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及其相关因子TIMP-4和EMMPR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元 周新民 +1 位作者 廖晓波 杨竹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0-795,共6页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9,MMP-1,9)及其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4(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4,TIMP-4)和诱导因子细胞外基质...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9,MMP-1,9)及其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4(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4,TIMP-4)和诱导因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18例风心病心衰患者和10例无心脏疾患者的左心室乳头肌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MP-1,MMP-9,TIMP-4和EMMPRIN的表达。结果:风心病心衰除NYHA III级与I级中MMP-1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NYHA III级和IV级患者的MMP-1,MMP-9和EMMPRIN的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NYHA I级正常对照(P<0.05),TIMP-4则相反(P<0.05);心房颤动患者除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组与正常对照组中EMMPRIN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MMP-1,MMP-9和EMMPRIN的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IMP-4则相反(P<0.05);MMP-1,MMP-9和EMMPRIN的表达评分之间均相互呈正相关,且均与TIMP-4呈负相关。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在风心病致心衰心肌组织中存在明显失衡,它们可能通过心肌重构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纪明 邹云增 +7 位作者 姚志峰 姜红 关爱丽 吴剑 牛玉宏 弭守玲 梁艳艳 马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HSF1)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HSF1基因敲除小鼠组(knockout组)、野生型小鼠组(wild-type组)、HSF1转基因...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HSF1)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HSF1基因敲除小鼠组(knockout组)、野生型小鼠组(wild-type组)、HSF1转基因小鼠组(transgene组)和假手术小鼠组(sham组),小鼠经缩窄升主动脉后,每周做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和形态变化,分别于第1周、2周和4周末测量右侧颈动脉压后取材,用HE染色、Masson染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脏形态变化和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和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0-14 d,缩窄升主动脉的小鼠心室壁厚度值和新生血管数逐渐升高达高峰,14-28 d,逐渐降低,但同wild-type组比较,knockout组在每1个时期都显著降低,transgene组都显著升高;(2)knockout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第1周就开始下降,wild-type组小鼠从第2周开始下降,而transgene组未见到有下降;(3)磷酸化Akt和HIF-1mRNA在knockout组显著降低,transgene组显著升高;心脏纤维化和死亡率在knockout组显著升高,transgene组显著降低。结论:HSF1通过调控血管新生,改善了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其中调控HIF-1的表达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热休克转录因子1 缺氧诱导因子1
下载PDF
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书琴 杜娟 朱红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影响。方法:选24只雄性8周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心衰组和氯沙坦干预组各8只。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氯沙坦干预组同时灌胃给氯沙坦连续给药6周。用原位脱氧...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影响。方法:选24只雄性8周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心衰组和氯沙坦干预组各8只。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氯沙坦干预组同时灌胃给氯沙坦连续给药6周。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酶未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提示心衰组存在明显心肌细胞膜损伤。与心衰组比较,氯沙坦干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心衰组和氯沙坦干预组心肌细胞Bax和Bc1-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心衰组相比,氯沙坦干预组明显下调Bax基因表达,上调Bc1-2基因表达。结论:氯沙坦可明显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蛋白表达,提示氯沙坦具有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化学诱导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基因 Bcl-2/代谢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丽霞 王先梅 +5 位作者 祝善俊 杨永健 郭传明 石燕昆 王燕 任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衰竭组 )与 5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比较 ,心肌细胞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 ,且随心功能恶化和心腔扩大 ,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越强。CHF病人中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5 5mm者与 <5 5mm者比较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 4 5者与≥ 0 4 5者相比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 ,P <0 0 5。结论 :CHF病人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基因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扩大呈正相关 ,而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提示心脏局部的细胞因子在CHF病人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合成酶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心功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TRAIL和受体DR5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洪燕 李源 +3 位作者 王晓明 李影娜 欧阳为明 金伯泉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可溶性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s TRAIL)、死亡受体(s DR5 )水平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 4 1例老年 CHF患者和 2 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 )血浆 s TRAIL 和... 目的 :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可溶性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s TRAIL)、死亡受体(s DR5 )水平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 4 1例老年 CHF患者和 2 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 )血浆 s TRAIL 和 s DR5水平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 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 VEF)。结果 :1CHF患者血浆 s TRAIL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1.4 5± 0 .5 2 ng· m L- 1 vs0 .93± 0 .12 ng· m L- 1 ,P>0 .0 5 ) ;CHF患者血浆 s DR5水平 (41± 8pg· m L- 1 )较对照组 (<6 pg· m L- 1 )明显升高 ,且随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 ,心功能 级者显著高于 , 级 (P<0 .0 5 ,P<0 .0 1)。 2 L VEF和 s DR5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5 2 ,P<0 .0 1) 3高血压心脏病 CHF患者血浆 s DR5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因 CHF患者。结论 :血浆 s DR5水平可能是反映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酶联免疫吸附法 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老年人
下载PDF
3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诱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那开宪 田娟 +2 位作者 马丽群 付丽风 余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病诱发因素。方法:对386例CHF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找寻CHF诱发 因素。结果:感染是CHF主要诱发因素(60.1%),其次为劳累(15.54%),精神、情绪(6.7%),心律失常(4.15%),严重心肌缺血 (3.89%)等。... 目的:回顾性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病诱发因素。方法:对386例CHF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找寻CHF诱发 因素。结果:感染是CHF主要诱发因素(60.1%),其次为劳累(15.54%),精神、情绪(6.7%),心律失常(4.15%),严重心肌缺血 (3.89%)等。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诱发CHF的主要原因(55.2%),其次是劳累(15.54%)及精神、情绪因素(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病诱因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情绪
下载PDF
氯沙坦干预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Ca^(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书琴 陈桃 朱红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26-528,543,共4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干预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钙调节的作用,探讨血管紧张素型受体阻断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复制心衰模型,氯沙坦干预组给予氯沙坦干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测定血清中CPK、CK-MB的含... 目的:研究氯沙坦干预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钙调节的作用,探讨血管紧张素型受体阻断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复制心衰模型,氯沙坦干预组给予氯沙坦干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测定血清中CPK、CK-MB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a2+的变化。结果:心衰组与氯沙坦干预组相比,心肌组织中CPK、CK-MB活力降低。心肌细胞严重损伤,并可见凋亡小体,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中的Ca2+含量升高(P<0.01);氯沙坦干预组与心衰组相比Ca2+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氯沙坦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超微结构受损,减少心肌酶外漏。心衰时心肌组织匀浆中Ca2+增加,可能是肌浆网钙泵活性受损。氯沙坦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Ca2+超载,改善心力衰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化学诱导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心肌/药物作用 心肌/超微结构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沈承玲 刘金民 赵海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改变及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 6 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改变及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 6 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两组疗程均为 10周。在治疗前后测定TNF α、IL 6、SOD、MDA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TNF α、IL 6、MDA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且治疗组TNF α、IL 6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5 ) ;SOD水平均明显上升 (P<0 .0 5 ,P <0 .0 1)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显著 (P <0 .0 5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 ,起到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心功能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
下载PDF
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水化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存芳 江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钠尿肽(rh BNP)对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合并CHF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8例,分为rh BNP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钠尿肽(rh BNP)对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合并CHF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8例,分为rh BNP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及水化治疗,rh BNP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前12 h开始应用rh BNP至术后24 h。测定PCI术前、术后24和48 h血肌酐(S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统计CIN发生率;测定PCI术前、术后1和7 d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rh BNP组患者术后SCr较术前逐渐升高但低于对照组(F组间=9.399,F时间=24.566,F交互=26.008,P<0.01),e GFR较术前逐渐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12.880,F时间=33.263,F交互=25.307,P<0.01),rh BNP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vs 16.3%,χ2=7.351,P=0.007)。rhB NP组术后血浆BNP水平较术前降低,对照组则较术前升高(F组间=9.148,F时间=4.745,F交互=216.413,P<0.05)。rhB NP组术后LVEF逐渐升高,LVEDD逐渐缩小;对照组术后1天LVEF较术前明显降低,LVEDD明显增大,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LVEF:F组间=7.497,F时间=3.740,F交互=118.041,P<0.05;LVEDD:F组间=19.116,F时间=5.782,F交互=106.593,P<0.05)。结论:rhB NP联合水化治疗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减少CI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B型钠尿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筱潮 张旭明 +2 位作者 伍卫 刘英梅 邓庆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动物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 ,用RT PCR方法观察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心肌组织iNOSmRNA的表达。【结果】在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动物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 ,用RT PCR方法观察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心肌组织iNOSmRNA的表达。【结果】在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不同阶段 ,心肌细胞均有iNOSmRNA的表达 ,表达的水平在起搏的第 1周末即达到高峰 ,第 2周末有所回落并在第 3周末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 ,而在第 4周末则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结论】心肌组织iNOS的生成参与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心力衰竭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一氧化氮合酶 表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衰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楠 尹小星 周慧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4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合用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汤剂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合用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汤剂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脏彩色多谱勒测定、心功能,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21%,且在心功能、心率等方面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利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玲 徐鑫媛 +1 位作者 汶医宁 刘建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卡维地洛组、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组),各40例。采用荧光定量PC...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卡维地洛组、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组),各4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液NF-κB和iNOS的水平,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组血液NF-κB和iNOS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1),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卡维地洛组与联合组相比较,血液NF-κB和iNOS水平下降(P<0.05),而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并改善心脏功能,推测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可能通过抑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芪苈强心胶囊 核因子ΚB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十年来武汉地区充血性心力衰竭12495例次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明梅 胡昭明 +2 位作者 赵华月 陆再英 方惠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2期153-156,共4页
本文报告武汉地区心衰12495例次的病因构成比,对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心肌病等5种主要病因与性别、年龄、诱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转归的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心脏病住院患者病因构成比中,风心病明显下降,但仍居首位;冠... 本文报告武汉地区心衰12495例次的病因构成比,对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心肌病等5种主要病因与性别、年龄、诱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转归的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心脏病住院患者病因构成比中,风心病明显下降,但仍居首位;冠心病上升,占第二位;高心病减少;心肌病并不少见。20岁以下心衰死亡者风心病占91.0%,肺心病预后仍较差,病死率最高,感染诱发心衰高达89.5%,因心衰恶化死亡者占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 心力衰竭 病因构成比 诱因
下载PDF
血清sST-2、BNP和PAPP-A在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慧丽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脑钠肽(BNP)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衰)中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6例,为妊高症合并心力衰...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脑钠肽(BNP)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衰)中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6例,为妊高症合并心力衰竭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妊娠高血压患者和妊娠体检者,分别为妊娠高血压组(45例)和正常妊娠组(45例)。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各组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的变化,妊高症合并心衰组患者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严重程度、心力衰竭分级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及其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妊高症合并心衰组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和正常妊娠组(P<0.01),而妊娠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症合并心衰患者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随着妊娠高血压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1)。妊高症合并心衰患者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不良妊娠结局组明显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1)。结论血清sST-2、BNP和PAPP-A水平与妊娠高血压合并心衰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修春红 刘凤岐 +2 位作者 王怀泉 王旭 曲仁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有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9例,分为心区交感神经阻滞组(TEB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EB组在给予药... 目的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有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9例,分为心区交感神经阻滞组(TEB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EB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TEB。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环6个位点心肌组织舒张早期速度和舒张晚期速度(Em和Am),并取平均值(MEm和MA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TEB组Lad、LVEDd显著缩小(LVEDd66mm±6mmvs71mm±6mm,P<0.05),EF显著增加(35%±7%vs23%±6%,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Em和3个位点的Am均显著增加,MEm和MAm也显著增加(MEm5.7cm/s±1.5cm/svs7.1m/s±1.7cm/s,P<0.05),对照组Lad、LVEDd和EF无显著变化,二尖瓣环只有2个位点Em显著增加,Am、MEm和MAm均无变化。结论同常规治疗相比,TEB能在缩小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腔径、增强射血功能的同时显著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阻断术 化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脏功能
原文传递
等渗造影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涛 宋敏 +2 位作者 李勇 时培苗 马文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渗组第3天测定... 目的:观察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渗组第3天测定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CysC)水平,观察两组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SCr、肾小球滤过率、CysC水平比110例,低渗组110例,等渗组应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低渗组应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SCr水平均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天等渗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低渗组、CysC水平低于低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等渗组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低渗组、CysC水平也仍低于低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共发生CIN 46例,总的CIN发生率为20.9%(46/220)。其中低渗组发生CIN 32例,CIN发生率为29.1%(32/110),等渗组发生CIN 14例,CIN发生率为12.7%(14/110),两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等渗性造影剂比低渗性造影剂具有更低的CI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玲 畅辉 岳黎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2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的变化。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各45例,采用...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的变化。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各4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液NF-κB和iNOS水平,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血液中NF-κB及iNOS水平下降(P<0.05),6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提高(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能通过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核因子-ΚB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