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劳结合的历史演进、价值意蕴及实践面向
1
作者 郝海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教劳结合”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马克思在批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近代西方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劳动和人的异化问题,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科学化... “教劳结合”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马克思在批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近代西方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劳动和人的异化问题,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科学化改造,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价值,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党和国家要发挥教育对青少年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教劳结合的顶层设计,培植青少年的劳动情感,打造教劳结合育人共同体,激励青少年参加劳动实践,把时代青少年培育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劳结合 历史演进 价值意蕴 当代实践
下载PDF
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的再探索
2
作者 冯韧 《大连干部学刊》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生产劳动的本质决定于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了生产劳动的本质即内涵,是我们考察和研究生产劳动的最基本的依据。劳动的效用性决定了生产劳动的范围。我们可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的劳... 生产劳动的本质决定于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了生产劳动的本质即内涵,是我们考察和研究生产劳动的最基本的依据。劳动的效用性决定了生产劳动的范围。我们可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的劳动,还是非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的劳动;无论是有形商品的生产的劳动,还是无形商品的生产的劳动,只要是对社会有益且又有用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再探索
下载PDF
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谜的思考
3
作者 董化庭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70-482,共13页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普遍降低 ,商品价格并没有普遍降低 ,从较长时期看 ,反而是上升趋势。如何破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谜呢 ?可以有两把钥匙。破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普遍降低 ,商品价格并没有普遍降低 ,从较长时期看 ,反而是上升趋势。如何破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谜呢 ?可以有两把钥匙。破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谜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 商品价格 经济管理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原 马九杰 《农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4,共14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业链上的组织、分工和协作进行创新性转化,进而在农业领域和乡村地区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长足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 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业链上的组织、分工和协作进行创新性转化,进而在农业领域和乡村地区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长足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聚焦“三农”领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造了必要前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实践落地,应注重技术创新与乡村物质及社会特性相适应,也应重视通过包容性的产业链变革助力新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化为新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的概念内涵 技术创新 价值创造 组织、分工和协作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