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iffness degradation-based damage model for RC members and structures using fiber-beam elements 被引量:2
1
作者 Guo Zongming Zhang Yaoting +1 位作者 Lu Jiezhi Fan Ji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697-714,共18页
To meet the demand for an accurate and highly efficient damage model with a distinct physical meaning for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 stiffness degradation-based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an accurate and highly efficient damage model with a distinct physical meaning for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 stiffness degradation-based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RC) members and structures was developed using fiber beam-column elements. In this model, damage indices for concrete and steel fibers were defin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the initial reloading modulus and the low-cycle fatigue law. Then, section, member, story and structure damage was evalu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the sectional bending stiffness, rod-end bending stiffness, story lateral stiffness and structure lateral stiffness, respectively. The damage model was realized in Matlab by reading in the outputs of OpenSe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amage model to RC columns and a RC frame indicates that the damage model is capable of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magnitude, position,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damage, and estimating stow damage more precisely than inter-story drift. Additionally, the damage model establishe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damage indices at various levels without introducing weighting coefficients or force-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has perfected the damage assessment function of OpenSee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amage estimation at various levels of a large-scal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seism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beam-column element stiffness degradation damage index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下载PDF
装配式槽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2
作者 周凌宇 方蛟鹏 +4 位作者 莫玲慧 李分规 戴超虎 曾波 廖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9-2851,共13页
为研究采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槽钢-混凝土组合梁(PSCCB)的受弯性能,制作了7个不同宽跨比、梁高和剪切连接间距的PSCCB试件,对其进行四点弯曲测试。基于ABAQUS软件建立PSCCB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螺栓间距、螺... 为研究采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槽钢-混凝土组合梁(PSCCB)的受弯性能,制作了7个不同宽跨比、梁高和剪切连接间距的PSCCB试件,对其进行四点弯曲测试。基于ABAQUS软件建立PSCCB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螺栓间距、螺栓预紧力、抗剪连接件间距、剪跨比、宽跨比、槽钢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对PSCCB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螺栓能确保PSCCB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良好的强度和延性;随着宽跨比增大,PSCCB抗弯承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8%~19%和11%~21%;穿孔钢板剪力连接件在槽钢和混凝土板之间提供高效的组合作用,部分抗剪连接与完全抗剪连接PSCCB的延性、强度、刚度差异少于10%;与梁高320 mm的PSCCB相比,梁高400 mm的PSCCB的抗弯承载力提高96%,但延性降低10%。分析结果说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反映PSCCB的受弯性能;随着螺栓间距和预紧力的增大,PSCCB受弯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基本保持不变;适当增加抗剪连接程度和宽跨比能有效提升PSCCB的受弯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增加槽钢强度能显著提高PSCCB的受弯承载力,而混凝土强度变化对其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根据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分析,提出PSCCB受弯性能设计方法,受弯承载力和跨中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可为PSCCB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槽钢-混凝土组合梁 受弯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受弯承载力 初始刚度
下载PDF
基于承载性能的混凝土楼盖梁板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任思霖 高林 +1 位作者 王苏康 李纯洁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楼盖结构承载性能的设计中,往往忽略梁板柱等因素对梁板刚度的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楼盖结构的设计精度,为了更加准确评价梁板刚度对混凝土楼盖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楼盖结构,分析板的中... 楼盖结构承载性能的设计中,往往忽略梁板柱等因素对梁板刚度的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楼盖结构的设计精度,为了更加准确评价梁板刚度对混凝土楼盖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楼盖结构,分析板的中间区格的支座截面、跨中截面的弯矩分布规律,提炼出影响楼盖承载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梁高、板厚、梁宽、长短边跨度比对楼盖结构的中间区格的支座、跨中截面弯矩分布影响较明显;各影响因素变化时,中间区格板的主要截面弯矩最大值的位置会分别发生在截面两端和中间位置;柱截面尺寸、柱高对中间区格板的各截面弯矩分布基本无影响,截面弯矩最大值点始终在截面中点处。最终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耦合,引入刚度比的概念,为进一步进行楼盖结构承载性能的相关研究给予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楼盖 承载性能 梁板刚度 刚度比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ion Flexibility Effects Based on Load Testing of a Steel-Concrete Bridge
4
作者 Czeslaw Machelski Robert Toczkiewicz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11期1504-1513,共10页
In the case of composite girders, an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both parts of the section is influenced by deformability of connectors. Limited flexural stiffness of welded studs, used commonly in bridge structures, doe... In the case of composite girders, an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both parts of the section is influenced by deformability of connectors. Limited flexural stiffness of welded studs, used commonly in bridge structures, does not provide full interaction of a steel beam and a concrete slab. This changes strain distribution in cross-sections of a composite girder and results in re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 steel and concrete element. In the paper partial interaction index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a neutral axis posi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verification of steel-concrete interaction in real bridge structures rather than in specimens is proposed. The range of the index value changes, obtained during load testing of a typical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bridge, is present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motorway viaduct, consisting of two parallel structures. During the testing values of strains in girders under static and quasi-static loads were measured. The readings from the gaug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characterizing composite action of the girders. Results of bridge testing under movable load, changing position along the bridge span is presented and obtained in-situ influence functions of strains and index values are comment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composite girders an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both parts of the section is influenced by deformability of connectors. Limited flexural stiffness of welded studs used commonly in bridge structures does not provide full interaction of a steel beam and a concrete slab. This changes strain distribution in cross-sections of a composite girder and results in re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 steel and concrete element. In the paper partial interaction index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a neutral axis posi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verification of steel-concrete interaction in real bridge structures rather Composite bridge parti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混凝土开裂后连续组合梁刚度退化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庆杰 许原浩 +1 位作者 关铭惠 张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39-2550,共12页
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分布规律及开裂后主梁刚度退化是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变形和耐久性设计的关键问题。基于两跨连续梁模型试验,测试对称集中力作用下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开裂特征、裂缝扩展和挠度变化规律。结合现有文献中负弯矩区混凝... 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分布规律及开裂后主梁刚度退化是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变形和耐久性设计的关键问题。基于两跨连续梁模型试验,测试对称集中力作用下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开裂特征、裂缝扩展和挠度变化规律。结合现有文献中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分布的统计规律,构建考虑相邻裂缝间混凝土受拉加劲效应的裂缝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梁加载过程中混凝土板的开裂过程进行非线性分析,获得连续组合梁的刚度退化规律,探索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设计参数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规范相比,考虑裂缝间混凝土板作用计算的挠度值与试验值更接近,钢梁截面应力和纵筋的应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相邻裂缝间未开裂部分混凝土板对组合梁抗弯刚度有受拉强化作用。连续组合梁的刚度随荷载增大具有前期小幅退化、中期基本稳定、后期快速退化的规律,破坏前主梁刚度退化幅度最大约60%。钢梁高度对组合梁抗弯刚度的影响最大,钢梁腹板厚度次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板内纵筋的配筋率有一定影响,而抗剪连接度的影响最小。研究成果可为钢-混组合梁连续梁设计和刚度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负弯矩区 混凝土开裂 刚度退化 有限元
下载PDF
RC环梁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RC梁框架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栋梁 钱稼茹 方小丹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121,240,共6页
RC环梁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RC梁框架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在环梁一定高度范围内,环梁与柱之间会有很窄的缝隙。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环梁连接的转角刚度和环梁区域框架梁等效宽度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梁宽度和框架梁宽... RC环梁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RC梁框架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在环梁一定高度范围内,环梁与柱之间会有很窄的缝隙。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环梁连接的转角刚度和环梁区域框架梁等效宽度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梁宽度和框架梁宽度对转角刚度和等效宽度影响较大。框架内力、位移计算以及两层两跨框架结构的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表明,环梁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RC梁框架可以采用梁柱直接刚性连接的模型进行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环梁 转角刚度 等效宽度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单元的RC构件损伤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宗明 张耀庭 +2 位作者 樊剑 卢杰志 罗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7,共12页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损伤状态,在Maltab中建立了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梁柱单元的损伤模型.首先在OpenSees中建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构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将分析模型所得到的纤维应力、应变值导入在Matlab中所建立的损伤模型,...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损伤状态,在Maltab中建立了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梁柱单元的损伤模型.首先在OpenSees中建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构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将分析模型所得到的纤维应力、应变值导入在Matlab中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并计算纤维、截面、构件的损伤值.所建立的损伤模型使用再加载刚度退化定义混凝土纤维的损伤,使用低周疲劳准则定义钢筋纤维的损伤,使用塑性应变定义预应力筋的损伤,并分别使用截面抗弯刚度退化、杆端抗弯刚度退化评估截面、构件的损伤.最后,选取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一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试验,对所建立损伤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损伤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测构件的损伤状态,而且可通过刚度组装和静力凝聚方法在各层次损伤指数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此外,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将来可被嵌入OpenSees,直接实现针对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退化 纤维梁柱单元 静力凝聚 损伤指数 钢筋混凝土构件
下载PDF
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尧国皇 韩林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96,共8页
进行了12个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包括6个圆试件和6个方试件。考察的主要参数是构件的轴压比。通过实验观察了这类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并分析了其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特点... 进行了12个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包括6个圆试件和6个方试件。考察的主要参数是构件的轴压比。通过实验观察了这类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并分析了其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特点以及刚度退化规律,同时对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混凝士 压弯构件 滞回性能 承载力 抗弯刚度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双向楼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陆新征 江见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6-709,共4页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和双向楼板进行了空间受力全过程分析 ,并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配置进行了参数讨论 .分析结果说明 ,相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 ,组合双向楼板的承载力可以提高 1 3 3 % ,刚度可以提高 ...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和双向楼板进行了空间受力全过程分析 ,并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配置进行了参数讨论 .分析结果说明 ,相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 ,组合双向楼板的承载力可以提高 1 3 3 % ,刚度可以提高 66% .而施加预应力后 ,承载力还可以继续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双向楼板 预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钢-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基于ABAQUS梁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0
作者 高向玲 张业树 李杰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6,共8页
以三层两跨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为背景,通过材性试验标定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参数,应用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中,框架结构采用梁单元建模。混凝土的受... 以三层两跨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为背景,通过材性试验标定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参数,应用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中,框架结构采用梁单元建模。混凝土的受拉本构关系考虑受拉刚化效应,混凝土的受压本构关系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将素混凝土本构关系修正为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分别采用ABAQUS自带的损伤塑性模型(CDP)、《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推荐的本构关系。其中,规范推荐的本构关系采用两组参数,分别为根据材性试验测定的参数和规范推荐的参数,并分别将三者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采用经过参数标定的损伤塑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框架结构的受力行为。在缺乏试验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我国规范建议的混凝土本构关系,亦可较好地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结构 ABAQUS 梁单元 受拉刚化 箍筋约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环梁式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岩 聂少锋 周天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22,共13页
设计了一种环梁式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并建立了该试件的全尺寸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此类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模式,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变参数分析,... 设计了一种环梁式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并建立了该试件的全尺寸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此类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模式,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变参数分析,考察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梁柱线刚度等对试件抗震受力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梁端削弱翼缘的节点形式.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试件的耗能及延性性能明显下降;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试件滞回性能影响不大;当保持柱截面不变,仅变换钢梁尺寸时,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及抗震耗能性能均随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而当保持钢梁截面不变,仅改变柱内型钢含钢率时,节点抗震受力性能随梁-柱线刚度比的变化并不明显;改进的梁端翼缘削弱形式的试件可在不明显降低其承载力及耗能性能的情况下,将塑性铰外移至距节点区较远的地方,从而更好地保护节点区.上述研究结论可为此类新型节点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梁 抗震性能 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 轴压比 线刚度比 变参数
下载PDF
一种新的集成非线性杆件单元刚度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靖中 李国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对于非线性杆件单元,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集成单元刚度矩阵的算法。该方法直接从结构力学中的位移法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积分或数值积分求解积分算子,由积分算子线性组合,能快速求解考虑弯、剪、扭、轴压等各种非线形刚度的杆件... 对于非线性杆件单元,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集成单元刚度矩阵的算法。该方法直接从结构力学中的位移法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积分或数值积分求解积分算子,由积分算子线性组合,能快速求解考虑弯、剪、扭、轴压等各种非线形刚度的杆件单元的刚度矩阵。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适用于所有多项式、插值多项式、解析式、离散点描述的变刚度、变截面直杆的单元刚度矩阵集成计算。文中通过求解线性直杆单元刚度矩阵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杆件单元 变刚度杆单元 刚度矩阵 积分算子 结构力学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荣杰 杜太生 宋天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采用2个节点和7个自由度的形式描述钢筋混凝土(RC)空间梁单元的变形,进而导出梁单元应变矩阵口,并根据一般刚体计算公式得出RC梁单元刚度矩阵K.与此同时,考虑了三种情形下,即不考虑横向剪切、考虑横向剪切和考虑横向箍筋时的Ke... 采用2个节点和7个自由度的形式描述钢筋混凝土(RC)空间梁单元的变形,进而导出梁单元应变矩阵口,并根据一般刚体计算公式得出RC梁单元刚度矩阵K.与此同时,考虑了三种情形下,即不考虑横向剪切、考虑横向剪切和考虑横向箍筋时的Ke的显式.实例证明箍筋能使承载力提高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空间梁单元 刚度矩阵 工程经济收益
下载PDF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峰 熊学玉 张少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基于两榀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竖向静力试验,对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短期刚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钢骨能有效地约束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中核心混凝土变形,改善受压混凝土破坏时的脆性性能,提高梁的变形能力。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的... 基于两榀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竖向静力试验,对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短期刚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钢骨能有效地约束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中核心混凝土变形,改善受压混凝土破坏时的脆性性能,提高梁的变形能力。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的区域约束混凝土理论,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刚度等于型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约束混凝土三部分刚度之和,假定约束混凝土在使用阶段按未开裂来计算约束混凝土刚度。本文提出的考虑区域约束影响的计算理论,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钢骨混凝土 框架梁 约束混凝土 短期刚度
下载PDF
用多微段变刚度杆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立华 王克海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499,共5页
预先确定斜拉桥的弹塑性区域,把包含多微段平面变刚度梁单元推广应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用微段的刚度变化模拟钢筋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能,对双塔单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进行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地震响应分析,... 预先确定斜拉桥的弹塑性区域,把包含多微段平面变刚度梁单元推广应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用微段的刚度变化模拟钢筋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能,对双塔单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进行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地震响应分析,编制了相应的弹塑性分析程序,并与Huges单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在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斜拉桥的非线性性能,可以在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筋混凝土 变刚度杆单元 非线性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平面杆件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梦甫 王海波 +1 位作者 尹华伟 杨景 《上海力学》 CSCD 1999年第1期82-83,共2页
本文提出了五区段变刚度单元模型、连续五区段变刚度单元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平面高层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非线性 平面杆件 分析模型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杆的单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晓宝 李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3-557,共5页
建筑物中预应力混凝土曲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编制能设计含有预应力混凝土曲杆单元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需对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杆进行单元分析。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导出圆弧形曲杆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列阵,并以等代直杆形式给出常用... 建筑物中预应力混凝土曲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编制能设计含有预应力混凝土曲杆单元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需对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杆进行单元分析。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导出圆弧形曲杆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列阵,并以等代直杆形式给出常用曲杆预应力等效节点荷载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杆 单元刚度矩阵 荷载列阵 预应力钢索 建筑设计软件
下载PDF
外接式钢—混组合桁架铁路桥端节点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波 尹国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5-851,共7页
通过多组缩尺比例为1∶3的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与钢桁—槽型梁组合结构的单调静力试验,研究节点在加载过程中的失效模式、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破坏模式有混凝土开裂,节点板受压部位局部屈... 通过多组缩尺比例为1∶3的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与钢桁—槽型梁组合结构的单调静力试验,研究节点在加载过程中的失效模式、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破坏模式有混凝土开裂,节点板受压部位局部屈曲,螺栓滑移,节点板被拉断,混凝土与节点板接触面应力集中;钢桁-槽型梁组合结构破坏模式有腹杆失稳破坏,混凝土与节点板接触面应力集中;腹杆加固后钢桁-槽型梁组合结构破坏模式有螺栓滑移,节点板被拉断,混凝土与节点板接触面应力集中。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各节点进行模拟分析,试验与模拟分析均表明:增加混凝土高度以及节点板尺寸的钢桁-槽型梁组合结构承载力要明显高于节点部位尺寸较小的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在整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各部件所占整体的刚度比来达到控制节点破坏模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 钢桁 -槽型梁组合结构 破坏模式 有限元分析 刚度比
下载PDF
钢梁-角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国良 乌灵军 +1 位作者 朱佳宁 李红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基于 S-SC组合框架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结构模型和恢复力模型 ,采用分段变刚度单元模型编制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 ,进行该类组合框架的整体地震反应分析 ,研究了不同地震波的加速度及频谱特征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
关键词 钢梁-角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 分段变刚度杆 恢复力模型 地震反应
下载PDF
非均匀受压下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德成 万增勇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5,共8页
以Mander提出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考虑构件非均匀受压下截面应变梯度对箍筋约束效应的影响,引入偏心率系数反映非均匀受压下偏心率对箍筋有效约束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类新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模型.将这一模型与柔度法纤维梁柱单元相... 以Mander提出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考虑构件非均匀受压下截面应变梯度对箍筋约束效应的影响,引入偏心率系数反映非均匀受压下偏心率对箍筋有效约束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类新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模型.将这一模型与柔度法纤维梁柱单元相结合,实现了在计算过程中动态更新构件不同位置、不同受力状态下的截面偏心率以及相应的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箍筋约束混凝土 非均匀受压 偏心率 柔度法梁柱单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