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ucational Situation: Some Preliminary Remarks on a Basic Concept of Education Studies
1
作者 Thomas Altfelix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7期634-650,共17页
When educationalists are asked to define their own academic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Studies, they often struggle to reach a common understanding. From an epistem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indeterminacy leads back to... When educationalists are asked to define their own academic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Studies, they often struggle to reach a common understanding. From an epistem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indeterminacy leads back to the complex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establishing a basic concept of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explores in a preliminary fashion the possibility of identifying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n its performativity as an occurrence in context that always precedes and supersedes our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f it. Education is not to be understood primarily as something conceptual (theory) but rather in terms of its significance as a situational event (reality). Educational reality thus inform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is relationship implies a knowledge-ethical surplus of the former as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for the l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al theory educational studies educational situation basic concept
下载PD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Multidisciplinary Discourse Theory
2
作者 Feifei Yang Rui Zha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Theory》 202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western multidisciplinary discourse research provide rich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linguistics,sociology,political science,philoso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asonably absorb it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n the sociality,power,democracy and authenticity of discourse,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content,power,expression and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ourse theory Discourse construction
下载PDF
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Mongolian Learner's Learning of English
3
作者 吴.白音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44-146,共3页
In this paper, writer endeavors to make teachers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first language (Mongolian) and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ongolian learner... In this paper, writer endeavors to make teachers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first language (Mongolian) and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ongolian learners English. It start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1and L2 from two conflicting theories-the Restructuring Hypothesis and the Creative construction Hypothesis. Then it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Mongolian, which is followed by some examples, 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Mongolian learners improve their English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ructuring hypothesis creative construction hypothesis behaviorist theory trilingual education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下载PDF
Undergraduate Degrees and Basic Education Early Years: A Necessary Interlocu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4
作者 Joana Paulin Romanowski Pura Lucia Oliver Martins Simone Regina Manosso Cartaxo 《Psychology Research》 2018年第4期161-167,共7页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大学生 对话 训练课程 学位 教学经验 唯物主义 区域地理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he Learning Context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Motivation
5
作者 Barbara Otto Giang-Nguyen T. Nguyen 《Psychology Research》 2016年第12期712-726,共15页
关键词 学习情境 教师 德国大学 学习环境 教育计划 实际意义 感知 预测
下载PDF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整体架构与运行保障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正青 梁鹿儿 罗梓予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教育大数据是反映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需求和问题的数据集合,也是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工具。教育大数据能够为资源精准配置提供客观依据、助力理性决策、拓展实践路径、提供监测反馈,可从数据资源层、... 教育大数据是反映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需求和问题的数据集合,也是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工具。教育大数据能够为资源精准配置提供客观依据、助力理性决策、拓展实践路径、提供监测反馈,可从数据资源层、处理层、分析层和可视化层,整体架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多学段基础教育数据精准采集、多模态基础教育数据分类储存、多因素基础教育数据指标计量、多维度基础教育数据结果呈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平台顺利运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政策跟进,赋予数据驱动合法地位;强化治理,保障平台教育数据质量;注重成效,发挥数据分析平台价值;多元联动,助力数据分析平台共建。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实现数据驱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决策科学化、供给精准化、评估动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大数据分析 平台架构 数据驱动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26,70,共12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定义的辨析和梳理,以及将其和类似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进行比较,厘清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其应当具备特殊出版物特性、职业教育特点、数字化特征。进而,在回顾...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定义的辨析和梳理,以及将其和类似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进行比较,厘清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其应当具备特殊出版物特性、职业教育特点、数字化特征。进而,在回顾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发展与演进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应当具备的三个层次功能。在刻画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生态体系应具备的创作、审核、发布(发行)、应用的完整闭环,并涵盖作者服务、读者服务、管理者服务、出版者内部流程和线上编审校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普惠性标准化的数字教材出版平台,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数字化教材产品的工作要点。之后,辨析了其与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不同点与整合创新的意义。梳理总结了此类教材的开发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最后,从内容彰显职教特点、数字资源规范化开发、建立开发流程标准、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标准和规范化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教材 产品形态 基本功能 开发模式 标准建设
下载PDF
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与路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莉 柴瑜婧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是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化教育制度与提升全民族素质题中应有之义。溯源演进历程,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在经历了古代之草创、近代之发展、现当代之重构与创新后,迎来了新时代高速建设与扩充期。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 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是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化教育制度与提升全民族素质题中应有之义。溯源演进历程,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在经历了古代之草创、近代之发展、现当代之重构与创新后,迎来了新时代高速建设与扩充期。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经验主要为以政治经济环境为重要生成基础、以适时实践创新为提升关键、以植根文化传统为资源保障、以合理借鉴国外为建设助力。就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路径而言,未来仍要坚持“以人为本”话语体系建设价值追求、探寻梳理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根基与底色样貌、深入挖掘汉译成人教育话语本土化的影响与充分彰显其建设的世界意义,为我国成人教育早日引领国际话语权、更好服务自身与世界发展凭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话语体系 历史演进 基本经验 路径构建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积极育人体系建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涌 甄宸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为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趋势,促进文科教育的转型和升级,“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文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培养中国风格的高质量“新文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工作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新时... 为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趋势,促进文科教育的转型和升级,“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文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培养中国风格的高质量“新文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工作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新时代,充分结合积极性教育优势,融合PEMRA理论,以立德树人为根基,构建以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为发展路径的课程思政积极育人体系模型,探寻积极有效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全面、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育人体系构建 PEMRA理论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赜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亚莉 周怡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利用新兴网络主体赋能的形式尚待发掘的问题,在个人主体性发挥路径方面存在尚未掌握内化规律、尚未充分利用反向型塑功能的问题,导致联动时出现主体单一、交互不足、谐变受阻。针对此,应在宏观层面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探索校内和校外以及虚拟空间中多重场域联动育人功效;在微观层面关注受教育者内化过程,通过锚定“Z世代”的群体特质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话沟通建立良性“互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论 政治社会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我国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核心议题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睿 杨乃一 《情报探索》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客观观察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现状,尝试提出学科建设工作策略。[方法/过程]通过遴选与识读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主题核心文献,从学科定位、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学科版图,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 [目的/意义]通过客观观察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现状,尝试提出学科建设工作策略。[方法/过程]通过遴选与识读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主题核心文献,从学科定位、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学科版图,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层次与方式、继续教育等方面呈现公安情报学人才培养现状。[结果/结论]公安情报学学科建设始终围绕国家安全需要与公安实战展开,专业知识体系有待完善、主干知识有待进一步厘定,学科建设现阶段应以基层急需人才培养为攻坚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学 学科建设 基础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新教材编研与应用(笔会)
12
作者 张春莉 王天平 +1 位作者 李洪修 余宏亮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加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针对新教材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存在的政策盲点与实践缺位,建立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体系,保障新教材使用工作的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教材... 加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针对新教材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存在的政策盲点与实践缺位,建立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体系,保障新教材使用工作的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教材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立多层次的教材建设制度;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自主性的教材资源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形成立体化的教材服务体系。将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教材,要立足学科教材的基本内容,覆盖不同主题要素,采用多元化渗透方式,统筹编排重大主题教育内容。随着教材研究规范化、学科化,教材学正在成为一门具有普适性的独立学科。探索教材学学科建设也是构建中国特色教材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创新之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重大主题教育 教材学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臣之 郑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是增强港澳青少年回归祖国向心力、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共生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共生系统要以课程共生为重要抓手,稳固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单元,构建多...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建构,是增强港澳青少年回归祖国向心力、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共生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共生系统要以课程共生为重要抓手,稳固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单元,构建多维立体的国家认同教育课程体系,促使所有课程共同服务于“一个中国”价值目标;建立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模式,树立课程共生目标,保持国家认同教育主体构成张力,通过内容共创、多元活动、即时评估课程教学,贯彻落实国家认同课程共生目标;优化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环境,需要强化各级学科课程标准建设,推进大湾区课程治理交流与合作,协同多元文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推动大湾区国家认同教育课程文化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认同教育 课程建构 共生理论 课程共生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应激医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高媛 尹希 +3 位作者 宋利 石芸 王升 史海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加强应激医学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是新时代医学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科学素养的有力抓手。河北医科大学应激医学课程教研团队牢牢把握学科发展迅速、交叉性强的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中心”... 加强应激医学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是新时代医学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科学素养的有力抓手。河北医科大学应激医学课程教研团队牢牢把握学科发展迅速、交叉性强的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原则,持续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在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设置、思政育人元素挖掘、课程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动应激医学科学知识普及、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应激医学观和大健康观、更好地运用大健康观念指导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学生总体满意度高。本文就该课程建设具体实践进行了梳理,对面临的问题与举措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医学 课程建设 大健康观 构建主义理论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基础医学教师素养内涵的解构分析
15
作者 刘彦娜 杨晓寒 +5 位作者 刘中秋 郝明 魏晓晴 王洪海 芦鹤媛 马坚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新医科”建设承担着为健康中国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使命,推进着医学教育的深刻变革。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和医学创新的前沿阵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文献检索及经验总结,对“新医科”视域下基... “新医科”建设承担着为健康中国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使命,推进着医学教育的深刻变革。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和医学创新的前沿阵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文献检索及经验总结,对“新医科”视域下基础医学教师素养的内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构和分析。首先明确了品格素养的内涵是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为其内核;其次从学科知识、数字信息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三个方面分析了知识素养的内涵;最后,以教学能力、科教融合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几个方面解构基础医学教师能力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针对内涵制定相应措施,“引”“育”并行、科教并重,构建“一中心三结合四维度”的基础教师素养培养提升体系应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知识结构优化、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意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管理科学、育人水平高超、具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基础医学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基础医学 师资队伍建设 素养内涵
下载PDF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与运用示例--基于教育哲学和程序化扎根理论
16
作者 徐显龙 党渤斐 毕长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共8页
基础理论研究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命脉是学科之基。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当前主流教育实证研究范式下,我国教育技术学对本土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度还远不够。基础理论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的根本,建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体系尤... 基础理论研究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命脉是学科之基。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当前主流教育实证研究范式下,我国教育技术学对本土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度还远不够。基础理论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的根本,建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体系尤为重要。当前,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很大原因是缺少方法论指导。基于此,文章从方法论的层面探讨如何开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框架,首先,从教育哲学视角对基础理论体系分类;其次,基于教育哲学的运思方式和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建构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该框架开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研究框架 教育哲学 程序化扎根理论
下载PDF
“数学教育学”的当代重建及其中国路径
17
作者 郑毓信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9,共5页
应当积极从事“数学教育学”的当代重建,不仅因为这一方面的较早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关认识应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也是数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一个迫切需要,即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切实防止与纠... 应当积极从事“数学教育学”的当代重建,不仅因为这一方面的较早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关认识应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也是数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一个迫切需要,即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切实防止与纠正各种可能的片面性立场与绝对化认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是:“突出基本问题,坚持辩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学 当代重建 中国路径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基于共生理论的思考
18
作者 曾鸣 孙长坪 《职教通讯》 2024年第8期67-73,共7页
共生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有其适切性和特殊价值。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共生单元在合作理念上达成共生共赢的共生理念,在组织与行为上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有其适切性和特殊价值。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共生单元在合作理念上达成共生共赢的共生理念,在组织与行为上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共生模式,在政策制度上建立具有共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等,形成各共生单元共生发展机制。然而,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共生”问题,需要各共生单元强化校企命运共同体意识,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共生单元的主体责任;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模式;加强共生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优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协同效应视角下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探索——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例
19
作者 武志娟 黄婉怡 +1 位作者 谭玮璐 张志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40-42,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课。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通过协同开展中医养生学、中医经典诵读以及中医络病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让学生在掌...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课。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通过协同开展中医养生学、中医经典诵读以及中医络病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认知、实践层面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从而增强专业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全能型卓越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文化自信 协同效应 中医教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域下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探讨
20
作者 陈林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0,共10页
分流退出机制对于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是通过分流退出机制推动博士生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与体系化建设,从而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治理。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进行分... 分流退出机制对于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是通过分流退出机制推动博士生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与体系化建设,从而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治理。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其在社会规范层面、社会关系结构与文化-认知范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制度性合法基础不足、主体性利益关系矛盾、价值性认同共识匮乏等现实问题。鉴于此,提出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需要以法制思维为核心、以消解主体间利益冲突为关键、以促进价值共识为旨归,建立健全社会化规范体系,强化社会关系结构,构建适应性社会认知环境,从而为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执行、落实与推广构建良好的制度空间与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分流退出机制 新制度主义 制度建构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