal and eternal subject of study. It covers law, eth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even economics. Law and ethics play the most outstanding role in it. Family ethics and moral standa... Marriage and family remain a universal and eternal subject of study. It covers law, eth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even economics. Law and ethics play the most outstanding role in it. Family ethics and moral standard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ethical system while marriage and family constitute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nearest to the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paid full attention to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laws, the law about marriage and family was the first to be legislated. On May 1, 1950, New China’s first law, the 1950 version of Marriage Law, was promulgated. Commenting on the legal document, Chairman Mao Zedong had this to say: Marriage law conc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 New marriage law Pay Attention to Vulnerable Groups Safeguard Citizens family Rights marriage
下载PDF
The Science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3
作者 马忆南 Feng Yihan Su Xuet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3期72-88,共17页
关键词 The Science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原文传递
高价彩礼的法治因应
4
作者 付士成 谷静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彩礼以缔结婚姻为目的,传统婚姻模式、现代婚姻模式与理想婚姻模式下彩礼的制度原理各不相同。现代婚姻与理想婚姻模式之下,适当彩礼作为一种不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的赠与行为,发挥着平衡男女双方婚育成本和保障女性权益的功能,具备合法... 彩礼以缔结婚姻为目的,传统婚姻模式、现代婚姻模式与理想婚姻模式下彩礼的制度原理各不相同。现代婚姻与理想婚姻模式之下,适当彩礼作为一种不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的赠与行为,发挥着平衡男女双方婚育成本和保障女性权益的功能,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被法治社会所允许。由于存在婚育隐忧、攀比之风、儿女有别及性别失衡现象,适当彩礼在一些地方畸变为高价彩礼。后者有悖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法律介入符合比例原则,具备法治正当性。高价彩礼呼吁“软硬混治”:在硬法治理层面,需要明确彩礼的范围并增加倡导性规则,同时完善用人单位保障、社会保障以及家庭保障等综合配套措施。在软法治理层面,要善用软法工具、提高立“法”科学性,宣扬先进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并打造多元治理主体格局、树立多措并举意识,让彩礼止于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彩礼 妇女权益 婚姻家庭 比例原则 软法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问题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2-46,共5页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中流砥柱的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社会法治环境缺失影响法治观培养,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中流砥柱的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社会法治环境缺失影响法治观培养,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完善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路径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健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观 法治教育 法治环境 家庭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体系 法律认知与实践能力
下载PDF
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苇 冉启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9,共7页
回顾我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的历程,可见其立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民众对建立平等和睦婚姻家庭关系的追求,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展望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未来,我国未来的... 回顾我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的历程,可见其立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民众对建立平等和睦婚姻家庭关系的追求,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展望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未来,我国未来的婚姻家庭立法包括《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都应当继续进一步凸显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和谐 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家庭法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觉醒:民国“新女性”婚姻家庭观之嬗变——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城市女性的调查展开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红 刘海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90,共5页
伴随着近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女子逐渐觉醒,到民国时期已取得一定成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女性”即是这一成果的受益者。她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局限。
关键词 民国 新女性 觉醒 婚姻家庭观
下载PDF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家庭道德观的变迁 被引量:6
8
作者 禹芳琴 李红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57-59,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婚姻家庭道德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具体表现为 :道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婚恋观的复杂化 ;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平等化 ;生育观的现代化 ;人际关系的网络化 ;性观念的开放化。
关键词 婚姻 家庭 道德观 变迁
下载PDF
试论民间法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艳梅 蒋燕 林小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21,共4页
我国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对纠纷的解决有统一性和强制性;民间法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以其灵活的、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家可以通过整合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来协调... 我国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对纠纷的解决有统一性和强制性;民间法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以其灵活的、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家可以通过整合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来协调二者的关系,以建立一种以国家法为价值取向、以宽容原则为基础的民间法与国家法互动方式的纠纷解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 国家法 婚姻家庭纠纷
下载PDF
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体系、内容及其完善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冉克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是对现行《婚姻法》《收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整,其制度变革主要集中在结婚、收养尤其是离婚部分。然而该草案在体系上具有浓厚的法律汇编印记;在内容上并未广泛吸收和采纳司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规定;在立...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是对现行《婚姻法》《收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整,其制度变革主要集中在结婚、收养尤其是离婚部分。然而该草案在体系上具有浓厚的法律汇编印记;在内容上并未广泛吸收和采纳司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规定;在立法价值理念上亦未完全体现21世纪现代婚姻法的发展趋势。《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应当增加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展示现代婚姻法的价值理念,吸纳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释并借鉴比较法上的成熟立法,以实现婚姻家庭法编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法 体系结构 价值理念 婚姻自由 可撤销婚姻
下载PDF
从《喜福会》看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莹 马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植根于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为两国人民行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喜福会》作为第二代移民华裔作家的英文代表作,是研究探讨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极佳范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在家庭概念与地位、婚姻观... 植根于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为两国人民行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喜福会》作为第二代移民华裔作家的英文代表作,是研究探讨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极佳范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在家庭概念与地位、婚姻观以及家庭教育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审视两国家庭价值观差异的深层原因,旨在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交流,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比较 喜福会 家庭价值观 婚姻观 家庭教育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男女社会地位及婚姻家庭伦理变迁的经济根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芳 赵绥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蒙昧时代母权制的形成是自然的,群婚与对偶婚条件下的婚姻家庭伦理还没有被打上私有经济利益的烙印。野蛮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家庭革命,推动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专偶婚制转变。文明时代的小农生产方... 蒙昧时代母权制的形成是自然的,群婚与对偶婚条件下的婚姻家庭伦理还没有被打上私有经济利益的烙印。野蛮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家庭革命,推动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专偶婚制转变。文明时代的小农生产方式决定了男权社会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工业时代生产方式的革命带来了妇女解放的曙光,但男女完全平等与真正性爱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对财产私有制的扬弃,这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社会地位 婚姻家庭制度 伦理观念 经济根源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的婚姻家庭法制新面向 被引量:21
13
作者 薛宁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中国社会转型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婚姻家庭法制改革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回应社会需求。将男女法定婚龄降低至自然人成年年龄,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实现民法体系内部协调统一,还可消除男女结婚年龄上的不合... 中国社会转型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婚姻家庭法制改革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回应社会需求。将男女法定婚龄降低至自然人成年年龄,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实现民法体系内部协调统一,还可消除男女结婚年龄上的不合理区分。在新的人口、社会、经济形势下,实现我国民事法律导向从限制生育向自主生育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从赋权角度调整夫妻共同生育行为。人工生殖技术应用引发亲子关系确认规则变化,当传统规则"失灵"时,确立新的规则成为必要。异质人工生殖情形下的亲子关系认定应综合考虑采取人工生殖技术生育子女的合意、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事实抚养关系的形成等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法 法定婚龄 生育权 代孕 人工生殖技术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下载PDF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阐释与制度修为 被引量:61
14
作者 王歌雅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183,共14页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颁布,实现了婚姻法、收养法的法典化回归,完善了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彰显出婚姻家庭立法的连续性、适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解读,可阐释其回归制度本源、传承立法理念、展现核心价值、追...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颁布,实现了婚姻法、收养法的法典化回归,完善了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彰显出婚姻家庭立法的连续性、适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解读,可阐释其回归制度本源、传承立法理念、展现核心价值、追求和谐稳定的价值内蕴;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体系,可感受其逻辑理路与制度修为--结婚制度的完善、家庭关系的补益、离婚制度的优化、收养制度的补正;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适用,可展现其规范功能、警示功能和伦理功能,进而实现法律规范的有机衔接、民事权益的融合保护、司法实践的难点应对、民众诉求的理性回应,为建设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奠定法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 价值阐释 制度修为 规范适用 家事法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婚育教育: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庭胜 王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8,159,共4页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学生婚育的强制性内容。大学生婚育权利的解禁使校园婚姻成为现实,同时带来大学生婚恋婚育观多元化、情感需求高的现实及婚育管理知情权与服务、引导等方面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如何适应大学...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学生婚育的强制性内容。大学生婚育权利的解禁使校园婚姻成为现实,同时带来大学生婚恋婚育观多元化、情感需求高的现实及婚育管理知情权与服务、引导等方面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新课题。为此,高校应在教育层面从观念、基本知识普及等方面探索教学路径;在管理层面调整对策,增强服务管理意识,构建层级管理网络,推动管理服务制度化、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计划生育管理 婚育观教育 路径
下载PDF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探讨——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27
16
作者 汪金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9-172,共14页
在理论上,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范围包括涉外婚姻的成立及效力、涉外夫妻关系、涉外离婚的条件与效力、涉外父母子女关系及其他涉外家庭关系。我国现行立法仅对涉外结婚、涉外离婚、涉外收养、涉外扶养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正在起草的... 在理论上,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范围包括涉外婚姻的成立及效力、涉外夫妻关系、涉外离婚的条件与效力、涉外父母子女关系及其他涉外家庭关系。我国现行立法仅对涉外结婚、涉外离婚、涉外收养、涉外扶养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正在起草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草案)用专章规定了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但其结构安排和内容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立法应按照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在逻辑要求,借鉴国际社会立法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婚姻家庭关系 法律适用 立法
下载PDF
婚姻家庭本质与民法体系中的婚姻家庭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沁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65,共18页
从婚姻以及家庭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婚姻与家庭密不可分。很大的程度上,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婚姻的归宿。因此,在历史视角中,研究婚姻以及家庭的基本属性,能够进一步明确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通过近代社会... 从婚姻以及家庭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婚姻与家庭密不可分。很大的程度上,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婚姻的归宿。因此,在历史视角中,研究婚姻以及家庭的基本属性,能够进一步明确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通过近代社会中合同关系的演变,现代社会中普遍认为婚姻本质上应是一种身份关系。家庭从个人的容身之处逐渐演变为社会的重要的组成单位,现代市民社会中的家庭本质上是由具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个人组成的共同体(团体)。据此可以说,婚姻家庭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伦理性身份而结合的团体。事实上,尽管婚姻家庭法作为我国民法体系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术基本共识。我国立法机关也明确指出婚姻家庭法为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但我国民事立法传承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和内容,并没有身份法的立法理念。就大陆法系的立法而言,无论是采用民商合一立法体例的民法典,抑或是采用民商分立立法体例的民法典本身并没有有关婚姻家庭特殊的价值理念,也没有婚姻家庭身份性的立法要素,其民法典中身份法的立法只是简单地将财产法的价值理念贯彻于婚姻家庭的制度之中。就此而论,传统民法典体系视角下婚姻家庭法为财产法。我国民事立法从属于大陆法系一部分,亦是如此。然而,婚姻家庭关系在本质上是具有人伦性的情感关系。民法典也不仅仅是财产法典,而是集人格法、身份法、财产法于一体的民法典。其实,婚姻家庭法立法的身份化也是现代化民法典的要求。婚姻家庭能为市民社会提供伦理的合理性。而且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本质上也是附属于身份关系的财产关系,具有身份化的属性。为此,我国未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应当以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重构民法体系中的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制度的构建不仅要重新认可并定位婚姻家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还应当秉承人伦的观念,遵循家庭本位、家庭团体性、同居共财的理念并且适当纳入习惯法与道德规范,从而在婚姻家庭制度的设计上贯彻伦理精神,为家庭功能的重塑与家庭规则的重建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 民法体系 婚姻家庭法 民法典 伦理性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下载PDF
谦抑语境下家庭财产关系的物权法适用——以《物权法》与《婚姻法》的对接为切入点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1,共6页
从《物权法》作为"强行法"不断弱化的趋势来看,物权法具有谦抑性。基于家庭财产关系的特殊性,《物权法》既要发挥财产基本法应有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又应当保持一定的谦抑和理性,对《婚姻法》在调整家庭财产关系过程中应有... 从《物权法》作为"强行法"不断弱化的趋势来看,物权法具有谦抑性。基于家庭财产关系的特殊性,《物权法》既要发挥财产基本法应有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又应当保持一定的谦抑和理性,对《婚姻法》在调整家庭财产关系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尊重和谦让,这不仅体现在物权立法中,也体现在《物权法》的适用过程中。当然《婚姻法》需要在《物权法》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财产关系 物权法 婚姻法 谦抑
下载PDF
婚姻家庭和谐的法哲学思考——以其他学科与法学的交融为视角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婚姻家庭 伦理性 特殊性 人格 法律环境
下载PDF
夫妻财产制若干重大问题思考 被引量:40
20
作者 蒋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本文以对我国内地居民夫妻财产关系调查数据为依据 ,论证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度、家庭职能和传统文化是影响夫妻财产制立法的四大因素 。
关键词 夫妻财产制 家庭职能 婚姻法 特有财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