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璩《华阳国志》著录宗旨与音乐观念考辨
1
作者 熊晓辉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志,常璩依托当地民俗民风和人们的宗教观念,对一些音乐史料进行了考证,因此《华阳国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华阳国志》 音乐观念 歌舞 考辨
下载PDF
染料红花古名辨析兼及番红花名称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建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1,共9页
"蓝"即蓝草,本为"染青之草",有蓼蓝、崧蓝、马蓝、木蓝诸种。作为染料的红花古亦称"蓝",曰黄蓝,又曰红蓝。黄蓝、红蓝之名产生于红花传入中原地区初期,当时蓝草早已人所普知,故而黄蓝、红蓝之"蓝&qu... "蓝"即蓝草,本为"染青之草",有蓼蓝、崧蓝、马蓝、木蓝诸种。作为染料的红花古亦称"蓝",曰黄蓝,又曰红蓝。黄蓝、红蓝之名产生于红花传入中原地区初期,当时蓝草早已人所普知,故而黄蓝、红蓝之"蓝"来源应该与此有关,古文献中多记载因其花或叶与蓝草相似、相同而得名。不过,研究比较发现,红花植物与各种蓝草皆无相似之处,更无相同可言。经考证认为,染料红花古名黄蓝、红蓝之"蓝"本义为泛指染料,与蓝草之"蓝"异。另外,研究红花古名还需要与番红花(西红花、藏红花)区别开。由于中国元代从西藏输入内地的一种新药材与汉代就有的红花药性近似,且外观、色彩也相像,故而产生了误解。研究表明,番红花(西红花、藏红花)与红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红花 黄蓝 红蓝 番红花 辨析 考证
下载PDF
“泄泻”病名源流考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5,共4页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泄泻"一词,随着历史语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有多种称谓方式。在近现代医学标准确立以前,各种不同的名称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医书之中,命名体系的来源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的梳理,...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泄泻"一词,随着历史语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有多种称谓方式。在近现代医学标准确立以前,各种不同的名称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医书之中,命名体系的来源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的梳理,可以厘清"泄泻"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与其走向。以"泄泻"为例,反映出疾病的概念史研究,是疾病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病名源流 考证
下载PDF
近30年来我国城乡结合部乡村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春凤 田银生 《华中建筑》 2018年第6期87-90,共4页
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地区是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前沿地区,其发展合理与否关系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行。该文基于对城乡结合部乡村概念辨析、特征和范围界定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30年来我国对城乡结合部乡村的研究历程、... 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地区是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前沿地区,其发展合理与否关系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行。该文基于对城乡结合部乡村概念辨析、特征和范围界定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30年来我国对城乡结合部乡村的研究历程、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对研究成果做了整体评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乡村 概念辨析 研究进程 研究视角 研究内容
下载PDF
《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远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作整体性、连贯性解释;"为仁之本与"之"仁"作"人";"传不习乎"之"传"的本字为"专";"贤贤易色"句意即"贤贤""修然";"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句意即君子忠信,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释名 学而篇 校释 辨正
下载PDF
“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尚永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1-733,共3页
冯天瑜先生的《新语探源》,识见敏锐,新意迭出,注重概念辨析和论理的研究是其重要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关键新词深挖细探,辨误析疑,在有关概念的发现和厘定上深造自得,独辟新境。其二,深入相关学科,将概念解析与社会文化态... 冯天瑜先生的《新语探源》,识见敏锐,新意迭出,注重概念辨析和论理的研究是其重要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关键新词深挖细探,辨误析疑,在有关概念的发现和厘定上深造自得,独辟新境。其二,深入相关学科,将概念解析与社会文化态势及传播主潮相结合,由小见大,以点带面,开掘词语的文化内蕴和意义功能。其三,重视新语构成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将关注目标定格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之上,体现出建设性的文化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探源 概念辨析 论理研究
下载PDF
谈谈对“经络”考证的看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0期1610-1611,共2页
依据赵京生《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对"经络"的考证,支持其"经络,统指经脉和络脉,为其略称"的观点,提出考证应该从源头查起,指出所引证的"经络实体"条文中,其所用"经络"实为"经脉"... 依据赵京生《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对"经络"的考证,支持其"经络,统指经脉和络脉,为其略称"的观点,提出考证应该从源头查起,指出所引证的"经络实体"条文中,其所用"经络"实为"经脉",是对"经脉"的误用,因此导致经脉与血脉的关系被误为经络与血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考证 经脉 络脉 《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 赵京生
下载PDF
观念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方金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
"观念"作为现代术语,据王力、冯天瑜等先生考证,为"来自西洋,路过日本"的新语。这一历程似乎注定了以"观念"为研究对象的"观念史"研究,因"观念"的复杂性而显得扑朔迷离,难辨其踪。... "观念"作为现代术语,据王力、冯天瑜等先生考证,为"来自西洋,路过日本"的新语。这一历程似乎注定了以"观念"为研究对象的"观念史"研究,因"观念"的复杂性而显得扑朔迷离,难辨其踪。梳理中外观念史研究,从观念史研究的不同类型,可概括出观念史的三个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考辨观念史 实证观念史 批判观念史
下载PDF
周必大评苏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胜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7,共7页
周必大作为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当时朝野推崇苏学的政治背景和学术氛围下,十分关注与敬重苏轼。他采用考证、点评、辨析等方法,对苏轼的生平事迹、道德文章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客观评价,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品风范与学问见识。文章对这... 周必大作为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当时朝野推崇苏学的政治背景和学术氛围下,十分关注与敬重苏轼。他采用考证、点评、辨析等方法,对苏轼的生平事迹、道德文章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客观评价,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品风范与学问见识。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概括。周必大提供的不少今人未见的苏轼佚文线索,表明苏轼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必大 苏轼评价 考证法 点评法 辨析法 生平事迹 道德文章
下载PDF
曹雪芹考证的观念与方向——兼及《金瓶梅》作者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健 《文学与文化》 2013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研究中"曹学"及《金瓶梅》研究中"笑学"纠结的剖析,探讨了古代小说的"考证观念"问题。风靡世界的"接受美学"理论摈弃以作者与文本为中心,片面强调读者对作品的主宰,在古...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研究中"曹学"及《金瓶梅》研究中"笑学"纠结的剖析,探讨了古代小说的"考证观念"问题。风靡世界的"接受美学"理论摈弃以作者与文本为中心,片面强调读者对作品的主宰,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造成了负面影响。人文学科领域,"知人论世"才是最大的科学。本文提出《红楼梦》作者系曹顺的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学与笑学 考证观念 知人论世 曹顺说
下载PDF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的女性观辨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远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从《论语》文献学来考察 ,孔子对女性是正面肯定和赞颂的 ,而非歧视 ;“唯女子与小人为 ,难养也”是为女子鸣不平 ,并非秦汉以来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们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或个人需要的故意曲解。为此 ,应从《论语》内证和有关文献及文字训... 从《论语》文献学来考察 ,孔子对女性是正面肯定和赞颂的 ,而非歧视 ;“唯女子与小人为 ,难养也”是为女子鸣不平 ,并非秦汉以来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们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或个人需要的故意曲解。为此 ,应从《论语》内证和有关文献及文字训解、社会思潮和传统文化等多视角加以辨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女子 女性观 辨证
下载PDF
唐诗六词新释
12
作者 邓昌荣 胡昭著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对王维、孟浩然、刘昚虚、韩翃、白居易、翁宏诗中6个用法比较特殊或难解的语词进行了新的探讨,并从诗的意境出发,作出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唐诗 难解词语 意境 考释
下载PDF
从“养”字的供养、奉养义解读传统养生观的“主静”特色
13
作者 王大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古人为什么采用养生一词来标识有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知识和行为 ?其原因有二 :一是古人高度重视人和生命 ,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 ,认为生命是万物之尊。把生看作是天地间大德 ,认为爱惜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二是养字含有供养、敬养之... 古人为什么采用养生一词来标识有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知识和行为 ?其原因有二 :一是古人高度重视人和生命 ,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 ,认为生命是万物之尊。把生看作是天地间大德 ,认为爱惜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二是养字含有供养、敬养之义 ,认为供养的关键在于减少或免除供养对象为自己生存所需应付出的劳动。养生 ,即供养生命、供养身体 ,亦如供养父母。因此古人亦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节制和减少生命力的消耗 ,其最佳的途径则是“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学 主静观 考释
下载PDF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视角
14
作者 楚建伟 楚建平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4期751-753,共3页
以英美权威医学期刊论文中的30篇英文摘要为语料,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并结合情景语境概念从语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情景语境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 文体特征
下载PDF
旅居者概念辨析与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立慧 李洪波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国内外对旅居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至今已有众多研究论文,但对旅居者概念仍然存在着混淆使用的问题。在回溯主要旅居者文献的基础上,对旅居者的概念做了清晰界定,并重新梳理了国内外对旅居者的历史脉络和当前的进展,从跨文化研究、... 国内外对旅居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至今已有众多研究论文,但对旅居者概念仍然存在着混淆使用的问题。在回溯主要旅居者文献的基础上,对旅居者的概念做了清晰界定,并重新梳理了国内外对旅居者的历史脉络和当前的进展,从跨文化研究、媒体传播与交际、群体与个体关系三个方面综述了研究状况,提出三点启示:(1)旅居者概念内涵可运用于解释旅游目的地的非制度化游客;(2)旅居者本身的流动属性注定了他们对不断变化的身份追求,旅居者身份的构建与认同问题值得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3)旅居者的地方融入和对目的地的影响体现了人与地、人与时空的关系,因此可将旅居者研究纳入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居者 概念辨析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历史教育必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被引量:1
16
作者 太俊文 徐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6-71,共6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互渗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 ,正成为当代共识。站在 2 1世纪的桥头 ,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以理性的思考 ,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功能 ;反思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化冲突的历史源流 ;克服对科学精神与人...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互渗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 ,正成为当代共识。站在 2 1世纪的桥头 ,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以理性的思考 ,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功能 ;反思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化冲突的历史源流 ;克服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认识上的片面偏执 ;以辩证综合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发展演变 辩证观照 历史教育 融通共建
下载PDF
“行政文化”概念辨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新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关于行政文化的概念,学界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可的一致界定,文章试图对公共行政有关文化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尝试提出新的行政文化概念。文章对行政文化几个相关主题词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主要有行政文化、行政心理、公务员心理、组织... 关于行政文化的概念,学界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可的一致界定,文章试图对公共行政有关文化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尝试提出新的行政文化概念。文章对行政文化几个相关主题词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主要有行政文化、行政心理、公务员心理、组织文化,并进行相关概念的辨析,如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心灵治理与心治管理等,最后对公共行政文化给予了新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文化 主题词 概念辨析 述评 心理
下载PDF
五十年来的汉语俗字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建裕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7-21,共5页
50年来,汉语俗字研究经历了草创、停滞、发展的曲折过程。文章分阶段概述了汉语俗字的研究状况,对一些重点成果作了评说,力图显示汉语俗字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俗字 辑录 考辨 俗字理论 字书 敦煌写卷
下载PDF
清初经典考据下的学理之辩——以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为中心
19
作者 王新杰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4,58,共7页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作为清初考据学的典范之作,其学术价值素为学人所重;然其客观的思想史价值,至梁启超始为发覆。今人余英时先生则于阎若璩之著述动机,着人先鞭,以为《尚书古文疏证》具有超出学术层面以上的哲学关怀,即所谓尊程朱...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作为清初考据学的典范之作,其学术价值素为学人所重;然其客观的思想史价值,至梁启超始为发覆。今人余英时先生则于阎若璩之著述动机,着人先鞭,以为《尚书古文疏证》具有超出学术层面以上的哲学关怀,即所谓尊程朱而贬陆王。余英时先生提出这一观点后十余年,赵刚先生就此说撰文驳论,相与商榷,认为阎若璩的考据并不具有哲学动机。二位先生的讨论,发人深省,然仍不足令人厌服。若对二位先生论断之关键即"虞廷心传"之于程朱、陆王两派的地位详加考量,并结合阎氏著作中尊程朱贬陆王之言论,再联系清初学界理学清算之学术背景,则阎氏之哲学动机,厘然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古文疏证》 经典辨伪 考据学 道统
下载PDF
“葫芦韵”概念考辨
20
作者 李丰山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4-28,共5页
现存的“葫芦韵”概念概有八种:“先二后四之通韵”说、“试帖诗”说、“六韵排律”说、“先二(一)后三之律诗”说、“进退格之特例”说、“辘轳格”说、“理念荒谬”说、“相邻而不相通之排律”说。经考辨,前七种“葫芦韵”概念,均与... 现存的“葫芦韵”概念概有八种:“先二后四之通韵”说、“试帖诗”说、“六韵排律”说、“先二(一)后三之律诗”说、“进退格之特例”说、“辘轳格”说、“理念荒谬”说、“相邻而不相通之排律”说。经考辨,前七种“葫芦韵”概念,均与郑谷等人的规定不符,难以成立。“葫芦韵”的正确概念应为“相邻而不相通之排律”说:在六韵排律中,首句不入韵,前两韵用甲韵,后四韵押与甲韵相邻而不相通的乙韵,先二后四,上小下大,状如葫芦,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韵 概念 考辨 诗格 先二后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