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与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谭诗坤 李志彬 邢聪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与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效果。方法82例CHPS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接受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与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效果。方法82例CHPS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接受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恢复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48 h的CRIE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相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CHPS的创伤较小,可明显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患儿术后恢复,且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 经脐上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
2
作者 Shi-Yu Chang Guo-Hua Jin +2 位作者 Hai-Bo Sun Dong Yang Tong-Yu T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3期658-669,共12页
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G-POME)is an emerging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technique invol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ubmucosal tun-nel around the pyloric sphincter.In 2013,Khashab et al used G-POME for t... 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G-POME)is an emerging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technique invol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ubmucosal tun-nel around the pyloric sphincter.In 2013,Khashab et al used G-PO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with enhanced therapeutic efficacy,prov-iding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With the rec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G-POME therapy technology,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and other upper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such as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and gastric sleeve stricture,with G-POM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G-POME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Upper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GASTROPARESIS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Gastric sleeve stricture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京恩 周珉 +3 位作者 陈方 王琪 陆双泉 盛茂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603-604,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X线检查及其表现.结果胃扩张50例,胃排空延迟50例,'双轨征'23例.'线样征'50例,&...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X线检查及其表现.结果胃扩张50例,胃排空延迟50例,'双轨征'23例.'线样征'50例,'鸟嘴征'36例,'肩样征'22例,'蕈伞征'42例,胃食管返流20例.结论钡餐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幽门狭窄 肥厚 X线检查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X线诊断 2004年 2000年 胃排空延迟 胃食管返流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0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建雷 吴缤 +2 位作者 孙庆林 顾志成 朱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2-313,3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0例。术中在脐部置入5 mm trocar,放置腹腔镜,在脐环皱褶旁右侧放置2个3 mm trocar,先后置入电钩、抓钳和幽门分离器,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 3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55 min,(35.9±12.1)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 h拔除胃管,从喂糖水逐渐过渡至喂奶。术后住院3~6 d,(3.8±1.1)d。切口隐蔽且美观。30例术后随访3~6个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脐部外观美观,几乎无法观察到手术瘢痕。结论经脐一单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切口隐蔽且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一部位 腹腔镜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下载PDF
七氟烷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颜璐璐 张溪英 +2 位作者 屈双权 刘晶晶 邹望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 目的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B组15例患儿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两组术中均使用1%~3%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诱导时间、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患儿血压、心率、诱导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7%七氟烷吸入复合氯胺酮诱导过程中患儿循环较稳定,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相比,术毕拔管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新生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穗红 柳建华 +3 位作者 马晓梅 罗环千 萧淑宜 区文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8-760,764,共4页
目的探讨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4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胃肠充盈声学造影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及幽门管前后壁的各黏膜层厚度,观察造影剂在凼门管腔缝隙间的流动情况。结果在声学造影... 目的探讨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4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胃肠充盈声学造影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及幽门管前后壁的各黏膜层厚度,观察造影剂在凼门管腔缝隙间的流动情况。结果在声学造影剂衬托下,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胃壁及幽门管黏膜的细致结构,可见幽门管中段肌层最厚,黏膜层靠近胃窦部水肿增厚更明显;测得幽门管内径平均为(1.95±0.35)mm:造影剂通过幽门管的首次时间:16例在5min内,19例5~10min,9例观察20min仍未见明显通过;在20min的观察期内,13例造影剂通过幽门管5次以上,22例1~5次,9例未见明显通过。结论胃内充盈声学造影检查可以清晰细致地观察幽门管的结构特征和胃内液体通过幽门管的流体动力学表现,对手术治疗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儿童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周薇莉 孙立宝 赵晓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成功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年龄12~90 d,平均35 d.分别在左、右上腹各置入3 mm trocar,左侧tro...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成功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年龄12~90 d,平均35 d.分别在左、右上腹各置入3 mm trocar,左侧trocar置入无损伤抓钳夹近幽门处胃壁,右侧trocar先后置入伸缩式幽门肌切开刀、剥离器和幽门分离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8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1例为术中发现幽门前瓣膜症,1例为幽门黏膜损伤,经开腹修补痊愈.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5 min.术后6 h拔胃管,开始喂奶.3~5 d出院.42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结论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中良好的麻醉和合适的手术器械是完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 腹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与经右上腹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大坤 赵永轩 +2 位作者 谢静 潘景娥 付晓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LP)与经右上腹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OP)在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85例病人中LP组35例,OP组50例,比较2组病人术中、术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LP)与经右上腹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OP)在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85例病人中LP组35例,OP组50例,比较2组病人术中、术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低于OP组(P <0. 01),2组伤口延迟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LP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环肌切开术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冯志强 聂玉强 张又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男女之比约为4~5: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发病机制
下载PDF
TMX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志强 聂玉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相关跨膜蛋白1基因(thioredoxin-relat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TMX)多态性位点rs7161242[c.492T>G]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相关跨膜蛋白1基因(thioredoxin-relat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TMX)多态性位点rs7161242[c.492T>G]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应用PCR和测序对31例CHPS散发病例及60例无血缘关系正常对照者针对TMX基因位点rs7161242[c.492T>G]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rs7161242[c.492T>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PS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在线软件对此多态性位点是否影响RNA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CHPS组的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70.97%vs36.67%;83.87%vs61.67%),携带G等位基因的纯合子GG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4.222,95%CI:1.655~10.772,P=0.002);此位点位于第6外显子剪接受点(acceptor site)区域内,TT基因型的自由能及最大熵值均低于GG基因型。结论硫氧还蛋白相关跨膜蛋白1基因rs7161242[c.492T>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PS发病相关,GG基因型为CHPS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TMX 基因多态性 rs7161242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娟萍 赵书平 +1 位作者 刘广禄 徐珂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206例,同时选取在本院做儿童保健的正常婴幼儿10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超声测量值的差异;比较超声测量值...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206例,同时选取在本院做儿童保健的正常婴幼儿10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超声测量值的差异;比较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以及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CHPS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幽门管明显增厚且呈梭形低回声,浆膜层为高回声,黏膜为强回声,幽门管腔为无回声,幽门管横切面呈"靶环征",纵切面呈"宫颈征"。CHPS患者的超声评分、幽门管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高、幽门管直径高于正常对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99.77、45.34、29.24、38.42,均P<0.05);两组的胃体部肌层厚度的差异无显著差异(t=0.99,P>0.05)。CHPS患者幽门管长度、幽门厚度、幽门管直径、幽门管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62、0.57、1.82、1.7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阈值为4.49、灵敏度85.92%、特异度77.00%、约登指数0.629、ROC曲线下面积为88.82%。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可根据超声动图,超声测量值和超声评分进行综合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超声诊断 超声测量值 超声评分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剑明 陈立天 +2 位作者 于树鹏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排空 反流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新生患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和幽门痉挛的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杨 朱小虎 +3 位作者 周成香 游岚岚 周江英 邓国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1例CHPS患儿(CHPS组)、40例临床确诊的幽门痉挛患儿(幽门痉挛组)、20例正常新生儿...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1例CHPS患儿(CHPS组)、40例临床确诊的幽门痉挛患儿(幽门痉挛组)、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新生儿进行幽门部超声检查,对比各组新生儿的超声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并以临床最终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诊断学效能指标。结果 CHPS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幽门痉挛组、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幽门痉挛组比较t值分别为13.827和15.033,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t值分别为18.726和22.049,均P<0.05);幽门痉挛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91和5.510,均P<0.05);CHPS组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厚度超声测定值与手术中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40和1.301,均P>0.05);超声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2.50%、漏诊率为4.88%、误诊率为7.50%、超声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76,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诊断CHPS患儿与幽门痉挛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痉挛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婵娟 李碧香 +3 位作者 周崇高 王海阳 许光 夏仁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死亡原因以提高患儿存活率。方法对6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治愈602例,未手术出院20例,死亡4例,治愈率达96.16%。分析死亡病历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 4例死亡病例均发生在... 目的分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死亡原因以提高患儿存活率。方法对6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治愈602例,未手术出院20例,死亡4例,治愈率达96.16%。分析死亡病历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 4例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术后。2例不耐受手术打击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死于高血钾。1例术后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经保守治疗时出现猝死。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死亡原因是重症感染、内环境代谢紊乱、术后应激反应、喂养不当,重视预防、积极处理可降低危重病患儿的病死率。术前感染控制、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营养的改善以及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仔细、全面的治疗、预防应激反应是患儿顺利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幽门狭窄 营养不良 手术 感染 死亡 儿童
下载PDF
B型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近期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剑君 张银菊 +2 位作者 叶秀芳 王文 米成嵘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观测幽门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CHPS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B超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长度和肌壁厚度。结果术前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前壁厚度、...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观测幽门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CHPS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B超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长度和肌壁厚度。结果术前幽门管长度、幽门环肌前壁厚度、后壁厚度均符合CHPS超声诊断标准,术后7d,幽门环肌前后壁厚度增厚(P<0.01);术后3个月,幽门环肌前壁较术前明显变薄(P<0.01);术后6个月,21例患儿幽门管直径、长度、幽门肌后壁恢复正常(P<0.01)。结论超声不仅可做为诊断CHPS的优选方法,而且可观测术后幽门管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后 超声
下载PDF
胃动素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传递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志强 聂玉强 张又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胃动素(motilin,MLN)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位点rs2281820[44C>T]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发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2个汉族核心家系(CHPS患者及... 目的探讨胃动素(motilin,MLN)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位点rs2281820[44C>T]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发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2个汉族核心家系(CHPS患者及父母双亲)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应用传递不平衡检验判断基因多态性与CHPS发病的关联。结果测序结果未发现新的突变位点;患儿及父母组内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均P>0.05,TDT检验提示多态性位点rs2281820[44C>T]与CHPS发病无关(P=0.522)。结论胃动素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2281820[44C>T]与中国汉族人群CHPS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胃动素基因 TDT分析 rs2281820
下载PDF
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培忠 张文波 刘志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高频及低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幽门的形态、结构并分别测量幽门肌层的厚度和长度及幽门管腔内径。结果以空腹后胃腔扩张,幽门肌...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高频及低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幽门的形态、结构并分别测量幽门肌层的厚度和长度及幽门管腔内径。结果以空腹后胃腔扩张,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4mm,幽门管长度≥16mm为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并于手术后3~7d呕吐症状消失,病情痊愈。结论应用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为临床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可作为常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环形肌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优越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景凯 朱安之 奚玉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恢复喂养时间(6.37±1.43 h)、住院时间(4.42±0.74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2±2.62 h,8.48±0.82 d),术中出血量(4.19±0.4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26±1.3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疗效评估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针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并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优越性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晨 朱鸿喜 +3 位作者 明葛东 丁爱兴 戴文文 孟德诚 《腹部外科》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应用加速康复理念治疗的C...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应用加速康复理念治疗的CHPS患儿29例,日龄(37.0±20.3)d,体重(3.7±1.1)kg,为FTS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采取传统处理方法且与FTS组条件相同、总体临床特点类似的CHPS患儿32例,日龄(30.3±13.7)d,体重(3.4±0.6)kg,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对两组病例术后呕吐致喂养方案改变、术后达全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术后达全量喂养时间分别是(21.0±8.8)h和(38.3±8.3)h,住院时间分别是(6.8±1.7)d和(10.8±2.5)d,治疗费用分别是(7 223.5±991.6)元和(9 082.5±823.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呕吐致喂养方案改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可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必栋 方琼 +1 位作者 王芳 余雷 《全科护理》 2014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总结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新生儿围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所有病例经精心...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总结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新生儿围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所有病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呕吐症状很快消失,营养状况改善,术后3d^7d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术期精心护理是保证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康复出院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